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科觀花植物

天南星科觀花植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鳳祥 編
圖書標籤:
  • 天南星科
  • 觀花植物
  • 植物學
  • 園藝
  • 花卉
  • 植物圖鑒
  • 觀賞植物
  • 科普
  • 植物分類
  • 園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林業齣版社
ISBN:9787503854712
版次:1
商品編碼:1042267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花卉栽培養護新技術推廣叢書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花卉業作為一種高效農業産業,在農業及農村經濟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組織編輯齣版這套花卉栽培養護新技術推廣叢書,由工作在花卉生産、研究、教學、應用、管理一綫的科研、技術專傢以問答的形式,對讀者提齣的各種問題給予解答,通俗易懂,針對性強。該套叢書的齣版,對於普及花卉栽培養護知識、提高花農素質,對花斤産業的發展,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必將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錄

一 形態篇
1.怎樣識彆馬蹄蓮形態?
2.怎樣分辨常見的兩種花燭?
3.怎樣識彆銀苞芋?
4.怎樣識彆魔芋?
5.怎樣識彆獨角蓮?
6.常見栽培的犁頭尖屬植物有哪幾種?如何區分?

二 習性篇
1.馬蹄蓮在什麼環境下能良好生長?
2.在什麼環境或條件下,彩色馬蹄蓮纔能良好生長開花?
3.花燭的習性是怎樣的?在什麼環境中長勢最好?
4.火鶴芋在什麼環境中長勢最好?
5.請詳述多花銀苞芋栽培需要什麼環境?
6.栽培好魔芋需要什麼環境?
7.犁頭尖的習性如何?什麼環境纔能良好生長?
8.在什麼環境中,獨角蓮長勢最健壯並能良好開花?

三 繁殖篇
1.馬蹄蓮怎樣分株繁殖?何時分株最好?
2.馬蹄蓮怎樣播種繁殖?
3.栽培馬蹄蓮已多年,從未結實是什麼原因?
4.彩色馬蹄蓮怎樣分株繁殖?
5.花燭、火鶴等能否分株繁殖?怎樣實施?
6.銀苞芋怎樣分株繁殖?
7.魔芋類如何分株繁殖?
8.獨角蓮怎樣分株?何時分株最好?
9.犁頭尖怎樣分株繁殖?何時分株最好?
10.新年旅遊時去看望老同事,見窗前一盆馬蹄蓮生長得朝氣蓬勃,幾朵花皓自如雪。盆內壁處有多株2~3片葉的小苗,能否掘苗帶迴栽培?
11.入鞦郵寄來的馬蹄蓮塊根無葉也無新根,老根也被剪除,這樣的球根能否成活?會不會影響當年開花?
12.朋友贈送的馬蹄蓮塊莖有似地下害蟲啃咬過的痕跡,是否需要處理後栽植?
13.馬蹄蓮塊莖先端分成2~4芽,由接連處嚮上高隻有1~2厘米,能否按單芽切分?
14.南方老友於10月份寄來一批黃綠色魔芋果實,開箱後果實鮮活無損,應怎樣貯藏?
15.塑料麵溫室環境,鼕天播種郵寄來的幾種天南星科觀花類種子,為什麼經過鼕季、春季到鞦季仍不齣苗?怎樣纔能齣苗?

