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多聲部音樂之一的復調音樂是構築音樂大廈的重要材料,它以藤蔓式的橫嚮綫條與基石般的縱嚮和聲緊密配閤,共同營造著作品的立體化音響效果。和聲與復調就像一枚錢幣的兩麵,互為錶裏,誰也離不開誰。音樂院校作麯專業開設的作麯技術理論“四大件”中,和聲與復調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兩門課程。但是,音樂院校中非作麯專業的復調公共課卻常常被忽視,探其究竟,教學模式的睏惑或相關教材的匱乏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不開設復調公共課會造成學生知識結構的欠缺,這一點許多同仁們是有所共識的,但如何開設該門課程就不僅是個人認知問題,而更是個實踐層麵上的問題。目前大多數音樂院校、師範院校和聲與復調公共課的教學思路,基本上是根據作麯專業以寫作為主的模式進行因陋就簡的改造而來。這種作法不能不說是解決課程開設難題的辦法之一,而且是Z省事的,但它卻存在著許多的弊端。本來,非作麯專業學生由於學習任務和專業條件的不同就沒有必要進行太多、太重的寫作訓練,何況恰恰是這種費時費力的寫作訓練影響瞭學生對更寬闊、更係統、更相關的知識、文獻和信息的獲取。
張韻璿,漢族,1943年齣生,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作麯係和聲復調教研室主任。1967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作麯係,長期從事作麯技術理論教學及研究工作。著有《梅西安與十四世紀新藝術派的異麯同工之美——論等節奏技巧及其審美意識》、《作麯技術法則的曆史規定性》、《當代法國對位教學及其啓示》、《復調音樂初級教程》、《對位法手冊》、《和聲復調文集》等論文和專著、譯著。
前言
緒論1
一、什麼是復調音樂1
二、復調音樂發展簡述4
三、復調音樂的類型8
上編 復調音樂分析教程
第一單元 對比式復調13
第一章 對比要素13
一、音高14
二、節奏14
三、結構19
四、鏇律形態22
五、調式、調性23
第二章 二聲部對比27
一、和聲27
二、織體33
第三章 三、四聲部對比37
一、和聲37
二、織體39
第二單元模仿式復調49
第四章 模仿的構成49
一、基本概念49
二、模仿要素57
三、聲部進入的順序53
第五章 簡單模仿——模仿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簡單模仿的構成55
二、完全模仿與守調模仿58
第六章 卡農式模仿——模仿的基本形式之二
一、卡農式模仿的構成63
二、不同高度的卡農式模仿66
第七章 變化模仿74
一、倒影模仿74
二、擴大模仿77
三、縮小模仿78
四、逆行模仿80
五、自由模仿87
第八章 幾種復雜的卡農模仿形式85
一、帶自由聲部的卡農85
二、無終卡農87
三、卡農式模進9D
四、二重卡農95
第三單元 復對位7D5
第九章 縱嚮可動對位105
一、對比式復調的縱嚮可動對位7D5
二、模仿式復調的縱嚮可動對位12D
第十章 橫嚮與縱橫可動對位124
一、對比式復調的橫嚮與縱橫可動對位124
二、模仿式復調的橫嚮與縱橫可動對位125
第十一章 倒影對位與逆行對位130
一、倒影對位130
二、倒影對位與縱嚮可動對位相結閤134
三、倒影轉位卡農137
四、逆行對位138
第四單元 復調麯體141
第十二章 賦格麯141
一、一般特徵141
二、基本結構成分142
三、賦格麯的整體分析146
第十三章 其他復調麯體152
一、創意麯152
二、復調變奏麯156
三、聖詠前奏麯159
四、經文歌彌散麯161
附錄一 復調手法歸納錶163
附錄二 復調音樂的曆史及風格演變169
下編 分析譜例
第一單元 對比式復調(1-30)
第一章 (1-8)187
第二章 (9-20)193
第三章 (21-30)202
第二單元 模仿式復調(31-69)
第四章 (31-38)213
第五章 (39-149)218
第六章 (50-159)226
第七章 (60-69)232
第三單元 復對位(70-111)
第八章 (70-89)240
第九章 (90-99)256
第十章 (100-105)270
第十一章 (106-111)275
第四單元 復調麯體(112)
第十二章 (112)280
作為一名音樂學院的學生,復調音樂一直是我的學習重點,也是我經常感到頭疼的難點。《復調音樂分析教程》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解決瞭大問題。在這之前,我嘗試過很多國內外的教材,有些過於理論化,有些又過於淺顯,始終沒有找到一本能夠真正滿足我需求的。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充滿瞭實踐指導。作者在講解理論時,並非照本宣科,而是結閤瞭大量實際的音樂片段進行闡述,這讓我能夠將抽象的概念立刻轉化為具體的聽覺體驗。特彆是書中的一些分析案例,選取的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作品,作者對這些作品的剖析鞭闢入裏,不僅指齣瞭聲部進行的規律,更深入挖掘瞭作麯傢在運用復調技巧時所錶達的情感和思想。我曾經在分析貝多芬的一些作品時遇到瓶頸,感覺無法深入理解其復雜織體的背後邏輯,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找到瞭理解和分析這些作品的新視角。作者對不同曆史時期復調音樂風格的演變也有獨到的見解,這對於我梳理復調音樂的發展脈絡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音樂學專業的學生提供瞭一本非常寶貴的參考資料,它不僅提升瞭我的專業技能,更激發瞭我對復調音樂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
評分這本《復調音樂分析教程》簡直是為我這樣的“古典音樂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很喜歡古典音樂,但每次聽到那些聽起來有點“亂”的音樂,就覺得無從下手,隻能跟著感覺走。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理解這些音樂的希望。作者的語言非常親切,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他從最基礎的“音樂是怎麼發聲的”講起,慢慢引導你認識不同的鏇律綫是怎麼“在一起唱歌”的。書裏的插圖和樂譜示例都非常清晰,我甚至可以跟著書本一步步地去“拆解”一首樂麯,感覺就像是在學習一個有趣的益智遊戲。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模仿”的章節,原來那些看似重復的鏇律,其實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對話方式。我之前聽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麯》時,總覺得裏麵的樂器太多,聲音太擠,聽不齣個所以然。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能夠分辨齣不同的樂器在演奏著不同的鏇律,它們之間的配閤就像一場精彩的閤奏,讓我徹底愛上瞭這種音樂的“層次感”。這本書不僅讓我懂得瞭“聽”,更讓我學會瞭“欣賞”,現在我再去聽那些復雜的樂麯,已經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和美妙瞭,這種改變對我來說簡直是脫胎換骨!
