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産養殖動物病原細菌學 [Aquacultural animal pathogenic bacteriology]

水産養殖動物病原細菌學 [Aquacultural animal pathogenic bacteriolog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房海 等 著
圖書標籤:
  • 水産養殖
  • 動物疾病
  • 細菌學
  • 病原菌
  • 水産病理
  • 微生物學
  • 魚病
  • 蝦病
  • 貝類病
  • 養殖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農業齣版社
ISBN:9787109140271
版次:1
商品編碼:10130785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Aquacultural animal pathogenic bacteriology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0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比較詳盡地介紹瞭水産養殖動物病原細菌學方麵的知識,全書共含2篇(上篇、下篇)54章內容,另在書末有1個附錄。
  上篇(細菌與病原細菌要覽)的3章,概要記述瞭細菌學的基本知識、水産養殖動物的細菌感染與防控等。下篇(病原細菌種類與檢驗)的51章,分彆以菌屬為章予以記述,章下為菌屬定義與分類位置、屬內各種病原菌,在每種病原菌項下主要包括生物學性狀、病原學意義、微生物學檢驗三部分內容;共記述瞭54個菌屬(其中有3個菌屬是列在瞭相關菌屬項下未單獨列章記述的)143種(含5個亞種)細菌,均為已明確是某些或某種水産養殖動物的病原菌或與水産養殖動物某些病害相關聯的。書末的附錄,是本書中涉及到的英語縮略語注釋。
  本書的特點是融基礎理論、實踐應用與指導研究於一體,其文獻信息也較為廣泛、密集。可供高等院校水産養殖專業師生、從事水産養殖動物病原細菌學及病害學的科研和檢驗與防治工作的科技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

作者簡介

  房海(Fang Hal) 男,1956年生,河北玉田人。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教授,學術帶頭人,副院長;河北省“預防獸醫學”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河北科技師範學院)主任。河北省優秀教師,中青年骨乾教師,“十百韆人纔工程”百名人纔;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教師奬獲得者。
 長期以來,從事動物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獲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奬。主要研究方嚮:動物病原微生物及其生物學性狀。已多次主持承擔國傢及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科技廳及教育廳科研項目,已取得20餘項科研成果,已獲省級科技進步奬及科技發明奬10餘項;已主編齣版《動物微生物學》、《獸醫生物製品學》、《大腸埃希氏菌》、《人及動物病原細菌學》等教材與著作10餘部;已在《畜牧獸醫學報》、《Acta Oceanologica Sinica》、《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100餘篇,有些論文已被《SCI》、《EI》、《Agrindex》、《Veterinary Bulletin》等刊物收錄。
  陳翠珍(Chen Cuizhen) 女,1955年生,河北灤南人。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教授,學術帶頭人;河北省“預防獸醫學”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術帶頭人。河北秦皇島市優秀教師,秦皇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纔。
長期以來,從事水産微生物學、動物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嚮:動物傳染病監控與免疫。已多次主持或主研國傢及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科技廳及教育廳科研項目,已取得科研成果20餘項,已獲省級科技進步奬及科技發明奬10餘項;已主編或參編齣版《動物微生物學》、《動物傳染病學》、《獸醫生物製品學》、《大腸埃希氏菌》、《人及動物病原細菌學》等教材與著作8部;已在《水生生物學報》、《海洋與湖沼》、《湖泊科學))、《中國預防獸醫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80餘篇,有些論文已被《SCI》、《EI》、《Agrindex》、《Veterinary Bulletin》等刊物收錄。
  張曉君(Zhang Xiaojun) 女,1969年生,河北盧龍人。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教授(水生生物學博士),學術帶頭人;河北省“預防獸醫學”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術帶頭人。河北省中青年骨乾教
師,新世紀“三三三人纔工程”人纔。現工作單位:淮海工學院。
  長期以來,從事水産動物病害學、分子生物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嚮:魚類傳染病害與分子生物學。已多次主持或主研國傢及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科技廳及教育廳科研項目,已取得科研成果10餘項,已獲省級科技進步奬7項;參編齣版瞭《人及動物病原細菌學》著作;已在《High Technology Letters》、《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水生生物學報》、《海洋與湖沼》、((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50餘篇,有些論文已被《SCI》、《EI》等刊物收錄。

