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琥:
北京作家。曾获第十一届《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第三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奖、《北京文学》2019年度优秀作品奖。
出版小说作品《琴腔》《收山》等。
《收山》起笔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将老北京饭庄的景象寄于北京万唐居三代厨师的人生沉浮,书写了一段氤氲着饭菜香的时代悲欢。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几辈传统技艺人的辉煌与凋零,承袭与断裂,固守与退让次第上演;正如万唐居宫廷烤鸭的传承,在大时代的裹挟中辗转历练,且进且退,最终尘埃落定。
##万唐居的兴衰,也是时代的变迁。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饭店也不例外。 从手工作坊变成流水生产,这几乎是必然的,很难说这种改变好不好,一方面,我相信火候、调味这种全凭感觉的东西是只能由人来把握的,希望这种技能可以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我不希望这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特权。 我还想说说小说中的人情。饭店总是充满烟火气的,饭店的人也是一样,都是“复合口味”的。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立体的,每个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越来越坏的时候,总会又把这种印象扭转过来。 每个人又都会留些小心眼,师傅留手艺,徒弟留后路,每个人的话都不会说满,给别人留余地,也给自己留余地,耐人寻味。 当然,也略微有一点不足之处,有些情节略显突兀,如果能留点伏笔就完美了。 一、说话的艺术 看过不少书,这本里的描写我给高分。语言清丽到忍不住拿根笔边读边画。 上了岁数的杨越钧讲话“再讲两句,就失了脆劲儿。” 孤单走上火车月台的葛清身影“像一张包糖用的糯米纸,仿佛沾上雨水,就会消失掉。” 夕阳西下“窗外的斜阳像绢布抖下的落尘,越发稀散...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我觉得写故事都是结合着时代背景的,但故事能讲了一个时代的却不多。《收山》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所以读起来既痛快也沉重。 这本书有一点不好是从头到尾没个时间说明,所以经常读着读着发现一下子过了十几年,一下子主人公从刚出茅庐的小伙子成了年过半百的中年人。...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