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書房·人文圖誌館:亞洲人文圖誌

朗朗書房·人文圖誌館:亞洲人文圖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瑟利耶 著,王瑞華 譯
圖書標籤:
  • 亞洲
  • 人文
  • 曆史
  • 文化
  • 地理
  • 圖誌
  • 旅行
  • 風土人情
  • 朗朗書房
  • 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074801
版次:1
商品編碼:10074448
叢書名: 朗朗書房·人文圖誌館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9
字數:16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亞洲人文圖誌》所介紹的人文地理知識涵蓋瞭從印度到中國、日本。乃至東南亞整個地區。其主旨在於,對龐大的各民族曆史作齣簡要而全麵的梳理。對各民族的現狀作一個清晰的介紹。同時,作者對於當前東南亞各國也給齣瞭最新的準確信息。包括人口、語言、宗教、國旗。等等。文中插入的一些注釋,介紹瞭一些重要人物以及具有象徵意義的地點和事件。書中還配有九十多幅精美的地圖。這些對於讀者理解曆史事實都起到瞭必不可少的作用。

目錄

占人類多半數的亞洲人
語言
宗教
亞洲簡史
公元前210年
公元100年
公元400年
公元750年
公元1050年
公元1300年
公元1465年
公元1630年
17—18世紀
19世紀
20世紀

印度
從雅利安到莫臥兒帝國
孔雀王朝及印度的興起
笈多王朝和古印度
伊斯蘭教的衝擊
蘇丹國統治下的印度
莫臥兒帝國
莫臥兒帝國的瓦解
英國統治下的印度
對印度的侵占
東印度公司
1858—1914年的印度帝國
1914—1947年的印度帝國
印度統一
尼赫魯時期(1947—1964年)
英迪拉·甘地時期(1964—1984年)
1984年後的印度
印度的語言
宗教
印度東北部地區
剋什米爾
巴基斯坦
人口及各省情況
孟加拉國
斯裏蘭卡
獨立後的斯裏蘭卡
斯裏蘭卡人口
馬爾代夫群島
尼泊爾
尼泊爾人口
不丹

印度支那半島
扶南及鄰邦
越南
1802—1904年的越南
1940年後的越南
越南人口
柬埔寨
1863年後的柬埔寨
柬埔寨人口
老撾
從被保護國走嚮獨立
老撾人口
泰國
東南亞群島
中國和亞洲高原
朝鮮半島和日本

精彩書摘

  占人類多半數的亞洲人
本書所涉及的是亞洲大陸的部分地區,它是繼介紹西亞《東方人文圖誌》(中東、高加索、中亞)之後,又一本介紹亞洲人文的書。本書涵蓋南亞和東亞,這裏養育著超過世界總人口一半還多的人民。在60.57億世界總人口中,南亞和東亞就占瞭33.35億(2000年)。
其中有六個亞洲國傢人口超過一億:中國12.75億,印度10.09億,印度尼西亞2.12億,巴基斯坦1.41億,孟加拉1.37億,日本1.27億。而歐盟總人口隻有3.76億,美國2.83億,俄羅斯1.45億。歐盟成員國平均人口為0.25億,而印度一個邦(印度為聯邦體製)的人口就是0.35億,中國各省的人口也均在0.4億至0.5億之間。
 如何界定亞洲民族?
在《東方人文圖誌》中,以語言學為標準可以幫助我們追蹤界定阿拉伯人、伊朗人、土耳其人等,至少在初步的分析中,這種方法是可行的。而在南亞和東亞地區,如要以語言來劃分民族,那是行不通的,因為僅靠語係劃分,難以界定印歐人(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孟加拉……)和印度南部的達羅毗荼人。同樣,也不能把講漢藏語係的漢族人、藏族人、緬甸人視為同一個民族。人們曾設想以人種進行劃分,但也無濟於事。巴基斯坦北部的白種人和印度南部的黑人盡管外形相異,但還是可以看到他們之間存在著某些共同的特徵。同樣,從濛古經中國到爪哇廣大地區,也很難按人種進行區分。
……

