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

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永连 等 著
图书标签:
  • 四大名著
  • 趣味问答
  • 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知识性
  • 益智
  • 文化
  • 阅读
  • 青少年
  • 问答游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61888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4692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各篇相对独立,信手翻来就会有所心得,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休闲文化读物。

内容简介

  “齐天大圣”的名号是怎么来的?悟空和八戒的形象为什么选择猴子和猪?沙和尚为什么佩戴九颗骷髅项链?唐僧为什么又叫“三藏法师”?观音菩萨是女身还是男身?宋江攻打的北京城是今天的首都北京吗?岳庙是拜岳飞的庙吗?鲁智深自称“洒家”,“洒家”是和尚自称吗?为何没有出家的杨志也自称“酒家”?宋代的“勾栏”就是“青楼”吗?……本书精选了传统文化中的101个趣味小问题,以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
  本书为问吧系列第四种,以趣味问题+回答+知识链接的方式,精选了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小问题,以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各篇相对独立,信手翻来就会有所心得,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休闲文化读物。

内页插图

目录

1 “齐天大圣”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知识链接:孙悟空形象是怎么形成的?
2 悟空和八戒的形象为什么选择猴子和猪?
知识链接:好色的到底是猪八戒还是孙悟空?
3 猪八戒为什么叫做“八戒”?
知识链接:猪八戒为什么总是扛着“九齿钉耙”?
4 沙和尚为什么佩戴九颗骷髅项链?
知识链接:流沙河是一条河吗?
5 唐僧为什么又叫“三藏法师”?
知识链接:出家人“四大皆空”,但为什么佛教僧侣也有等级之分呢?
6 如来为何自称玉帝臣民?
知识链接:道教神仙世界中级别最高的神是“玉皇大帝”吗?玉皇大帝有什么来历?
7 孙悟空为什么戏称如来是妖怪的外甥?
知识链接:如来佛祖到底是谁?
8 观音菩萨是女身还是男身?
知识链接:观音真身是怎么变化的?
9 铁扇公主为什么又叫“罗刹女”?
知识链接:民间故事中的女性神魔为什么大多与儿童有关系?
10 孙悟空为什么被封为“弼马温”?这真是个负责养马的官吗?
知识链接:古代负责养马的是什么官职?
11 吃蟠桃为什么能长寿?
知识链接:人类都有哪些延年益寿的办法?
12 太上老君炼的是什么丹?
知识链接:吃金丹真的能够长生不老吗?
13 三昧真火是什么火?
知识链接:火在古人眼里的地位与今天为什么不一样?
14 托塔李天王为什么要经常托塔?
知识链接:“托塔天王”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15 孙悟空为什么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知识链接:孙悟空是中国猴子还是外国猴子?
16 西天到底在哪里?
知识链接:为什么唐僧只有到雷音寺才能取到真经?真的有雷音寺吗?
17 火焰山究竟是怎么回事?
知识链接:吐鲁番“火焰山”是不是真正的火焰山?
18 为什么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等三个徒弟不能把唐僧驮到西天去?
知识链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为什么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九”字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19 为什么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知识链接:玄奘也是外来的和尚,他到底是怎么来的?
20 有没有真正的“女儿国”?
知识链接:玄奘见闻的女儿国在什么地方?
21 我们常用“见不得人的勾当”来形容坏事情,但“勾当“一词在《西游记》中并不是贬义,这是怎么回事呢?
知识链接:古人都是怎么骂人的?
22 什么叫做“轮回”?阴山在什么地方?
