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圖謀:改變世界的80個日常創意陰謀

設計的圖謀:改變世界的80個日常創意陰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 阪井直樹 著,賴惠鈴 譯
圖書標籤:
  • 設計
  • 創意
  • 創新
  • 日常生活
  • 行為藝術
  • 社會實驗
  • 幽默
  • 惡搞
  • 文化
  • 思維方式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山東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9054706
版次:1
商品編碼:10360298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0-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1
字數:14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世界上沒有什麼從未有的設計,因為好東西早就都被設計齣來瞭。”——阪井直樹
美國NIKE300位設計師指名聽他現場演講,沒有人比他更子解日本設計趨勢!
日本概念傢阪植樹將全球20年來的設計精華以及他在全球應邀巡迴演講的Emotional Program,全都濃縮在80篇設計圖謀中!
大師跨刀!日本平麵設計教父——原研哉 封麵裝幀設計
日本人都知道的超人氣插畫傢——川口澄子 80篇畫龍點睛的絕妙插畫
日本au KDDI、SONY、NISSAN……聯閤推薦。

內容簡介

   一直以來,身為一名設計師,我很少會用文字來解釋我在創作作品時的創意和心思,因為我總認為“百聞不如一見”,隻需一張照片,或許就能錶達我想說的韆言萬語。然而,在寫這個專欄的時候,我的想法是,我有沒有辦法通過語言來嚮那些不能謀麵的人傳達我的設計理念?隻要以文章的方式把那些曖昧不明的設計理念明確地錶達齣來,即使是不能謀麵的人應該也能瞭解我所呈現的世界。

作者簡介

阪井直樹(Naoki Sakai),1947年生於日本京都。1966年進入京都市藝術大學設計係就讀。1973年成立水工作室股份有限責任公司。1987年為日産汽車設計“Be-1”。1995年“O-Pruduct”參加MoMA的展覽,之後成為MoMA的永久館藏。

精彩書評

   這本書裏的所有概念,都是培育齣戰略性設計的創意種子。設計人不可不讀的精彩之作。
——SONY顧問

目錄

PLOT 01 奧迪TT Coupé
PLOT 02 菲利普·斯塔剋
PLOT 03 飯田橋站
PLOT 04 新迷你
PLOT 05 格溫奈·尼古拉斯
PLOT 06 馬剋·雅各布斯
PLOT 07 NIKE&SONY;
PLOT 08 機械式手錶
PLOT 09 數碼相機
PLOT 10 手機
PLOT 11 SOPHNET.
PLOT 12 陳幼堅
PLOT 13 日本的椅子
PLOT 14 機器人
PLOT l5 韓國的設計
PLOT l6 眼鏡
PLOT 17 設計師酒店
PLOT 18 山中俊治
PLOT 19 網頁設計
PLOT 20 鈴木愛德華
PLOT 21 自主魔力
PLOT 22 電視遊戲機
PLOT 23 奧利弗·布萊
PLOT 24 馬西莫·約薩·吉尼
PLOT 25 河口洋一郎
PLOT 26 感食
PLOT 27 國旗
PLOT 28 戴森吸塵器
PLOT 29 從“和”到WA
PLOT 30 抗老化醫學
PLOT 31 香水瓶
PLOT 32 蘋果計算機
PLOT 33 製服
PLOT 34 甜點
PLOT 35 公寓
PLOT 36 指甲彩繪
PLOT 37 日本庭園
PLOT 38 煙火
PLOT 39 打火機
PLOT 40 改造包包
PLOT 41 拐杖
PLOT 42 繪本
PLOT 43 車站便當
PLOT 44 節能設計
PLOT 45 太空時代設計
PLOT 46 特倫斯·康蘭爵士
PLOf 47 超薄電視
PLOT 48 新型路麵電車
PLOT 49 插畫
PLOT 50 實體模型
PLOT 51 大江匡
PLOT 52 煙灰缸
PLOT 53 商標
PLOT 54 筷子
PLOT 55 道路交通標誌
PLOT 56 日式點心
pLOT 57 汽車設計師
PLOT 58 織品設計
PLOT 59 食玩
PLOT 60 牙簽
PLOT 61 MoMA
PLOT 62 自動販賣機
PLOT 63 路易吉·科拉尼
PLOT 64 約翰·傑伊
PLOT 65 紙繩
PLOT 66 手錶上的數字盤
PLOT 67 礦泉水
PLOT 68 硬幣
PLOT 69 百貨公司的包裝紙
PLOT 70 齣入境的戳章
PLOT 71 藥
PLOT 72 書本設計
PLOT 73 嬰兒車
PLOT 74 乾電池
PLOT 75 樂器
PLOT 76 建築的結構
PLOT 77 菜單
PLOT 78 洗手間
PLOT 79 招牌
PLOT 80 阪井直樹的設計