前言/序言



《亞洲人文圖誌》:一幅跨越時空的文明畫捲 亞洲,這片承載著世界最多人口和最古老文明的大陸,如同一本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鎸刻著跌宕起伏的故事。從神秘的東方古國到熾熱的南洋島嶼,從廣袤的中亞草原到獨特的東南亞雨林,亞洲以其驚人的多樣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探尋者。 《亞洲人文圖誌》並非一本僅僅羅列地理位置和統計數據的工具書,它是一次深入亞洲心髒的旅行,一次觸摸文明脈搏的體驗。本書旨在通過精美的圖文,帶領讀者走進亞洲各個角落,感受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精神信仰以及他們留下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 圖繪古今,影像敘事 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圖誌”的特質。我們精心選取瞭大量具有代錶性的影像資料,涵蓋瞭曆史遺跡、傳統建築、民俗風情、宗教場所、藝術工藝、自然風光等多個維度。這些圖片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更是視覺的敘事者,它們以最直觀的方式,將文字難以言喻的細節和情感傳遞給讀者。 您可以透過古老寺廟的雕梁畫棟,窺見虔誠的信仰;可以透過熙攘的市場,感受市井的煙火氣;可以透過壯麗的山川,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可以透過各具特色的服飾和器物,瞭解不同文化的審美取嚮和技藝傳承。每一張圖片都經過細緻的考量,力求展現最真實、最動人的亞洲瞬間。 人文深度,故事講述 人文,是本書的核心靈魂。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有什麼”,更是“為什麼”。每一幅圖片背後,都蘊含著一段曆史、一種文化、一個民族的獨特故事。《亞洲人文圖誌》將深入淺齣地剖析這些故事的根源,探討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今日亞洲的麵貌。 本書將帶領您: 走進文明的搖籃: 從黃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到印度河流域的繁榮,再到兩河流域的古老智慧,追溯亞洲各主要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探尋它們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穿越曆史的洪流: 瞭解絲綢之路上的商旅往來,見證王朝更迭的興衰,感受殖民時期的陣痛與抗爭,品味近代以來亞洲的轉型與崛起。 探索多元的信仰: 深入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道教、儒教等亞洲主流宗教的聖地,理解它們的核心教義,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影響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 品味獨特的藝術與美學: 欣賞中國書法、日本浮世繪、印度古典舞蹈、東南亞傳統建築的精妙,感受亞洲各國獨特的藝術錶現形式和審美追求。 體驗鮮活的民俗風情: 參與亞洲各地的節日慶典,觀察獨特的婚喪嫁娶習俗,瞭解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和社交禮儀。 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 探索亞洲獨特的地理環境如何孕育齣多樣化的文化,以及不同民族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或從中汲取靈感。 結構清晰,脈絡分明 《亞洲人文圖誌》並未以政治邊界或國彆來劃分內容,而是試圖以文化圈、地理區域、曆史主題等多元視角來構建敘事框架,以便讀者能更宏觀地理解亞洲的整體性與關聯性。本書的結構設計力求清晰易懂,便於讀者檢索和深入閱讀。 每一章都圍繞一個或多個相關主題展開,圖文並茂,層層深入。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路徑,也可以將本書作為一本全麵的亞洲人文百科全書,隨時翻閱,獲取靈感。 超越國界,連接你我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理解亞洲,就是理解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亞洲人文圖誌》希望通過嚮讀者呈現一個立體、鮮活、充滿魅力的亞洲,打破刻闆印象,增進跨文化理解。我們相信,通過對不同文明的尊重和欣賞,能夠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互鑒,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 無論您是地理愛好者、曆史研究者、文化探索者,還是僅僅對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大陸充滿好奇,這本《亞洲人文圖誌》都將是您不容錯過的珍貴讀物。它將帶您踏上一段令人難忘的知識之旅,讓您在圖文交融中,重新認識亞洲,也重新認識我們自身。

用戶評價

評分

《亞洲人文圖誌》的最後一章,通常會給我帶來一種意猶未盡的感慨,以及對未來更深層次的思考。在閱讀關於西亞其他地區的章節時,我不僅看到瞭亞述、巴比倫等古老帝國留下的輝煌遺跡,也看到瞭近現代以來,這片土地所經曆的動蕩與變革。書中對阿拉伯文明的介紹,讓我對伊斯蘭教的傳播、阿拉伯數字的起源、以及古代阿拉伯人在天文學、醫學等領域的傑齣貢獻有瞭更深入的瞭解。我看到瞭阿拉伯的詩歌和文學是如何影響瞭整個世界。書中對現代中東地區地緣政治的簡要介紹,也讓我對這片土地的復雜性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還可以通過書中提供的二維碼,瞭解一些關於現代中東地區的藝術展覽和文化活動。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亞洲不僅僅是曆史的寶庫,也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重要橋梁,而人文圖誌館的這份珍貴資料,正是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宏大世界的絕佳途徑。

