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材:課程與教學論

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材:課程與教學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旭遠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9787040332940
版次:1
商品編碼:1091715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9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材:課程與教學論》按照“設計一實施一管理與評價”的內在邏輯主綫將課程與教學整閤起來,架構瞭全書的整體框架。“設計部分”主要包括課程價值、課程內容、課程的類型與結構等;“實施部分”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教學藝術等;“管理與評價部分”包括課程管理與校本課程開發、課程與教學評價等。《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材:課程與教學論》簡明地闡述瞭有關課程與教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以幫助讀者整體把握課程與教學的學科體係;強調瞭理論聯係實際,注意培養讀者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書的突齣特色是強調研究性,客觀介紹當前有爭議的熱點問題,並反映研究的現狀,以引領讀者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書適閤作為教育碩士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類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教材,也適閤中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者和一綫教師閱讀。

目錄

專題一 課程與教學論的永恒主題:發展與睏惑
一、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分析
(一)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對象
(二)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習方法
(三)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趨嚮
二、課程與教學的概念探析
(一)對課程本質的理解
(二)課程的多種定義
(三)對教學含義的界定
(四)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三、課程與教學的演進理路
(一)傳統教學論發展的三個界碑
(二)現代教學論的發展——杜威的教學思想
(三)20世紀現代教學論的三大流派
(四)現代課程論的發展過程
(五)課程論發展的主要流派
(六)課程與教學論的發展趨勢
四、課程與教學的思想來源
(一)心理學作為課程與教學的思想來源
(二)社會學作為課程與教學的思想來源
(三)哲學作為課程與教學的思想來源

專題二 課程與教學的價值追問
一、課程與教學的價值演變
(一)“主知主義”教學價值取嚮
(二)形式主義教學價值取嚮
(三)實用主義教學價值取嚮
(四)社會人本主義教學價值取嚮
(五)自然人本主義教學價值取嚮
二、課程與教學的價值錶達
(一)知識價值
(二)能力價值
(三)品格價值
(四)方法價值
三、課程與教學的價值栽體
(一)課程與教學價值載體的主體
(二)課程與教學價值載體的要素
四、課程與教學的價值立場
(一)課程與教學的價值立場應立足於文化視野
(二)課程與教學的價值立場應體現人文精神
(三)課程與教學的價值立場應關注生活
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的價值理想
(一)關於“生命化教學”的價值理想
(二)關於“迴歸生活世界”的價值理想
(三)關於“對話教學”的價值理想

專題三 課程內容
一、基本原理
(一)課程內容的含義
(二)課程內容的選擇
(三)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內容選擇的閤理性思辨
(一)傳統課程內容的弊端
(二)新課程內容的要求
三、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要不要知識與要什麼樣的知識
(二)曆史上“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對話
(三)如何理解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
(四)重視直接經驗,間接經驗走嚮何處

專題四 課程的結構與類型
一、課程結構與類型概述
(一)課程結構與類型的內涵
……
專題五 課程管理與校本課程開發
專題六 教學目標
專題七 教學設計
專題八 教學過程
專題九 教學模式
專題十 教學組織形式
專題十一 教學手段
專題十二 教學藝術
專題十三 課程與教學評論

用戶評價

評分

一般般,送貨速度慢瞭!

評分

很好的書,很滿意的服務。

評分

到貨很迅速,質量很好,好店鋪,推薦瞭。

評分

課程與教學論的必讀書籍

評分

挺好的,以前重來不去評價的,不知道浪費瞭多少積分,自從知道評論之後京豆可以抵現金瞭,纔知道評論的重要性,京豆的價值,後來我就把這段話復製瞭,走到哪裏,復製到哪裏,既能賺京東,還非常省事,特彆是不用認真的評論瞭,又健康快樂又能麼麼噠,哈哈哈

評分

買瞭[SM]一點都不後悔,很喜歡[ZZ],書是絕對正版的,紙張都非常好![BJTJ]識伴隨人類成長,人類的成長少不瞭知識。

評分

案例很多,印刷清晰。

評分

書都是破的,真的是醉醉噠,超影響心情

評分

案例很多,印刷清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