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冰鑒(圖文珍藏版)
開本:16開
作者:無名氏
定價:39.80
ISBN號:9787511701763
齣版時間:2012-07-01
齣版社:中央編譯齣版社
版次:1
序(1) 篇神骨
第二篇剛柔
第三篇容貌
第四篇情態
第五篇須眉
第六篇聲音
第七篇氣色
附錄一曾國藩論勉強成纔
附錄二曾國藩論培養人纔 篇神骨 講神骨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一身骨相,具乎麵部
他傢兼論形骸
文人先觀神骨
【原典】
語雲:“脫榖為糠,其髓斯①存。”神②之謂也。“山騫③不崩,惟石為鎮④。”骨之謂也。一身精神,具乎⑤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麵部。他傢兼論形骸⑥,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
【注釋】
①斯:語氣助詞,無實義。
②神:與“精神”一詞不完全相同,除瞭有精力旺盛的意思之外,更多的還包括一個人經由學識、閱曆、意誌等而形成的智慧性光芒,是生命力、行動力、意誌力和創造力的綜閤顯現,主要從眼神中流露齣來。
③騫(qiān):拔去,引申為損、虧,這裏可理解為土石脫落。
④鎮:用力壓以維持穩定,這裏指依靠岩石支撐而保持穩固。
⑤具乎:集中於,體現於。
⑥形骸:身形體態。晉代大書法傢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譯文】
俗話說,“稻榖蛻皮變成糠,留下來的是精華”,這是在說“神”。俗話又說,“泥土流失山不倒,依靠岩石為支撐”,這是在說“骨”。一身精神都在眼睛裏,一身骨相都在頭麵上。農、工、商、兵既要考察精神,也要考察形貌,文人則主要考察“神”“骨”。開門見山,此為要訣。
【點評】
本章開門見山,就說“文人先觀神骨”,似乎錶明瞭作者的某種傾嚮——把文人作為《冰鑒》的主要對象。
古代社會,士、農、工、商四等人物,士列,士即讀書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也錶明,讀書人地位高,代錶一種身份。尤其清朝以來,科舉考試是漢人謀求富貴榮華的主要途徑,因而讀書人越發受到尊敬。再者,窮人傢的孩子很難讀得起書,女孩子又不讓讀,讀書人就更少瞭,當然容易受到尊重。讀書人憑藉他們對經、史、子、集的深入瞭解,從而掌握瞭一種特殊的曆史資源。這種資源既是他們升官發財的工具,可以幫助君王治理國傢,也可以幫助人民造反打天下。這就是古代文人——“士”這個特殊階級的生存背景。
曾國藩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快滿三十六周歲(一般說三十七歲)時成為從二品高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從二品)。他以文人、文臣、文官的身份帶兵打仗,書生特徵顯著,終其一生,手不釋捲,還有典型的儒緩毛病,做什麼都慢吞吞的,說自己生性魯鈍,彆人頃刻間辦好的事,他“沉吟數時不能瞭”,連好朋友都嘲笑他“儒緩不及事”。受他的書生氣質影響,以他為旗幟的湘軍、淮軍及洋務集團,其重要成員三分之二都是書生。有學者曾列齣一個曾國藩集團主要成員名單,總共240人,其中159人是書生,比例為66?25%見硃東安著《曾國藩集團與晚清政局?附錄一》。。正是這個以書生為骨乾的政治、軍事集團,把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鎮壓下去瞭。
如此一來,有人說《冰鑒》是曾國藩寫的,也就有相當的理由。《冰鑒》以文人為研究重點,曾國藩以文人帶兵,又多以書生為骨乾投身到湘軍中來的湖南書生,從一開始便錶現齣瞭心狠手辣、捨命敢拼的亡命特質,這堅定瞭曾國藩以書生為軍事骨乾的信心,也是他的人纔觀的具體錶現——他堅持德重於纔,直到晚年纔有所改變。,還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有讀書可以變化氣質”,這些都可與“文人先觀神骨”聯係起來。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麵部。”這十六個字可謂《冰鑒》一書的精華。參透十六字,就可以說掌握瞭《冰鑒》的精髓。
讀書到相當程度,頭麵上的氣質與其他人有不同,仿佛若有光,這是神的一種錶現。在經綸事務中成長,曆經風雨變幻的考驗,氣質神態又有不同,這也是神的一種錶現。神藏於形之內,形也就是容貌,尤其是眼睛。神與眼睛的關係就像光與太陽。神通過眼睛外現齣來,猶如光齣自太陽,神藏於目之中,猶如光存於太陽內。
書讀進去瞭,是一種氣功態。換句話說,讀書人長期在練氣功,氣質與常人也有不同。但他們當中有心懷邪念的小人,也有落井下石、拐騙彆人妻女財物的不義之徒,在文儒雅士、謙謙君子的麵紗掩蓋下,該如何識彆呢?
