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著作:尚書引義

王夫之著作:尚書引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王夫之 著
圖書標籤:
  • 王夫之
  • 尚書
  • 引義
  • 經學
  • 理學
  • 明代
  • 古籍
  • 注釋
  • 文本
  • 傳統文化
  • 學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66265
版次:1
商品編碼:10916964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62-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5
字數:12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尚書引義的內容,首先是王夫之對於明代政治的批剁。例如堯典第二篇,既論命相的重要,又在周官篇發揮文王不置相的流弊,是譏刺明代自硃元璋不設丞相,數傳之後,大權旁移,因而亡國“舜典第二篇指陳嚴刑峻法之非,第四篇痛斥恢復肉荊之害,呂刑篇又詳論五刑五罰之慘,是識刺明代過於重用荊罰,摧殘民命。其他可舉事例尚多。四庫全壽總目提婆和鄰毓崧跋中也都舉瞭些例子,可供參閱。,書中發揮哲學思想的部分,集中於攻擊老、莊、陸、王之學和佛傢的惟心惟識,之論。王夫之的唯物主義體係,在周易外傳裏確立瞭基礎,在《王夫之著作:尚書引義》裹有瞭進一步的發展。
《王夫之著作:尚書引義》以會刻本船山遺書為底本,參照湖南省博物館周調陽依嘉愷抄本所作的校勘記和太平洋書店排印本進行瞭校勘。

目錄

點校說明
捲一
堯典一
堯典二
舜典一
舜典二
舜典三
舜典四
大禹謨一
大禹謨二
皋隋謨
益稷

捲二
禹貢
甘誓
胤徵

捲三
仲虺之詁
湯諳
太甲一
太甲二
鹹有一德
說命上
說命中一
詫命中二
高宗肜日
微子

捲四
泰誓上
泰譬中
泰誓牧誓
武成
洪範一
洪範二
洪範三
洪範四
旅獒

捲五
大誥
康誥
酒誥梓材
召誥
召誥燕逸
多士
君鏇
多方一
多方二
立政周官

捲六
君陳
腹命
華命
問命
呂刑
文侯之命
費誓
秦誓
附孫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書類存目
劉鋶崧跋

精彩書摘

地而皆圓為凝者禊矣。析大汞之圓為小汞之圓,而大汞損也。子非損父母者也。
子生於父母,而寅有其子。物生於天地,而寅有其物。然刖先儒之以月落蘺川為凝者誤矣。川月非其,雕月之影,而川固無月也。
以川月為子,以月屬父母,剮子者父母之幻影也。子固非幻有者也。是天地不仁,狗萬物之議也。
以小汞為子,大汞為父母,則天地父母無自立之體,而分閤一因於偶然,將思成無父母,封越無上帝,是海漚起濺之說也。何居乎為君子儒而濛釋、老之說邪?
是其為言也,將使屬君父者土苴其臣子,篇臣子者叛樂其君親而莫之恤。何也,生於無為之道,則惟無生有,而有者必非我之自生。非我之自生,強而閤之,不親矣,而背案之惡不恤矣。道無為而生民物,則惟無也而後可以為父母,而有者不足以為父母。不足以屬父母,強欲有功,誠聱疣矣,而土苴之惡不恤矣。
及其下流,剮將視臣弑君、子弑父者,亦輿戮囚禁、殺豢均也。何也,遒固無擇,生均則殺均也。則將視逐教無過之子、炮烙無辜之民,亦輿薤草、伐木均也。何也。道本燕功,恩不任恩,怨不任怨也。是孔子之釣弋,罪等於商臣宋萬;而帝王之彰善癢惡,會不如立觀其死之牧人矣。
鳴呼:吾知其有大欲存焉。天地所健行無疆以成之者,彼直欲敗之也;父母所恩斯勤斯以鬻之者,彼直欲死之也。欲敗之,故成不以屬德;欲死之,故生不以為恩。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書不錯價格公道實惠比較厚道

評分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午時(2月18日),王夫之卒於湘西草堂,終身沒有剃發。十月,王夫之葬衡陽金蘭鄉高節裏大羅山。墓碑鎸“遺命墓銘”如下:“有明遺臣行人王夫之字而農葬於此,其左則繼配襄陽鄭氏之所袝也。自為銘曰:抱劉越石之孤忠而命無從緻,希張橫渠之正學而力不能企。幸全歸於茲丘,固銜恤以永世。”

評分

唯物主義自然觀去觀察曆史,提齣“理”、“勢”統一的曆史觀。他把曆史發展的客觀過程和必然趨勢,叫做“勢”,把曆史發展的規律性叫做“理”。提齣瞭“於勢之必然處見理”的觀點,即人們必須從“勢之必然處”認識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他還進一步提齣,曆史既然有“理”和“勢”,治天下就必須要“循理”、“乘勢”,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因此,他強調,曆史發展不能憑主觀意誌,而必須遵守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時,他還重視人的能動作用。他認為,從一種客觀可能性變為社會現實,必須通過人的有目的的活動。

評分

當是時,海內碩儒,推容城、盩厔、馀姚、昆山。夫之刻苦似二麯,貞晦過夏峰,多聞博學,誌節皎然,不愧黃、顧兩君子。然諸人肥遯自甘,聲望益炳,雖薦闢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動容,其著述易行於世。惟夫之竄身瑤峒,聲影不齣林莽,遂得完發以歿身。後四十年,其子敔抱遺書上之督學宜興潘宗洛,因緣得入四庫,上史館,立傳儒林,而其書仍不傳。同治二年,曾國荃刻於江南,海內學者始得見其全書焉。

評分

好~~~

評分

學問淵博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書不錯,沒有運費就好瞭。

評分

天文、曆法、數學、地理學等均有研究,尤精於經學、史學、文學。哲學上總結並發展中國傳統唯物主義。認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讀四書大全說》捲十),以為“氣”是物質實體,而“理”則為客觀規律。又以“絪蘊生化”來說明“氣”變化日新的辯證性質,認為“陰陽各成其象,則相為對,剛柔、寒溫、生殺,必相反而相為仇”。強調“天下惟器而已矣”,“無其器則無其道”(《周易外傳》捲五)。由“道器”關係建立其曆史進化論,反對保守退化思想。又認為“習成而性與成”,人性隨環境習俗而變化,所以“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而教育要“養其習於濛童”。在知行關係上,強調行是知的基礎,反對陸王“以知為行”及禪學傢“知有是事便休”觀點。政治上反對豪強大地主,認為“大賈富民”是“國之司命”,農工商業都能生産財富。文學方麵,善詩文,工詞麯。所作《詩繹》、《夕堂永日緒論》,論詩多獨到見解。所著經後人編為《船山遺書》。其一生堅持愛國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戰鬥精神,至死不渝。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大全說》、《張子正濛注》、《思問錄》(內外篇)、《黃書》、《噩夢》等。墨跡傳世稀少。《大雲山歌》書風神清氣舒,可謂難得珍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