目錄

前言
上篇 細菌與病原細菌要覽
第1章 細菌與細菌學概說
第2章 水産養殖動物的細菌感染與抗菌免疫
第3章 水産養殖動物細菌感染的確立與抗菌藥物防治
下篇 病原細菌種類與檢驗
第4章 愛德華氏菌屬
第5章 耶爾森氏菌屬
第6章 檸檬酸杆菌屬
第7章 變形菌屬
第8章 埃希氏菌屬
第9章 普羅威登斯菌屬
第10章 剋雷伯氏菌屬
第11章 沙雷氏菌屬
第12章 摩根氏菌屬
第13章 哈夫尼菌屬
第14章 沙門氏菌屬
第15章 腸杆菌屬
第16章 弧菌屬
第17章 氣單胞菌屬
第18章 鄰單胞菌屬
第19章 巴斯德氏菌屬
第20章 嗜血菌屬
第21章 假單胞菌屬
第22章 不動杆菌屬
第23章 黃杆菌屬
第24章 莫拉氏菌屬
第25章 黃單胞菌屬
第26章 德萊氏菌屬
第27章 紫色杆菌屬
第28章 産堿菌屬
第29章 噬縴維菌屬
第30章 腎杆菌屬
第31章 肉杆菌屬
第32章 庫特氏菌屬
第33章 分枝杆菌屬
第34章 梭菌屬
第35章 芽孢杆菌屬
第36章 真杆菌屬
第37章 棒杆菌屬
第38章 微杆菌屬
第39章 鏈球菌屬
第40章 葡萄球菌屬
第41章 氣球菌屬
第42章 腸球菌屬
第43章 乳球菌屬
第44章 漫遊球菌屬
第45章 微球菌屬
第46章 動性球菌屬
第47章 諾卡氏菌屬
第48章 紅球菌屬
第49章 立剋次氏體屬
第50章 魚立剋次氏體屬
第51章 衣原體屬
第52章 支原體屬
第53章 螺原體屬
第54章 鏈輪絲菌屬
附錄 英語縮略語注解

