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新淨。著作經典。
評分給老人買的,書不錯,速度真快!
評分 評分古文字學方麵重要之作,價格有點高瞭
評分篇義《韓詩外傳》:天地有閤,則生氣有精矣;陰陽消息,則變化有時矣。時得則治,時失則亂。中略。故不肖者精化始具,而生氣感動,觸情縱欲,反施亂化,是以年壽亟天而性(生)不長也。《詩》曰:“乃如之人兮,懷婚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賢者不然。精氣闐溢,而後傷時不可過也。不見道端,乃陳情欲以歌道義。《詩》曰:“靜女其姝,俟我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局。”《說苑,辨物》篇與此略同。按此古周禮》說:天子城高七雉,隅高九雉;公之城高五雉,隅高七雉;侯伯之城高三雉,隅高五雉。是隅高於城二雉。贈則日彤管,毛雲:古者後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記過,其罪殺之。又雲:彤管以赤心正人也。崔豹《古今注》載董仲舒答牛亨問彤管雲:彤者赤漆耳。史官載事,故以彤管,用赤心記事也。據此則彤管為法度之器。毛傳又雲:後妃羣妾以禮禦於君所,女史書其日月。此雖亦女史所職,而與詩意無涉。與《溱洧》之士女相謔者大異矣。定九年《左傳》:《靜女》之三章取彤管焉。其上文雲:棄其邪可也。是《韓詩》所謂陳情欲以歌道義者,與《左傳》閤。彆義《序》:《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按詩語不涉及國君夫人之事。毛說城隅彤管時有是者,序則全非。異文姝,《說文》引作嫂,又作株。於,《韓詩外傳》引作乎。愛,《說文》引作僾;《方言》六郭璞注引
評分 評分好書,加入書單很久瞭,趁著這次活動終於拿下……
評分敘曰:昔倉頡觀獸迮鳥跡之文,作書契以代結繩、畫卦,曆世寖遠,孳益彌繁,然後文字臻於極備。班固稱:古製書必同文。自書契以來,世運遞有升降,而世異文 同,後人得以識古。是以文武之政,人存則舉;文武之道,賢不賢者識其小大,莫不有焉。五帝三王,中間雖更衰亂治化,常進而益隆。孔子曰:“周監於二代,鬱 鬱乎文哉!吾從周。”豈不以徵文而禮有可見。後之王者遂能損益而因革之也。《周禮•保氏》教國子以六書者,造字之本,所以維文字使萬世可識。周宣王世《史 籀篇》與古文或異,而孔子書六經皆古文。及戰國諸侯去王室之典籍,秦燔經書,古文由此遂絕。漢世尉律試學童,僅以秦書八體。及尉律不課,小學不修,則變亂 常行,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者競起矣。許君叔重懼學絕道喪,作《說文解字》,以述六書。蓋古世於書,不知則闕,問諸故老,今則壹以許氏為歸。秦漢以來,文字 遂以不墜。雖古文中絕,賴秦書存其近似,而世猶知有周孔之書也。故論者或推尊許氏,謂功不在禹下,豈不信歟!顧許氏敘篆文,閤古籀,而所取古文由壁中書及 郡國所得鼎彝,時未有槧書之業、拓墨之術,壁經彝器傳習蓋寡,即許君睹記,亦不能無失其真,故於古籀造字之源,多闕不論,但就秦篆立說,而遂多不可通。既 譏“俗儒鄙夫以秦之隸書為倉頡時書,乃猥曰‘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鬥。’”而自為書適以周官之六書,說省改之小篆,庸渠愈乎。
評分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