知识链接:人们为什么说罪恶的人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23 孙悟空为什么用金箍棒画圈?他画的圈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知识链接: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属于巫术?
24 唐僧念的咒语“吨嘛呢叭咪哗”究竟是什么意思?
知识链接:和尚、道士为什么要念咒语?
25 唐僧师徒吃到的“馒头”和我们现在吃的馒头是一事吗?
知识链接:唐朝人吃哪些面食?
26 为什么妖怪都有神仙照应?
知识链接:妖怪是怎么升格成神仙的?
27 宋徽宗与李师师见过面吗?
知识链接:李师师为什么被称为“飞将军”?
28 武松打的是华南虎吗?
知识链接:老虎为什么又称“大虫”?
29 “交椅”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吗?
知识链接:床的本义是睡觉用的床吗?
30 三碗为什么就过不了岗?
知识链接:为什么是“三碗不过冈”而不是其他?
31 历史上的轻功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知识链接:道士讲究“辟谷轻身”,不吃粮食真的能轻身吗?
32 八十万禁军教头究竟是多大的官?
知识链接:民间俗语“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是怎么来的?
33 《水浒传》中为什么有一百单八将?
知识链接:中国文化中象征死亡与不吉的数字是什么?
34 燕青的相扑和日本的相扑是一回事吗?
知识链接:高俅“踢得好脚气毡”,这是一种什么体育活动?
35 郓哥骂武大郎是鸭,为什么武大郎不肯承认?
知识链接:“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贬义词吗?
36 对阵打仗讲“回合”,什么是一个回合?
知识链接:宋江不能攻破辽国的天阵,这打仗布阵有何讲究?
37 “蒙汗药”到底是一种什么药?
知识链接:蒙汗药的解药是什么?
38 林冲投奔梁山,为什么要纳“投名状”?
知识链接:林冲误入白虎堂为何就犯了死罪?
39 卢俊义说“君子问灾不问福”,君子为什么不求福?
知识链接:宋江提出的“替天行道”中的“道”指的是什么道?
40 玄女庙九天玄女授宋江天书三卷,她是何方神圣?
知识链接:中国的男性兵神是谁?
41 乌鸦叫就是不吉利吗?
知识链接:喜鹊叫就一定是吉利吗?
42 杨志卖刀时插一个草标,古人为什么用插草标表示卖东西?
知识链接:古代酒店的酒旗有哪些标志?
43 《水浒传》中提到的“梦游”与当代人理解的“梦游”是一回事吗?
知识链接:周公解梦有哪些方式?
44 林冲身高八尺,八尺究竟有多高?
知识链接: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这是多高?
45 宋江攻打的北京城是今天的首都北京吗?
知识链接:北京在历史上为什么曾改为“南京”、“北平”?
46 武松和宋江分手时,拜了四拜。古人为何要四拜?
知识链接:《水浒传》好汉相遇行礼,为何不说“下拜”而说“剪拂”?
47 晁盖等劫了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这十万贯究竟值多少钱?
知识链接:《水浒传》中的金银为什么只说“两”,不说“斤”?
48 岳庙是拜岳飞的庙吗?
知识链接:五岳之中地位最尊的究竟是哪一个?
49 古代左右有何讲究?
知识链接:为什么上古时期“东西”比“南北”还重要?
50 史进父亲去世后,史进既请僧人,又请道士,为什么做丧事僧道并用?
知识链接:《水浒传》英雄喜欢“刺青”,这种习俗源于何时?
51 《水浒传》中多次提到茶博士,这和现代的茶学博士是一回事吗?
知识链接:古人喝茶要“斗茶”,这“斗茶’’如何斗法?
52 鲁智深自称“洒家”,“洒家”是和尚自称吗?为何没有出家的杨志也自称“酒家”?
知识链接:鲁智深杀人无数,却闻潮信而圆寂,鲁智深真有佛性吗?
53 晁盖与阮小二称吴用为“教授”,这与现在的“大学教授”一词有关系吗?
知识链接:“父子”就是“父亲与儿子”的简称吗?
54 柴进的护身符“铁券丹书”究竟有什么用?
知识链接:民间的“长命锁”也是护身符吗?
55 宋代的“勾栏”就是“青楼”吗?
知识链接:“青楼”为什么成为“妓院”的代名词?
56 《水浒传》好汉喝酒,常用牛肉、嫩鸡下酒,“嫩鸡”就是“童子鸡”吗?
知识链接:古人管粽子叫什么?
57 为什么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知识链接:五行学说都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58 为什么刘、关、张要选择在桃园结拜?
知识链接:中国民间有桃崇拜的习俗,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
59 刘备真的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视其耳吗?