前言/序言


《淡水魚類寄生蟲病防治實用指南》 前言 魚類養殖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産業之一,為保障國民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做齣瞭突齣貢獻。然而,伴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魚病暴發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其中寄生蟲病一直是睏擾水産養殖業的棘手問題。魚類寄生蟲種類繁多,其侵染途徑多樣,對魚體的危害也各不相同,輕則影響魚的生長發育和飼料利用率,重則導緻魚體死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掌握科學有效的寄生蟲病防治技術,對於提高養殖效益、保障水産品質量安全至關重要。 本書旨在為廣大水産養殖從業者、技術推廣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本內容詳實、操作性強的淡水魚類寄生蟲病防治實用指南。本書不涉及細菌性病原,專注於淡水魚類中最常見、危害最嚴重的寄生蟲病,從病原學基礎、診斷方法到防治策略,層層深入,力求做到全麵、準確、實用。我們深知,在實際養殖生産中,準確識彆寄生蟲病並采取恰當的防治措施,是降低損失、提升效益的關鍵。因此,本書在內容組織上,特彆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清晰的圖示,幫助讀者快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本書的編寫曆時一年有餘,期間我們查閱瞭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並結閤瞭長期的野外調查和臨床實踐經驗。我們力求在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上做到精益求精,同時也要兼顧內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涵蓋瞭淡水魚類中常見的內寄生蟲和外寄生蟲,包括各種原生動物、吸蟲、縧蟲、綫蟲、甲殼類寄生蟲等,詳細介紹瞭它們的形態特徵、生活史、侵染途徑、緻病機製以及在養殖生産中的流行特點。 在診斷方麵,本書重點介紹瞭寄生蟲病的現場診斷方法,包括顯微鏡檢查、活體解剖觀察、組織病理學檢查等,並提供瞭詳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幫助讀者準確地診斷各種寄生蟲病。 在防治方麵,本書係統地闡述瞭寄生蟲病的綜閤防治策略,強調“預防為主,防治結閤”的原則。內容涵蓋瞭生態防治、生物防治、藥物防治等多個方麵。在藥物防治部分,我們詳細介紹瞭各種常用、高效、低毒的驅蟲藥物,包括其作用機理、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以及潛在的抗藥性問題,並對如何閤理使用藥物、避免藥物殘留進行瞭深入探討。此外,本書還特彆強調瞭綠色、環保的養殖理念,鼓勵讀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采用生態和生物防治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生産齣更安全、健康的水産品。 本書的齣版,希望能為淡水魚類寄生蟲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幫助廣大養殖戶解決實際生産中的難題,提升養殖效益,促進我國水産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真誠地希望本書能夠成為您在養殖實踐中的得力助手,為您的養殖事業保駕護航。 第一章 淡水魚類寄生蟲概述 1.1 什麼是魚類寄生蟲? 魚類寄生蟲是指寄生在淡水魚體錶、體腔或組織器官內,依靠宿主維持生命並對其造成一定程度損害的各類生物。它們種類繁多,包括原生動物、蠕蟲(如吸蟲、縧蟲、綫蟲)、節肢動物(如魚虱、錨頭鰠)等。寄生蟲的生活史復雜,很多寄生蟲需要一個或多個中間宿主纔能完成其生命周期,這也使得寄生蟲病的傳播途徑多樣化。 1.2 寄生蟲對淡水魚類的危害 寄生蟲對淡水魚類的危害是多方麵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營養消耗與生長遲緩: 寄生蟲通過吸取魚體內的營養物質,直接導緻魚體消瘦、生長遲緩、飼料轉化率下降。例如,腸道內的綫蟲會大量吸收魚體消化吸收的養分,影響魚的正常生長。 組織損傷與器官功能障礙: 許多寄生蟲的吸附、鑽孔或分泌物會對魚體的組織器官造成物理性或化學性損傷。例如,吸蟲會吸附在魚鰓或腸壁上,導緻組織充血、壞死;體錶寄生蟲如魚虱會咬破魚鱗和皮膚,造成傷口,易繼發感染。 免疫抑製與易感性增加: 寄生蟲感染會引起魚體免疫係統的紊亂,降低魚體的抵抗力。被寄生蟲侵染的魚體,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體的感染,增加細菌病、病毒病等並發癥的發生幾率。 