索倫·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傢、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後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曾就讀於哥本哈根大學。後繼承巨額遺産,終身隱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費齣版。他的思想成為存在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反對黑格爾的泛理論,認為哲學研究的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個人的“存在”,哲學的起點是個人,終點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曆程。
譯者簡介:
王齊,哲學博士,1968年8月齣生於陝西省西安市。199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現任哲學所研究員,西方哲學史研究室主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主攻西方哲學史,研究方嚮為存在哲學、基督教哲學。
《剋爾凱郭爾文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與丹麥剋爾凱郭爾研究中心的閤作項目。它不僅是國內首次係統地直接由丹麥文原文進行翻譯的剋爾凱郭爾重要著作選集,而且還緻力於成為引導這一研究領域的學術經典之作。翻譯所依藍本是最新丹麥文學術版《剋爾凱郭爾全集》,它集中瞭丹麥語言學傢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剋爾凱郭爾研究專傢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中文選集的翻譯提供瞭強有力的參考。
在剋爾凱郭爾寫作生涯中,除瞭大量以假名或真名發錶的正式齣版物外,他還留下瞭大量的文稿和日記。實際上,這些日記與他著作是渾然一體的。日記所展現的是活生生的作者本人。剋爾凱郭爾把不能嚮彆人直接訴說的,以更為直接且以極其深思熟慮的方式在日記中傾訴瞭齣來。因此,這些日記是理解剋爾凱郭爾思想的重要途徑。
##人們幾乎從未運用自己已經擁有的自由,比如思想自由;相反倒去要求什麼言論自由。 --摘自《剋爾凱戈爾日記選》第一章第十四篇,寫於1838年。
評分 評分片言隻語,殘破的語句,對應的是我們被分割的時光。 和被誤解的存在。 你的到來對世界有什麼意義,你的思考和錶述如果剝離瞭學術的外衣,又有什麼本體論上的價值? 日記本身就是標識個人存在的一種方式,人必須通過可見物質來標明自身,人都有這種渴求,無因無果的生活是任何人...
評分片言隻語,殘破的語句,對應的是我們被分割的時光。 和被誤解的存在。 你的到來對世界有什麼意義,你的思考和錶述如果剝離瞭學術的外衣,又有什麼本體論上的價值? 日記本身就是標識個人存在的一種方式,人必須通過可見物質來標明自身,人都有這種渴求,無因無果的生活是任何人...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