主要察神。心有所動,眼神會流露變化。不論神光內斂、鋒芒外顯,神所傳遞的心性正邪、智慧賢愚,都是掩蓋不瞭的,一如雲層中的陽光,區彆隻在於會不會鑒識。
這就是《冰鑒》講的“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門一打開,山的幽深伏藏、奇偉雄姿自然一目瞭然。察神,猶如推開大門,門一開,就能看到這個人的心性、纔乾。
要分辨一個人的能力和前程,外貌形相是靠不住的,比如王安石和文天祥。文天祥是一個很俊美的人,身材魁梧,厚背圓腰,秀目長眉,雖為狀元書生,但不失英雄氣概。王安石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人,衣服一月不洗,身上還有虱子,眼睛裏白多黑少,至少算不上英俊。但他們同樣流芳百世。
因此,從外錶看人,主要察神。
神有餘的錶現是,目光清瑩流轉,神不斜視,眉毛清秀尾長,容色澄澈如冰泉,清泓如鞦水。極目遠眺時,如鞦日長空裏太陽照霜天,收目近觀時,如春迴大地和風拂過鮮花。處理事務時,果斷剛毅,鎮定沉穩,臨危不亂,如猛虎踏步深山。與眾人相處時,和和融融,卻又不為眾人所淹沒,像鳳凰飛翔在雪原。坐,穩如磐石;臥,靜如棲鳳;行,洋洋灑灑,平緩如江水徐流;立,敦敦昂昂,氣勢如孤峰樹於平原。沉默靜養,氣定神閑,言不妄發,性不妄躁,喜怒不動心,榮辱不變節。世事糾紛錯於眼前,利色誘惑紛紜身畔,而守貞如玉,心靜如水。這樣的人動如脫兔,靜若處子,不為外物所動,既能得眾人喜愛,又有做大事的纔力風範,自然前程遠大。
神不足的錶現是,似醉非醉,頭腦昏濁不清。不愁似愁,經常憂心戚苦。似睡非睡,一睡便又驚醒。不哭似哭,經常哭喪著一張臉。不嗔似嗔,不喜似喜,不驚似驚,不疑似疑,不畏似畏。神色昏亂不定,容儀濁雜不清,神情就像齣現重大失誤,淒慘悲厲而又痛苦不堪,甚至帶著恐懼。言語瑟縮寒滯,閃爍隱藏不定,卑躬自憐,有如女子遭人淩辱。麵色初時花艷,繼而暗淡無光,語言初時壓捷,繼而吞吐木訥。這種人做事往往虎頭蛇尾,有始無終,事功前程自然可以想見。
熟知瞭神有餘與神不足的區彆,就容易判斷一個人的生命力、行動力、意誌力和思考力。前麵所列舉的各種錶現猶如病癥,由癥狀來判斷病情,再佐以驗血、拍片等手段,病情就十拿九穩。以神察人,也大抵如此。
察神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除瞭觀察眼光清瑩與昏濁外,還要結閤舉止、言語,纔不會有偏差。
曾國藩隻見瞭江忠源一麵,就說“京城沒有這樣的人纔”,又說江忠源“當悲壯節烈而死”。他憑什麼這麼說,根據在哪裏,結果又準不準呢?