四 栽培篇
1.自建小花圃溫室中,鞦季分株餘下來的馬蹄蓮小塊莖怎樣在容器中養苗?2.在簡易溫室中,成形塊莖的馬蹄蓮,如何容器栽培纔能良好開花?
3.樓房環境,鞦季分栽的馬蹄蓮在東嚮陽颱養護長勢很好,入鼕後移至南嚮封閉陽颱,齣現花蕾後,葉片變暗、內捲是什麼原因?
4.傢庭條件栽培的馬蹄蓮因追光,老葉片彎嚮一側,花友說不能轉盆,一旦轉盆就不能開花瞭,是真的嗎?怎樣既能良好開花又保持株冠圓整?
5.鄰居送給的馬蹄蓮小苗,原隻有1株苗,目前有七八株苗瞭,年年鞦後長葉,夏季落葉,但一直不見開花是什麼原因?
6.傢裏栽培的馬蹄蓮需要脫盆換土,市裏沒有園土,花卉市場也無供應,有栽培其它花卉的舊盆土是否可用?
7.前幾年由一個小花圃選購的馬蹄蓮,一盆中有3株苗。第一朵花開放時發現為重瓣(即2個佛焰苞片),第二朵花仍為重瓣,以後開的花漸小均為單瓣。第二年脫盆換土後,直到現在再無重瓣齣現,是什麼原因?怎樣纔能使其再齣現重瓣花?
8.怎樣容器栽培馬蹄蓮,在水池中越夏?
9.怎樣批量在溫室平畦中栽培馬蹄蓮小塊莖苗?
10.傢庭養花施肥,因有異味,不便應用常規有機肥。除應用蹄角片外,怎樣選用市場供應的小包裝有機肥栽培馬蹄蓮?
11.在花卉市場怎樣選購盆栽開花馬蹄蓮?
12.大廳、會議廳需要口徑50厘米左右大盆栽培的馬蹄蓮叢株,市場又無供應。怎樣自己組閤?
13.馬蹄蓮陳設觀賞期間如何養護?
14.自建小花圃,左臨河岸,右靠小公路,地帶狹長。建有十幾棟塑料薄膜麵溫室,其中有兩棟平畦栽培馬蹄蓮小塊莖,土壤為沙壤土,因當時條件限製,基肥應用的是復閤有機肥,也曾追施氮、磷、鉀肥,也不缺水,但長勢弱而矮小,葉片伸展不開,經查也無病蟲害,是什麼原因?
15.如何在市場上選擇馬蹄蓮塊狀莖?32
16.容器栽培的馬蹄蓮成品植株如何運輸?
17.塑料薄膜簡易溫室內怎樣生産馬蹄蓮切花?
18.花燭及火鶴分株苗在溫室內怎樣栽培養護纔能良好生長?
19.樓房條件怎樣栽培火鶴芋?
20.春節由花卉市場選購瓷盆栽培的紅鶴芋,株叢緊密,每盆有開放的花朵十餘支,還有不少尚未開花的花蕾,陳設於會議報告大廳。十餘天後,部分花朵枯乾,葉片變黃,並開始韆枯,是什麼原因?
21.鼕季在傢中庭院的蔬菜溫室中,夏季在蔭棚下盆栽火鶴芋已經有6年之久,雖然每年能開花,但不見株叢變大,葉片越養越少,是什麼原因?
22.國外引入的彩色馬蹄蓮成熟塊莖,如何作切花栽培?
23.簡易溫室中,如何容器栽培彩色馬蹄蓮及紅花、黃花馬蹄蓮?
24.怎樣在花卉市場選購彩色馬蹄蓮塊莖?
25.中國新年(春節)由花卉市場選購盆栽彩色馬蹄蓮。已開花的株叢如何選購?怎樣短途搬運?運迴後怎樣栽培養護?
26.彩色馬蹄蓮能否在同一溫室內連續多年栽培?
27.簡易溫室環境怎樣栽培白鶴芋類分株苗?
28.陳設於單位客廳、大堂、會議廳及四季廳的容器栽培白鶴芋類怎樣養護管理?
29.花友栽培的大白鶴芋,夏季放在濃蔭樹下,因樹冠大,枝繁葉密,幾乎沒有直射光照射。場地地麵潮濕,開花後潔白如玉,端莊美觀。開放一段時間後,由先端及葉緣開始變綠,而後變為綠色,且保持時間很長,是否發生突變或其它原因?我在封閉陽颱內栽培,開花後是否也能變綠?
30.住樓房,有封閉陽颱。由花卉市場購買的白鶴芋開花叢株應怎樣栽培養護?
31.在距我傢約30韆米左右的山中,遼東櫟、小葉椴疏林下有一種腳踏時軟綿綿、多年積纍的腐葉土,用木棍下紮測量約有1米多厚。地錶麵無喬灌木,隻有為數不多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錶土多為黃褐色碎葉,10厘米下為黑色腐熟的爛葉狀腐葉土。能否取來作自鶴芋類、馬蹄蓮類、紅鶴芋等栽培的腐葉土應用?
32.傢庭環境栽培的白鶴芋,春季分株後苗很好,進入炎夏後,放在封閉陽颱長勢減弱,葉色變暗。放置在北嚮陽颱,株叢明顯健壯,是什麼原因?
33.室內栽培的白鶴芋,第一年是帶花選購的,以後2年始終不見開花,是什麼原因?
34.怎樣栽培犁頭尖纔能良好生長開花?
35.業餘愛好栽培奇花異草。住樓房3層,有南、北、東三嚮陽颱,陽颱有護欄,護欄有防雨罩。南方老朋友送來幾盆犁頭尖,他說當地稱燈颱花,倒也形像。在哪個方嚮陽颱栽培最好?怎樣栽培養護?
36.露地栽培魔芋小球根苗,怎樣養護纔能加速球莖長大?
37.魔芋成熟大球怎樣上盆?怎樣栽培養護纔能既觀花又賞葉?
38.樓房陽颱、平颱、護欄內怎樣栽培魔芋?
39.綠地要求片植獨角蓮,應怎樣施?
40.怎樣在庭院中容器栽培獨角蓮?
41.顧來栽培紅鶴芋、孔雀竹芋的舊盆土,已經堆放3年多瞭,能否加一些肥料用來栽培魔芋及獨角蓮?
42.容器栽培魔芋、犁頭尖、獨角蓮,追肥時想用磷酸二氫鉀或磷酸二銨時應怎樣施用?
43.單位花房大修,想藉此機會將花房內及前邊部分栽培場地建地下貯水池,貯存雨水供缺水時應用,是否可行?應考慮哪些事項?
44.土山、林緣或疏林下片植獨角蓮,應怎樣栽植養護?
45.十幾年前堆積在土山北坡有兩三米厚、幾十平方米麵積的廢棄鴨糞、臭蛋、死鴨、稻草等混閤物,目前已經呈黑色粉狀,錶麵光禿禿的不生任何雜草,附近有發酵味。能否運迴作肥料應用?對花卉有無害處?
46.早春由花卉市場選購的紅鶴芋,有幾支花朵已經開放,尚有幾支花蕾,擺放在封閉走廊花架上,未開放的花蕾全部乾枯,是什麼原因?
47.切花彩色馬蹄蓮多長時閬輪作1次?
48.魔芋球莖乾藏與沙藏對發芽生長有無區彆?

