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詩偈三百首2:閑到心閑始是閑》是颱灣心理催眠大師廖閱鵬二十年禪修心得之大成,是禪學入門的*佳讀本,是禪修進階的理想指南。 書中,精心選擇的禪學經典,畫龍點睛的白話翻譯,慧眼**的現代詮釋,方便易查的源流圖解,三百篇被升華的詩情,讓人在渾沌睏惑中,找到單純相待的原點,從此和生命把手言歡。 颱灣**散文作傢林清玄,北大教授、學者張頤武,心理谘詢專傢陶思璿傾力推薦。
許多時候,不可說的禪,在禪詩裏卻以詩的語言說得明明白白。
《禪門詩偈三百首2:閑到心閑始是閑》精挑細選瞭或者有名或者有趣 的禪詩,有些禪詩的創意、發想令人拍案叫*! 期望讀者在詩偈文學語言中,在美的撫觸裏,悄悄被禪無聲無息溜進你 的心裏。
《禪門詩偈三百首2:閑到心閑始是閑》由廖閱鵬編寫。
151 瓊花一夜滿空山
152 *求何地可忘機
153 為愛尋光紙上鑽
154 崖前花雨紛紛落
155 籬邊金菊預聞香
156 林下水邊人罕到
157 幾度賣來還自買
158 平生愛罵人
159 萬機休罷付癡憨
160 隻是舊時行履處
161 一例清風滿目前
162 萬事無如退步人
163 森羅萬象分明說
164 傢中四威儀之一
165 傢中四威儀之二
166 傢中四威儀之三
167 傢中四威儀之四
168 不風流處卻風流
169 月明非為夜行人
170 多謝流鶯能助我
171 夢幻空花
172 三十年來住此山
173 學道猶如守禁城
174 一麯漁歌少人唱
175 少年一段風流事
176 遊山未到山窮處
177 隻為渠儂識梵書
178 桶底脫時大地闊
179 五月賣鬆風
180 懶翁
181 春天月夜一聲蛙
182 六十年來狼藉
183 韆聖同歸一路行
184 昨日夜叉心
185 自己貓兒已走失
186 從來生死不相乾
187 乾藏
188 孤猿啼處月華明
189 踏花歸去馬蹄香
190 拍手驚他不肯飛
191 雨散雲收後
192 業鏡高懸
193 貧傢無所有
194 流水落花攔不住
195 水深不似恨深深
196 不依本分要參禪
197 一燈在望
198 一自人亡傢破後
199 頌佛成道
200 盡情都說瞭
201 未動舌頭文采露
202 大道無門
203 瞭身何似瞭心休
204 頌平常心是道
205 口縫纔開
206 未舉步時先已到
207 石榴
208 好鳥關關知我意
209 人傳師死已多時
210 月自飛來到麵前
211 石頭大小盡黃金
212 未動舌頭俱吐露
213 用巧人多用拙稀
214 有形有相落凡塵
215 一路通時路路通
216 萬事不相乾
217 全體承當全體是
218 有聲為到不平處
219 少室門庭冷似冰
220 坐享一身涼
221 山中景之一
222 山中景之二
223 怨春風
224 贈永中禪人
225 紅香滿徑撲人飛
226 開門匝地花
227 撒手須親到一遭
228 壁黏祖偈風吹落
229 鐵牛無力懶耕田
230 雲庵
231 韆金難買一身閑
232 尋山莫畏深
233 人生猶如幻中幻
234 眼前盡是傢鄉路
235 黃葉任從流水去
236 半窗鬆影半窗月
237 山居吟
238 大地山河一片雪
239 鴿
240 行看流水坐看雲
241 同看孤雲自在飛
242 閑到心閑始是閑
243 百年壽命一彈指
244 虛空迸齣日輪紅
245 頌風鈴
246 言語從來賺殺人
247 直取驪龍頷下珠
248 殘紅逐水流
249 送無極道人禮寶陀
250 如此而已
251 應緣而已
252 明月清風吟弄
253 三韆諸佛同一母
254 唯為大因緣
255 示六一居士
256 冉冉天香上衲衣
257 世界光如水月
258 雪裏梅花初放
259 不知誰是主人公
260 但能放下自天然
261 水上蓮花舌上經
262 死盡偷心活計
263 腳跟踏遍水雲鄉
264 天邊鳥去不送
265 無始劫來隻這個
266 蛙鼓偈
267 如今無處覓深山
268 除夕
269 白雲與我*相知
270 東興隆主人藉閱大藏
271 十牛圖頌之一:未牧
272 十牛圖頌之二:初調
273 十牛圖頌之三:受製
274 十牛圖頌之四:迴首
275 十牛圖頌之五:馴伏
276 十牛圖頌之六:無礙
277 十牛圖頌之七:任運
278 十牛圖頌之八:相忘
279 十牛圖頌之九:獨照
280 十牛圖頌之十:雙泯
281 我有神珠一顆
282 簷頭雨滴
283 春至百花開
284 主人公
285 春在枝頭已十分
286 山川俱在目
287 一切都沒有我的份
288 仔細看來無彆人
289 岩頭一夜東風起
290 萬紫韆紅總是春
291 難把傢私說與人
292 聽雨偈
293 始悔從前錯用功
294 無心之地
295 舉眼無親真丈夫
296 催眠秘方
297 雁宕山
298 風月接待
299 蜜蜂
300 爆竹
後記
原文書目
禪師傳承錶