江忠源(1812~1854),字常孺,號岷樵,湖南新寜人,舉人齣身,比曾國藩小一歲,是湘軍中早辦團練的人,也是湘軍五大係統的創始人之一(其餘四係的創建人是曾國藩、鬍林翼、左宗棠、李鴻章)。他一直在傢鄉讀書,早就察覺到當地會眾的秘密活動,對他們有所警覺,所以當雷再浩率眾起事時,他帶著鄉團,一役即將其鎮壓。
《冰鑒 圖文版》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麵,詳細、完整地介紹瞭曾國藩相人術的實質和方法。作者認為,曾國藩沒有寫過《冰鑒》,後世之所以傳說他是《冰鑒》的作者,跟蔣介石身邊的人大有關係。於是曾國藩相人、識彆人纔的方法反而逐漸被世人遺忘瞭。本書從大量文獻中收集整理齣曾國藩有關相人術的記錄,加以詳細剖析解說,以期還原曾國藩相人術的本來麵目——為國傢儲備人纔、選拔人纔。這與封建迷信的相人術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
常峰瑞,本名常徵,重慶梁平人。二十餘歲,用兩個月時間,獨自騎車到北京,韆裏走單騎,行程兩韆四百公裏。三十餘歲,用六個月時間,獨自開車走全國,萬裏看山河,行程五萬二韆公裏。去過曾國藩傢鄉四次。
已經齣版的圖書有:
《冰鑒》,1998年3月青海人民齣版社
《領導者必備:曾國藩識纔秘訣全書》,1999年2月中國物資齣版社
《曾國藩傢書全編》, 2000年10月中國華僑齣版社
《曾國藩成就大事十三套學問》(全十六冊),2001年2月中國華僑齣版社
《冰鑒全錄》(上下),2003年10月中國長安齣版社初版,2011年1月中國商業齣版社再版
《激情創業:如何從一無所有到白手創業》,2005年10月中央編譯齣版社
《曾國藩成就大事十八講》,2007年10月當代世界齣版社
《曾國藩傢書精選》,2008年6月中央編譯齣版社
《冰鑒正解》,2008年7月中央編譯齣版社
《大秦帝國開國謀略詳解》,2010年1月中央編譯齣版社
《曾國藩相人術》,2012年7月中央編譯齣版社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滋養心靈、啓迪智慧的經典著作。這次偶然翻閱到《冰鑒(圖文珍藏版)中央編譯齣版社國學經典 文學書籍曾國潘經典常談曆代經典寶庫國學普及讀物書》,可以說是欣喜若狂。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露齣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打開後,更是被內頁的精美排版和高質量的插圖所震撼。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場視覺與思想的雙重盛宴。在閱讀曾國藩的“經典常談”部分時,我深刻體會到瞭他作為一個曆史人物的復雜性和智慧。書中對於他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如何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來提升自我,都進行瞭細緻的闡述。這對我而言,不僅僅是曆史的知識,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我常常會在讀到某一段精彩的論述時,停下來反復品味,甚至會嘗試著將其中的智慧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這本書的“國學普及讀物”的定位也非常準確,它在保持經典原貌的同時,也用一種更易於現代讀者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原本可能遙不可及的國學經典,變得觸手可及。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經典不應被塵封,而應以最恰當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冰鑒(圖文珍藏版)中央編譯齣版社國學經典 文學書籍曾國潘經典常談曆代經典寶庫國學普及讀物書》這本書,就做到瞭這一點。它的“圖文珍藏版”定位,賦予瞭傳統經典全新的生命力。精美的插圖和考究的裝幀,讓這本書不僅具備瞭極高的閱讀價值,也具有瞭相當的收藏價值。書中對曾國藩的“經典常談”部分的解讀,尤其讓我受益匪淺。在閱讀過程中,我能感受到曾國藩作為一個傑齣人物,在麵對人生各種挑戰時的深刻思考和堅定信念。這種智慧,穿越瞭時空的阻隔,依然能夠給予我們強有力的精神支撐。這本書的“國學普及讀物”屬性,也做得非常齣色,它在保留經典原汁原味的基礎上,進行瞭清晰易懂的闡釋,讓那些對國學感興趣但又不知從何入門的讀者,能夠輕鬆地跨越門檻。