五 病蟲害防治篇
1.栽培彩色馬蹄蓮、紅鶴芋等用的基質如何高溫滅菌滅蟲?
2.栽培:匕壤或混閤基質怎樣暴曬滅菌?
3.栽培土壤怎樣用福爾馬林消毒滅菌?
4.彩色馬蹄蓮塊莖發生腐爛病應如何防治?
5.怎樣防治馬蹄蓮枯萎病?
6.馬蹄蓮生長期間發生腐莖病如何治療?
7.馬蹄蓮發生灰黴病如何防治?
8.發現細菌性軟腐病如何防治?
9.有紅蜘蛛危害如何殺除?
10.有蚜蟲危害怎樣殺除?
11.有薊馬危害怎樣防治?
12.窗颱上栽培的馬蹄蓮、犁頭尖等盆內土錶,常有蚯蚓排泄物,盆底孔處也有漏土現象,應怎樣殺除?
13.溫室中有蛞蝓及蝸牛危害,如何防治?
14.發現有橢圓形、灰黑色、多足的潮蟲子,在花盆四周及盆底下爬來爬去,非常厭惡,應怎樣徹底消滅?

六 應用篇
1.馬蹄蓮怎樣應用?
2.花燭類怎麼應用?
3.白鶴芋類如何應用?
4.魔芋類如何應用?
5.犁頭尖怎樣應用?
6.獨角蓮怎樣應用?

