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解剖学 [Anatomy?in?Diagnostic?Imaging]

影像解剖学 [Anatomy?in?Diagnostic?Imaging]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麦] 彼得·弗莱肯斯坦,[丹] 特雷纳·詹森 著,郝强,陈宏颉,林玲 译,田建明,杨卫忠 校
图书标签:
  • 影像解剖学
  • 解剖学
  • 医学影像
  • 诊断影像
  • 放射学
  • CT
  • MRI
  • X线
  • 超声
  • 临床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520717
版次:1
商品编码:10193344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Anatomy?in?Diagnostic?Imaging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同一部位,逐层扫描,各种影像——X线、CT、磁共振、超声波、核素扫描
  《影像解剖学》从英国专业医学出版公司引进,是影像诊断的解剖学基本图谱。它在800多幅人体正常结构的X线、CT、磁共振、超声波、核素扫描照片上,逐一标出解剖名称,帮助医学生(实习生)及临床各科低年资医师读片,辨别影像特征,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影像解剖学》共分10章,包括影像诊断原理与技术、上肢、下肢、脊柱、头部、大脑、颈部、胸部、腹部、泌尿生殖系统等。涵盖全身各个部位。经著名影像学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田建明教授审阅,认为本书收集的影像诊断方法较齐全,各种影像的图片都有,涵盖全身各个部位,图片清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国内未出版过资料如此齐全的同类书,对提高放射科医师的诊断水平有积极意义。

内页插图

目录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22
X线对比增强剂25
以磁共振为基础的技术
磁共振扫描的原理28
磁共振图像模式和脉冲序列38
以超声反射为基础的技术
超声的产生和特性41
超声与组织的相互作用43
超声成像模式44
多普勒效应和多普勒成像46
以放射性核素为基础的技术
闪烁扫描成像47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49
术语和定位50
上肢
肩,前后位X线55
肩,轴位X线55
锁骨,前后位X线56
肩胛骨,斜位X线56
肩和上臂,前后位X线,1岁儿童56
肩和上臂,前后位X线,5岁儿童57
肩和上臂,99mTc-MDP,闪烁扫描,12岁儿童57
肩,轴位CT58
肩,冠状位MR58
肩,轴位MR59
上臂,上1/3,轴位MR60
上臂,中段,轴位MR60
肘,轴位CT61
肘,前后位X线62
肘,侧位X线62
肘,冠状位MR63
肘,肱桡关节,矢状位MR63
前臂,前后位X线64
前臂,前后位X线,2岁儿童65
前臂,旋后位,中段,轴位CT66
前臂,旋前位,中段,轴位MR66
腕,背掌位X线67
腕,侧位X线67
腕和手,轴位CT系列68
腕,冠状位MR72
腕,腕管,冠状位MR72
手,前后位X线73
手的骨龄73
手的发育,男性74~77
手的发育,女性78~81
手,背掌位线,老年82
手,背掌位,99mTc-MDP,闪烁扫描,12岁儿童82
肩,前后位X线,动脉造影(数字减影)83
前臂,前后位X线,动脉造影83
手,背掌位X线,动脉造影84
肩,前后位X线,静脉造影85

