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松井忠三/天下文化出版

[台版]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松井忠三/天下文化出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无印良品
  • MUJI
  • 制度
  • 管理
  • 效率
  • 商业模式
  • 日本企业
  • 松井忠三
  • 经营
  • 成功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国图书进出口深圳公司
出版社: 天下遠見出版(股)公司
ISBN:9789863205616
商品编码:10704725573

具体描述

《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不加班、不回報也能創造驚人營收的究極管理》

作者: 松井忠三                 譯者:江裕真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4/09/3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3205616

規格:平裝/216頁/14.8 x 21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 管理與領導> 經營策略不可

 

內容簡介

向無印良品學簡單但精準的思考,你就能做得更少、卻做得更好!

排名名列全球一百大品牌無印良品,

如何轉虧為盈、持續不墜的祕密!


潛藏靜水深流的威力、沒有管理的究極管理,

讓你看清所有工作的原點,學會精準思考、簡單執行的一本書!

能用三條線展現設計概念,無印良品不用四條線呈現;

能用三個步驟解決的事,無印良品不用四個步驟執行。

「簡單但精準」的企業精神深植無印良品內部,

所以,無印良品的員工不加班,卻能完成更多事;

不用時時口頭回報工作,卻能準時做好交辦工作;

提案書只需一張A4紙,就能快速做出好決策,

開發商品不用想破頭,卻能不斷打造「一品入魂」、擄獲人心的好商品,

他們如何做到?

會長松井忠三首次公開無印良品擄獲人心、持續不墜的祕訣!

制度對了,只靠一本手冊,人人都能是幹勁充沛、效率十足、創意不斷的將才。

作者簡介

松井忠三

1949年生於靜岡縣,現為良品計畫公司會長。1973年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現筑波大學)體育系後,進入西友Store(現西友公司)服務,1992年,轉至良品計畫服務,擔任總務人事部長、無印良品事業部部長等職,於2001年就任為社長,並從「企業文化」著手改革陷於虧損狀態的組織,不僅讓無印良品業績呈現V字型復甦,2007年時,甚至創下有史以來營收1,620億圓,2008年起擔任現職,繼續肩負起為組織「打造機制」的任務。

目.................錄

推薦序 制度是千錘百鍊的實務   湯明哲
中文版序  創造大數據時代的武器 梁益嘉

前言 讓所有努力直接連結到成果
魔鬼藏在制度裡
好制度讓工作事半功倍

第1章 先有「標準」,才能「改善」
回到所有工作的原點
各種工作都可以標準化
商品如何命名也是一門學問
提升工作效率靠制度
打造持續致勝制度的關鍵
廣納「更好做法」的知識

第2章 反敗為勝不靠改變員工,而靠制度
從虧損三十八億日圓的谷底反敗為勝
策略二流無妨,執行力一流就行
光靠經驗主義將使公司滅亡
用新制度解決難題
靠制度讓部屬的想法自動轉換
「暢銷品搜尋」、「一品入魂」的巨大效應
根據顧客意見打造暢銷商品
小心虛有其表的突破點
找不到優秀人才,就自己打造培育將才制度
人要失敗兩次才會學到教訓
邊跑邊思考

第3章 排除經驗與直覺,精準執行
手冊編製完成只是工作的起點
制度一旦建立,就會有執行力
不放過每年440種的第一線智慧
讓新進員工也能理解才是好手冊
時時思考工作的「什麼為何何時誰」
找出難以發現的無謂作業,提高生產力
談生意的經驗要分享給全部門
把7,000件客訴降至1,000件的風險管理法
運用手冊培育人才
用手冊減少培育人才的錯誤
制度是「文字化→提案→改善」不斷的循環
走一條「最後能通往正確方向」的路

第4章 精準來自簡單
「準時完成工作」、「撿垃圾」是基本功
徹底做好問候,就能減少不良品
以先生、小姐稱呼主管
提案書蓋三個章
師法其他公司的智慧
和其他公司徹底交流
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影響反對者
幹部三年內不調職
提升部屬工作動機
企管顧問無法讓組織改頭換面
迷惘時就選擇難走的那條道
從改變行為下手,不要先想改變個性