繁殖能力下降: 部分寄生蟲會侵染魚類的生殖器官,影響性腺發育,降低受精率和孵化率,嚴重影響魚類的繁殖能力。 降低商品價值與市場適銷性: 魚體錶有寄生蟲、體型消瘦、活動遲緩等都會嚴重影響魚的商品價值,使其難以在市場上銷售。 直接緻死: 在寄生蟲數量巨大或寄生部位關鍵時,可直接導緻魚體死亡。例如,大量魚鯴寄生於魚鰓,會嚴重影響魚的呼吸,導緻窒息死亡。 1.3 淡水魚類寄生蟲病的主要類型 根據寄生部位和寄生蟲的類型,淡水魚類寄生蟲病可以大緻分為以下幾類: 體錶寄生蟲病: 主要由單殖吸蟲(如車輪蟲、指環蟲)、縴毛蟲(如縴毛蟲、斜管蟲)、水黴菌(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寄生蟲,但常與之並發)、甲殼類寄生蟲(如魚虱、錨頭鰠)等引起。這些寄生蟲寄生於魚的皮膚、鰭、鰓等外部器官,導緻魚體瘙癢、蹭缸、魚體錶麵齣現粘液增多、潰瘍等癥狀。 消化道寄生蟲病: 主要由綫蟲(如蛔蟲、鈎頭蟲)、縧蟲(如魚肉縧蟲)、棘頭蟲等引起。這些寄生蟲寄生於魚的食道、胃、腸道等,消耗魚體營養,導緻魚體消瘦、腹瀉、腸道粘膜損傷等。 肝膽與胰腺寄生蟲病: 如肝片吸蟲、肝腸吸蟲等,寄生於魚的肝髒、膽囊或胰腺,影響魚的消化吸收和物質代謝。 肌肉寄生蟲病: 如魚肉吸蟲、裂殖吸蟲等,寄生於魚的肌肉組織中,形成囊蚴,嚴重影響魚肉的品質,甚至導緻人畜共患病。 鰓部寄生蟲病: 除瞭體錶寄生蟲中的鰓部寄生蟲外,某些吸蟲和原生動物也會嚴重寄生於魚鰓,影響魚的呼吸功能。 眼部寄生蟲病: 如眼蟲、眼劍水蚤等,寄生於魚的眼球,導緻魚眼渾濁、失明。 其他器官寄生蟲病: 如寄生於心髒、膀胱、鰾等器官的寄生蟲。 1.4 寄生蟲病的流行與傳播規律 魚類寄生蟲病的流行與傳播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 宿主因素: 魚的品種、年齡、健康狀況、免疫力等都會影響其對寄生蟲病的易感性。幼魚和體弱的魚類更容易感染。 環境因素: 水溫、pH值、溶解氧、水質(如氨氮、亞硝酸鹽含量)等都會影響寄生蟲的生長繁殖和魚體的抵抗力。高溫、溶氧低、水質惡劣等環境通常是寄生蟲病高發期。 寄生蟲本身的生活史: 許多寄生蟲需要經過中間宿主(如螺、蝦、蟹、浮遊生物等)纔能完成其生活史。中間宿主的密度、分布情況直接影響寄生蟲病的傳播。 養殖模式與管理水平: 養殖密度過高、投喂管理不當、水體交換不足、消毒措施不到位等都容易導緻寄生蟲病的暴發和流行。 第二章 淡水魚類常見寄生蟲的形態與生活史 (本章將詳細介紹各類常見淡水魚類寄生蟲的形態學特徵,如尺寸、顔色、結構等,並輔以高清圖片,以及它們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蟲、成蟲的各個階段,以及它們在不同宿主體內的發育過程。例如,會詳細介紹車輪蟲的輪盤結構、縴毛分布;吸蟲的吸盤、生殖器官;綫蟲的體形、消化係統;甲殼類寄生蟲的附肢、蛻殼等。每一類寄生蟲都將配有精美的圖解,以幫助讀者直觀理解。) 第三章 淡水魚類寄生蟲病的診斷 3.1 現場診斷方法 觀察病魚的外部癥狀: 記錄魚的遊動狀態、攝食情況、體錶是否有異常黏液、潰瘍、齣血、寄生蟲附著等。 解剖觀察: 對病魚進行剖腹解剖,觀察內髒器官的顔色、形態、是否有寄生蟲寄生、損傷等。 颳取病變組織進行鏡檢: 颳取魚體錶、鰭、鰓、腸道黏膜等處的黏液或組織,置於載玻片上,滴加生理鹽水,覆蓋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存在寄生蟲。 糞便檢查: 收集病魚的糞便,加入生理鹽水,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有蟲卵或幼蟲。 3.2 實驗室診斷方法 顯微鏡檢查: 詳細介紹不同倍數的顯微鏡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識彆各種寄生蟲的形態特徵。 組織病理學檢查: 采集病變組織,進行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病變和寄生蟲侵染情況。 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介紹): 簡要介紹PCR等技術在寄生蟲檢測中的應用潛力,但不會深入講解其操作細節,側重於其診斷價值。 第四章 淡水魚類寄生蟲病的防治策略 4.1 預防措施 健康養殖環境的構建: 水源選擇與水質管理: 強調選擇清潔水源,定期檢測水質指標,保持水體良好的溶解氧,控製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 養殖工具與設備消毒: 強調網具、容器、運輸車輛等的使用前後的消毒。 池塘消毒與清淤: 介紹常用的池塘消毒劑(如生石灰、漂白粉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定期清淤的重要性。 中間宿主控製: 介紹控製螺、蝦、蟹等中間宿主密度的方法,如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 健康養殖管理: 閤理放養密度: 強調根據魚的品種、規格、養殖水體大小等因素,確定閤理的放養密度,避免過度密集。 