前言/序言


《解剖之路:视觉导引与临床应用》 内容概述 《解剖之路:视觉导引与临床应用》并非一本单纯的解剖学教科书,它致力于构建一座连接基础解剖知识与实际临床诊断的桥梁。本书旨在为医学生、影像科医师、放射技师、以及所有对人体结构在疾病状态下如何表现感兴趣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系统、直观且富有深度的学习资源。我们相信,深刻的解剖学理解是精准诊断的基石,而直观的视觉呈现则是掌握复杂解剖关系的有效途径。 本书的核心特色在于其详尽的视觉解剖描绘。我们精选了大量高质量、多角度、多模态的影像学图片,涵盖了X射线、CT、MRI、超声等多种成像技术。这些图片并非孤立展示,而是与精炼、准确的文字描述相结合,逐一解析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从宏观的骨骼、肌肉、脏器轮廓,到微观的血管分支、神经走行、淋巴结分布,乃至细胞组织层面的细微特征,都力求描绘得清晰明了。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正常解剖的描绘与常见病变在影像上的表现紧密联系。我们不仅仅展示“什么样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在有病变时,正常的解剖结构会如何改变”。通过对比分析,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病灶的大小、位置、形态、边界以及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相互关系,这些都是诊断的关键信息。本书不会直接呈现具体的疾病案例,而是侧重于讲解特定解剖区域在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影像学征象,以及这些征象与解剖结构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结构与亮点 本书的结构设计遵循人体解剖的逻辑顺序,从身体的头部到足部,逐一展开。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特定的解剖区域展开,例如颅脑、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等。 第一部分:颅脑与头颈部 颅脑解剖的影像学解读: 本部分将深入解析脑实质、脑室系统、脑膜、脑血管、颅神经等结构的CT和MRI表现。我们将详细阐述脑沟、脑回的正常形态,白质和灰质的信号特征,以及脑室系统的三维立体关系。通过不同序列的MRI,如T1WI、T2WI、FLAIR、DWI、ADC等,直观展示脑组织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信号变化,为理解后续可能出现的病灶变化打下基础。颅底骨骼的解剖及其与颅内结构的解剖关系也将得到细致描绘,重点突出影像学上的标志性结构。 头颈部软组织与骨骼的精细刻画: 颈部复杂的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以及咽喉、喉部、甲状腺、涎腺等器官的解剖影像学特征将一一呈现。我们将重点关注颈动脉、椎动脉的走行与分段,颈静脉的解剖变异,以及淋巴结的正常大小与位置。咽喉部和喉部的层状解剖结构,以及声带、会厌等重要结构的影像学表现,将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图像进行展示。 第二部分:胸部 肺部与纵隔的精细描绘: 本部分将聚焦于肺实质、肺血管、支气管树、胸膜、以及纵隔各结构的影像学解剖。肺叶、肺段的划分将通过横断面的CT图像进行清晰标注,帮助读者理解肺部结构的层次感。肺血管的走行和分支,以及纵隔内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淋巴结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将得到详细阐述。我们将特别强调胸膜腔的解剖空间,为理解胸腔积液、气胸等病变提供基础。 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与影像关系: 心脏各腔室、瓣膜的正常形态及其在心脏收缩舒张周期中的影像学变化,大血管(主动脉、肺动脉)的起始、走行和分支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冠状动脉的解剖及其影像学显影,都将得到详尽的图文解析。 第三部分:腹部 腹腔内脏器的立体解剖: 肝脏、脾脏、胰腺、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腹腔主要脏器的影像学解剖将通过多层面CT和MRI图像进行展示。我们将重点讲解各脏器的位置、大小、形态、包膜特征,以及与周围重要血管、神经、胆道系统的解剖关系。例如,肝脏的解剖分叶和血管分区,门静脉系统的走行,胰腺的解剖变异,以及十二指肠各段的定位标志等。 肾脏、输尿管、膀胱与肾上腺的结构解析: 泌尿系统器官的影像学解剖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肾脏的皮质、髓质、肾盂的正常回声特点(超声)或密度特征(CT),以及肾脏的肾门结构、血管走行将得到详尽描绘。输尿管在腹腔和盆腔内的走行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膀胱的容量变化及其影像学表现,以及肾上腺的正常大小和形态,都将通过图像和文字进行清晰呈现。 腹膜腔与腹膜后腔的解剖学理解: 本部分将特别强调腹膜的折叠、隐窝以及腹膜腔和腹膜后腔的界定,这对于理解腹水、腹腔积气、以及腹膜后肿块的形成和蔓延至关重要。 第四部分:盆腔 盆腔器官的精细解剖: 本部分将聚焦于男性和女性盆腔的生殖器官、泌尿系统末端以及直肠等结构的影像学解剖。女性的子宫、卵巢、输卵管,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精囊、睾丸等重要生殖器官的正常大小、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血管、神经、骨骼的关系将通过不同影像学模态进行展示。盆腔血管网的解剖,尤其是髂血管的走行和分支,将得到重点解析。 盆腔底部的解剖与功能性理解: 盆腔底部的肌肉结构,如肛提肌、闭孔内肌等,及其在维持盆腔器官稳定中的作用,也将结合影像学特征进行讲解,为理解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奠定基础。 第五部分:四肢与脊柱 骨骼关节的影像学解剖: 本部分将涵盖四肢(上肢和下肢)的骨骼、关节、肌腱、韧带以及主要血管、神经的影像学解剖。我们将重点介绍长骨的骨骺、骨干、骨骺线等结构,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如关节间隙、关节囊、滑膜等。肌腱和韧带的走行及其与骨骼的关系,以及主要动脉和神经的解剖走行,都将通过X射线、CT和MRI进行详细图解。 脊柱的结构层次与椎间关系: 脊柱的正常解剖,包括椎体、椎弓、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的影像学表现。我们将从颈、胸、腰、骶、尾各段进行系统讲解,突出各段脊柱的特点以及椎管的形成。椎间盘的正常形态、信号特征,以及与其相关的椎管、神经孔的解剖关系,将是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书特色与价值 高度视觉化: 大量高质量的医学影像图片是本书的核心,每张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标注,力求清晰、准确地展示解剖结构。 结构化叙述: 每一章节都遵循清晰的逻辑,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 临床相关性: 强调解剖结构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并暗示其与常见病变的潜在联系,帮助读者建立“影像-解剖-病变”的思维模式。 多模态影像融合: 充分利用CT、MRI、X线、超声等多种影像学技术的优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解剖细节。 语言精炼准确: 文字描述力求简洁、清晰、专业,避免冗余和晦涩的术语,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 易于查阅: 详细的目录和索引设计,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内容。 目标读者 医学院学生: 为即将步入临床的医学生提供扎实的影像解剖学基础,是学习影像诊断和临床实践的宝贵入门。 影像科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巩固和深化影像解剖知识,提升对复杂解剖变异和早期病灶的识别能力。 放射技师: 深入理解人体解剖结构,有助于优化扫描参数,获得更高质量的影像,并准确地摆放体位。 其他临床科室医生: 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影像报告,与影像科医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医学研究人员: 作为参考资料,为研究人体结构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提供基础。 《解剖之路:视觉导引与临床应用》旨在成为您在影像解剖学学习道路上的忠实伴侣,通过视觉的引导,助您在复杂的人体结构中拨云见日,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将抽象的解剖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影像语言,让学习过程更高效、更有趣、更具启发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影像解剖学》这本书最初的期待是基于它在专业领域内的口碑。身边有些学长学姐都提到过这本书,虽然大家提到的侧重点不同,但一致的评价是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我目前正在攻读医学影像专业,对于影像解剖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诊断能力,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救命稻草”一样。我翻看了其中的几个章节,发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解剖结构,而是深入地探讨了这些结构在不同影像模态(如CT、MRI、超声等)下的表现。这种将抽象的解剖知识与具体的影像呈现方式相结合的讲解,是我一直以来苦苦寻求的。我特别关注了关于颅脑和腹部的章节,这两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复杂且在影像上变化多端,如果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指导,那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效率。我期待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扎实的影像解剖学知识体系,为我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我对人体美学和结构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我的专业领域与医学相去甚远,但我一直认为理解人体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之一。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影像解剖学》这本书,立刻被它精美的插图和严谨的结构所吸引。这本书的视觉呈现做得非常出色,那些高分辨率的影像图片配合清晰的解剖标注,让我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人体的内部。我并不需要掌握复杂的医学术语,但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理解身体不同部位的比例、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特别关注了关于肌肉和神经的章节,那些复杂的肌理和神经走向,在书中得到了非常细致的描绘。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人体的形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我今后的艺术创作,例如人物写生、角色设计等方面,都将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学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体之美的视觉百科。

