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繪圖全本玉匣記
定價:32元
作者:(東晉)許真君 著,鄭同 點校
齣版社:華齡齣版
齣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801788825
字數:322000
頁碼:24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作者介紹
鄭同,易學學者、編輯,周易工作室的創辦人兼策劃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易學與術數的研究,著有《納甲筮法新講義》、《易學新識》等。現從事易學圖書的編輯齣版與推廣工作。先後主持點校齣版易學圖書50餘種,另點校《四庫全書術數初集》(全四冊)、《四庫全書術數二集》(全三冊)等術數類圖書,廣受國內外易學界的好評。許真君,名遜,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肅,世慕至道。真君幼而好學,博通經史,明天文、地理、曆律、五行讖緯之書,尤其喜好神仙修煉。晉太康元年,許遜舉為孝廉,又闢旌陽令,治政廉儉,吏民悅服,時人感其德化,立生祠以供其像,因此後人稱為許旌陽。後來見晉室將亂,乃棄官東歸,遨遊江湖,尋求至道。東晉寜康二年舉傢從豫章西山飛升成仙。北宋徽宗政和二年,追封為“神功妙濟真君”升觀為宮,賜額為“玉隆壽宮”。
編輯推薦
《玉匣記》一書為東晉道士許真君所著。許真君,又稱許旌陽,名遜,字敬之,南昌人。博通經史,明天文地理,曆律五行,讖緯之書,尤嗜神仙修煉之術,初即頗臻其妙。東晉寜康二年(374),許遜已一三十六歲。八月望日,舉傢四十二口,同日從豫章西山拔宅升天,雞犬隨之。著有《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靈劍子》、《石函記》、《玉匣記》等書。本書以清光緒刻本為底本,參校以現存世*早的明崇禎抄本及故宮所藏道光本、民國刊本等多種版本,相互校勘,查缺補漏,收入瞭見於各版本的所有內容,並請張登雲先生精工繪製插圖餘幅,故稱《繪圖全本玉匣記》。從清代至民國以來,《玉匣記》就是傢傢、不可或缺的寶典,是人們“貴中求和,近利遠害”理論依據和人生指南。《玉匣記》集各類占蔔術之大成,其內容羅象,擇吉、風水、占夢、五行、命理、耕種、眼跳、耳鳴、符咒等應有盡有,甚至是相貓納犬等各種奇奇怪怪的相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關資料,是研究中國民俗學的之書。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真的沒得說,拿到手就能感覺到是用心製作的。那種沉甸甸的質感,翻閱起來特彆舒服,不像現在很多書隨便印印就糊弄事瞭。尤其是書頁的邊緣處理,非常精細,體現瞭印刷工藝的高水準。我個人對書籍的物理形態有種莫名的執著,好的紙張和裝幀能極大地提升閱讀的愉悅感,讓人願意一遍又一遍地去翻閱和品味。這本的封麵設計也很有古韻,那種淡雅的色調和恰到好處的留白,很符閤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暢銷書,而是真正沉澱下來的經典。拿在手裏,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紋理,感覺非常踏實。而且,對於這種需要仔細研讀的古籍類書籍來說,良好的閱讀體驗是至關重要的,這本絕對是做到瞭極緻,讓我從拿起它的那一刻起就充滿瞭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或者說校注部分,做得非常到位,體現瞭極高的學術水準。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詞匯或者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概念,注釋得詳盡而精準,絕非那種敷衍瞭事的簡單釋義。它不僅告訴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更解釋瞭“為什麼在那個時代是這個意思”以及“它在不同語境下的細微差彆”。這對於想要真正領會古代思維方式的讀者來說,是無價的財富。我特彆留意瞭幾處關鍵的術語解析,發現其考據紮實,引用瞭多方麵的佐證材料,顯示齣校注者深厚的底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這種深度的解讀,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一個普通讀物的範疇,更像是一部帶有研究性質的工具書,為我們架起瞭一座通往古代智慧的堅實橋梁。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簡直是超乎想象的。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記錄,更像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操作指南和思維模型。許多看似已經消逝的傳統觀念,通過這本書的闡述,重新煥發齣瞭生命力,並且在今天的某些領域依然具有啓發意義。我發現自己開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和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選擇和決策,那套古老的邏輯框架,在新的情境下依然能提供清晰的思路。這種跨越時空的指導性,是真正的好書所具備的特質。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是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讓人忍不住想時常翻閱,從中汲取新的力量和智慧,去麵對當代生活的種種挑戰。
評分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在內容組織上的嚴謹性與邏輯性。雖然題材看似龐雜,涉及古代的方方麵麵,但作者(或者說整理者)似乎有一條清晰的脈絡在引導讀者。它不是簡單的知識堆砌,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將看似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閱讀過程中,我能明顯感覺到作者試圖建立一種係統性的認知框架,而不是單純羅列孤證。這種結構上的美感,比起內容本身,更能體現齣整理者的深厚學養。每章節的過渡都處理得非常自然流暢,不會讓人産生“怎麼突然跳到這裏”的睏惑感。這種精心設計的敘事結構,讓復雜的古代知識也變得有章可循,極大地增強瞭知識的吸收和內化過程。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清晰度高到令人贊嘆。可以看到編者在字體選擇和行距、字距上花費瞭大量的精力去考量,確保瞭古文在現代閱讀環境下的易讀性。我以前讀過一些類似的古籍影印本或者再版本,常常因為排版混亂、注釋擁擠而感到頭疼,讀起來非常費力,經常需要對照著電子版或者其他參考書纔能勉強理解。但這一本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既保留瞭原著的古樸風貌,又通過現代的排版技術優化瞭閱讀流暢度,可以說是完美地平衡瞭“信”與“達”。尤其是一些復雜的圖錶或者段落結構,處理得井井有條,讓人一眼就能抓住重點,極大地提高瞭閱讀效率。對於想要深入研究古代文獻的人來說,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是衡量一本好書的重要標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