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文图志》所介绍的人文地理知识涵盖了从印度到中国、日本。乃至东南亚整个地区。其主旨在于,对庞大的各民族历史作出简要而全面的梳理。对各民族的现状作一个清晰的介绍。同时,作者对于当前东南亚各国也给出了最新的准确信息。包括人口、语言、宗教、国旗。等等。文中插入的一些注释,介绍了一些重要人物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和事件。书中还配有九十多幅精美的地图。这些对于读者理解历史事实都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占人类多半数的亚洲人
语言
宗教
亚洲简史
公元前210年
公元100年
公元400年
公元750年
公元1050年
公元1300年
公元1465年
公元1630年
17—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印度
从雅利安到莫卧儿帝国
孔雀王朝及印度的兴起
笈多王朝和古印度
伊斯兰教的冲击
苏丹国统治下的印度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的瓦解
英国统治下的印度
对印度的侵占
东印度公司
1858—1914年的印度帝国
1914—1947年的印度帝国
印度统一
尼赫鲁时期(1947—1964年)
英迪拉·甘地时期(1964—1984年)
1984年后的印度
印度的语言
宗教
印度东北部地区
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
人口及各省情况
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
独立后的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人口
马尔代夫群岛
尼泊尔
尼泊尔人口
不丹
印度支那半岛
扶南及邻邦
越南
1802—1904年的越南
1940年后的越南
越南人口
柬埔寨
1863年后的柬埔寨
柬埔寨人口
老挝
从被保护国走向独立
老挝人口
泰国
东南亚群岛
中国和亚洲高原
朝鲜半岛和日本
占人类多半数的亚洲人
本书所涉及的是亚洲大陆的部分地区,它是继介绍西亚《东方人文图志》(中东、高加索、中亚)之后,又一本介绍亚洲人文的书。本书涵盖南亚和东亚,这里养育着超过世界总人口一半还多的人民。在60.57亿世界总人口中,南亚和东亚就占了33.35亿(2000年)。
其中有六个亚洲国家人口超过一亿:中国12.75亿,印度10.09亿,印度尼西亚2.12亿,巴基斯坦1.41亿,孟加拉1.37亿,日本1.27亿。而欧盟总人口只有3.76亿,美国2.83亿,俄罗斯1.45亿。欧盟成员国平均人口为0.25亿,而印度一个邦(印度为联邦体制)的人口就是0.35亿,中国各省的人口也均在0.4亿至0.5亿之间。
如何界定亚洲民族?
在《东方人文图志》中,以语言学为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追踪界定阿拉伯人、伊朗人、土耳其人等,至少在初步的分析中,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而在南亚和东亚地区,如要以语言来划分民族,那是行不通的,因为仅靠语系划分,难以界定印欧人(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孟加拉……)和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同样,也不能把讲汉藏语系的汉族人、藏族人、缅甸人视为同一个民族。人们曾设想以人种进行划分,但也无济于事。巴基斯坦北部的白种人和印度南部的黑人尽管外形相异,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同样,从蒙古经中国到爪哇广大地区,也很难按人种进行区分。
……
每次翻开《亚洲人文图志》关于东南亚的部分,我总会被那里独特的风情所吸引。不同于东亚的严谨和南亚的深邃,东南亚展现的是一种更为热烈和包容的文化气质。书中对泰国大皇宫的介绍,不仅仅是建筑的宏伟,更让我感受到了泰国人民对佛教的虔诚和对王室的敬意。那一页关于缅甸蒲甘佛塔群的插图,密密麻麻的佛塔在夕阳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圣的国度。作者没有止步于描绘宗教建筑,还深入探讨了东南亚地区的多元民族构成,以及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痕迹。我了解到,马来西亚的娘惹文化,是华人移民与当地马来文化融合的产物,这种独特的服饰、饮食和生活方式,在书中得到了生动而细致的展现。书中对越南水上人家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人们如何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发展出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介绍了东南亚丰富的香料历史,这些香料是如何从遥远的东方,漂洋过海,改变了欧洲的饮食文化,也让我看到了东南亚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评分《亚洲人文图志》的最后一章,通常会给我带来一种意犹未尽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更深层次的思考。在阅读关于西亚其他地区的章节时,我不仅看到了亚述、巴比伦等古老帝国留下的辉煌遗迹,也看到了近现代以来,这片土地所经历的动荡与变革。书中对阿拉伯文明的介绍,让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数字的起源、以及古代阿拉伯人在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看到了阿拉伯的诗歌和文学是如何影响了整个世界。书中对现代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简要介绍,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复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还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二维码,了解一些关于现代中东地区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亚洲不仅仅是历史的宝库,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而人文图志馆的这份珍贵资料,正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宏大世界的绝佳途径。