科學投喂: 強調投喂優質、新鮮的飼料,避免過度投喂和飼料變質,定期進行飼料的生物安全性檢測。 定期巡塘與監測: 強調養殖戶應養成定期巡塘的習慣,及時發現病魚和異常情況。 魚種檢疫: 強調引進魚種前應進行嚴格的檢疫,確保魚種健康無病。 生物防治: 介紹利用某些生物(如特定魚類、水生植物)來抑製或清除寄生蟲的方法。 4.2 治療措施 化學藥物防治: 常用驅蟲藥物介紹: 詳細介紹針對不同類型寄生蟲的常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藥物,如: 對原生動物的藥物: 如硫酸銅、高錳酸鉀、亞甲基藍、甲醛等(並強調其使用風險和注意事項)。 對吸蟲、綫蟲、縧蟲的藥物: 如阿苯達唑、左鏇咪唑、甲苯咪唑、敵百蟲(並強調其毒性和殘留問題)。 對甲殼類寄生蟲的藥物: 如魚胺類藥物、氯氰菊酯等(並強調其對非靶標生物的毒性)。 藥物的選擇原則: 強調根據寄生蟲的種類、感染程度、魚的種類、養殖環境等因素選擇閤適的藥物。 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 詳細講解藥浴、潑灑、拌餌投喂等不同給藥方式的操作步驟、劑量計算、用藥濃度、浸泡時間、換水時機等。 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 強調避免濫用藥物,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殘留問題、交叉感染、魚體應激等。 抗藥性管理: 介紹如何通過輪換用藥、聯閤用藥等方式延緩或剋服寄生蟲的抗藥性。 中草藥防治: 介紹一些傳統中草藥在防治魚類寄生蟲病中的應用,如大黃、苦參、百部、雷公藤等,並說明其用法用量和效果。 藥物殘留檢測與安全用藥: 強調在用藥後要按照規定進行藥物殘留檢測,確保水産品安全。 第五章 常見淡水魚類寄生蟲病圖鑒與防治實例 (本章將選取淡水養殖中最常見的幾種寄生蟲病,如:) 車輪蟲病: 介紹車輪蟲的形態、生活史、癥狀、診斷和防治方法,配閤高清病魚圖片和顯微鏡下車輪蟲形態圖。 指環蟲病: 介紹指環蟲的特點、危害、防治策略,配以圖片。 魚鯴(魚虱)病: 介紹魚鯴的危害、繁殖特點、防治難點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寄生性原生動物綜閤徵(如縴毛蟲、斜管蟲等): 整閤介紹這類體錶寄生蟲的防治。 腸道綫蟲病: 介紹常見的腸道綫蟲種類、感染癥狀和驅蟲治療。 肝片吸蟲病: 介紹其生活史、肝髒病變以及防治方法。 (每一病種都將包含:病原概述、流行特點、癥狀診斷、防治措施(包括預防和治療),並附有大量真實案例照片,直觀展示病變情況和治療效果。) 附錄 常用魚藥參考劑量錶 常見寄生蟲形態學特徵速查錶 水産養殖病害防治常用術語解釋 結語 淡水魚類寄生蟲病的防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養殖戶、技術人員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書的編寫目的在於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實用的參考工具,希望能夠幫助大傢更好地認識、診斷和防治魚類寄生蟲病,減少經濟損失,保障水産品質量安全。在未來的養殖實踐中,我們應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閤”的原則,積極學習和應用科學的養殖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養殖水平,為我國水産養殖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編著者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當初購買這本書時,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畢竟市麵上關於水産病害的書籍汗牛充 স্থাপত্য,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太少。然而,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的結構組織得極為巧妙,從基礎的微生物學原理講起,逐步深入到具體的緻病機製和診斷技術。我最欣賞的是它在“診斷技術”部分的處理方式,作者沒有停留在傳統的培養和生化鑒定,而是花瞭大量篇幅介紹瞭分子生物學方法,比如qPCR、全基因組測序在快速、精準診斷中的應用。講解這些高新技術時,用詞精確,邏輯清晰,即便是對這些技術不甚熟悉的讀者,也能通過書中詳細的流程圖和解釋,快速掌握核心概念。對我個人而言,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意識到病原菌研究不應孤立存在,它與水質管理、飼料配方、養殖密度等多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的。這是一本真正能夠指導實踐、提升操作水平的工具書。

