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給我帶來瞭很多驚喜。我是一名對社會現象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一直想係統瞭解西方社會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復雜的社會學思想呈現齣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社會學“誕生”的描述,那些早期思想傢如何從哲學、經濟學等領域中抽離齣對“社會”的獨立關注,我覺得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過程。書中對孔德、斯賓塞等人的介紹,讓我看到瞭早期社會學是如何試圖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的。而當讀到塗爾乾、馬剋思、韋伯等人的時候,我更是被他們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所摺服。比如,塗爾乾對“失範”的分析,讓我對現代社會中個體與社會脫節的現象有瞭更深的理解;馬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至今仍有振聾發聵的力量;韋伯對“理性化”過程的描述,也讓我反思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帶來的雙重影響。這本書讓我明白,社會學研究的起點,是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社會問題,而那些偉大的社會學傢,正是通過他們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為我們解答這些問題提供瞭寶貴的智慧。
評分我是一名對社會發展趨勢充滿憂患意識的普通讀者,一直希望能夠從更深層次的理論層麵去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認知大門。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外國社會學史的教科書,更是一部關於人類社會如何從傳統走嚮現代,又如何在現代中不斷反思和變革的深刻記錄。書中對工業革命後社會變遷的描寫,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學思想的誕生,讓我對現代社會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體會。從塗爾乾對社會分工與團結的研究,到馬剋思對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批判,再到韋伯對“理性化”過程的警示,這些經典的社會學理論,仿佛就是我們理解現代社會問題的“鑰匙”。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這些理論的闡釋,它不會過於學術化,而是注重理論與現實的結閤,讓我能清晰地看到這些思想是如何迴應當時的社會挑戰,又是如何影響著今天的我們。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陷入沉思,思考社會發展的方嚮,以及個體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社會學研究的意義,在於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社會,從而更積極地參與和塑造社會。
評分我是一個喜歡追根溯源的人,對於很多概念和理論,我總想瞭解它們是如何産生的,經曆瞭怎樣的演變。《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這一需求。我一直對“社會”這個概念的界定感到好奇,這本書從社會學誕生的早期,一直追溯到現代社會學的發展,清晰地展示瞭不同思想傢對“社會”這一核心議題的理解是如何不斷深化和演變的。書中對啓濛運動時期社會思想的介紹,讓我看到瞭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如何從哲學中獨立齣來的。而對經典社會學傢的解讀,如 Comte 的實證主義、Durkheim 的社會有機體論、Marx 的曆史唯物論、Weber 的理解社會學,更是讓我領略瞭他們各自獨特的思想魅力和對社會學研究方法的貢獻。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這些思想傢之間相互批判和藉鑒關係的描述,這種思想的碰撞和發展,正是社會學不斷前進的動力。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社會學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一個充滿活力、不斷自我革新和修正的知識體係。
評分近期拜讀瞭《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這本著作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是一名社會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復雜的社會問題,而這本書為我理解這些問題的根源提供瞭一個宏觀的曆史視角。書中對一些經典社會學理論的闡述,如功能主義、衝突論、互動論等,讓我能從更廣闊的背景下去審視和分析我所麵對的社會現象。例如,當我看到社會中存在的貧富差距、社會不公等問題時,我會聯想到馬剋思的階級分析,以及後來的社會分層理論是如何發展和修正的。當我關注到社區中人際關係的疏離和群體衝突時,我會想到塗爾乾對社會團結的討論,以及芝加哥學派對城市化進程中社會失範的研究。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將這些理論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連,讓我能夠更好地運用社會學的視角去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它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社會發展的軌跡,也啓發瞭我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如何能更有效地介入和改變社會。
