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學史.隋唐捲》
緒論
第一章 隋代的儒學
第一節 隋代儒學與政治
第二節 隋代儒學源流概貌
第三節 劉焯的生平與學術思想
第四節 劉炫的生平與學術思想
附錄 二劉的經學與《五經正義》
第二章 河汾之學的興起
第一節 王通事跡考辨
第二節 王通的思想體係
第三節 河汾之學的興起
第四節 河汾之學與《中說》的曆史意義
第三章 初唐的儒學
第一節 唐初對儒傢正統地位的確認
第二節 唐太宗的政治及禮樂教化思想
第三節 魏徵的諫諍精神與政教思想
第四節 顔師古與陸德明
第四章 唐代的經學成就——從《五經正義》、九經正義到《開成石經》
第一節 孔穎達與《五經正義》的撰修
第二節 《五經正義》的學術思想
第三節 九經正義的續成
第四節 從《五經壁本》到《開成石經》
第五章 唐代儒傢的史學理論
第一節 唐初修史的指導思想
第二節 吳兢與《貞觀政要》
第三節 劉知幾的社會史論及對儒學傳統的發揚
第四節 杜佑《通典》的史學及“禮法刑政”思想
第六章 盛唐時期的儒學及其製度化
第一節 唐玄宗的崇經《孝經注》及其影響
第二節 張說的復古思想與封禪泰山
第三節 《大唐開元禮》在禮製史上的地位與意義
第四節 《唐律疏議》與《大唐六典》的儒傢法製精神
第七章 中唐儒傢的經世思想
第一節 經世濟民——劉晏的經濟改革
第二節 絮矩之道——陸贄的政治理想
第三節 春鞦大義——中唐的經學新風
第四節 極深研幾——唐儒對漢晉易學的繼承與整閤
第八章 唐代古文運動——儒學復興
第一節 韓愈、李翱的生平
第二節 韓愈的道論與道統說
第三節 李翱的復性論
第四節 韓愈、李翱在儒學史上的地位
第九章 柳宗元、劉禹锡的儒學思想
第一節 柳宗元、劉禹锡的生平
第二節 柳宗元的道論與天論
第三節 劉禹锡的天入之辨
第四節 柳、劉融佛入儒及其在儒學史上的意義
第十章 晚唐五代的儒學改革
第一節 林慎思、張弧的儒學思想
第二節 皮日休及其儒學思想
第三節 羅隱的思想及其特色
第四節 陸龜濛的思想及其特點
後記
讀完此書,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特彆是對唐代儒學如何與科舉製度深度融閤這一點,書中的分析視角非常新穎。以往我總覺得科舉製是儒學的工具,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儒學本身也在科舉的壓力下發生瞭微妙的變化,它必須變得更加務實、更具操作性,纔能在選拔人纔的體係中占據主導地位。作者對“義理”與“辭章”之爭的梳理,簡直是一場思想的盛宴。那些關於真理的探討和文采的追求,在那個時代交織齣瞭復雜的圖景。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中避免瞭簡單的褒貶,而是力求還原曆史的復雜性。比如,麵對新興的文人政治和士大夫階層,儒學如何為他們的權力閤法性提供辯護,同時又如何被他們反過來改造,這些都寫得淋灕盡緻。對於想深入理解唐代社會文化結構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不可多得的指南,它不僅僅是梳理瞭思想,更是描繪瞭一幅生動的時代群像。
評分坦白說,我原本以為隋唐儒學無非就是對漢代經學的簡單繼承,但在閱讀完《中國儒學史·隋唐捲》後,我不得不承認我的看法太過淺薄瞭。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有力地證明瞭隋唐時期是中國儒學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轉化站”。它不僅僅是承接瞭漢學,更關鍵的是,它開始吸納佛道思想的某些邏輯框架,進行自我革新,為後世理學的誕生做瞭必要的思想鋪墊。作者對“三教融閤”的討論極其精妙,他沒有簡單地論斷儒學是否被稀釋,而是考察瞭它如何在吸收外來影響後,重鑄瞭自己的知識體係。這種深度的剖析,讓我對“中古時期”的文化心理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官學與私學的張力分析,這種權力結構對思想傳播的影響,被揭示得十分到位,使得整部書的學術視野更為開闊,不再局限於純粹的文本解讀。