評分

《亞洲人文圖誌》的閱讀過程,就像是一場身臨其境的旅行,讓我有機會“走”遍亞洲的每一個角落,而無需踏齣傢門。尤其是在閱讀關於朝鮮半島的部分時,我被書中對高麗王朝陶瓷藝術的細膩描繪所打動。那些青瓷器皿的釉色和造型,都充滿瞭東方獨特的審美情趣。書中對朝鮮王朝時期宮廷生活的介紹,也讓我窺見瞭那個時代朝鮮社會的風貌。我瞭解到,儒傢思想對朝鮮社會産生瞭深遠的影響,這一點在他們的禮儀、建築和傢庭結構中都有所體現。書中關於韓語文字——諺文的誕生過程,以及其在推廣普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讓我對這種獨特的文字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還可以通過書中提供的二維碼,欣賞到一些經典的朝鮮音樂和民俗錶演,這讓我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多彩。這本書不僅展示瞭朝鮮半島的物質文化,更深入地挖掘瞭其精神內核。

評分

每次翻開《亞洲人文圖誌》關於東南亞的部分,我總會被那裏獨特的風情所吸引。不同於東亞的嚴謹和南亞的深邃,東南亞展現的是一種更為熱烈和包容的文化氣質。書中對泰國大皇宮的介紹,不僅僅是建築的宏偉,更讓我感受到瞭泰國人民對佛教的虔誠和對王室的敬意。那一頁關於緬甸蒲甘佛塔群的插圖,密密麻麻的佛塔在夕陽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仿佛進入瞭一個神聖的國度。作者沒有止步於描繪宗教建築,還深入探討瞭東南亞地區的多元民族構成,以及各種文化相互融閤的痕跡。我瞭解到,馬來西亞的娘惹文化,是華人移民與當地馬來文化融閤的産物,這種獨特的服飾、飲食和生活方式,在書中得到瞭生動而細緻的展現。書中對越南水上人傢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人們如何在獨特的自然環境中,發展齣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介紹瞭東南亞豐富的香料曆史,這些香料是如何從遙遠的東方,漂洋過海,改變瞭歐洲的飲食文化,也讓我看到瞭東南亞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評分

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亞洲大陸的地理和文化,更是一次關於人類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探索。當我翻閱到關於西亞部分時,我被那裏深厚的曆史底蘊所震撼。書中的插圖詳細地描繪瞭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楔形文字,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以及波斯帝國的宏偉宮殿。我瞭解到,最早的文字、法律、城市,都誕生在這片土地上。書中對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起源和傳播的介紹,讓我對這三大宗教的相互聯係和影響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看到瞭它們如何從這片土地齣發,傳播到世界各地,塑造瞭人類的精神信仰。書中對古埃及文明的描繪,雖然隻是亞洲文化圖誌中的一小部分,但其金字塔、獅身人麵像以及象形文字的魅力,依然令人難以抗拒。我仿佛看到瞭尼羅河畔的古老文明,感受到瞭法老王權的神秘和智慧。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擁有的許多文明成果,都可以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找到它們的源頭。

評分

終於下定決心,將這本厚重的《朗朗書房·人文圖誌館:亞洲人文圖誌》搬迴瞭傢。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心設計的封麵所吸引。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古老地圖的紋理,幾幅模糊但極具辨識度的亞洲文化符號隱約可見,仿佛在低語著韆年的故事。翻開扉頁,一張精美的世界地圖便映入眼簾,亞洲大陸被細緻地標注齣來,每一塊土地都承載著獨特的曆史痕跡。隨後的目錄更是讓我目不暇接,從東亞的儒傢文化圈,到南亞的婆羅門教發源地,再到東南亞的香料王國,以及中亞的絲綢之路遺跡,幾乎涵蓋瞭亞洲大陸上所有值得探究的文化區域。我迫不及待地翻到第一章,關於中國古代文明的介紹。作者並未像教科書那樣枯燥地羅列朝代更迭,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張張復原的壁畫、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帶領我穿越迴那個輝煌的時代。我仿佛看到瞭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宏圖,聽到瞭唐朝長安城的繁華喧囂,感受到瞭宋朝文人的雅緻生活。書中對於文字的演變、哲學思想的流傳、藝術形式的創新,都有著深入淺齣的闡述,讓我對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有瞭更直觀的認識。尤其是一幅關於古代絲綢之路貿易路綫的詳細地圖,配閤著沿途重要城市的插畫,更是讓我對那個時代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有瞭深刻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冊,更像是一位博學多識的老者,用最生動的方式,講述著這片古老大陸上,人類文明的光輝與璀璨。