评分我一直对神秘的印度文化充满好奇,而《亚洲人文图志》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份渴望。这本书对南亚次大陆的描绘,让我仿佛置身于恒河畔,感受着古老宗教的脉搏。从印度教的诸神崇拜,到佛教的慈悲为怀,再到耆那教的苦行精神,书中用精美的插画和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这些宗教信仰如何塑造了南亚人民的精神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泰姬陵建造故事的章节,不仅展示了这座宏伟建筑的建筑美学,更讲述了沙贾汗皇帝对妻子深沉的爱意,将历史与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书中对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的探讨,虽然不免沉重,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其历史的复杂性。我还了解到,印度不仅有古老的宗教,也有着辉煌的科学成就,比如零的发现和数学的概念,这些都让我对这个古老国度的智慧有了新的认识。书中的地图清晰地标注了佛教传播的路线,让我看到了佛陀的教诲如何跨越山川河流,影响了整个亚洲。我还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二维码,链接到相关的纪录片和音乐,进一步加深对印度文化的理解,这种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让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和生动。
评分中亚,这个曾经被丝绸之路串联起来的神秘之地,在《亚洲人文图志》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我一直对那些在沙漠中消失的古城,以及那些行走在商旅之路上的商队充满了遐想。书中通过精美的复原图,让我看到了撒马尔罕的宏伟建筑,布哈拉的古老市场,以及那些在风沙中屹立千年的遗迹。作者不仅仅展现了这些地方的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讲述了它们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我了解到,佛教、伊斯兰教、琐罗亚斯蒂教等多种宗教在这里交汇,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这里碰撞,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书中对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介绍,让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图兰古国神话的章节,那些关于英雄和王国的传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浪漫的色彩。读到这里,我仿佛能听到驼铃声在空旷的沙漠中回响,看到商队在漫漫黄沙中前行,感受到那个时代不同文明之间互通有无的活力。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它的食物和艺术。《亚洲人文图志》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我阅读到关于印度尼西亚的部分时,我被那里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所吸引。书中对爪哇岛巴厘岛的介绍,不仅展示了那里的热带风光和壮丽火山,更深入地描绘了当地独特的印度教文化和艺术形式,如甘美兰音乐和巴龙舞。我还了解到,印度尼西亚作为“香料群岛”,其历史与全球香料贸易紧密相连,而香料也深深地融入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中。书中对各种香料的介绍,以及它们如何被运用到印尼的特色菜肴中,让我垂涎欲滴。我还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二维码,欣赏到印尼传统的皮影戏表演,这让我感受到了该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的魅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不同文化如何在印度尼西亚这片土地上交融,形成了独特而迷人的风情。
评分终于下定决心,将这本厚重的《朗朗书房·人文图志馆:亚洲人文图志》搬回了家。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心设计的封面所吸引。深邃的蓝色背景,点缀着古老地图的纹理,几幅模糊但极具辨识度的亚洲文化符号隐约可见,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翻开扉页,一张精美的世界地图便映入眼帘,亚洲大陆被细致地标注出来,每一块土地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痕迹。随后的目录更是让我目不暇接,从东亚的儒家文化圈,到南亚的婆罗门教发源地,再到东南亚的香料王国,以及中亚的丝绸之路遗迹,几乎涵盖了亚洲大陆上所有值得探究的文化区域。我迫不及待地翻到第一章,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介绍。作者并未像教科书那样枯燥地罗列朝代更迭,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张张复原的壁画、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带领我穿越回那个辉煌的时代。我仿佛看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宏图,听到了唐朝长安城的繁华喧嚣,感受到了宋朝文人的雅致生活。书中对于文字的演变、哲学思想的流传、艺术形式的创新,都有着深入浅出的阐述,让我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一幅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贸易路线的详细地图,配合着沿途重要城市的插画,更是让我对那个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位博学多识的老者,用最生动的方式,讲述着这片古老大陆上,人类文明的光辉与璀璨。