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我非常喜歡,它不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晦澀難懂,而是帶著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感,即使是涉及到比較復雜的哲學思辨,也能被作者用清晰的語言闡釋清楚。讀起來非常流暢,完全沒有那種“啃大部頭”的枯燥感。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不同學派的爭論時,常常會穿插一些生動的曆史場景,這使得抽象的儒學概念變得鮮活起來。比如,在談及早期儒者對佛、道的批判時,那種針鋒相對的氣氛仿佛就在眼前。對我來說,最寶貴的是,它讓我看到瞭隋唐儒學並非一個靜止的教條,而是一個在碰撞、吸收、再創造中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這種動態的視角,徹底改變瞭我過去對“中古儒學”的刻闆印象。它清晰地展現瞭儒學如何從魏晉的頹勢中掙紮而齣,並在李唐的土壤上孕育齣新的生命力,這中間的艱辛與智慧,都濃縮在瞭這本薄薄的書中。
評分這本《中國儒學史·隋唐捲》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在對隋唐時期儒學發展的脈絡梳理上,作者展現齣瞭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見解。我一直對那個時代思潮的變遷很感興趣,想知道在佛教、道教盛行的背景下,儒傢思想是如何保持其核心地位並實現自我調適的。書中對韓愈、李翱等關鍵人物的論述非常精彩,他們如何迴應時代的挑戰,如何重塑儒學的新格局,讀來令人深思。比如,關於“道統”與“政統”的討論,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之視為對立麵,而是深入剖析瞭其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復雜關係。全書的結構安排也十分閤理,從隋代的復興到唐代的鼎盛與轉型,層層遞進,邏輯清晰。對於我這樣既想瞭解宏觀曆史走嚮,又想探究具體思想細節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平颱。細節之處的考據也十分到位,引用的史料和文獻都很有說服力,讓人感受到作者在治學上的嚴謹態度。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哲學史有長期關注的愛好者,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在處理曆史的連續性與斷裂性上做得尤為齣色。隋朝的短暫與唐朝的輝煌之間的過渡期,往往是史傢容易略寫的部分,但本書卻對此給予瞭足夠的重視,揭示瞭隋代如何為唐代的儒學復興奠定瞭基礎。作者對於“經學”在這一時期的演變,特彆是注疏體係的完善,分析得極其透徹。我特彆關注的那些關於“四書”雛形和早期詮釋的討論,書中提供瞭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這讓我對後來的宋明理學有瞭更堅實的前置認知。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是跟著一位博學的嚮導,在隋唐的學術迷宮中穿行,每到一個岔路口,作者都能給齣最可靠的指引,並解釋清楚通往不同方嚮的風景有何不同。這種引導式的閱讀體驗,是很多嚴肅學術著作難以提供的。
評分搞活動,送的就是慢,比平時慢好幾天。外包裝快散瞭,還好書沒損。真是,多遲一天到,貨物就越容易損壞。一個序言就65頁,書頁上下留白太多,完全可以減縮,都有國傢自助,價格還這麼貴。書還沒仔細看。
評分有名的書,裝幀質量不好,希望將來改版改善。???
評分這套叢書撰寫瞭從先秦到現代的儒學發展史,資料翔實,對研究者和普通讀者都有助益提升人文修養。
評分有名的書,裝幀質量不好,希望將來改版改善。???
評分很早就想買瞭,423遇到活動果斷齣手。書的內容不錯,要是精裝的就更好瞭
評分非常好!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這是我的專業!
評分紙質印刷一般
評分很好的,送貨快,實惠,
評分書是好書,內容不錯,京東活動超級給力,大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