第5章  「努力就有成果」是有技巧的
用方法把工作耗費的心力一口氣減少到五分之一
只要找出原因,問題就解決了八成
桌面整潔的公司營收就會成長
寫下工作的完成期限
報告、聯絡、商量有礙於員工成長
徹底執行「晚上六點半下班」
傍晚不交辦工作給他人?
提案書只要一張A4紙
不開徒具形式的會議

第6章  培養簡單但精準的思考力
工作動機可以被激發
製作自己的MUJIGRAM
高超的溝通技巧也能夠手冊化
家事如同工作,也能藉由手冊化提高效率
讓手冊成為持續創造出利潤的原動力

結語 不焦急、不墮落、不傲慢

《精益创业实战手册:从零到一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作者:[虚构] 艾伦·霍姆斯 出版社:环球视野出版社 字数:约15万字 装帧:精装 定价:RMB 88.00 --- 内容简介:穿越迷雾,以数据驱动的创新之路 在这个快速迭代的商业时代,仅仅依靠“好点子”已经远远不够。无数雄心勃勃的初创企业在尚未找到稳定盈利模式之前便悄然倒闭,留下的只有一堆未被验证的假设。本书《精益创业实战手册:从零到一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非又一本泛泛而谈的创业理论汇编,而是一部专为渴望在不确定性中航行、寻求快速、高效验证商业模式的创业者、产品经理以及企业内部创新团队量身打造的操作指南和工具箱。 本书的核心理念源于精益思想的精髓——消除浪费,最大化学习。作者艾伦·霍姆斯,一位拥有二十年一线创业与投资经验的资深专家,深刻理解从“想法”到“市场接受”过程中最常见的陷阱。他摒弃了那些耗费大量资源却收效甚微的传统“瀑布式”开发流程,转而提倡一种“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闭环反馈机制。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深度聚焦于实践操作性,旨在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立即执行的步骤。它不仅仅告诉你“为什么”要做精益,更细致地剖析了“如何做”的每一个环节。 第一部分:重塑思维——从假设到可验证命题 本部分是理解精益创业哲学的基石。作者开篇即指出,每一个商业计划本质上都是一组未经验证的假设。这些假设围绕着三个核心支柱:价值假设(用户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产品或服务?)、增长假设(用户如何找到并持续使用这个产品?),以及技术可行性假设。 定义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艺术: 霍姆斯详尽区分了“最小”与“可笑”的界限。他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打分矩阵,帮助团队识别哪些功能是“必须的”,哪些只是“锦上添花”。书中通过多个真实案例(如某个SaaS工具如何通过一个登陆页面和演示视频成功验证市场需求,而非耗时半年开发完整系统)来阐释MVP的真正含义——它是最小的学习工具,而非最小的产品。 用户画像与同理心地图的深度挖掘: 摒弃了基于想象的用户画像,本书强调通过“反向访谈”和“行为观察法”来获取真实的用户痛点。书中附带了访谈脚本模板和行为数据采集框架,确保团队的每一次用户接触都是一次高质量的数据输入。 第二部分:构建与测量——数据驱动的决策系统 这是全书最实战的部分,聚焦于如何高效地进行实验并量化结果。作者坚信,“如果你不能测量它,你就不能改进它。” 构建迭代的引擎: 本章深入探讨了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在初创环境中的应用,强调如何使用低代码/无代码工具作为快速原型构建的利器,以缩短反馈周期。重点介绍了“烟雾测试”(Smoke Tests)和“A/B测试”的科学设计,特别是如何设定有效的统计显著性阈值,避免被随机噪声误导。 关键指标的陷阱与救星——虚荣指标 vs. 驱动指标: 霍姆斯尖锐地批评了那些让人感觉良好但对业务增长毫无帮助的“虚荣指标”(如总下载量、页面浏览量)。他重点推介了“可操作指标”(Actionable Metrics)和“海盗指标”(AARRR模型)的深度应用。书中提供了具体的仪表盘(Dashboard)设计蓝图,指导团队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清晰的行动指令,如“激活率下降5%预示着新用户引导流程存在严重缺陷”。 第三部分:学习与转向——从数据到战略的飞跃 构建与测量是为了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做出明智的战略决策:坚持(Persevere)还是转向(Pivot)。 “转向”的艺术与科学: 转向并非失败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经过数据验证的战略修正。本书详细描绘了“八大类转向模型”,包括“放大式转向”(Zoom-in Pivot)、“客户群体转向”(Customer Segment Pivot)和“技术平台转向”(Technology Pivot)。作者通过对多个知名科技公司早期决策路径的解构,展示了如何在数据低谷期识别出“转向信号”。 增长黑客(Growth Hacking)的精益整合: 增长不再是发布产品后的独立部门,而是内嵌于“构建-测量-学习”循环中的一部分。本章探讨了如何利用病毒系数(K因子)、用户留存曲线分析以及漏斗优化,实现可持续的、低成本的自然增长。书中提供了如何计算和优化“增长所需时间”的计算模型,帮助团队预测何时能达到收支平衡点。 结论:建立适应性组织文化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超越了工具和流程,直指组织文化。霍姆斯强调,精益创业的成功最终依赖于一种鼓励实验、容忍快速失败、并以团队学习为最高荣誉的文化。他提供了建立“容错机制”和“知识沉淀系统”的实用方法,确保每一次实验的投入(无论是时间还是资源)都能转化为组织的长久资产。 ---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以下人群深度阅读: 1. 早期创业者与创始人: 寻求一套科学、高效的方法来验证其核心商业假设,避免资源浪费。 2. 产品经理与项目负责人: 希望将开发流程从“基于愿景”转变为“基于数据”的迭代模式。 3. 企业内部创新团队(创新实验室/孵化器): 需要在大型组织内部快速测试新产品线,同时管理高层期望与现实数据之间的差距。 4. 风险投资人(VC)与天使投资人: 用于评估初创团队的执行力、数据敏感度和战略灵活性。 《精益创业实战手册》不是一本让你立刻“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一本教你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商业海洋中,持续、理性、高效地找到属于你的航道的科学指南。阅读本书,你将获得一个强大的、可复制的系统,用以应对从概念到盈利的每一步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所传递出的那种“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在当下这个追求快速变现、浮躁的商业环境中,这本书像一股清流,提醒我们真正持久的成功,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稳定、可复制的系统之上的。书中对于细节的执着,对于流程优化的不懈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它不是教你如何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引导你建立起一套可以抵御风险、持续成长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对根基的重视,对于任何想要基业长青的企业或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精神食粮。

