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辞典(新课标)

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辞典(新课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建平 著,王建平 编
图书标签:
  • 古诗词
  • 鉴赏
  • 中学生
  • 语文
  • 新课标
  • 工具书
  • 学习
  • 参考书
  • 诗歌
  • 词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06276863
版次:1
商品编码:10659240
包装:平装
开本:64开
出版时间:200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0
字数:1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辞典(新课标)》编写体例新颖,特别适合于自学。作为一本学生的课外读物,必须适合读者的阅读口味,具备便于自学的特点。《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辞典(新课标)》从这一愿望出发,对收入书中的每一个篇目的诗歌,一律采用了“原诗——注释——鉴赏导示——鉴赏——鉴赏要点”的体例编写。有了“注释”,可以省略在阅读时再翻阅课本,查阅资料的麻烦;有了“鉴赏导示”,可以明白编入书中的这首诗的审美亮点与有关的背景、引起阅读的兴趣。“鉴赏”部分,紧紧抓住诗歌的审美特点,紧扣诗的内容,从形象、语言以及技巧等方面对诗进行分析,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它避免了其他同类辅导书分析上的冗长、读起来费时、费力的弱点,为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抓住要点、掌握内容提供了方便。“鉴赏要点”是对本诗中的名句和语言技巧的重点提示,便于读者对“鉴赏”部分的阅读和再回味。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能使您对古代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您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鉴赏技巧,提高大家的诗歌鉴赏水平。

内页插图

目录

1.关雎
2.蒹葭
3.君子于役
4.长歌行汉
5.观沧海
6.龟虽寿
7.陌上桑
8.归园田居
9.饮酒
10.木兰诗
11.野望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登幽州台歌
14.咏柳
15.登鹳雀楼
16.出塞
17.芙蓉楼送辛渐
18.过故人庄
1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早寒江上有怀
22.使至塞上
23.观猎
24.鹿柴
25.竹里馆
26.送元二使安西
27.相思
2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9.汉江临眺
30.凉州词
31.渡荆门送别
32.送友人
33.望天门山
34.望庐山瀑布
35.秋浦歌(其十四)
36.峨眉山月歌
37.春夜洛城闻笛
38.静夜思
39.行路难
4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1.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2.赠汪伦
43.早发白帝城
44.黄鹤楼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假设的、与《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辞典(新课标)》内容完全无关的图书的详细简介。 ---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从理论基石到实战应用》 内容简介 在当代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对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能力要求。本书《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从理论基石到实战应用》并非一本侧重于人文或传统学科的著作,而是一部全面、深入剖析当代工程项目管理核心原理、工具、技术以及前沿趋势的专业教材与实践指南。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旨在培养读者系统化的项目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实战能力。 本书的编写严格遵循了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如PMBOK指南)的最新演进,并深度融合了敏捷(Agile)与精益(Lean)管理思想在工程领域的特定应用案例。它摒弃了陈旧的、纯理论的阐述方式,转而采用以案例驱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确保读者能够清晰理解抽象概念如何在真实的建筑、信息技术、制造业或基础设施项目中落地实施。 第一部分:项目管理基础与环境构建 本部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详细阐述了项目与日常运营的区别,明确项目经理的角色与责任矩阵。重点解析了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活动,包括项目章程的制定、关键干系人的识别与分析(Stakeholder Management),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项目治理结构。在环境构建方面,本书深入探讨了组织过程资产(OPAs)和事业环境因素(EEFs)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并系统介绍了不同组织结构(如职能型、矩阵型、项目型)下的权限分配模型。此外,还专门设立章节讨论了法规遵从性、可持续性要求(ESG标准)在项目前期的融入策略。 第二部分:项目知识领域的深度解析 这是全书的核心与主体,按照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展开,每一个领域都配有详尽的工具、技术和输出文档的说明: 1. 范围管理: 强调需求收集的精确性与迭代性。详细介绍了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构建方法,特别是如何处理模糊或不断变化的需求集。讨论了范围蔓延(Scope Creep)的预防机制和变更控制流程的刚性与灵活性平衡。 2. 进度管理: 超越传统的关键路径法(CPM),本书详细介绍了资源平衡技术、提前量与滞后量的精确计算,以及在软件与研发项目中广泛应用的敏捷迭代规划(Sprint Planning)与燃尽图(Burndown Charts)的应用。 3. 成本管理: 涵盖了从初步估算、类比估算到参数估算的全过程。重点在于挣值管理(EVM)的应用,教授读者如何通过进度绩效指数(SPI)和成本绩效指数(CPI)实时监控项目健康度,并引入了风险应急储备(Contingency Reserve)的科学设置方法。 4. 质量管理: 引入了六西格玛(Six Sigma)的DMAIC方法论在工程质量保证中的应用,并对比了质量计划、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统计过程控制图表的解读和应用进行了深入阐述。 5. 资源管理: 细致区分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物料资源的分配。重点分析了团队发展模型(如Tuckman模型)在跨文化工程团队中的调整,并引入了资源优化技术如“平滑法”与“前推法”。 6. 沟通管理: 聚焦于信息流的高效设计。本书强调了沟通计划的制定应基于干系人的信息需求和影响力,并分析了在远程协作(Distributed Teams)环境中,数字工具如何重塑沟通策略。 7. 风险管理: 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不仅涵盖了定性与定量的风险分析(如概率和影响矩阵、蒙特卡洛模拟),更侧重于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监控,包括主动预防与被动接受的决策框架。 8. 采购管理: 针对大型工程采购的复杂性,详细阐述了从采购需求分析到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对比了固定总价合同、成本补偿合同及混合合同的风险分摊机制。 9. 干系人管理: 将干系人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探讨了如何通过持续的参与和期望值管理来确保关键决策者的支持。 第三部分:项目执行与前沿方法论 第三部分关注项目管理实践的演变与高级应用。首先,对传统瀑布模型(Waterfall)在特定工程场景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辩证分析。随后,本书重点介绍了敏捷项目管理(Scrum, Kanban)在工程环境中的适应性调整,例如如何将敏捷迭代思维融入到长周期的基础设施项目中。 此外,本书深入探讨了项目集成管理的复杂性,包括如何有效地协调和管理多个相互依赖的项目集群(项目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 最后,通过大量的真实世界案例分析,涵盖了高科技制造、能源基础设施和大型软件集成项目,展示了项目经理如何在资源约束、时间压力和技术不确定性的多重挤压下,运用上述工具和技术,最终实现项目目标并交付组织价值。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高度的实操性,旨在帮助工程领域的从业者、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现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厚的辞典,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那种沉甸甸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背诗的那个青涩年代。封面设计得相当典雅,那种墨香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我记得我小时候学诗词,最大的困惑就是很多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真要深究其中的意境和典故,就抓瞎了。这本辞典,我翻开随便看了几页,发现它对每一首诗词的解释都极其细致,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翻译,更深入到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当时的社会背景,甚至有些生僻词汇的演变过程都有详细的考证。尤其是它对不同流派诗词风格的区分,让我这个已经工作多年的“老学究”都感到受益匪浅。比如它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对比分析,不是干巴巴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剖析,对比鲜明,让人茅塞顿开。我敢说,任何一个对中华古典文学有敬畏之心的人,都会被这本辞典的严谨和全面所折服。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陪伴你重拾那份遗失已久的诗情画意。我特别喜欢它在一些经典名篇后面附带的“拓展阅读”部分,那些相关的历史小故事或者文学轶事,让冰冷的文字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看到李白举杯邀月,杜甫忧国忧民的真实身影。