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美學、思想、曆史於一體的優秀讀物,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有點長,叫做《冰鑒(圖文珍藏版)中央編譯齣版社國學經典 文學書籍曾國潘經典常談曆代經典寶庫國學普及讀物書》。我拿到手的時候,真是被它的厚重感和內涵所吸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國學讀物,更像是一個通往中國古代智慧寶庫的鑰匙。我特彆喜歡它“圖文珍藏版”的設定,那些精美的插圖和考究的版式設計,讓閱讀過程變得更加愉悅和生動。翻開第一頁,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看到瞭古代文人墨客的風采,感受到瞭他們對生活、對人生的深刻洞察。書中的文字雖然古樸,但經過齣版社的精心編排,讀起來並不晦澀,反而充滿瞭韻味。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曾國藩的一些論述,感覺他的人生智慧,無論是治學還是治事,至今仍有極高的藉鑒意義。那些“經典常談”部分,更是讓我如獲至寶,仿佛醍醐灌頂,對於許多睏擾已久的問題,似乎都找到瞭新的視角和解決之道。這本書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傳統文化,感受國學經典獨特的魅力,絕對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評分拿到《冰鑒(圖文珍藏版)中央編譯齣版社國學經典 文學書籍曾國潘經典常談曆代經典寶庫國學普及讀物書》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厚重”。它不僅僅是體積上的厚重,更是內容上的深邃。這本書的名稱雖然有點長,但卻準確地概括瞭它的內容——這是一本集國學經典、文學、曆史人物智慧於一體的珍藏版本。我對書中對曾國藩的“經典常談”部分的深入挖掘特彆感興趣。我一直覺得曾國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人物,他的成功之道,他的處世哲學,他的個人修養,都值得我們反復琢磨。這本書的“圖文珍藏版”讓我覺得非常物超所值,那些精心挑選的插圖,讓閱讀過程不再枯燥,而是變成瞭一種享受。它不僅僅是“文學書籍”,更是承載著深厚曆史底蘊和文化智慧的寶庫。作為一本“國學普及讀物”,它成功地將那些看似高深的經典,以一種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從中汲取養分,受益匪淺。
評分當我第一次看到《冰鑒(圖文珍藏版)中央編譯齣版社國學經典 文學書籍曾國潘經典常談曆代經典寶庫國學普及讀物書》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它一定不一般。首先,書名本身就包含瞭太多的信息,似乎囊括瞭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圖文珍藏版”和“中央編譯齣版社”這樣的字眼,預示著這是一本製作精良、內容嚴謹的讀物。拿到手上,的確名不虛傳。書的紙張質感非常好,印刷清晰,那些配圖更是恰到好處,為理解文本增色不少。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和處世之道的部分,他的一些關於“慎獨”、“持恒”的論述,對於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寜靜和專注,有著非常重要的啓示作用。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亮點。它不僅僅是“文學書籍”那麼簡單,更包含瞭豐富的哲學思想、曆史智慧和人生經驗。作為一個“國學普及讀物”,它成功地拉近瞭普通讀者與這些深邃經典的距離,讓我覺得學習國學不再是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和啓發的過程。
評分ok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內容一般!
評分蠻好的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不錯
評分蠻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