精彩書摘

敝公司的佐藤老弟是個標誌迷,當他去世界各地旅行的時候,一定會把所到之處看到的標誌拍下來作為收藏。聽說促使他這麼做的契機是他在德國看到的禁止遛狗的標誌。標誌上畫的狗會因地區不同而有微妙的差彆,有的地方是聖伯納犬、有的地方是臘腸犬,就是這點挑起瞭他的興趣。
許多標誌是提供給當地人的情報工具,所以隻要當地居民可以理解,畫什麼都可以。隻不過,像是道路交通標誌或疏散路綫標誌等,就必須做到全世界統一。否則外來的語言不通的人會有生命的危險。標誌在全球化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必須讓語言不通的外國人也能夠瞭解其所要錶達的信息,不能是隻有少數人纔知道的“暗號”。
超越國境,持續錶現統一化的是歐洲的道路交通標誌,例如1909年製定、至今仍使用的十字路口、轉彎、凹凸不平與平交道四種標誌。歐洲道路交通標誌的特徵在於基本上不使用文字,而是以“象形文字”(錶情符號)、顔色、形狀來傳遞信息。例如大緻賦予標誌的顔色以某種意義,比如說紅色代錶禁止、黃色代錶注意、綠色代錶安全、藍色代錶指示對標誌的形狀也做瞭意義上的區分,如禁止停車之類的限製標誌為圓形,有高低差之類的警示標誌為三角形,錶示方嚮、距離之類的指示標誌為四邊形。隻要將這些規則加以靈活組閤,例如在紅色的圓形裏加上足球的圖案和斜綫,就可以簡單地錶示禁止踢足球之類的信息。
放眼全球,最獨特的當屬美國的標誌。其形狀是以四邊形為基礎,限製標誌為白色的四邊形。警示標誌為黃色的菱形,高速公路上的指示標誌為藍色或綠色的四邊形……諸如此類。大量的隻有文字的傳統標誌也是其特徵之一。

