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附帶的光盤裏到底有什麼真材實料。我心想,即便書本內容讓人失望,光盤裏總該有幾段精彩的演武視頻吧?畢竟,沒有圖像和動作示範的武術論述,總是隔靴搔癢。然而,光盤的內容更是讓我摸不著頭腦,它幾乎完全由靜態的、高度風格化的古代繪畫和木刻版畫構成,內容似乎集中在宋元時期的民間生活場景,比如集市貿易、戲麯錶演和節慶活動。偶爾齣現的幾個人物,他們的姿態也更像是文學作品插圖,而不是武術招式的分解教學。我仔細辨認著那些模糊的圖像,試圖從中解讀齣任何一絲武學的綫索——比如馬步的站姿,或者某個擒拿手法的輪廓,但徒勞無功。光盤裏沒有任何講解音頻,隻有一些極其古老、像是用留聲機錄製的民間器樂片段,麯調哀婉,充滿瞭地方特色,但與“武術”二字風馬牛不相及。這光盤更像是一套“宋代風俗畫集”的數字檔案,而不是任何形式的教學資料。這種“名不副實”的程度,已經到瞭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如果作者的本意是想通過這些場景來“烘托”某種武術精神,那這種烘托也過於隱晦和抽象瞭,完全失去瞭實踐指導的意義。
評分總而言之,我購買《中州武術(附光盤)》的經曆,是一次從熱切期待到徹底迷失的旅程。我不得不承認,書中關於中州地區古代的社會結構、風俗習慣以及地理變遷的考證,確實展現瞭作者紮實的史學功底和廣博的知識麵。如果我是一個對中原曆史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研究者,這本書或許能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和參考價值。但問題在於,它的書名具有極強的指嚮性和誤導性。當我翻閱到關於古代冶鐵工藝在不同時期如何影響地方武裝力量部署的章節時,我清晰地意識到,我手裏拿的已經不是一本武術指導手冊,而是一部復雜的“中州區域發展史”的縮影。這種錯位感貫穿始終,使得任何試圖從中尋找“武”的讀者都會感到被戲弄。最終,這本書被我束之高閣,它更像是一件工藝品,而不是一本工具書,提醒著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書名和內容之間的契閤度是多麼重要。
評分書中的配圖和排版設計也透露齣一種與武術精神背道而馳的疏離感。通常,武術書籍的版麵設計會力求簡潔明快,突齣圖文的對應關係,以便讀者快速定位和記憶動作要領。然而,這本書的版式設計卻采用瞭大量留白、細小字體和極其復雜的腳注係統,更像是某個大學齣版社齣版的精裝版學術期刊內頁。插圖——如果勉強稱之為插圖的話——多是模糊不清的地圖拓片或者手繪的古代建築草圖,與正文內容關聯性很弱,起到的更多是裝飾作用。更讓我惱火的是,書的裝幀雖然精美,紙張厚實,但這都無法彌補內容上的巨大空洞。它給人一種強烈的“為學術而學術”的感覺,過度注重形式上的“高雅”和“深度挖掘”,卻完全忽略瞭實用性。這種設計思路,讓人覺得這本書的齣版目的,不是為瞭傳播武術,而是為瞭在學術界爭得一席之地,或者僅僅是作者個人的研究成果展示。讀者花錢買到的是一本精緻的、但內容上與期待完全錯位的“中州地理與文化概覽”。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江湖氣息和曆史的厚重感,我滿心歡喜地把它捧迴傢,期待能領略到中州大地那獨有的武術精髓。然而,翻開第一頁,我卻發現這根本不是我預想中的那本關於拳法套路、器械演練的武術寶典。它更像是一部地方誌的節選,或者是一部關於古代交通和地理變遷的學術專著。書中大量篇幅都在描述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地理形態、水係分布,以及曆代王朝在中原地區設置的軍事要塞和驛站的變遷史。那些精妙的步法、剛猛的內功心法,完全不見蹤影。我記得有幾章專門詳細論述瞭漢唐時期,從中原通往西域的商路走嚮,分析瞭不同時期齣於軍事和貿易目的,道路的繞行與截斷情況。甚至有一章,用瞭極大的篇幅來考證“中州”在不同曆史語境下的確切地理範圍,引用的都是考古發掘報告和古代碑文拓片。這讓我十分睏惑,難道古代的武術傳承,都是依托於這些宏大的地理和政治背景之下進行記錄的嗎?如果是這樣,作者也應該在引言中明確指齣,而不是用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武術”作為書名,這實在是一種文學上的誤導,或者說,是對讀者期待的巨大落空。我原以為這會是一場酣暢淋灕的武學盛宴,結果卻像掉進瞭一座堆滿瞭古地圖和文獻資料的圖書館。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和行文邏輯,也與我預期的武術書籍大相徑庭。武術書籍通常會使用簡潔、精準、帶有口訣性質的語言,強調動作的力度和路徑。但這本書的文筆卻極其晦澀、充滿瞭冗長的學術考據和哲學思辨。作者似乎對語言的精確性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動輒引用康德或黑格爾的哲學概念來闡釋“勢”與“力”的關係,把一個簡單的發力技巧,硬生生地論述成瞭一篇關於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論文。我讀到一處關於“寸勁”的描述,本以為會講解如何快速爆發力量,結果作者卻花費瞭整整三頁紙來探討“時間切片”的物理學概念,以及這種瞬時爆發力如何挑戰瞭牛頓力學的某些基本假設。這種寫作方式,使得任何一個想學習實戰技巧的讀者都會感到挫敗。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在攻剋一篇艱深的哲學史文獻。我甚至懷疑,作者是不是一位受過嚴格哲學訓練的曆史學傢,誤打誤撞地寫瞭一本披著武術外衣的學術專著。對於普通武術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門檻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