這套書的選材和編排,體現瞭編輯團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讀者的體貼。它不是簡單地羅列詩句,而是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引導我們循序漸進地進入禪宗詩歌的世界。每一首偈語的旁邊,或許沒有長篇的注釋,但那種留白的處理,恰恰是留給瞭讀者最大的思考空間。我欣賞它那種“不言自明”的氣度。我記得其中一句關於“月光”的比喻,將無常的生命比作投射在水麵的月影,看似美麗卻抓不住,但正是這種轉瞬即逝,纔更顯齣此刻的珍貴。這種對短暫性的深刻理解,反而催生齣一種強大的生命力,讓人不再恐懼時間的流逝,而是學會與之共舞。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劑精神上的清流,適閤所有在現代生活中感到疲憊、渴望找迴內心定力的人士。它不是用來快速消費的,而是應該放在案頭,隨時取閱,讓它在你需要時,輕輕為你撥開迷霧。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也許在於它的“返璞歸真”。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追求效率的時代,我們似乎都忘瞭如何“無所事事”纔是真正的富足。這本書卻極力推崇那種“閑到心閑”的境界,它教導我們如何將“忙”的心態轉化為“觀照”的姿態。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意境去生活,比如吃飯時專注於食物的味道,走路時感受腳與地麵的接觸,結果發現,原本枯燥的日常事務,瞬間擁有瞭儀式感和深度。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比任何外在的成功都更讓人感到踏實。它不像那些心靈雞湯那樣提供廉價的安慰,而是提供瞭一種強大的內觀工具。通過對這些詩偈的反復咀嚼,我開始能夠分辨齣自己情緒的源頭,不再被外界的噪音輕易裹挾。它是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齣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渴望——渴望簡單、渴望清醒、渴望不被定義。
評分作為一個常年與文字打交道的人,我對韻律和節奏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這本書的語言功力令人嘆服,它的句式變化豐富,有時短促有力,如棒喝當頭,使人猛然驚醒;有時則舒緩綿長,如流水潺潺,引人深思。這種張弛有度的節奏感,使得閱讀過程本身就成為一種身心的調和。更難得的是,作者在保持古風韻味的同時,並未讓文字顯得陳舊僵硬,而是注入瞭當代人可以理解的情感共鳴。它觸及的不僅僅是精神層麵的超脫,還包括瞭麵對挫摺、接受無常時的那份從容與灑脫。比如,書中對“放下”的詮釋,不是簡單地說“不要執著”,而是通過一係列具象的比喻,讓我們明白“放下”並非失去,而是為更重要的事物騰齣空間。這種細膩的心理洞察,讓我對“空”的理解有瞭一個更立體、更鮮活的認識,不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
評分這本詩集的裝幀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從紙張的觸感到油墨的暈染,都透著一股子對傳統的敬畏與現代審美的融閤。我通常不喜歡太花哨的書籍,但這本書的樸素與雅緻達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拿在手裏就感覺有分量,不是那種沉甸甸的重量,而是精神上的充實感。內容上,它並沒有過多糾纏於晦澀難懂的禪宗公案,而是將那些深刻的哲思,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可見的場景之中。這種“將佛法入世”的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即便是初涉禪學的朋友也能感到親切。其中有一組關於“山水與自我”的偈語尤其打動我,它描繪瞭人在山水之間尋找邊界,最終發現心與景本為一體的曆程。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比直接聽人開示要有力量得多,因為它是由心底自然生發齣來的領悟。我常常在午後陽光最好的時候閱讀它,讓那些文字如同古老的誦經聲,滌蕩掉心中積攢的浮躁與煩憂,迴歸到一種最本真的存在狀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簡直就像一首悠遠的古詩,初次翻開,那股子清幽的禪意便撲麵而來,讓人一下子仿佛從喧囂的塵世中抽離齣來,置身於空山新雨後的寂靜之地。作者對文字的駕馭能力非同一般,那些看似平淡的句子,實則蘊含著韆錘百煉後的韻味。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於“靜”的描摹,那種不是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流淌齣來的閑適與通透。讀來讓人不禁反思自己平日裏的忙碌究竟是為瞭什麼,是不是錯過瞭身邊那些最本真的美好。比如書中對一株野草、一滴露水的細緻觀察,就足以讓人領悟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真諦。這不是那種說教式的佛理,而是通過詩意的畫麵,潤物細無聲地引導讀者去感受生命本源的和諧與寜靜。每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感悟,就好像走進一座內容豐富的古典園林,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景緻,每次駐足都有不同的心境。它像一盞溫和的燈,照亮瞭內心深處那片渴望安寜的角落,讓人願意慢下來,去品味生活本身的質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