知识链接:佛陀为什么会有三十二瑞相、八十种好?
60 《三国演义》中是如何指称一个人的?如何称呼别人才显得礼貌?
知识链接:古人为何既有“名”又有“字”?
61 为什么关羽爱看《春秋》这本书?
知识链接:《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62 关羽为何“面如重枣”?
知识链接:戏曲中都有哪些脸谱?
63 曹操曾“割发代首”,周鲂也“割发为誓”,“割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效用?
知识链接:堕马髻是什么样的发式?
64 曹操为什么要设“七十二疑冢”?
《蚕》链接:坟和墓有区别吗?
65 “军师”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官?
知识链接:麈尾是扇子吗?
66 关羽为什么被当作财神供着?
知识链接:关羽崇拜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吗?
67 曹丕到底是“受禅”还是“篡汉”?
知识链接: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自愿还是被迫?
68 节是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要持节?
知识链接:符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合符”“符合”的说法?
69 华佗的“麻肺汤”是国产吗?
知识链接:牛黄是从印度来的吗?
70 “馒头”真的是诸葛亮发明的吗?
知识链接:“膏粱子弟”是怎么来的?
71 汉代的人为什么不能穿鞋子上殿?
知识链接:老朋友见面或见到长辈、上司等为什么要紧跑几步,向前问候致意?
72 黔首是古代对庶民或平民大众的称呼,为什么会成了刑罚呢?
知识链接:人们为什么纹身?纹身有什么作用?
73 为什么吴夫人姐妹二人同时嫁给孙坚为妻?
知识链接:汉代时离婚自由吗?
74 古时有“歃血为盟”的习俗,盟誓为什么要歃血呢?
知识链接:古人见面时的礼俗是怎样的?
75 耿纪等人为什么选择在正月十五日夜举事,讨杀曹操?
知识链接:为什么元宵节要竞放花灯?
76 佛教僧众的聚居处为什么称作“寺”?
知识链接:佛寺还有哪些其他的称呼?
77 诸葛亮真的能借风吗?
知识链接:诸葛亮的占星术又是怎么回事?
78 我们通常说“金秋十月”,但《三国演义》中为什么把十月称为“小春”?
知识链接:中国现在通行什么样的历法?
79 贾母为什么要给宝钗过十五岁生日?
知识链接:古人对年龄都是怎么称谓的?
80 晴雯生病时,宝玉为什么给她吸鼻烟?
知识链接:鼻烟壶是盛装鼻烟的器具,为什么会成了稀世的珍品?
81 宝玉为何称黛玉为“颦颦”?
知识链接:为什么卸妆也说成“洗净铅华”?古代妇女敷的粉都是用铅做的吗?
82 林妹妹进贾府时为何不走正门?
知识链接:北京的九城门是哪几座?
83 凤姐打趣林黛玉时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吃茶与做媳妇有什么关系?
知识链接:生活中都有那些茶俗?
84 宝玉病了为什么要用结婚来“冲喜”?薛姨妈又为什么不愿意宝玉、宝钗结婚?
知识链接:为什么拍领导马屁也叫“抬轿子”?
85 刘姥姥为何来贾府“打抽丰”?
知识链接:什么是“打秋风”?人们为什么厌恶“打秋风”?
86 林黛玉、史湘云为何不认得当票?
知识链接:当铺起源于何时?它究竟是什么样的行当呢?
87 宝玉喝的“女儿茶”到底为何物?
知识链接:贾母骂贾琏“灌了黄汤”,“黄汤”是什么东西?黄酒为什么要烫热了喝?
88 汗巾子是腰带吗?
知识链接:古人的腰带仅仅为了束腰吗?
89 贾府中上演的剧目为何多为昆曲?
知识链接:京剧为何讲究唱、念、做、打四式?
90 贾府的日常活动为什么在炕上?
知识链接:炕是怎么发明的?
91 古代人长途旅行中吃什么东西?
知识链接:筷子是谁发明的?
92 芳官为何说她和赵姨娘是“梅香拜把子”?
知识链接:《红楼梦》中的奴婢是从哪里来的?
93 焦大口中所骂的“扒灰”是什么意思?
知识链接:民间为何要祭灶?
94 贾母寿辰时为何要拣佛豆?
知识链接:浴佛节由何而来?
95 贾府过节闹到四更,“四更”是什么时候?
知识链接:在没有现代使用的“小时”“分”“秒”等时间制以前,古人是怎么计时的呢?
96 探春为什么称自己的亲妈赵姨娘为“姨娘”?
知识链接:古代为什么会有嫡、庶之分?
97 贾雨村为何被称为“西宾”?
知识链接:“师”就是指老师吗?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
98 贾母为何要戴着眼镜看戏?
知识链接:眼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99 《红楼梦》中的女孩如何做美甲?
知识链接:指环为什么又叫做“戒指”?
100 王熙凤为什么让丫环取绿豆面子洗手?
知识链接:我们今天用的香皂是怎么来的?
101 贾赦、邢夫人为何要向贾宝玉“请安”呢?
知识链接:清代人是怎么请安的?

