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秘文化

中国古代神秘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冬生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01781
版次:1
商品编码:1086744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民联盟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8-01
页数:385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内容极其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世代承传演变的传统文化中,不少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包含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因素,可谓形形色色,光怪陆离。千百年来,迷惑过多少民众,愚弄过多少权贵,激起过多少玄学家的幻想,触发过多少艺术家的灵感。举凡政治、军事、历史、科技、艺术、文学以至衣、食、住、行等,无不受到它的影响。包罗在先民以其智慧和愚昧编织的这张巨网中的种种方术,迄无统一名称。近年来,传统文化中的这一重要部分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并被称之为“中国神秘文化”。李冬生所著的《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从巫术、符咒、神灵、法术等方面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

内容简介

神秘文化这一领域,已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古代神秘文化》追溯了中国神秘文化的源头,对以往被斥之为“封建迷信”的神秘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剖析,弄清它们的开龙去脉,综合排比,梳理抉剔,辨别是非,去伪存真。使人们在了解的这些神秘文化现象的性质、起源、内容、发展脉络以及历史的实践后,能够由迷惑而清醒,由笃信而不信。其中还包括一些在历史进程中已经被淘太的神秘文化,但作一种曾经存在过的文化现象,作者也进行了介绍。《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神秘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作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

目录

前言
导言:蒙上一层迷雾的文化现象
一、由《红楼梦》、《三国演义》和《金瓶梅》中的几个故事说起
二、从“哈哈镜”中透视的社会风习

第一章 原始人谋求生存的精神支柱
一、人类早期的原始心态、对客观世界的控制意识
二、愚昧性的明显暴露,迷信的根源
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
鬼灵崇拜
三、人类进程中的一种思想文化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
文化整合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雅和粗野

第二章 神秘文化的核心——巫术
第三章 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魔幻殿堂
第四章 神秘的语言文字——符咒
第五章 无所不在的无魂魄的力
第六章 神灵论和法术论
第七章 巫——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
第八章 既是神秘的,又不完全是神秘的
第九章 不是解不开的谜
主要参考书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56岁的小舅舅很喜欢

评分

我56岁的小舅舅很喜欢

评分

“评价”可以是总括全书作鸟瞰式的评述,如书评《展现“另一个”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爱因斯坦晚年文集》的:“每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睿知和科学预见性。全书蕴涵着科学家与知识分子的良知,浸透着他对整个20世纪全人类的极大的人文关怀。”也可以聚焦于作品的细部作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如金圣叹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中鲁达打店小二一段描写:“一路鲁达文中,皆用‘只一掌’、‘只一拳’、 ‘只一脚’,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三言二语就点出了《水浒》对鲁达的动作描写是充分个性化的。 “评价”是书评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见功力的部分,从这里可以见出一个人的思想水平、艺术素养、鉴赏能力、语言功夫等等。

评分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评分

送人的,不错,有点深奥,慢慢看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此书还是不错的,值得一读。

评分

“介绍”是指对所评的书的内容作言简意赅的概括叙述,让读者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书评《难忘<南京情调>》是这样介绍的:“《南京情调》收入64篇文章,20世纪上半叶社会各界名流笔底的南京昔日景观,风土人情,大多风流倜傥见性情;80帧照片,让50年前的古都旧影清晰再现,金陵旧时影像,幅幅沧海桑田显趣味。”

评分

中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竹子和木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