評分

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地方的曆史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它的食物和藝術。《亞洲人文圖誌》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在我閱讀到關於印度尼西亞的部分時,我被那裏豐富多樣的文化和自然景觀所吸引。書中對爪哇島巴厘島的介紹,不僅展示瞭那裏的熱帶風光和壯麗火山,更深入地描繪瞭當地獨特的印度教文化和藝術形式,如甘美蘭音樂和巴龍舞。我還瞭解到,印度尼西亞作為“香料群島”,其曆史與全球香料貿易緊密相連,而香料也深深地融入瞭當地的飲食文化中。書中對各種香料的介紹,以及它們如何被運用到印尼的特色菜肴中,讓我垂涎欲滴。我還可以通過書中提供的二維碼,欣賞到印尼傳統的皮影戲錶演,這讓我感受到瞭該國古老的民間藝術的魅力。這本書讓我看到,不同文化如何在印度尼西亞這片土地上交融,形成瞭獨特而迷人的風情。

評分

《亞洲人文圖誌》的偉大之處在於,它能夠將如此宏大而復雜的亞洲大陸,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在閱讀關於喜馬拉雅山脈周邊地區的部分時,我被那些高聳入雲的山峰、古老的寺廟、以及生活在極端環境中的人們深深吸引。書中對藏傳佛教的介紹,讓我瞭解瞭壇城、唐卡、轉經筒等獨特文化符號的含義,也體會到瞭藏族人民對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我被那些關於雪域高原的傳說故事所打動,也對那些不畏艱辛、虔誠朝聖的人們充滿瞭敬意。書中對尼泊爾加德滿都榖地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不同宗教在這裏和諧共存的景象,也領略瞭其古老建築的魅力。我還可以通過書中提供的二維碼,欣賞到一些震撼人心的自然風光影像,這讓我對這片神秘而壯麗的土地有瞭更直觀的感受。

評分

當我翻閱到關於日本的部分時,《亞洲人文圖誌》帶領我領略瞭一個既保留著深厚傳統,又充滿現代活力的國度。書中對京都古寺的描繪,那些紅色的鳥居、寜靜的庭院、精緻的茶道,無不散發著日本特有的禪意和美學。我喜歡書中對武士道精神的解讀,理解瞭這種榮譽感和責任感如何塑造瞭日本人的性格。書中還介紹瞭日本的浮世繪藝術,那些描繪市井生活、歌舞伎錶演的版畫,色彩鮮艷,綫條流暢,充滿瞭生活氣息。我還瞭解到,日本的飲食文化也極其豐富,從壽司到拉麵,每一種食物都承載著曆史和匠心。書中還提到瞭日本現代流行文化,如動漫和電子遊戲,這讓我看到瞭日本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之間找到瞭完美的平衡點。閱讀這些內容,我仿佛能聽到三味綫悠揚的琴聲,聞到櫻花淡淡的香氣,感受到一種寜靜而又充滿活力的獨特氛圍。

評分

我一直對神秘的印度文化充滿好奇,而《亞洲人文圖誌》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份渴望。這本書對南亞次大陸的描繪,讓我仿佛置身於恒河畔,感受著古老宗教的脈搏。從印度教的諸神崇拜,到佛教的慈悲為懷,再到耆那教的苦行精神,書中用精美的插畫和簡練的文字,勾勒齣瞭這些宗教信仰如何塑造瞭南亞人民的精神世界。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泰姬陵建造故事的章節,不僅展示瞭這座宏偉建築的建築美學,更講述瞭沙賈汗皇帝對妻子深沉的愛意,將曆史與情感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書中對印度社會等級製度的探討,雖然不免沉重,但卻真實地反映瞭其曆史的復雜性。我還瞭解到,印度不僅有古老的宗教,也有著輝煌的科學成就,比如零的發現和數學的概念,這些都讓我對這個古老國度的智慧有瞭新的認識。書中的地圖清晰地標注瞭佛教傳播的路綫,讓我看到瞭佛陀的教誨如何跨越山川河流,影響瞭整個亞洲。我還可以通過書中提供的二維碼,鏈接到相關的紀錄片和音樂,進一步加深對印度文化的理解,這種多媒體的呈現方式,讓閱讀體驗更加立體和生動。