前言/序言

  
穿越时空的文学宝藏:四大名著的奇趣探索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它们以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思想、鲜活的人物和精妙的语言,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它们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历史的缩影,人性的写照,文化的载体,智慧的源泉。然而,对于许多读者而言,四大名著虽然耳熟能详,其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内涵却常常让人望而却步,或是仅停留在表面的情节。 本书将带领您以一种全新的、充满趣味的方式,走进这四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再拘泥于繁复的故事情节梳理,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奇思妙想、引人入胜的细节、以及那些颠覆我们固有认知的巧妙之处。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别具匠心的问题,引导您深入探索四大名著的方方面面,让阅读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惊喜的探险。 《三国演义》:智谋与英雄的乱世风云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演义》以其磅礴的气势、精巧的谋略、忠义与奸诈的较量,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本书将引导您去思考: 人物的“隐藏”身份与性格: 除了我们熟知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等,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扮演的角色究竟如何?例如,为什么有些表面上忠心耿耿的人,却在关键时刻暗藏玄机?某些骁勇善战的猛将,他们的内心是否也有不为人知的脆弱? 战争的“另一面”: 战场的硝烟弥漫,刀光剑影固然精彩,但战争背后隐藏的经济、后勤、情报乃至心理战,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们将探讨:那些看似绝妙的计谋,其产生的条件和原理是什么?为何有些战役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一件微不足道的物品或一个不经意的举动? 历史的“假设”与“真实”: 小说与历史的界限在哪里?许多情节的虚构,是为了烘托主题,还是另有深意?例如,刘备的仁德,诸葛亮的智慧,究竟有多少是历史的真实,又有多少是文学的加工?我们也将思考,如果历史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会有怎样的结果? 权力与人性的博弈: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权力是如何腐蚀人心,又如何塑造人性的?我们将解析: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为何最终走向不同的结局?他们的抉择,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水浒传》:草莽英雄的侠义江湖 《水浒传》以其生动的市井描写、鲜活的人物形象,歌颂了梁山好汉的侠肝义胆和反抗精神。本书将引导您深入探究: “逼上梁山”的深层原因: 英雄们为何最终走上反抗之路?除了官府的压迫,是否存在更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个人境遇?我们将剖析:每一个好汉上梁山的故事背后,是否都隐藏着一个时代的悲剧? 江湖规矩与道德边界: 梁山泊的“义”字当头,在不同情境下有着怎样的解读?他们的行为,是否完全符合我们今天的道德标准?我们将探讨:在那个特殊年代,“替天行道”的背后,是纯粹的侠义,还是有着现实的考量? 人物的“反差美”: 许多好汉表面粗犷,内心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才华。例如,鲁智深的禅意,林冲的隐忍,武松的刚烈,这些截然不同的性格,是如何在乱世中交织的? “好汉”的现实意义: 梁山好汉的故事,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共鸣,其传递的究竟是何种精神?是反抗的不屈,还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 《西游记》:神魔世界的哲学启示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奇幻的神魔世界、以及跌宕起伏的取经过程,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巨著。本书将引导您从更深层次去理解: 取经路的“隐喻”: 师徒四人的取经,究竟象征着怎样的修行与磨砺?每一难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哲理?我们将解析:观音菩萨的安排,是否都暗藏着对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以及唐僧各自心魔的考验? 神魔世界的“规则”: 天庭、地府、龙宫,这些神魔体系是如何运作的?妖怪们的“背景”和“后台”,又透露出怎样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人物的“成长弧线”: 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唐僧的迂腐软弱,沙悟净的任劳任怨,他们在取经过程中,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这些转变,又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示? “真假”的辨别艺术: 《西游记》中充斥着各种变化和迷惑,如何辨别真假,成为了取经路上的一大挑战。