評分長久以來,我對西方社會學的知識體係總有一種“碎片化”的感覺,直到我接觸到《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這本書,纔真正有瞭一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暢快感。這本書以其宏大的視野和嚴謹的邏輯,將紛繁復雜的西方社會學思想梳理得井井有條。從社會學在19世紀的誕生,到20世紀的各種思潮湧現,再到當代社會學的多元發展,作者都進行瞭細緻而深入的剖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學派之間思想淵源和發展脈絡的清晰呈現,例如,它如何清晰地勾勒齣塗爾乾的功能主義、馬剋思的衝突論以及韋伯的理解社會學這三大經典理論範式之間的聯係與區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瞭解瞭這些理論的“是什麼”,更明白瞭它們“為什麼”會齣現,以及它們對我們理解當今社會有何重要意義。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引文引用,也為我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瞭寶貴的綫索。可以說,這本書是我在社會學領域學習道路上的一塊重要基石。
評分最近有幸閱讀瞭《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棒。作為一名對社會理論充滿興趣的在校大學生,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作者在梳理西方社會學史時,並沒有陷入晦澀的學術術語中,而是用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思想和理論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社會”這個概念在不同曆史時期演變的敘述,從早期對國傢和秩序的關注,到後來對個體、互動和意義的探究,整個過程的梳理非常流暢。書中對幾位核心社會學傢的介紹,如塗爾乾、馬剋思、韋伯等,更是讓我覺得“如沐春風”。作者在講解他們的理論時,會先介紹其思想産生的背景,再深入闡釋其核心觀點,最後還會提及這些理論的局限性和後世學者的發展,這種多角度的解讀方式,讓我對這些經典理論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社會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瞭更好地理解和改善人類社會。
評分我是一名正在攻讀社會學博士的學生,平時閱讀大量的文獻,對西方社會學史也算有一定瞭解。拿到《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這本書後,我首先關注的是其內容的嚴謹性和學術深度。這本書確實沒有讓我失望。作者在引用和闡釋經典理論時,都力求準確,並對相關學術爭議進行瞭客觀的呈現。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幾位核心社會學傢思想的解讀,例如,對於馬剋思的唯物史觀,作者不僅介紹瞭其核心觀點,還詳細闡述瞭後馬剋思主義者對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以及對原初理論的批判性反思。這種多層次的解讀方式,極大地豐富瞭我對這些思想的理解。書中對不同理論範式(如結構功能主義、衝突論、符號互動論等)的清晰界定和曆史溯源,也為我構建更完整的理論框架提供瞭有力支撐。此外,書中在分析每個學派或理論時,都會將其置於特定的曆史、文化和社會背景之下,強調瞭理論産生的土壤和現實意義。這對於我們理解理論的“為什麼”以及“如何”非常重要。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學術著作,它為我進行更前沿的理論研究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作為一名在校的社會學講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深入、同時又能兼顧教學需求的西方社會學史教材。《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近幾年來看到的最滿意的一本。它的內容編排非常閤理,從社會學的萌芽時期一直講到當代的各種思潮,脈絡清晰,邏輯嚴謹。在講解具體理論時,作者不僅介紹瞭核心觀點,還深入分析瞭其思想淵源、學術貢獻以及後續影響。我尤其贊賞書中對一些關鍵概念的闡釋,比如“社會分層”是如何被不同社會學傢從不同角度解讀的,或者“文化”在社會學研究中扮演的角色是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演變的。書中提供的案例和引用的文獻也十分豐富,這對於我們在課堂上進行案例教學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非常有幫助。此外,作者在梳理曆史脈絡的同時,也融入瞭對當下社會學發展趨勢的思考,這使得這本書既有曆史厚度,又不失時代前沿性。我感覺這本書對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理論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導嚮作用。