评分

我是一名从事影像设备研发的工程师,经常需要与医学专家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因此,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够桥梁性的书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医学影像背后的解剖学原理。《影像解剖学》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的医学影像与具体的解剖结构联系起来。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不同影像技术(如CT、MRI、X光)时,如何根据不同技术的成像原理,突出显示特定的解剖结构。这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在某种影像下,某些组织会呈现出不同的灰度或信号强度。我重点研究了关于心脏和血管的章节,理解它们在影像上的表现,对于我优化设备成像算法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恰到好处,既有足够多的细节,又不至于过于晦涩难懂。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医学影像的本质,从而更好地为医学领域提供创新的技术支持。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医生,虽然已经远离临床一线,但对于医学知识的热情从未减退。最近听说《影像解剖学》这本书非常不错,于是托人从网上买来一本,想借此机会温故知新。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新颖,它不仅仅是传统的解剖图谱,而是将解剖结构与现代影像技术紧密结合,这对于我们这些老一辈医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我仔细地翻阅了书中的一些章节,例如关于骨骼关节的部分,它用大量精美的影像图片来展示骨骼的形态、位置以及在不同角度下的表现,同时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结构。虽然我已经熟悉了许多基础解剖知识,但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这些结构在“活”的身体里是如何呈现的,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将解剖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风格,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影像诊断的原理。

评分

拿到这本《影像解剖学》纯属偶然,本来是想找一本基础解剖学图谱来复习的,结果翻到这本书,被封面精致的插画吸引了。拿到手里,感觉分量十足,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学术书籍的范儿。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的,但对人体结构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复杂的骨骼和肌肉的连接方式。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设计都很舒服,不像有些医学书籍那样密密麻麻,看起来就让人头大。我尤其喜欢它那种将解剖结构和实际影像结合的方式,据说这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虽然我暂时还没深入研究,但光是看目录和部分插图,就觉得它一定能给我带来很多惊喜。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更直观地理解人体内部的奥秘,不仅仅是死记硬背那些名称,而是能真正“看到”它们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似乎也很扎实,但愿我的理解能力跟得上。

评分

好好好好好

评分

书挺大,挺厚,图片较多,只是有点泛白。

评分

在网上比较了很久了才在这里买了京东自营的,品质有保障,可以放心购买,快递挺好的,一天到货,超满意。

评分

plus会员价买的,基本半价,太棒了

评分

不错的图书,物流给力,输的质量也很好,正版图书,以后还会再买,多多学习

评分

医学影像解剖经典教材,毋庸多说。

评分

还没有在京东买过书,不过这次有活动,就屯了一些之前就想买的一些

评分

好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好好好好好呵呵呵呵呵呵

评分

适合入门者的学习 了解正常的影像 活动很便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