我们将探讨:那些善于变化和蛊惑的妖怪,是否也影射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虚伪与欺骗? 《红楼梦》:世家大族的兴衰与人性悲歌 《红楼梦》以其精细入微的笔触,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以及其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堪称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本书将带领您去品味: “大观园”的“小世界”: 繁华的大观园,是青春的乐园,也是命运的牢笼。我们将探讨:园中的每一处景致,每一段诗社,都隐藏着怎样的伏笔和象征? 人物的“命运密码”: 宝黛钗的三角关系,十二钗的悲惨结局,是否有着早已注定的命运?她们的性格特质,又如何一步步将她们推向悲剧? “情”的复杂维度: 《红楼梦》中的“情”超越了简单的男女之爱,包含了亲情、友情、主仆之情,甚至对美的热爱。我们将解析:贾宝玉的情感世界,为何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 “衰败”的根源: 贾府的由盛转衰,仅仅是朝代更迭的必然,还是内部已经腐朽?我们将深入剖析:家族内部的管理、经济的来源、以及人物的道德败坏,是如何一步步将这个显赫家族推向深渊的? 细微之处的“妙语”: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登峰造极,许多看似随意的对话、诗词、典故,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我们将品味:那些精妙的比喻、双关的用语,以及人物独特的口头禅,所传达的信息。 本书的独特之处: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知识问答集,而是一次引导性的阅读体验。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激发您的思考,引导您去主动发掘书中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们力求以平实、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学术化的术语,让不同年龄、不同阅读基础的读者都能轻松参与。 通过本书,您将发现: 阅读的乐趣: 挑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您会惊叹于作者的构思巧妙,也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 理解的深度: 触及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理解那些被淡忘的内涵,您对四大名著的认识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更加深刻和立体。 智慧的启迪: 四大名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通过这些趣味问题,您将从中获得宝贵的人生启迪。 对话的可能: 本书也鼓励您与家人、朋友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分享彼此的观点,让阅读成为一种共享的体验。 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充满智慧与乐趣的文学之旅,重新认识四大名著,发现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宝藏!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拿到《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这本书开始,我就被它奇特的构思深深吸引了。我本身算是一个比较喜欢阅读的普通读者,四大名著也都读过,但总觉得有些地方意犹未尽,或者说,总有些“梗”不太明白。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没有直接给我灌输知识,而是抛出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我自己去思考,去发掘。比如,书中问“《红楼梦》里的丫鬟们,她们的命运为什么如此悲惨?”这个问题,就让我开始关注那些常常被忽略的配角,思考她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挣扎和无奈,比仅仅关注宝黛的爱情,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又比如,关于《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书中提出了“宋江真的有那么‘义薄云天’吗?他的‘招安’背后隐藏着什么?”这个问题,立刻颠覆了我之前对他的一些刻板印象,让我开始去审视他身上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我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它没有给出标准答案,或者说,它给出的答案往往是多角度的,是开放式的,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和判断。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参与到对经典的解读中来。书中的问题设计也非常巧妙,涵盖了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历史背景、甚至是文化象征等多个层面,让我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四大名著。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幽默,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充满了趣味性,让我常常在阅读中会心一笑,甚至忍不住把书中的一些问题讲给我的朋友听。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四大名著的书,更是一本激发我思考、激发我阅读热情的书。

