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袁日省(予三)精選漢代官私印,依照印文本來筆畫描摹采集,分字隸韻,編成《選集漢印分韻》。後經謝景卿修訂,由漱藝堂於嘉慶二年(一七九七)鋟闆。嗣後,謝景卿、孟昭鴻仿其體例,廣泛搜羅,悉心采録,分彆編成《續集漢印分韻》和《漢印分韻三集》。 本次整理將三集按原書體例以韻閤編成《漢印分韻閤編》一書,全書共收字頭二韆餘字,印文一萬五韆餘字。為便於今人翻檢和使用,孟昭鴻在每一字頭上注明該字的標準簡化字,並編製瞭《拼音檢字錶》以及《筆畫檢字錶》。與此同時,為瞭*好地讓讀者領略漢印文化,特地在書後特彆選集瞭曆代評論漢印的相關資料,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齣版說明
選集漢印分韻序
續集漢印分韻序
漢印分韻三集序
漢印分韻上平聲捲
漢印分韻下平聲捲
漢印分韻上聲捲
漢印分韻去聲捲
漢印分韻入聲捲
漢印集評
拼音檢字錶
筆劃檢字錶
坦白說,很多藝術書籍在講解工具和技法時,常常會陷入一種“自說自話”的境地,仿佛讀者都已經具備瞭基礎知識。然而,這本關於印章的書籍,在實用操作層麵做到瞭令人稱贊的細緻入微。對於像我這樣,對篆刻材料學一竅不通的“純小白”來說,它簡直是雪中送炭。它詳細介紹瞭不同石料(如壽山石、青田石)的特性、硬度、以及如何根據石料的特性來選擇不同的刻法。更讓我感到貼心的是,它對“落墨”和“上邊款”這些看似次要的環節也給予瞭足夠的重視。落墨的技巧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刻製效果,書中對此的講解既有經驗總結,也有步驟分解,非常具有實操性。讀完後,我不再害怕那些復雜的印石,也敢於嘗試更精細的刻綫瞭。這本書的實用指南部分,完全可以單獨拿齣來作為一本“篆刻工具與技法入門手冊”來使用,它將藝術的理論與工匠的實踐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讓我對手中的刻刀更有信心。
評分說實話,我入手這本書之前,對“分韻”這個概念其實是持保留態度的。我一直覺得,印章藝術嘛,不就是把字刻得好看、布局講究就行瞭?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對文字的演變和印章的布局邏輯進行瞭非常深入且條理清晰的闡述。我最佩服的是作者那種旁徵博引的能力,從甲骨文、金文一直追溯到秦漢的官印和私印,每一種字體和印式的變化,都有明確的時代背景和審美取嚮作為支撐。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對照著書裏的圖例反復揣摩,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非常奇妙。例如,書中對“硃文”和“白文”在不同場閤下的應用差異,解釋得極為到位,不再是生硬的規則,而是一種基於功能和美學的內在邏輯。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有心思,大量使用綫描圖和拓片對比,使得復雜的理論變得直觀易懂。對於想深入研究印章藝術脈絡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理論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專業領域的大門,讓我明白,篆刻絕非簡單的手藝活,它承載著深厚的文字學和曆史學意義。
評分這本關於篆刻和印章的書,簡直是我的“相見恨晚”之作!我本來是個對書法和篆刻隻有皮毛瞭解的愛好者,對那些方寸之間的藝術總是帶著一種敬畏又有些無從下手的疏離感。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並沒有一上來就拋齣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帶著你一步步走進篆刻的世界。書中的圖版和示例非常精美,尤其是對不同時期、不同流派印章風格的梳理,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我特彆喜歡它講解的選材和工具使用部分,細緻到連刻刀的打磨都有詳細的說明,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拿著書裏的圖例,嘗試著自己動手磨瞭一把刀,那種親手製作工具的成就感是無可替代的。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教你“怎麼刻”,更引導你去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刻”,那種文化底蘊的傳承感,讓我對這門古老的藝術有瞭更深的敬意。讀完前幾章,我感覺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隻敢在紙上畫畫的門外漢瞭,至少在理念上,我已經站在瞭巨人的肩膀上。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路徑,而非零散的知識點匯編。我過去零散地學習過一些篆刻的技巧,但總感覺缺乏一個貫穿始終的理論框架,使得我的練習常常陷入盲目和重復。這本書的編排思路非常清晰,它似乎在說:“你首先需要理解的是文字的形態,然後是印章的形製,接著纔是刀法的運用。”特彆是其中關於“章法”的論述,簡直是點睛之筆。作者用大量篇幅講解瞭如何處理邊框、如何安排硃白相間的比例、如何平衡印麵的疏密關係,這些都是決定一枚印章“氣韻”的關鍵要素。我曾為瞭一方印的布局苦思冥想數日不得要領,翻閱到這一章節後,茅塞頓開。它沒有給我現成的答案,而是教瞭我一套思考問題的工具和方法論。這讓我明白,篆刻的最高境界,不是模仿古人,而是能將自己的審美融入到既有的規範之中,做到“不離古法,而自成一傢”。這本書,無疑是提供瞭一把通往“自成一傢”的鑰匙。
評分我是一個視覺驅動型的學習者,對於那種隻有文字堆砌的書籍常常感到頭暈腦脹。但這本關於印章的書,在視覺呈現上做得極為齣色,讓人愛不釋手。它的開本適中,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油墨的印刷清晰細膩,即便是那些年代久遠的拓片,也得到瞭很好的還原。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不同篆刻流派的代錶作進行瞭高保真度的展示。我特彆留意瞭關於皖派和浙派風格差異的對比章節,書中不僅展示瞭代錶作品的細節圖,還配有簡短的文字分析,精準地指齣瞭兩者在刀法上的區彆——是剛勁有力,還是秀雅內斂。這種圖文並茂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我的理解門檻。我甚至會時不時地把它當作一本精美的畫冊來翻閱,光是欣賞那些精妙的布局和刀工就已是極大的享受。對於那些希望通過模仿和觀察來提升自己審美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的視覺引導價值,可能比它的理論價值更為直接和實用。
評分非常閤算,性價比超高
評分給爸爸買的,他很喜歡
評分好好的書,很喜歡,價格實惠,物流快
評分一般,字小,許多字寫法比較單一。
評分漢印分韻閤編/篆刻小叢書
評分非常閤算,性價比超高
評分不錯。。。。。。。
評分學習篆刻,用之方便,必備之書。
評分漢印分韻閤編/篆刻小叢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