前言/序言


璀璨花海:地球的絢爛饋贈 在廣袤無垠的自然界中,有這樣一群植物,它們以其令人驚嘆的色彩、多樣的形態和奇特的結構,吸引著無數目光,也豐富著我們對生命之美的認知。它們不是以果實誘人,也不是以香氣迷人,而是以自身綻放齣的奪目光彩,譜寫著一麯麯生命贊歌。它們是地球賜予我們的絢爛饋贈,是隱藏在平凡綠色中的驚艷藝術品。 本書將帶領您深入探索那些以“觀花”為主要觀賞價值的植物世界。我們不局限於單一的植物科屬,而是以更廣闊的視野,搜尋那些為世界增添色彩的傑齣代錶。從庭院中嬌艷欲滴的玫瑰,到懸崖邊孤傲挺立的龍膽,再到熱帶雨林中神秘莫測的食蟲植物,它們都以獨特的方式詮釋著“花”的含義。 第一章:花之語——花的奧秘與藝術 為何有些花朵色彩斑斕,而有些卻樸實無華?為何有的花朵結構復雜精巧,有的卻簡單大方?在本章中,我們將揭開花的神秘麵紗。我們會探討花的色彩是如何産生的,哪些色素參與瞭這場色彩的盛宴,以及色彩對植物生存的意義——吸引傳粉者,抑或警示捕食者。 我們還將深入研究花的形態。從最基礎的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的結構,到各種奇特的變態,如閤瓣、離瓣、輻射對稱、兩側對稱,甚至是無對稱的花朵。我們會解析這些形態是如何適應不同的傳粉機製,如何幫助植物在復雜的生態環境中繁衍生息。例如,管狀的花朵如何吸引蜂鳥,碟狀的花朵如何迎閤蝴蝶,而幽深的花筒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等待著特定訪客的到來。 花的香氣,也是構成其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瞭解植物産生香氣的化學成分,以及這些香氣在吸引傳粉者、驅趕害蟲,甚至在植物繁殖後期嚮種子傳播者傳遞信號方麵的作用。有些香氣如蜜糖般甜美,引人陶醉;有些則如野性的呼喚,充滿力量;還有些,甚至能模仿腐肉的氣味,以其獨特的方式吸引特定的傳粉者。 第二章:色彩的交響——世界知名觀花植物巡禮 本章將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我們將帶領讀者領略來自世界各地的經典觀花植物。 薔薇科的華麗與優雅: 玫瑰,這位花中皇後,自古以來便是愛情與美麗的象徵。我們將追溯其悠久的曆史,從古老的野薔薇到現代園藝培育的韆姿百態,深入瞭解不同品種的玫瑰在花型、花色、香氣上的微妙差異,以及它們在世界各地的文化意義。除瞭玫瑰,我們還將介紹薔薇科的其他明星,如月季、梅花、櫻花等,它們各自以不同的風姿,在春天或鞦天,點綴著大地。 菊科的頑強與多樣: 菊科植物以其數量龐大、分布廣泛和適應性強而著稱。從我們熟悉的菊花,到非洲菊的明快,再到嚮日葵的陽光,以及那些隱藏在野外,不為人熟知卻同樣美麗的野菊,它們展現瞭生命力頑強的另一麵。我們會探討菊科植物獨特的頭狀花序結構,以及它們如何通過緊湊的排列,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魅力,吸引傳粉者。 豆科的溫婉與實用: 很多人可能將豆科植物主要與食用豆類聯係起來,但實際上,豆科傢族中也蘊藏著眾多美麗的觀花植物。紫藤那如瀑布般垂落的花串,金鏈花的串串金鈴,以及紫色的鳶尾,都以其獨特的姿態,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我們將瞭解豆科植物的蝶形花結構,以及它們在生態係統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百閤科的純淨與高貴: 百閤,以其純潔無瑕的姿態,象徵著高雅與純真。我們將探索不同品種的百閤,從唐菖蒲的挺拔,到鬱金香的優雅,再到風信子的芬芳,它們都屬於百閤科大傢族,各自擁有著獨特的魅力。我們會瞭解百閤科植物的鱗莖結構,以及它們如何儲存能量,為來年的綻放做準備。 蘭科的奇特與精緻: 蘭花,以其變幻莫測的花型、絢麗多彩的色彩和獨特的繁殖方式,被譽為“植物界的皇後”。我們將深入探索蘭科植物的奧秘,從附生蘭、地生蘭的生長習性,到各種形態各異的花朵,如蝴蝶蘭的翩翩起舞,石斛蘭的玲瓏剔透,以及各種奇異的“蟲形”蘭花,它們都展現瞭自然界令人驚嘆的創造力。 其他絢麗的角落: 除瞭上述幾大科屬,我們還將目光投嚮更多令人驚艷的植物傢族。例如,錦葵科的蜀葵、芙蓉,馬鞭草科的馬鞭草,傘形科的各種野花,以及那些令人驚嘆的食蟲植物,如豬籠草、捕蠅草,它們以其獨特的生存策略,和同樣絢麗的花朵,吸引著我們的目光。 第三章:花的生存之道——適應與繁衍 植物的生存並非易事,每一朵花的綻放,都凝聚著無數的努力與智慧。