评分

这本《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彻底刷新了我对四大名著的认知!我一直以为自己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些经典已经了如指掌,至少也是个“常识达人”级别的,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坐井观天”。它提出的问题,绝对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干巴巴的考据,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奇思妙想。比如,它会问“林黛玉为什么总是那么爱哭?”、“关羽为什么只对刘备忠心耿耿,而对曹操如此冷淡?”、“武松打虎前吃了多少斤牛肉?”、“孙悟空如果有了智能手机,还会大闹天宫吗?”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引人深思,而且答案更是出乎意料,往往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人物的性格、情节的起因、甚至作者的创作意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红楼梦》里关于“宝黛爱情”的讨论,书中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活在现代,他们的爱情会走向何方?”这个问题的切入点非常新颖,让我开始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婚恋观去重新审视宝黛之间那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契合的感情,甚至引发了我对当代年轻人在感情中的迷茫与困惑的反思。书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挖掘也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关于《水浒传》中那些绰号的由来,很多都充满了市井的智慧和幽默感,让我感觉那些梁山好汉仿佛就活在我的身边,而不是仅仅是书中的纸面人物。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通往四大名著奇妙世界的大门,它不是让你去死记硬背,而是让你去玩味,去体会,去爱上这些经典。对于那些觉得四大名著“古老”、“晦涩”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最好的入门砖,也是给资深读者带来惊喜的利器。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的“(4)”后面还有没有惊喜!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阅读《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这本书之前,我对四大名著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的层面。虽然也读过,但总感觉像是隔靴搔痒,无法真正触碰到那些经典的灵魂。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四大名著内心世界的大门。它提出的问题,不是那种“考你分数”的题目,而是充满了哲学思辨和生活智慧,让你忍不住跟着它的思路去探索。比如,书中问:“《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眼泪究竟象征着什么?”这个问题,让我开始思考,那些眼泪不仅仅是悲伤,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对生命的敏感,甚至是一种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又比如,关于《三国演义》中的“借东风”事件,书中提出了:“诸葛亮真的是‘算无遗策’吗?‘借东风’的背后,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因素?”这样的问题,让我开始质疑那些过于完美的叙事,让我意识到,历史往往是复杂的,充满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交织。书中的答案,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们往往不是简单地给出“是”或“否”,而是引导读者去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去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描写武松的勇猛,更是深入探讨了武松当时的心境,他对生活压抑的爆发,以及他身上所蕴含的野性和力量。这本书让我感觉,四大名著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充满了生活的热情。它让我重新爱上了这些经典,并且开始渴望更深入地去探索它们。