评分

坦白说,我刚开始接触这类管理书籍时,总是担心会陷入晦涩难懂的术语泥潭,但这本的处理方式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将那些看似高深的“制度构建”流程,用非常生活化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作者似乎深谙读者的心理,总能在关键的知识点穿插一些过去发生的真实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理论有了血肉,更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记忆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那些堆砌专业名词的书籍要高明得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大量的精华。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巧妙,既有宏大的战略布局,又不乏微观层面的生动案例,读起来完全不会枯燥乏味。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他总能用最精准的词汇描述复杂的管理思想,仿佛面前展开了一幅清晰的逻辑导图。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很多过去困扰我的商业难题,在读完相关章节后,仿佛突然间拨云见日,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这种清晰的思维导引,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带着实战经验的真知灼见,让人感觉每翻过一页,自己的认知结构都在被悄悄重塑。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拿到手里就感觉很有质感。封面那种沉稳的色调搭配上简洁的字体,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不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艺术品,这本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来一探究竟。而且,纸张的选用也相当考究,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注重“制度”和“系统”的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细节,它从外在就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严谨、细致、值得信赖。翻阅的时候,那种墨香和纸张的微小摩擦声,都让人感到一种踏实的阅读体验,简直是实体书爱好者的福音。

评分

从排版和章节划分来看,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也花了很多心思。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极具概括性,而且知识点的组织结构非常有层次感,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应用,层层递进,逻辑链条紧密无间。尤其是一些图表和示意图的运用,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们将原本抽象的制度框架具象化了,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这表明编者在制作过程中,是将读者的实际阅读体验放在了首位,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信息的堆砌。这种用心,最终转化为了我阅读时那种流畅、无阻碍的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