前言/序言

  “設計的圖謀”是從2001年12月1日發行的雜誌Pen(Hankyu Communications)開始連載的專欄。
  流行服飾、汽車、相機、手機……截至目前,我在工作上接觸到的與設計有關的經驗可以說是多到數不清。這個專欄對我而言,也是個親自執筆的全新挑戰。在這之前,我多半隻是13述,由彆人來記錄,真正自己動筆寫文章的次數,幾乎可以說是零,所以我和擔任編輯的深澤人先生通過無數次的電子郵件,每一期都是在修正錯誤中學習。
  一直以來,身為一名設計師,我很少會用文字來解釋我在創作作品時的創意和心思,因為我總認為“百聞不如一見”,隻需一張照片,或許就能錶達我想說的韆言萬語。然而,在寫這個專欄的時候,我的想法是,我有沒有辦法通過語言來嚮那些不能謀麵的人傳達我的設計理念?隻要以文章的方式把那些曖昧不明的設計理念明確地錶達齣來,即使是不能謀麵的人應該也能瞭解我所呈現的世界。
  或許也有人會認為,我在專欄中所介紹的牙簽或火車便當是怎麼設計的根本無關緊要。然而,在我看來,平常我們不以為然的一些東西,其實全都是經過設計的;在這個世界上,隻要是人做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經過設計的。
  我曾經在鬆岡正剛先生的文章裏拜讀過這麼一句話:“所有的工具、産品、商品都是把原本就潛伏在身體裏的情感嚮外投射之後所形成的東西。”這句話讓我再一次深深地體會到,人心其實就是設計的原型。
  何謂設計?  
好的,以下是一部虛構圖書的詳細簡介,旨在不包含您提到的書目內容,並力求自然流暢: --- 《星軌之下:古老文明的編碼與現代啓示》 作者: 伊萊亞斯·凡恩 (Elias Vance) 齣版社: 天穹之鑰文化 ISBN: 978-1-94733-812-5 頁數: 580頁 裝幀: 精裝,附送星象圖譜插頁 定價: 148.00 元 --- 內容簡介 在人類曆史的宏大敘事中,我們習慣於將文明的進步視為綫性的、可預見的演進。然而,隱藏在已知史料的褶皺深處,那些被時間侵蝕、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符號、結構和未解之謎,正指嚮一種截然不同的理解:某些古老的知識體係,並非自然誕生,而是以一種精心編排的方式,被嵌入瞭人類文明的底層代碼之中。 《星軌之下:古老文明的編碼與現代啓示》是一部跨越考古學、符號學、天文學和信息論的恢宏探險。作者伊萊亞斯·凡恩,一位在梵蒂岡圖書館從事隱秘文獻研究長達三十年的學者,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近乎偏執的求真精神,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那些遊離於主流曆史之外的“失落的模式”。 第一部分:天空的幾何——巴比倫的遺囑與北緯之謎 本書開篇聚焦於公元前兩韆年的兩河流域。凡恩教授挑戰瞭傳統觀點,認為現存的巴比倫泥闆記錄,特彆是那些描繪復雜三角函數和月相周期的片段,其精確度遠超當時的技術能力所能達到的水平。他通過對比巴比倫與同期中美洲瑪雅文明在天文記錄上的驚人同步性,提齣瞭一個大膽的假設:是否存在一個超越地理和時間限製的“信息源”? 研究的核心轉嚮瞭古代的測繪學。凡恩指齣,從埃及金字塔的基座角度到復活節島石像的精確朝嚮,都暗含著一套基於某一特定緯度綫(本書稱之為“凡恩參考點”)的幾何學規範。他首次公開瞭一係列通過高精度激光掃描發現的、隱藏在公元前三韆年建築結構中的次級符號矩陣,這些矩陣在肉眼觀測下毫無意義,但在特定星象排列下,卻能投射齣令人不安的數學一緻性。 第二部分:語言的殘響——楔形文字與基因圖譜的關聯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在於對“語言起源”的顛覆性探討。凡恩摒棄瞭猿猴發聲到原始語係的逐步演變論,轉而關注那些在不同文化中反復齣現的、具有高度結構化的“基本音素塊”。他利用先進的算法模型,對比瞭蘇美爾楔形文字中的“元音組閤”與現代基因測序中發現的某些非編碼DNA片段的頻率分布。 他提齣,某些象形符號,並非是對現實事物的描摹,而是對某種更高維度信息流的“翻譯錯誤”。例如,被認為是代錶“神祇”或“天空”的特定楔形符號,其筆畫結構與構成生命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在拓撲學上存在驚人的相似性。這暗示著,早期的人類語言係統可能被設計用來存儲和傳遞非口頭的、生物學層麵的信息。 第三部分:寂靜的時代——“斷裂點”與技術迴溯 凡恩教授將曆史的進程比喻為一部被反復擦寫和編輯的捲軸。他將公元前1200年左右地中海地區發生的“青銅時代晚期崩潰”視為一個關鍵的“信息清除事件”。這次崩潰並非簡單的戰爭或氣候變化所緻,而更像是一次針對特定技術和知識體係的係統性“格式化”。 通過對希臘神話中關於“黃金時代”和“被遺忘的巨人”的文本進行交叉比對,凡恩描繪瞭一個在數韆年前就已掌握瞭遠超我們想象的能源和信息存儲技術的社會形態。他通過對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城市規劃中流體力學模型的逆嚮工程分析,推測齣他們可能擁有基於聲波共振的材料加工技術。這些技術在“斷裂點”之後迅速失傳,留下的隻有殘破的典籍和無法解釋的工程奇跡。 第四部分:現代的共振——從粒子物理到數字噪聲 進入現代,凡恩將目光投嚮瞭二十世紀的科學突破。他探討瞭量子力學中“觀察者效應”的哲學含義,並將其與古代對“意念”和“宇宙意識”的描述相印證。他認為,現代物理學正在重新觸及那些古人似乎已經掌握的、關於物質與意識相互作用的底層規則。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論證齣現在對數字時代的分析中。凡恩揭示瞭現代互聯網早期數據傳輸協議中,那些看似隨機的“噪聲”和“校驗位”中,隱藏著與古代天文曆法高度吻閤的周期性模式。他暗示,我們所接收到的現代信息流,也許並非全然是人類的創造,而是某種跨越韆年、以不同介質(從岩石到光縴)持續傳遞的“母體代碼”的再次顯現。 結語:代碼的覺醒 《星軌之下》並非一本關於陰謀論的集閤,而是一份嚴謹的、基於實證的學術挑戰。它迫使讀者重新審視我們自詡為“進步”的曆史軌跡,並思考:我們所繼承的文明,究竟是野蠻生長的果實,還是一個被精心設計和周期性維護的宏大實驗場?凡恩的結論是警示性的:當我們破解瞭星軌之下的代碼,我們便有可能重新激活那些被文明故意遺忘的、既能創造奇跡,亦能帶來終結的古老力量。 本書適閤人群: 曆史學傢、符號學研究者、密碼學愛好者,以及所有對人類文明的起源和未來軌跡持有深刻疑問的思考者。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對“如何思考”這個主題有著濃厚興趣的人,讀過的相關書籍不少,但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麵,顯得有些枯燥。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卻完全不同,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耳邊娓娓道來,充滿瞭生活的智慧和洞察力。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思維模型,通過一係列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例子,變得生動、具體,讓人茅塞頓開。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停下來,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決策和行為模式,發現許多“原來如此”的瞬間。這種代入感極強,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接受灌輸,而是在一場與作者的智力探險中共同成長。它沒有故作高深的說教,全是平實的語言和真誠的分享,這種真誠感,是任何技術性書籍都無法比擬的。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視角似乎打開瞭一個新的維度,很多過去模糊不清的概念,都有瞭清晰的輪廓。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對“日常”的重新定義。我們總以為那些驚天動地的成就纔值得大書特書,卻忽略瞭我們每天都在重復的那些微小行為中蘊含的巨大能量。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總是能從最不起眼的生活細節中,挖掘齣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卻極具變革潛力的“錨點”。比如,作者談到光綫對情緒的影響,或是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專注力波動,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在經曆的,卻從未從“設計”的角度去審視它們。讀完之後,我開始有意識地去“設計”我的早晨流程,去“優化”我的工作環境,這些改變雖然微小,但纍積起來的效果卻非常顯著。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一個現成的解決方案,而在於激發你對自己生活環境的主動權,讓你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一個積極的“生活架構師”。這種賦權感,是它區彆於其他同類書籍的關鍵所在。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那種低調的質感和巧妙的留白處理,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拿到手的時候,甚至有點捨不得馬上翻開閱讀,生怕破壞瞭它原本的完美。內頁的排版也看得齣是用心設計的,字體選擇舒服、行距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的一些插圖和圖錶,它們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與文字內容緊密結閤,甚至在某些地方,一張圖勝過韆言萬語,清晰地闡釋瞭一些抽象的概念。這種對視覺體驗的重視,在當今的齣版物中實屬難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讓人在閱讀之餘,也能享受到視覺上的愉悅。這種細節上的考究,體現瞭齣版方對閱讀體驗的深度理解和尊重,絕對是值得收藏的一本好書。我甚至考慮再買一本收藏起來,一本用來細細品讀,一本保持原樣,留待未來迴味。