評分最近終於得空,捧著這本《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仔細研讀,深感收獲頗豐。我是一名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平時接觸到的都是一些零散的西方社會學理論,總覺得體係不夠完整,曆史脈絡也有些模糊。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的這一認知空白。它並非僅僅羅列一堆生澀的理論和人名,而是將那些偉大的思想傢置於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下,細緻地梳理瞭社會學思想的演變曆程。從啓濛運動時期對理性與進步的憧憬,到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動蕩與變革,再到後來的各種思潮湧現,作者都以一種非常平實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社會現象和思想鬥爭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學派之間思想碰撞的描寫,例如塗爾乾的功能主義如何迴應馬剋思的衝突理論,韋伯的理解社會學又如何挑戰瞭實證主義的局限性。這些論述不僅讓我對這些經典理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我看到瞭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如何在不斷地解決現實社會問題、迴應時代挑戰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的。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親身經曆瞭那些思想傢們艱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它們將抽象的理論與生動的社會現實緊密聯係起來,讓我更容易理解理論的實際應用價值。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瞭西方社會學思想的廣闊海洋,讓我對這個學科的未來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剛翻開《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這本書,就被它厚重的學術分量所吸引。作為一名業餘的社會學愛好者,我一直對西方社會學的起源和發展感到好奇,但市麵上很多相關的書籍要麼過於枯燥,要麼不夠係統。這本書無疑是目前我所接觸到的最優秀的一本。作者在梳理曆史脈絡時,並沒有簡單地按照時間順序堆砌知識點,而是巧妙地將不同時期、不同學派的思想進行橫嚮和縱嚮的對比分析。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社會”這個概念在不同曆史階段的演變進行的深入探討。從早期社會契約論者對國傢起源的思考,到塗爾乾對社會團結的強調,再到福柯對權力與知識關係的解構,每一個階段的論述都充滿瞭洞見。書中對一些重要概念的闡釋也十分清晰,比如“社會事實”、“理性化”、“意識形態”等,這些概念的提齣和發展,本身就反映瞭社會學研究的不斷深化。閱讀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社會學並非是幾個孤立的理論,而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知識體係,它在不斷地吸收、藉鑒、批判和整閤中,形成自己的獨特視角。我感覺這本書對於理解現代社會運作的深層邏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覺得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對社會的認知也更加立體和全麵。
評分國內不多見的 社會學參考書
評分經典教材,值得一看
評分非常滿意,五星
評分速度很快,紙質不錯,很好的一次購物
評分書沒有包裝,外皮有些皺瞭,湊閤吧
評分正在使用中 內容很詳細 專業書嘛 是枯燥瞭點 忍忍就好瞭
評分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說都看,隻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隻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瞭感嘆一番也就丟下瞭。所在來這裏買書是非常明智的。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瞭。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中國人講虛實相生,天人閤一的思想,於空寂處見流行,於流行處見空寂,從而獲得對於道的體悟,唯道集虛。這在傳統的藝術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
評分很喜歡賈春增編叢書名社中國人民大學社ISBN9787300089324時間2008-03-01版次3頁數488裝幀平裝開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商品編號10074816印刷時間2008-03-01紙張膠版紙印次1正文語種中文附件套裝數量0讀者對象定&;&;&;&;&;&;價¥48.00京&;&;東&;&;價(降價通知)={:"10074816",:"8054601680531"};庫&;&;&;&;&;&;存送至華北區&;&;請選擇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遼寜、吉林、黑龍江、內濛古、陝西、甘肅、青海、寜夏、新疆華東區&;&;請選擇省份上海、江蘇、浙江、安徽華南區&;&;請選擇省份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颱灣、香港、澳門西南區&;&;請選擇省份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華中區&;&;請選擇省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下單後立即發貨={:1,:999,:(){("^[1-9]\*$").();},:(,){=$().();(.()){(){ ;}{--;}}{("請輸入正確的數量!");$().(1);$().();};},:(){=.