在本章中,我們將從更深層次的生物學角度,探討觀花植物的生存之道。 傳粉的藝術: 絕大多數觀花植物的最終目的都是為瞭繁衍後代,而傳粉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我們將詳細介紹各種傳粉方式,包括風媒、蟲媒、鳥媒,甚至水媒。我們會深入研究植物如何通過色彩、形狀、氣味,以及花蜜等方式,吸引特定的傳粉者,並與之形成共生關係。例如,某些蘭花會模仿雌性昆蟲的氣味,吸引雄性昆蟲前來“求偶”,並在過程中完成授粉。 抗逆的智慧: 花朵的綻放也麵臨著各種挑戰,如乾旱、寒冷、病蟲害等。我們將探討觀花植物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下生存,以及它們進化齣的各種抗逆機製。例如,某些植物的花朵能在嚴寒中綻放,某些則能在乾旱的土地上頑強生長,它們的生存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季節的韻律: 每一朵花的綻放,都遵循著自然的節律。春天的生機勃勃,夏天的熱情奔放,鞦天的沉靜絢麗,甚至鼕天的堅韌綻放,都構成瞭自然界獨特的季節韻律。我們將瞭解不同觀花植物的開花時間,以及它們如何適應不同季節的生長需求。 第四章:人與花的對話——曆史、文化與應用 人類與花的緣分,早已貫穿古今。在本章中,我們將探尋花在人類曆史、文化和生活中的地位。 曆史的長河: 從古代文明的壁畫、詩歌中對花的描繪,到中世紀的植物圖譜,再到近現代的園藝發展,花朵始終是人類藝術創作和生活美化的重要元素。我們將迴顧花在不同曆史時期的象徵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瞭人類的審美觀念。 文化的多彩: 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花都有著獨特的象徵意義。例如,在中國,牡丹象徵富貴,梅花象徵堅韌;在日本,櫻花象徵短暫的美麗;在西方,玫瑰象徵愛情。我們將一起領略不同文化背景下,花朵所承載的豐富內涵。 生活的點綴: 觀花植物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從傢庭的盆栽,到公園的綠化,再到節日的慶典,花朵無處不在。我們將介紹各種觀花植物的栽培技巧,以及它們在園林設計、藝術插花等領域的應用。 未來的展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觀花植物的認知和應用也在不斷深化。新的品種被培育齣來,新的栽培技術被開發齣來,它們為我們帶來瞭更豐富的色彩和更美好的生活。我們將對觀花植物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以及它們在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等領域可能發揮的作用。 本書旨在通過係統而生動的敘述,帶領讀者走進一個五彩斑斕、充滿生命活力的觀花植物世界。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激發您對自然的無限熱愛,以及對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片璀璨的花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喜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簡直是視覺享受,每一頁都充滿瞭匠心。我平時閱讀這類專業書籍容易感到枯燥,但《天南星科觀花植物》采用瞭大量的綫條圖與高清攝影作品的穿插布局,使得復雜的結構描述變得直觀易懂。尤其是那些關於幼苗期和成熟期形態對比的插圖,對於需要長期追蹤觀察的園丁來說太重要瞭。此外,作者在書中穿插瞭一些曆史軼事,比如某些天南星科植物在古代醫藥或文化中的地位,這為冰冷的植物學知識增添瞭人文色彩。我個人非常欣賞書中對不同栽培環境下植株形態變異的討論。比如,在不同濕度下,某些種類葉片和花序的油潤度會如何變化,這些細微的觀察點,隻有真正長期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栽培者纔能體會到。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僅告訴你“是什麼”,更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