評分

這部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海洋生物的健康管理很感興趣,但苦於找不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專業書籍。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很吸引人,封麵那種深海藍的色調,配上清晰的圖錶和照片,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專業性。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水産養殖環境下的細菌生態學分析,簡直是庖丁解牛般細緻。作者不僅僅羅列瞭已知的病原體,更是深入探討瞭這些細菌如何在復雜的水體中演化、傳播,以及與宿主之間的微妙平衡。特彆是關於抗生素耐藥性那幾個章節,引用的案例都是近五年的前沿研究,對於我們這些在實際操作中經常與耐藥菌打交道的從業者來說,提供瞭非常寶貴的理論指導和應對策略。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嚴謹,但又不至於枯燥,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仿佛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對話,讓人在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熱情與思考。讀完前幾章,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實驗室驗證書中的一些假設瞭。

評分

對於我這個剛剛進入水産行業不久的新手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知識的燈塔。坦白講,最初麵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學名和復雜的生化路徑時,我確實感到過畏懼。但是,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人性化。它采用瞭一種“由錶及裏”的教學方法,先從我們最容易觀察到的臨床癥狀入手,然後層層剝繭地引導我們去理解背後的微生物學原因。書中為每一個重要病原體都設計瞭一個“案例分析”模塊,用真實的養殖事故來串聯理論知識,這種學習方式代入感極強,知識點也更容易被大腦吸收和記憶。特彆是對一些復雜病害的鑒彆診斷,書中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流程圖決策樹,幫助我們在麵對多重感染時,能夠係統性地排除乾擾因素,快速鎖定主要矛盾。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會瞭我們如何“治病”,更教會瞭我們如何科學、係統地“思考問題”。這是我近期讀過的最物有所值的專業書籍,沒有之一。

評分

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來“啃”完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感覺腦子裏像是被灌輸瞭一股清新的知識流。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介紹那些“臭名昭著”的病原體時,沒有采用一味渲染恐慌的語調,反而著重強調瞭“預防為主”的理念。作者似乎非常懂得一綫操作者的睏境,書中關於“生物安全管理體係的構建與維護”那部分內容,寫得極其接地氣。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提供瞭大量可操作的SOP(標準操作程序)模闆和風險評估工具。比如,關於疫苗研發與應用的部分,作者詳細對比瞭不同類型疫苗的優缺點,並結閤不同養殖品種(如羅非魚、對蝦、扇貝)的特點,給齣瞭定製化的免疫策略建議。這種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行動指南的能力,是很多學術著作所欠缺的。這本書讀起來非常流暢,文字功底深厚,閱讀體驗極佳,絕對值得我珍藏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

評分

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廣度令人印象深刻。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文獻時,不僅涵蓋瞭經典的微生物學教科書,還大量引入瞭環境科學、免疫學甚至基因組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使得全書的視野非常開闊。尤其是關於新興病原體的討論,作者並沒有止步於描述“是什麼”,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會爆發”以及“未來可能如何演變”的趨勢預測。這對我進行長期項目規劃至關重要。比如,書中對某些特定水域中特定菌群的動態變化分析,數據詳實且可視化做得非常齣色,各種圖錶和熱力圖一目瞭然,比我以往看過的任何文獻綜述都要清晰直觀。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站在行業前沿、擁有豐富一綫經驗的專傢,他的洞察力遠超一般研究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度報告。

評分

封麵設計一般包括書名、編著者名、齣版社名等文字,以及體現書的內容、性質、體裁的裝飾形象、色彩和構圖。流行的形式、常用的手法、俗套的語言要盡可能避開不用;熟悉的構思方法,常見的構圖,習慣性的技巧,封麵設計包括書名,編著者名,齣版社名等文字和裝飾形象,色彩及構圖。題目用大號字,由強烈的色彩區域,文字與背景之間,文字的大小,位置都搭配的比較閤理。封麵的題目也十分的醒目,而封麵的圖案也充滿瞭動態的感覺,圖案大小和位置也恰到好處。使空間的靜止狀態變的活躍。充分的吸引瞭人們的視覺,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給讀者印象深刻。主次分明的搭配也錶現著本書大體內容,讓讀者由一個直觀和清晰的認知。同時也韻味十足。其次是封麵設計的造型。造型要帶有明顯的閱讀者的年齡,文化層次等得特徵。該書就是麵對中青年到老年人的讀物,形象由具象漸漸轉嚮於抽象,構圖也是很嚴肅莊重。再次就是封麵的設計色彩,該書用紅 白 黑 淺綠 ,沉重和諧的色彩很適閤中老年人的讀物。色彩錶現和藝術處理,能在讀者的視覺中産生奪目的效果。色彩的運用要考慮內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對比的效果來錶達不同的內容和思想。在對比中求統一協調,以間色互相配置為宜,使對比色統一於協調之中。色彩配置上除瞭協調外,還要注意色彩的對比關係,包括色相、純度、明度對比。封麵上沒有色相冷暖對比

評分

很快,質量不錯

評分

水産養殖動物是我們的專業

評分

內容比較 詳細 通俗易懂

評分

OK??OK??OK??OK

評分

內容比較 詳細 通俗易懂

評分

正版圖書,內容不錯,專業書籍,值得購買

評分

可以做為參考,對水産病害有較好的介紹

評分

可以做為參考,對水産病害有較好的介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