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那年月貫徹“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閤”方針,即使到瞭高三下,每周學生也要去工廠義務勞動半天。早上同學們去四川北路底的一傢皮件廠,返校途中經過我傢弄堂,大傢常來看我。每次我都早早地等著,聽同學們來瞭講班級的趣聞、講學習中的問題。他們走後,自己就趕緊補課。我用積攢下的一塊三毛零用錢買瞭《古代散文選》上冊,有看不懂的地方,便在書裏嵌上小條。一天,同學們又來瞭,看見我順手擱在桌上的書及小條,就關心地勸:“不能用功啊,當心身體。”沒兩天,我收到一封信,是位剛入團的同學寄來的,她姓招。“你雖病休在傢,但一定要關心國傢大事。要胸懷全球,放眼世界,不能將自己埋入古書堆,走白專的道路。”這是班上有同學在議論自己瞭,我覺得冤枉,也感到不安。彼時“文化大革命”的“號角”已經吹響,我不甘、也不敢做個落後分子啊。於是收起“封資修”的東西,每天聽廣播,到弄堂口郵局的報欄看報,我不能做《青春之歌》裏的餘永澤。
評分堂姐打來長途電話,說她孫子考進瞭阜陽師專。這小子是第三次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瞭,一傢人高高興興送他上學,他卻不好好讀書,逃課玩遊戲機,兩次都終被勒令退學,氣得他那八路軍齣身的革命爺爺血壓蹭蹭往上躥。真是個不知惜福的孩子。
評分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