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精裝)
:49.00元
作者:曹聚仁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108040046
字數:347000
頁碼:467
版次:3
裝幀:精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修訂本)》主要內容包括:從一件小事談起、章太炎:《國故論衡》、世道不同瞭、鵝湖之會、迴到文瀾閣去、顧頡剛之言、鄒人之子、從疑古到信古、也談《三字經》、一字之差、迴想四十八年前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等。
目錄
修訂說明
餃訂說明
部分
一 從一件小事談起
二 章太炎:《國故論衡》
三 世道不同瞭
四 鵝湖之會
五 迴到文瀾閣去
六 顧頡剛之言
七 鄒人之子
八 從疑古到信古
九 也談《三字經》
十 一字之差
十一 迴想四十八年前事
十二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第二部分
一 《原儒》
二 素王的影子
三 春鞦一戰國
四 方士一儒生
第三部分
一 博士與博士弟子
二 經今古文之爭
三 王充一鄭玄
四 魏晉玄學
五 《易》、《老》與《論語》
六 經迷
第四部分
一 先秦諸子
二 老莊
三 逍遙
四 楊墨
五 墨傢與《墨辯》
六 孟苟
七 戰國百傢中之“絕學”
八 申商及韓非
第五部分
一 插說一段閑話
……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第九部分
第十部分
第十一部分
第十二部分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它沒有像傳統學術專著那樣堆砌艱澀的術語和繁復的考據,而是采用瞭更為舒緩、娓娓道來的筆調。作者仿佛是一位學識淵博卻又平易近人的老者,領著讀者漫步在中國思想文化的曆史長廊中。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使得即便是那些曾經被認為晦澀難懂的思想流派,在這裏也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能夠觸摸到先哲們的呼吸和思想的火花。讀完一個章節,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期待著下一部分將如何展開新的篇章。這種流暢的閱讀體驗,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接觸深奧學術話題的門檻,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沉浸其中,收獲頗豐。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對於思想史的獨特洞察力,那種跳脫齣傳統框架的分析視角著實令人耳目一新。他似乎總能精準地捕捉到不同時代思想內核中的微妙變化和內在邏輯的遞進關係,避免瞭簡單地羅列人物和觀點。更令人贊嘆的是,他並非隻停留於對曆史的迴顧,而是巧妙地將那些古老的概念與現代社會的問題進行對比和反思,使得閱讀不再是單嚮度的知識吸收,而變成瞭雙嚮度的思想碰撞。這種穿透曆史的眼光,讓書中的討論充滿瞭現實的張力和啓發性。每次閤上書本,我都會花上幾分鍾來整理自己的思緒,因為書中提供的思考維度和深度遠超我的預期,迫使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過去對一些核心概念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精裝本的質感厚重而典雅,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深度,那種沉穩的墨色和字體排版,初看之下就給人一種莊重、值得細細品味的感覺。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頗為考究,觸感細膩,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即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裝訂工藝也相當紮實,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和齣版方對這本書的用心。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長久珍藏的藝術品。我特意把它放在瞭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每次路過,都會被它散發齣的那種古典而又充滿智慧的氣息所吸引。對於喜歡收藏實體書,尤其鍾愛精裝本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物理形態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它讓閱讀行為從單純的信息獲取,升華成瞭一種儀式感十足的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兼具瞭學術的嚴謹性與文學的美感,這在學理著作中是相對罕見的。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遣詞造句精準到位,既有文人特有的雅緻,又不失思想傢應有的銳利。我特彆欣賞那些過渡句和總結性的段落,它們往往是神來之筆,將前麵復雜的論證完美地收攏在一起,給讀者一種豁然開朗的暢快感。這種高質量的文字輸齣,使得閱讀過程成為一種美的享受。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式的陳述,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文字流淌,讓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領略到瞭漢語錶達的魅力。可以說,這本書在保持學術深度的同時,成功地做到瞭“雅俗共賞”的平衡點。
評分從實用性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是多維度的。它不僅適閤那些專業研究曆史或哲學的學者作為參考和啓發,對於任何渴望提升自我思維深度、瞭解民族文化根基的普通讀者來說,都是一份極佳的讀物。它提供瞭一個係統而又易於理解的框架,幫助我們構建起對中國思想脈絡的基本認知地圖。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一種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引導讀者不盲從權威,而是去追溯思想的源頭,去質疑既有的解釋。這對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決策都産生瞭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讓我看待問題時,能多一層曆史的厚度和思想的穿透力。這本書,絕對是書架上值得反復翻閱的常備工具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