評分

中亞,這個曾經被絲綢之路串聯起來的神秘之地,在《亞洲人文圖誌》的筆下,煥發齣瞭新的生機。我一直對那些在沙漠中消失的古城,以及那些行走在商旅之路上的商隊充滿瞭遐想。書中通過精美的復原圖,讓我看到瞭撒馬爾罕的宏偉建築,布哈拉的古老市場,以及那些在風沙中屹立韆年的遺跡。作者不僅僅展現瞭這些地方的物質文明,更重要的是,講述瞭它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我瞭解到,佛教、伊斯蘭教、瑣羅亞斯蒂教等多種宗教在這裏交匯,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這裏碰撞,留下瞭豐富的曆史印記。書中對突厥、濛古等遊牧民族的介紹,讓我看到瞭他們如何影響瞭歐亞大陸的曆史進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圖蘭古國神話的章節,那些關於英雄和王國的傳說,為這片土地增添瞭浪漫的色彩。讀到這裏,我仿佛能聽到駝鈴聲在空曠的沙漠中迴響,看到商隊在漫漫黃沙中前行,感受到那個時代不同文明之間互通有無的活力。

評分

錘哥這次耍瞭個聰明,他直接拋瞭反問過去,”換瞭你你能嗎?“

評分

終於齣版瞭,現在網上把有些書的價格都抄的離譜瞭!這本書現在我已經買下瞭,現在我來給它寫段評論吧! 先從哪裏說起呢?還是先從它的品相說起吧!也就是先從它的外錶說起吧!這本書的品相還是很好的,絕對的是全品書。也就是說封麵很平很新,沒有摺角,印刷精緻美麗大方,當然就很漂亮啦。要說到品相好,還得說說它的正文啊!每一頁上都有字呢!每個字都能看清楚呢!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每頁都很規整,沒有脫頁、漏頁的現象齣現呢!每個字印刷的都很精細呢。好的,現在品相已經評論完瞭,至此品相這一個環節還是可以打個很高的分呢。 說完瞭品相,接下來我們該評論些什麼內容呢?是書的內容?還是書的包裝?還是書的運輸?還是書的價格呢? 我覺得還是先從書的內容說起吧!其實,說實話,這本書我也是剛買迴來,也就是說我買的是本新書,或者說得更直白些,這本書事實上我還沒有認真讀,也隻是粗略的翻瞭一下。從目錄來看,這本書的選題還是很好的,還是很成功的,換句話說這本書的選題質量不是很壞,不是很失敗。一個好的選題就保證瞭書的大半質量。這本書資料詳實,論證紮實,考據精密,且符閤學術史的主流趨勢,是一本相當不錯的書,讀來可以讓人受教很多。最難能可貴的是,它的選題非常地吸引我,因為我最近確實也在關注類似的選題,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獲得啓發,並找到有用的東西,也就是說要自動屏蔽額那些沒有用的東西。 現在書的品相和內容我都已經評論完瞭,接下來我們評價什麼呢?評論一下它的包裝好嗎?好的。這本書的包裝還是很好的,它是用那一種很好的膜給包起來瞭,這個做法寶真的是非常的好和明智。它有效地組織瞭書不受塵土、細菌特彆是水的侵擾,特彆是水,被誰淋濕瞭,即使弄乾也會發皺,這多不好啊!現在好瞭,自從有瞭這層膜啊,就不會發生這種悲劇的情況瞭。所以說包裝還是很多的。 至此,品相、內容、包裝這三項我都已經評論好瞭,接下來我們評論什麼呢?要不評論一下運輸?算瞭還是評論一下價格吧!這本書的價格還是很便宜的,如果要是在一般的實體書店裏買,可定不會打摺,也就是全價賣齣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享受不到優惠的意思,多不值啊。但是在京東就不同瞭,什麼不同呢?就是可以打摺瞭,也就是說不必花高價以全價購買瞭。這還是非常優惠的,這本書在京東買要比在其它實體店買便宜十多塊呢。 好的,現在價格也說完瞭,我們還是再來聊聊它的運輸吧,我大概是昨天晚上訂的,剛一下訂單,我就發現它順利地在5號庫,給齣庫瞭,然後是揀貨,揀貨之後打包啊,分揀啊,今天早上就送到學校的營業廳,中午就到學校瞭,就收到書瞭,真心很快。 基於以上幾點我給這本書一個好評。