评分

我父母那一辈人,学诗词靠的是诵读和家学传承,我们这一代学诗词,大多靠的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而这本辞典,似乎是为我们这一代以及未来的孩子,重新搭建了一座连接传统文化的桥梁。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对“鉴赏”二字的深刻理解。鉴赏不仅仅是理解字词,更是要领会其背后的文化基因和审美情趣。我注意到,它在介绍唐诗宋词时,并没有完全按照编年体来组织,而是根据主题和情感倾向进行分类编排,比如“咏物怀人”、“边塞壮阔”、“田园牧歌”等大类,这样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心境来选择阅读的篇目,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主动性和代入感。这种“以心领诗”的设计思路,比起那种机械的朝代划分要高明得多。另外,它对一些地方方言、古代官职、历史地名的解释非常到位,这些细节之处,往往是普通辞典容易忽略的“知识盲区”,但恰恰是理解诗词意境的关键。总而言之,这本辞典就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它不仅告诉你路该怎么走,还为你沿途的风景做了详尽的解说,让你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看得明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我发现很多同类型的诗词鉴赏书,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通俗化,为了迎合快节奏的生活,把诗词的意境给“简化”甚至“肢解”了。这本辞典的妙处就在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极其精准,既有学者论述的严谨性,但又不失文学家那种优美的表达力。比如,在解读苏轼的词时,它会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出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洒脱,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深切体会到词人面对挫折时的那份泰然自若。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被反复吟咏的经典名句,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解读角度。它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说“这句诗只表达这个意思”,而是会呈现出几种主流观点,并进行简要的评述,这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本书不强迫你接受一种观点,而是邀请你加入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开放式的引导,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文学多元性的理解,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它让学习古诗词不再是死记硬背的苦役,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

评分

说实话,现在的学习资料做得越来越花哨,内容却越来越空洞,很多辞典看起来五颜六色,结果翻开全是东拼西凑的碎片信息。但拿到这本,我就知道它走的是另一条路子——扎实、内敛、极具学问的深度。我给上小学的侄女买了一本别的诗词书,她总是抱怨那些注释太浅显,读起来没意思。后来我给她找了这本,她居然能自己钻进去啃。我偷偷瞄了一眼,发现它在解释“赋”、“比”、“兴”这些文学手法时,居然能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语言进行类比,比如用“画一个苹果”来比喻“比”,用“看到月亮就想到团圆”来比喻“兴”,这种因材施教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育上的匠心独运。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对诗词的校对工作做得极其到位,我以前在一些盗版书上看到过错别字,影响了对诗意的理解,但这本辞典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像是对待珍宝一样对待。这种对经典的尊重,才是真正优秀文物的基本素养。它就像是一座知识的灯塔,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指引着我们回归经典的本真和纯粹。

评分

对于一个常年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工具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阅读的舒适度和持久性。这本辞典在这方面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采用了一种非常柔和的米白色纸张,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那种油墨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松香味,让人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老旧的书房。排版上,它采用了双栏设计,每一条释义都结构清晰,主词条加粗,注释部分分段落叙述,逻辑性极强。最妙的是,它对那些意象的分析,比如“蒹葭”、“飞鸿”、“玉阶”这些高频出现的古典意象,都有专门的索引和图示辅助说明,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特别喜欢它在注释中穿插的那些古代手稿的摹本,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块插图,但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书法艺术的魅力,这对于提升审美情趣是很有帮助的。这本书的装帧也十分考究,侧边锁线设计,使得无论怎么翻开,都能平摊在桌面上,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工具书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便利。整体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被精心呵护的珍品,而非流水线上的产品。

评分

不咋样,还没看呢书页就要掉。没预想得好。。。。。。

评分

很好,很实用,支持京东!

评分

评分

很好,很实用,支持京东!

评分

不咋样,还没看呢书页就要掉。没预想得好。。。。。。

评分

不咋样,还没看呢书页就要掉。没预想得好。。。。。。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