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亚洲大陆的地理和文化,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探索。当我翻阅到关于西亚部分时,我被那里深厚的历史底蕴所震撼。书中的插图详细地描绘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及波斯帝国的宏伟宫殿。我了解到,最早的文字、法律、城市,都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书中对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和传播的介绍,让我对这三大宗教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看到了它们如何从这片土地出发,传播到世界各地,塑造了人类的精神信仰。书中对古埃及文明的描绘,虽然只是亚洲文化图志中的一小部分,但其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以及象形文字的魅力,依然令人难以抗拒。我仿佛看到了尼罗河畔的古老文明,感受到了法老王权的神秘和智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拥有的许多文明成果,都可以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找到它们的源头。
评分《亚洲人文图志》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够将如此宏大而复杂的亚洲大陆,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阅读关于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的部分时,我被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古老的寺庙、以及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人们深深吸引。书中对藏传佛教的介绍,让我了解了坛城、唐卡、转经筒等独特文化符号的含义,也体会到了藏族人民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我被那些关于雪域高原的传说故事所打动,也对那些不畏艰辛、虔诚朝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书中对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不同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存的景象,也领略了其古老建筑的魅力。我还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二维码,欣赏到一些震撼人心的自然风光影像,这让我对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评分当我翻阅到关于日本的部分时,《亚洲人文图志》带领我领略了一个既保留着深厚传统,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国度。书中对京都古寺的描绘,那些红色的鸟居、宁静的庭院、精致的茶道,无不散发着日本特有的禅意和美学。我喜欢书中对武士道精神的解读,理解了这种荣誉感和责任感如何塑造了日本人的性格。书中还介绍了日本的浮世绘艺术,那些描绘市井生活、歌舞伎表演的版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我还了解到,日本的饮食文化也极其丰富,从寿司到拉面,每一种食物都承载着历史和匠心。书中还提到了日本现代流行文化,如动漫和电子游戏,这让我看到了日本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阅读这些内容,我仿佛能听到三味线悠扬的琴声,闻到樱花淡淡的香气,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独特氛围。
评分《亚洲人文图志》的阅读过程,就像是一场身临其境的旅行,让我有机会“走”遍亚洲的每一个角落,而无需踏出家门。尤其是在阅读关于朝鲜半岛的部分时,我被书中对高丽王朝陶瓷艺术的细腻描绘所打动。那些青瓷器皿的釉色和造型,都充满了东方独特的审美情趣。书中对朝鲜王朝时期宫廷生活的介绍,也让我窥见了那个时代朝鲜社会的风貌。我了解到,儒家思想对朝鲜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他们的礼仪、建筑和家庭结构中都有所体现。书中关于韩语文字——谚文的诞生过程,以及其在推广普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让我对这种独特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还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二维码,欣赏到一些经典的朝鲜音乐和民俗表演,这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彩。这本书不仅展示了朝鲜半岛的物质文化,更深入地挖掘了其精神内核。
评分在国内上映前已然三刷完毕= =... 应该是不会再贡献票房去了...
评分这三个概念大约在最开始的审判、狱中和母亲的争执(我现在也不确定frigga出现在监狱那段是基神的幻术还是frigga的幻术...)、飞船上与锤哥的争执中都出现了。先撇去这是否是基神博取同情分的假戏不谈,我相信在他心里始终还是有一个角落存在着什么,来带动这些想法的产生和推广。毕竟他还是太年轻,即使他活的比人类久,即使他经历过非人的生理及内心的痛苦和折磨。对于基神,任何情况下关于他的所作所为都可以有无数种解读,这也不枉他”god of mischief“ 的名号。假死的段落,我倾向于”这些都不是他设计好的,他当时真的觉得自己接近死亡“这种理解。可能后面出现了什么,让他又活了过来,或者无法死亡,这些无从考究。
评分朋友推荐的,据说很棒!
评分顺说这一部用“我虐哥哥千百遍,我哥待我如初恋”似乎有些不对,倒不如换成更为通俗的“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来的妥帖。毕竟锤哥不是傻子,基神也不是玻璃心
评分这本新书其实是有点新瓶装旧酒的感觉,14篇
评分在国内上映前已然三刷完毕= =... 应该是不会再贡献票房去了...
评分书不错啊啊啊吧擦擦擦吧
评分—————UPDATE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