评分

说实话,《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这本书,简直是把我对四大名著的“陈旧”印象,彻底地“颠覆”了!我一直认为自己对《三国演义》里的各种计谋,对《水浒传》里的英雄豪情,对《西游记》里的神魔大战,甚至对《红楼梦》里的儿女情长,都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去探索那些我从未涉足过的风景,让我看到了那些被我忽略的细节,也让我开始思考那些我从未问过的问题。例如,书中关于《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许多细节,它提出的问题不是“谁赢了?”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是“如果当时孙权选择了和曹操联合,历史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假设性问题,立刻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开始从蝴蝶效应的角度去思考历史的走向。又比如,关于《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情节,书中竟然提出了“鲁智深为什么会去拔树?这是否仅仅是因为他力气大?”这样的问题,让我开始联想到鲁智深内心的压抑、对自由的渴望,甚至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反抗。书中的答案设计更是妙不可言,它们往往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充满了逻辑推理,甚至是脑洞大开的解读,让我每次读完一个问题的解答,都忍不住拍案叫绝。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人物心理的挖掘,它能够从一些微小的动作、一句不起眼的话语中,解读出人物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情感,让我感觉这些纸面人物突然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就生活在我身边。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四大名著并非是只能被供奉在书架上的“老古董”,而是充满生命力、充满智慧的活生生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反复玩味和思考。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越读越有味道的书!《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四大名著的认知。我一直觉得,自己对这些经典已经相当熟悉了,但这本书提出的问题,却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提出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考题,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学深度。比如,《红楼梦》中的“葬花”情节,它提出的问题是:“林黛玉为什么葬花?这仅仅是出于伤春悲秋的情绪吗?”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去思考“葬花”背后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是对生命的珍视,还是对自身命运的预感。又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杀嫂”,书中竟然问:“武松真的只是为了报杀兄之仇吗?他当时的心态究竟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将他定义为一个“英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西游记》中“火焰山”的解读。它提出的问题是:“孙悟空为什么那么怕铁扇公主?他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借到芭蕉扇?”这个问题,让我开始从孙悟空的局限性,以及当时的情境去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他无所不能。这本书的答案,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它们往往能够从一个非常刁钻的角度切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甚至能让我对原著产生新的理解。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把我之前阅读时忽略的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宏大的叙事,更在于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

评分

我不得不说,《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这本书,是我近年来阅读体验中,最让人感到惊喜的一本。我算是一个对四大名著情有独钟的读者,基本是通读了不下数遍,自认为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已经了如指掌。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我从未设想过的方式,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些我以为已经熟悉的文本。它提出的问题,不是那种枯燥的知识点考查,而是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引人入胜。比如,书中关于《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它提出的问题是:“司马懿真的就这么轻易地被诸葛亮吓退了吗?他有没有可能看穿了诸葛亮的计谋,只是没有行动?”这样的问题,立刻打开了我的思维,让我开始从司马懿的角度去分析,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又比如,《水浒传》中“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书中竟然提出了:“鲁智深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镇关西?他有没有更‘温和’的处理方式?”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去思考人物性格中的冲动与克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人物行为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红楼梦》中“晴雯撕扇”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描写了晴雯的叛逆,更是深入探讨了她作为丫鬟,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的尊严和反抗。这本书的答案,更是让我拍案叫绝,它们往往能够从一个非常意想不到的角度进行分析,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启发。它让我感觉,四大名著并非是冰冷的历史文本,而是充满了鲜活生命力和深刻洞察的文化宝藏。

评分

真的,《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这本书,就像是我和四大名著之间的一次“深度对话”。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这些书已经相当熟悉了,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打开了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那些我从未留意过的细节,也让我开始思考那些我从未提出的问题。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提出问题的方式。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直白地告诉你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一个又一个“如果”,来激发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它会问:“《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她真的只是一个泼辣、势利的女人吗?”这个问题,就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对这个角色的认知是否过于片面,是否忽略了她作为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智慧和无奈。又比如,关于《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书中提出了:“唐僧为什么屡次误会孙悟空?是他的性格如此,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个问题,让我开始从人物性格的深层动机去解读情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师徒矛盾”的表面。让我觉得特别过瘾的是,这本书的答案,也绝非是简单的“标准答案”,而是充满了智慧的启发,是引导你去独立思考,去形成自己的观点。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会直接给你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和引导,让你自己去发现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探讨,它不仅仅是描写了刘关张的兄弟情,更深入地分析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人们对“抱团取暖”的渴望,以及这种情感的深层社会意义。这本书让我感觉,四大名著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经典,而是充满了人性、智慧和深刻洞察的生动故事。