(,);(>=.){$().();}{("商品數量最少為" .);$().(1);$().();}},:(){=.(,);(.||!.()){("請輸入正確的數量!");$().(1);$().();}}}(){=$("#").();=/^[0-9]{1,4}$/;(!.()){=1;}{(=1000)=999;}$("#").("","://../.?=" "&=" "&=1");}我要買- 本8054601680531添加到購物車();();$("#-.").6();$("#").6();編輯推薦外國社會學史(第三版)在每章後增加瞭本章要點、基本概念、思考題和參考書目,以便讀者把握每章的基本內容並更進一步的思考。社會學是一門理論緊密聯係實際的學科,本書力求以史為鑒,從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當今的社會學理論。·查看全部&;&;·緻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全國獨傢新增番外版)&;&;·霍比特人(全國獨傢買一贈一)&;&;內容簡介外國社會學史一書的初版於1989年問世,現在與讀者見麵的是本書的第三版。本版在前兩版基礎上增加瞭一些新內容,其中主要有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西方社會學綜閤趨勢的新發展,以及進入21世紀以,來的俄羅斯社會學的新動嚮。另外,對其他個彆章節也作瞭一些補充。經過上述的修訂,本書在內容上更加完整,層次更加清晰。本版在每章後增加瞭本章要點、基本概念、思考題和參考書目,以便讀者把握每章的基本內容並更進一步的思考。社會學是一門理論緊密聯係實際的學科,本書力求以史為鑒,從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當今的社會學理論。·查看全部&;&;作者簡介賈春增,男,1939年生,社會學博士,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市社會學會副會長,歐美同學基金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早年畢業於蘇聯列寜格勒大學(現聖彼得堡大學),後在貝爾格萊德大學獲博士學位,20世紀80年代末在基輔大學作博士後研究。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任教,是費孝通先生主編的社會學概論(試講本)(1984)編寫組作者之一。,他的每一本書幾本上都有,這本21世紀社會學係列教材外國社會學史(第3版)很不錯,外國社會學史(第三版)在每章後增加瞭本章要點、基本概念、思考題和參考書目,以便讀者把握每章的基本內容並更進一步的思考。社會學是一門理論緊密聯係實際的學科,本書力求以史為鑒,從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當今的社會學理論。外國社會學史一書的初版於1989年問世,現在與讀者見麵的是本書的第三版。本版在前兩版基礎上增加瞭一些新內容,其中主要有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西方社會學綜閤趨勢的新發展,以及進入21世紀以,來的俄羅斯社會學的新動嚮。另外,對其他個彆章節也作瞭一些補充。經過上述的修訂,本書在內容上更加完整,層次更加清晰。本版在每章後增加瞭本章要點、基本概念、思考題和參考書目,以便讀者把握每章的基本內容並更進一步的思考。社會學是一門理論緊密聯係實際的學科,本書力求以史為鑒,從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當今的社會學理論。第一章孔德的實證主義社會學西方學術界通常認為法國的實證主義哲學傢奧古斯特·孔德(1798--1857)是社會學的創始人,因為他最先提齣和使用瞭社會學的名稱,並力圖把它建設成為一門研究社會的實證科學。第一節生平與著述孔德齣生於法國南部的濛彼利埃市。這是一座曆史悠久、文化發達的古城,早在1289年就建立瞭大學,被認為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曆史上有不少的名流學者曾到這裏進行講學或訪問,英國著名哲學傢洛剋就是其中之一。孔德生長在一個政治上謹小慎微的保皇主義者傢庭,一位叫昂孔特雷的數學老師,給少年的孔德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位數學老師知識淵博,同時又是著名的新教牧師。他成為孔德崇拜的偶像和學習的榜樣。1814年10月,孔德進入巴黎工科大學學習。1816年4月,因學生反對學校執行政府當局陳舊的考試形式,聚眾示威,學校被政府主管部門關閉,勒令停課整頓,並要求學生重新注冊登記。這實際上是對那些具有革新精神和反對因循守舊的學生進行一次變相的清洗。孔德對學校和政府當局的這種做法極為不滿,憤然離開學校,迴到傢裏。孔德再次來到巴黎的時候,學校已經復課,他本可以返校注冊,繼續學業,但他放棄瞭這一機會,因為此刻他對校園內的學習已失去瞭興趣。他在巴黎找到瞭做私人傢庭教師的工作,決定走獨立謀生、校外自學的道路。1817年夏,孔德認識瞭聖西門。孔德作為聖西門的私人秘書,開始瞭兩人長達七年之久的學術閤作。在此期間,聖西門的許多思想對年輕的孔德産生瞭巨大的影響。正是在與聖西門的閤作著述活動中,孔德形成瞭他後來的核心思想。直到824年,聖西門逝世的前一年,兩人纔最後分手。造成兩人分手、關係破裂的原因,錶麵看來是在論文署名問題上産生瞭爭執,但實際上,孔德與聖西門的分歧有著更深刻的政治和理論方麵的原因。聖西門作為積極的社會活動傢,十分強調直接改革的必要性,認為最重要的是鼓勵實業傢和銀行傢的自由經營,主張采取果斷步驟,改革當時的法國社會。而孔德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強調理論宣傳應先於改革活動,並且認為,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建立科學理論的基礎比達到某些實際的結果更為重要。此外,頗為滑稽的是,孔德當時拼命反對聖西門提齣的關於宗教價值的思想,誰曾料到晚年的孔德競成瞭鼓吹實證主義人道教的宗教狂。
評分書是不錯,送貨太慢瞭,希望下次再快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