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有名学者李零历经十余年,在中国各地一边考察一边读书,探究古代历史,思考当下问题,推出专题论著集《我们的中国》。全书分四编:靠前编“茫茫禹迹”,讲述中国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禹迹”是古人对中国的很初表达,本书通过禹贡九州总论中国地理的全貌。第二编“周行天下”,跟随古代“三大旅行家”的足迹寻访古今变迁。靠前位旅行家是孔子,第二是秦始皇,第三是汉武帝;孔子是宦游的代表,秦皇、汉武是巡狩的代表。第三编“大地文章”,既是山川考察记,也是家乡考古学。中国人很重视“老家”,寻根问祖也要有从纸上到地上的功夫。第四编“思想地图”,特别提到思想的重要性,“大一统”是古代的世界概念,中国叫“天下”。中国是一个文明漩涡,既有辐辏,也有辐射,雪球越滚越大,形成了“大一统”。 李零 著李零,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主要著作: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
《郭店楚简校读记》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
《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丧家狗——我读〈论语〉》
《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
《我们的经典》
《中国方术正考》
《中国方术续考》
《入山与出塞》
《铄古铸今》
《待兔轩文存?读史卷》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场文学上的盛宴,充满了对日常词汇的重新激活能力。很多句子读起来,初看平平无奇,细品之下,却能感受到词语排列组合产生的奇特韵律和画面感。作者似乎对汉语的每一个声调和字形都有着近乎偏执的敏感。我特别喜欢他描述自然光影变化时的用词,那种对“光”的捕捉,绝非简单的“明亮”或“昏暗”可以概括。例如,他描述清晨阳光穿过竹林时,在地面拉出的那些“锯齿状的、微颤的影斑”,让人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那份清凉与生动。这种对语言的极致雕琢,使得原本可能平淡无奇的场景,瞬间被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感官上的愉悦,仿佛舌尖上重新品尝到了久违的、复杂而纯粹的味道。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处理复杂议题时的那种不动声色的深刻。它避开了任何简单化的标签和预设立场,而是用一种近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式的冷静,去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们的生存智慧与困境。其中有一段关于北方某地转型期工业遗址的描写,那种钢铁锈蚀的冷峻与逝去辉煌的对比,被作者处理得极为克制。他没有直接批判,而是通过描述那片废墟中依然努力生活的几代人,比如守着老旧机器的退休工人、试图用艺术重塑这片空间的年轻人,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张力与矛盾。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叙事技巧,高级得令人叹服。它要求读者不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潜台词,去辨析那些未曾言明的无奈、希望与坚持。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发展”这个词汇的理解,一下子变得更加立体和沉重了。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在场感”。作者不是高高在上的观察者,他似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记录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的人生体验之中。读到关于那个偏远山区学堂的故事时,那种对知识渴望的描绘,充满了令人心碎的真诚。作者笔下的孩子们,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眼中闪烁着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向往,那种对“可能性”的珍视,穿透了纸张,直击人心。这种情感的传递是如此有力,以至于在读到其中一个孩子为了争取一支铅笔而付出的努力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对自我提升的近乎本能的驱动力。这本书成功地将“宏大叙事”的背景,转化为了无数个体为了尊严和更好生活而进行的、微小而坚韧的抗争,让人在合上书本后,对“生命力”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更具敬意的理解。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结构并非线性推进,初读时会略感挑战,但一旦适应了作者跳跃式的时空观,便会发现其内在的逻辑严密得如同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作者似乎总是在最不经意的地方埋下伏笔,然后用看似毫不相关的另一章节的内容来完成一次精妙的呼应。比如,开篇描绘的一场地方戏曲表演中的一个特定手势,直到全书接近尾声时,才在另一座城市的集市上以全然不同的语境再次出现,瞬间将两个看似独立的场景串联起来,揭示了一种跨越地域的文化母题。这种编织技巧,不是炫技,而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生活本身的碎片化和关联性。它提醒着我们,我们所经验的世界,从来都不是整齐划一的线性剧本,而是无数相互渗透的片段构成的复杂网络。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解开一个新的结,充满发现的乐趣和智力上的满足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视角实在太迷人了,作者仿佛拥有穿梭时空的能力,带领我们深入到那些被历史尘埃轻轻覆盖的角落。我读到关于某个南方小镇的描述时,那种湿润的空气、石板路上偶尔响起的脚步声,甚至能想象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和烟火气。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像描绘一幅工笔画,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厚重的时间感。他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的腔调,而是专注于个体生命在时代洪流中的微小波动,这反而让整体的张力更加富有层次。比如,书中关于某个家族几代人对一间老宅子的情感纠葛,那种对“根”的执着与割舍,写得我几度屏住呼吸。那种不加修饰的朴实,却蕴含着令人震撼的情感力量,让人不禁反思自己与过往的关系。这种对生活肌理的精微捕捉,远超一般的纪实文学,更像是一种带有哲思的散文诗,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心头总萦绕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乡愁,即便我本人并非那个小镇的居民。
评分李零可以说是出版界的尊崇了,好多人以之为偶像。
评分快递真快,印制很好,看完再说!
评分好
评分发货快 第2天到的 包装哈哈不错 精装本 没有破损 李零老师的书 有理有据 给个好评
评分完好无损,也很快
评分李零可以说是出版界的尊崇了,好多人以之为偶像。
评分非常好非常非常的好。
评分十分满意,价格公道。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