评分

这本书,真是把我对四大名著的“老一套”看法,彻底打了个粉碎!《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关于经典的“头脑风暴”。我一直觉得,四大名著嘛,不就是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那些道理嘛,还能有什么新花样?结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大跌眼镜,又欲罢不能。它提出的问题,简直是“刁钻”得恰到好处,直指原著的精髓,又充满了作者的奇思妙想。比如,关于《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出家”,书中竟然问:“宝玉的出家,真的是因为看破红尘,还是另有隐情?”这个问题,立刻让我开始怀疑,我之前对这个情节的理解是否过于简单化。又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书中提出的问题是:“诸葛亮真的那么‘神’吗?有没有可能,周瑜也参与了这场‘借箭’的‘戏’?”这个问题,让我开始从更复杂的政治博弈角度去解读,而不是仅仅将它看作是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于《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解读。它提出的问题是:“唐僧一路上的‘磨难’,真的是因为妖怪太多,还是他自己‘招惹’来的?”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们对“磨难”的理解,也过于片面了,是不是很多时候,“磨难”也源于自身的心态和选择。这本书的答案,更是让我赞叹不已,它们总是能够提供非常独特的视角,让我对原著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它让我感觉,四大名著的生命力,远比我想象的要顽强得多,也深刻得多。

评分

我不得不说,《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这本书,简直就是我最近几年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我一直以来都是四大名著的忠实粉丝,几乎是通读了不下十遍,对其中的人物、情节、甚至是语言风格都略知一二。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我从未设想过的方式,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些我以为已经熟悉的文本。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研究,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四大名著的精髓提炼出来,并以问题的形式展现。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提出的问题,很多都触及到了我作为读者内心深处的疑惑,甚至是那些我从未意识到的盲点。比如,《三国演义》中,书中提出了“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机妙算吗?他的失败案例有哪些?”这个问题,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过于神化了诸葛亮,而忽略了他作为一个人,也有局限性,也有犯错的时候。书中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并非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分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西游记》中“白骨精三次变化”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分析白骨精的狡猾,更是深入探讨了孙悟空的处境、唐僧的性格弱点,以及这段情节在整个故事中的象征意义。这种深入浅出的解析方式,让原本就充满趣味的故事,更添一层厚重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幽默风趣,充满了活力,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甚至让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心一笑。它让我感觉,四大名著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经典,而是充满人情味、充满智慧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和探索。

评分

我必须得说,《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半吊子”的四大名著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四大名著情有独钟,也读了不少,但总觉得有些地方,似懂非懂,或者说,总有些“梗”没get到。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用最有趣、最生活化的方式,把我带入了四大名著的世界。它提出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学术性提问,而是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比如,《红楼梦》中的“黛玉的眼泪”,书中问:“林黛玉是不是有点‘戏精’?她的眼泪,到底是真的悲伤,还是在‘作秀’?”这个问题,立刻让我开始从更具象、更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又比如,《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书中提出的问题是:“林冲的‘忍’,真的是为了‘大局’,还是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懦夫’?”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去剖析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去思考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谓的“忍”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解读。书中提出的问题是:“关羽当时是什么心态?为什么他能够如此‘淡定’?”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去感受那种超乎寻常的意志力,以及深埋在他内心深处的某种信念。这本书的答案,更是让我脑洞大开,它们往往能够从一个非常刁钻的角度切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甚至能让我对原著产生新的理解。它让我感觉,四大名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宏大的叙事,更在于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这些经典了。

评分

图书内容不错,值得一看

评分

正版图书,购买方便,推荐

评分

书的质量非常的好,内容丰富生动。价格合理。售后到位。

评分

书的质量非常的好,内容丰富生动。价格合理。售后到位。

评分

包装很好,送货上门,服务很好,很方便,很好的书,我还会来的。

评分

希望你能越做越好,成长有你有我大家一起来,很好的宝贝。

评分

书的质量非常的好,内容丰富生动。价格合理。售后到位。

评分

教程详细清楚,值得购买。。。

评分

这本书包装很好,纸质也很不错,当然书本身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