評分我原本以為復調音樂就是一些老掉牙的古典音樂,聽起來會很枯燥乏味。直到我無意中翻到瞭《復調音樂分析教程》這本書,我的看法被徹底顛覆瞭。作者以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為我展現瞭復調音樂的魅力。他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音樂的曆史長河,讓我看到瞭不同時期、不同作麯傢是如何運用復調技巧來錶達豐富的情感和思想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主調音樂”和“復調音樂”的對比講解,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音樂聽起來會感覺“更立體”,而有些則更“直接”。書中的例子非常貼切,不僅僅是枯燥的樂譜,作者還會穿插一些關於作麯傢創作背景和故事的介紹,這讓音樂分析不再是冷冰冰的技術過程,而是充滿人情味和藝術生命力的探索。我現在能夠更好地欣賞一些現代音樂作品中復雜的織體,甚至在一些電影配樂中也能分辨齣巧妙的復調設計,這讓我覺得聽音樂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一種主動的、充滿發現樂趣的體驗。這本書讓我對音樂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雙“火眼金睛”,能夠看穿音樂的內在結構,體會到更深層次的美感。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作麯愛好者,我一直緻力於拓展自己的音樂語言,而復調音樂的技巧是我一直想深入掌握的領域。在閱讀《復調音樂分析教程》之前,我主要停留在單鏇律創作的階段,對於如何構建復雜的織體始終感到力不從心。《復調音樂分析教程》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創作視野。書中對不同對位形式的詳細解析,以及作者對大量經典作品的深入分析,都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創作靈感和方法論。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卡農”和“賦格”的講解,作者不僅揭示瞭其嚴謹的數學般結構,更強調瞭在這種結構下如何注入情感和生命力。通過書中的案例,我學習到瞭如何在創作中巧妙地運用主題的展開、變形和交織,從而構建齣豐富而有邏輯的音樂。我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指導,將學到的對位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驚喜地發現,我的音樂作品在層次感和深度上有瞭顯著的提升。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分析教程,更像是一本充滿智慧的創作指南,它幫助我打破瞭創作的瓶頸,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探索復調音樂的無限可能。
評分這本書實在是太棒瞭,我讀完後感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簡直是飛躍式的提升。我一直以來都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比較復雜的樂麯,每次聽都會被那些層層疊疊的聲音所吸引,但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感覺像是在迷霧中行走。當我拿到《復調音樂分析教程》這本書的時候,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它竟然如此深入淺齣地為我揭開瞭復調音樂神秘的麵紗。作者的講解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和聲概念講起,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進入復調的世界。書中的例子選取的也非常恰當,都是一些經典的作品,通過對這些作品的細緻分析,我不僅學會瞭識彆不同的聲部,還能理解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獨立又相互呼應的,形成豐富而和諧的整體。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對位技巧的講解,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和清晰的圖示,將那些看似復雜的規則解釋得非常易懂。以前我總是覺得對位是枯燥的技術,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它其實是音樂創作中一種充滿智慧和藝術性的錶達方式。我現在可以更有意識地去欣賞巴赫的賦格麯,甚至能夠聽到每一個獨立的鏇律綫在織體中穿梭,不再是雜亂無章的噪音,而是精妙絕倫的交響。這本書對我這個音樂愛好者來說,絕對是開啓音樂殿堂的金鑰匙。
評分不知道怎麼樣,買迴來學習下
評分還行…………
評分非常好,上課用書
評分鏇律按照有量的節奏來演唱,就産生瞭新的復調形式(風格)——第斯康特。兩個聲部(聖詠定鏇律和上方添加聲部)都按照節奏模式來組織鏇律,從而形成上下聲部幾乎同時進行的音對音織體,而且上方聲部更加突齣。看書P28譜例,上下聲部幾乎一音對一音,看看用什麼節奏模式?看(圖片),用模式1和5。教材還提到一種叫考普拉,一般史書很少提到,格羅夫音樂辭典上有一小段落詞條,給予瞭解釋,它是上聲部用節奏模式,下聲部保存原始聖詠的持續特徵。
評分聖母院樂派還發展成熟瞭另一種復調音樂形式孔杜剋圖斯。
評分書整體來說不錯,考研究生的時候用的書。對於想考關於音樂專業的考生來說還是持有的好。
評分藝考必備,很不錯的書
評分聖母院樂派還發展成熟瞭另一種復調音樂形式孔杜剋圖斯。
評分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