評分

讀完《天南星科觀花植物》後,我發現我對“觀花”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理解。過去我總以為天南星科的重點在於葉片,這本書卻用大量的篇幅和精妙的插畫,展示瞭它們的佛焰花序和肉穗花序是如何在形態上和功能上實現驚人的多樣性與進化適應。作者對不同屬間花部結構的比較分析非常到位,比如對球芋屬和馬蹄蓮屬花序的對比,體現瞭植物演化上的微妙差異。其中有一章專門討論瞭它們如何吸引傳粉昆蟲——氣味、顔色甚至是熱帶溫室效應的模擬,讀起來像是在看一部微觀世界的生態紀錄片。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顔色光譜與昆蟲視覺”的章節,它解釋瞭為什麼有些天南星科的花朵會呈現齣我們人眼難以察覺的深紫色或近乎黑色的調子。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信息密度令人印象深刻,絕對適閤那些想從“養花愛好者”進階到“植物觀察傢”的讀者。

評分

這本《天南星科觀花植物》簡直是園藝愛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對天南星科植物的奇特花序和熱帶風情著迷,但市麵上很多書籍都過於學術化,看得我雲裏霧裏。這本書的編排非常貼心,從基礎的植物形態學講起,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海芋、滴水觀音、花燭等大傢熟悉的物種,以及更多罕見品種的習性。圖片質量極高,每一個物種都有精美的彩圖和詳細的解剖圖,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清晰分辨不同種類的特徵。尤其是關於光照、水分和土壤酸堿度的詳細推薦,簡直就是一本實戰手冊。我根據書中的指導,成功地將我那盆總是黃葉的龜背竹養得綠意盎然,新葉蹭蹭地往外冒。對於想要打造室內雨林景觀的朋友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物種選擇和養護技巧,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它不僅僅是圖鑒,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花農手把手在教你如何與這些迷人的植物和諧共處。書的裝幀也很精美,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起來非常享受。

評分

我是一個資深的植物分類學愛好者,平時主要研究的是蘭科植物,這次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天南星科觀花植物》。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其嚴謹的分子係統學分析與傳統的形態學描述相結閤的方式。作者對屬下物種的劃分和命名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很多我原先認為是同一物種的,在書中根據最新的DNA測序結果被重新歸類或提升為獨立的種。這對於做學術參考或者進行物種鑒定的人來說,無疑提供瞭極高的準確性。書中提供的檢索錶非常詳盡和專業,即便是花朵結構高度相似的物種,也能通過特定的苞片脈絡或雄蕊排布的細微差異來區分。這本書的深度和權威性,已經達到瞭可以作為大學植物學課程參考教材的水平。它清晰地展示瞭現代植物分類學是如何運用多學科工具來描繪天南星科這個龐大而復雜的傢族的演化曆史。

評分

坦白說,我購買《天南星科觀花植物》是帶著一點點懷疑的,畢竟市麵上同類書籍很多,很容易雷同。但這本書的視角極其獨特,它沒有將重點放在流行的室內觀葉品種,而是聚焦於那些在特定地理區域內纔能見到的、花朵形態極為怪誕或色彩極為鮮艷的物種。例如,書中對喜馬拉雅山脈和東南亞熱帶雨林中一些稀有芋屬植物的野外記錄和栽培難度分析,簡直是開拓瞭我的眼界。我尤其佩服作者在野外調研時所做的細緻記錄,包括它們在特定微氣候下的生長記錄和授粉成功率的統計數據。這不僅僅是一本植物識彆手冊,更像是一部結閤瞭植物地理學和生態學的深度報告。如果你已經厭倦瞭韆篇一律的“龜背竹養護指南”,這本書會帶你進入一個更廣闊、更具探索性的天南星科世界。它的價值遠超其標價,是植物學愛好者的必備藏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