評分

坦白說,我最初翻開這本書是抱著一種“隨便看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宣揚“改變生活”的書籍太多瞭。但很快,我就被它那種結構化的邏輯吸引住瞭。它不是那種零散的“小竅門集閤”,而是一套完整的思考工具箱。書中的論述層次分明,層層遞進,仿佛在搭建一座精密的思維迷宮,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尤其欣賞作者在構建論點時所展現齣的嚴謹性,每一個論據都像是經過反復推敲的基石,穩固而可靠。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去迴顧前幾章的內容,發現後麵的章節其實是對前麵知識點的巧妙延伸和應用。這種設計讓知識的積纍過程非常自然,讀完後,你不是得到瞭一堆孤立的信息點,而是獲得瞭一套可以係統化應用於生活的認知框架。對於那些追求深度思考和邏輯清晰度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資源。

評分

我嚮來比較注重書籍的“可操作性”,很多理論書籍讀完後,閤上書本,感覺自己依然原地踏步。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總是能將復雜的概念“降維打擊”,轉化為可以直接在當天下午就嘗試的行動步驟。它沒有那些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是給齣瞭清晰的“如果A發生,那麼我應該B”的思維路徑。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處理復雜問題時所體現齣的那種務實態度,不迴避睏難,但更強調通過係統的、小步快跑的方式去實現突破。我甚至在閱讀過程中,就隨手在筆記本上畫下瞭幾張流程圖,用來梳理書中的某些方法論,這在其他書中是很少見的。它更像是一本工作手冊,而不是一本單純的閱讀材料。對於希望立即看到實際效果,並能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工具箱的實踐型讀者,這本書絕對是近年來最值得投資的一本書籍之一,它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並且效率極高。

評分

這本書很不錯值得推薦

評分

80篇畫龍點睛的絕妙插畫 NIKE&SONY 21 PLOT 從“和”到WA 32 庭園 庭園 40 43 PLOT 新型路麵電車 PLOT PLOT 食玩 食玩 62 PLOT r礦泉水 齣入境的戳章 73 PLOT 洗手間 流w行服飾、汽車、相機、手機……截至A目前,我在工作上B接觸到的與設計有關的經驗可以說是F多到數不清。這個G專欄對我而言,也I是個親自執筆的全新挑戰。在這之前,我多半隻是13述N,由彆人來記錄,真正自己動筆寫文章Q的次數,幾乎可以S說是零,所以我和擔任編輯的深澤人先V生通過無數次的電子郵件,每一期都是在修正錯誤中學習。

評分

非常喜歡 非常喜歡 非常喜歡

評分

很有啓發的書很有啓發的書很有啓發的書很有啓發的書很有啓發的書

評分

大概期望太高,拿到手已經閱讀瞭二三十篇,覺得還不錯,但是沒有想象中如此驚艷~

評分

學不學設計看都好,創意人一定要看

評分

書還不錯吧!價格比較超值啊!

評分

正版圖書,價格便宜,非常滿意!

評分

雙十一前下的單,雙十二纔收到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