評分

喜歡喜歡,很獨特的一本書,有意思,可以考慮

評分

這三個概念大約在最開始的審判、獄中和母親的爭執(我現在也不確定frigga齣現在監獄那段是基神的幻術還是frigga的幻術...)、飛船上與錘哥的爭執中都齣現瞭。先撇去這是否是基神博取同情分的假戲不談,我相信在他心裏始終還是有一個角落存在著什麼,來帶動這些想法的産生和推廣。畢竟他還是太年輕,即使他活的比人類久,即使他經曆過非人的生理及內心的痛苦和摺磨。對於基神,任何情況下關於他的所作所為都可以有無數種解讀,這也不枉他”god of mischief“ 的名號。假死的段落,我傾嚮於”這些都不是他設計好的,他當時真的覺得自己接近死亡“這種理解。可能後麵齣現瞭什麼,讓他又活瞭過來,或者無法死亡,這些無從考究。

評分

喜歡喜歡,很獨特的一本書,有意思,可以考慮

評分

good

評分

[法]瑟利耶著王瑞華譯寫的的書都寫得很好,[]還是朋友推薦我看的,後來就非非常喜歡,他的書瞭。除瞭他的書,我和我傢小孩還喜歡看鄭淵潔、楊紅櫻、黃曉陽、小橋老樹、王永傑、楊其鐸、曉玲叮當、方洲,他們的書我覺得都寫得很好。亞洲人文圖誌,很值得看,價格也非常便宜,比實體店買便宜好多還省車費。書的內容直得一讀,閱讀瞭一下,寫得很好,亞洲人文圖誌所介紹的人文地理知識涵蓋瞭從印度到中國、日本。乃至東南亞整個地區。其主旨在於,對龐大的各民族曆史作齣簡要而全麵的梳理。對各民族的現狀作一個清晰的介紹。同時,作者對於當前東南亞各國也給齣瞭最新的準確信息。包括人口、語言、宗教、國旗。等等。文中插入的一些注釋,介紹瞭一些重要人物以及具有象徵意義的地點和事件。書中還配有九十多幅精美的地圖。這些對於讀者理解曆史事實都起到瞭必不可少的作用。,內容也很豐富。,一本書多讀幾次,占人類多半數的亞洲人本書所涉及的是亞洲大陸的部分地區,它是繼介紹西亞東方人文圖誌(中東、高加索、中亞)之後,又一本介紹亞洲人文的書。本書涵蓋南亞和東亞,這裏養育著超過世界總人口一半還多的人民。在60.57億世界總人口中,南亞和東亞就占瞭33.35億(2000年)。其中有六個亞洲國傢人口超過一億中國12.75億,印度10.09億,印度尼西亞2.12億,巴基斯坦1.41億,孟加拉1.37億,日本1.27億。而歐盟總人口隻有3.76億,美國2.83億,俄羅斯1.45億。歐盟成員國平均人口為0.25億,而印度一個邦(印度為聯邦體製)的人口就是0.35億,中國各省的人口也均在0.4億至0.5億之間。如何界定亞洲民族在東方人文圖誌中,以語言學為標準可以幫助我們追蹤界定阿拉伯人、伊朗人、土耳其人等,至少在初步的分析中,這種方法是可行的。而在南亞和東亞地區,如要以語言來劃分民族,那是行不通的,因為僅靠語係劃分,難以界定印歐人(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孟加拉)和印度南部的達羅毗荼人。同樣,也不能把講漢藏語係的漢族人、藏族人、緬甸人視為同一個民族。人們曾設想以人種進行劃分,但也無濟於事。巴基斯坦北部的白種人和印度南部的黑人盡管外形相異,但還是可以看到他們之間存在著某些共同的特徵。同樣,從濛古經中國到爪哇廣大地區,也很難按人種進行區分。。快遞送貨也很快。還送貨上樓。非常好。亞洲人文圖誌,超值。買書就來來京東商城。價格還比彆傢便宜,還免郵費不錯,速度還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書。,買迴來覺得還是非常值的。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說都看,隻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隻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瞭

評分

最後在兩人站在山頂準備和M君開戰前夕,基神舉起手銬,問錘哥你到現在還不能信任我不能給我打開嗎?

評分

這本新書其實是有點新瓶裝舊酒的感覺,14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