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第一部分“節水灌溉標準化綜述”,第二部分“節水技術政策依據”,第三部分“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標準”。其中,第三部分包括國傢標準14個,行業標準10個,地方標準7個,協會標準1個。
  本書可供節水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維護等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院校師生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第一部分 節水灌溉標準化綜述
第二部分 節水技術政策依據
第三部分 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標準
國傢標準
1 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範GB/T 50363-2006
2 噴灌工程技術規範GB/T 50085-2007
3 微灌工程技術規範GB/T 50485-2009
4 灌區改造技術規範GB 50599-2010
5 農田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範GB/T 20203-2006
6 節水灌溉設備現場驗收規程GB/T 21031-2007
7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05
8 灌溉渠道係統量水規範GB/T 21303-2007
9 泵站更新改造技術規範GB/T 50510-2009
10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術規範GB/T 50596-2010
11 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範GB/T 50600-2010
12 機井技術規範GB/T 50625-2010
13 節水灌溉工程驗收規範(報批稿)
14大型螺鏇塑料管道輸水工程技術規範(報批稿)
行業標準
1 農村水利技術術語SL 56-2005(節選)
2 灌溉排水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報告編製規程SL 533-2011
3 滾移式噴灌機使用技術規範SL 295-2004
4 捲管牽引絞盤式噴灌機使用技術規範SL 280-2003
5 灌溉試驗規範SL 13-2004
6 風力提水工程技術規程SL 343-2006
7 農田水利示範園區建設標準SL 371-2006
8 大型灌區技術改造規程SL 418-2008
9 牧區草地灌溉與排水技術規範SL 334-2005
10 節水産品認證規範SL 476-2010
地方標準
1 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運行管理規程DB11/T 556-2008
2 節水灌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DB11/T 558-2008
3 設施農業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程DB11/T 557-2008
4 鹹淡水混閤灌溉工程技術規範DB13/T 928-2008
5 糧田和菜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規範DB31/T 469-2009
6 報廢機井處理技術規程DB11/T 671-2009
7 節水灌溉工程自動控製係統設計規範DB11lT 722-2010
協會標準
園林綠地灌溉工程技術規程CECS243:2008      
精彩書摘
       3.1.2 由於水資源條件和用水狀況發生變化,不少灌區的現狀灌溉用水已經接近甚至超齣水資源承載力,因此,通過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達到或恢復原設計灌溉規模是非常重要的。在對水資源承載能力和土地資源狀況綜閤分析的基礎上,閤理確定灌區規模。
    3.1.4 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中突齣節水要求是針對水資源短缺的嚴峻現實確定的,具有普遍意義。灌區是一個由自然、社會、生産、生活等各類要素和灌溉、排水等各類工程設施組成的有機整體,因此要求對渠、溝、田、林、路統一規劃,閤理布局。由於灌區自然條件的差異,影響灌溉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麵的,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除實現節水的基本目標外,還需要對危害當地農業生産的旱、澇、鹽堿、漬等災害進行綜閤治理,改善灌區生態與環境,進而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綜閤生産能力和經濟效益。
    3.1.5 灌區骨乾工程與田間工程的管理體製不同,工程改造所需資金的籌措渠道也不盡相同,但骨乾工程與田間工程是一個整體,灌區工程改造需要協調進行,以充分發揮節水、增産、增效的整體效益。在進行工程設施改造的同時,必須采取農業措施、管理措施。纔能達到節水的目標。並且農業、管理等措施需要廣大農民和灌區管理人員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3.1.6 灌區的自然、社會、經濟、水資源、水利工程和農業生産等條件往往存在顯著差異,選擇改造方案和改造措施時應堅持因地製宜,正確處理好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實用性的關係。為瞭節省改造成本,一般應以現有工程為基礎,不宜進行過多新工程建設。
    4 灌區現狀評估
    4.0.2 統計數據是統計部門根據有關統計法規及方法而記錄、統計齣的數據,不僅具有科學性、真實性、可靠性,更具有權威性。因此收集基礎數據時,應優先采用國傢和地方統計年鑒中的數據;未列入國傢和地方統計年鑒中的數據,可采用灌區實測數據或其他資料,但應認真進行核實,以確保其準確性、可靠性及閤理性。
    4.0.3 采用日曆年進行現狀分析評價便於與國傢、地方以及不同行業的統計資料相協調。
    4.0.4 水土資源分析評價的目的是弄清灌區內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土資源提齣的要求以及可供使用的水土資源狀況,分析二者的匹配情況,明確限製條件,以確定灌區適宜的灌溉規模、灌溉用水保證程度以及水土資源利用策略,保障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充分發揮農業用地的生産潛力,達到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的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4.0.5 灌區工程現狀主要說明灌區的渠首工程、泵站、灌排渠溝、閘、涵、渡槽、橋等渠係建築物以及田間工程狀況。采用工程設施配套率、工程設施完好率、渠道防滲率等相對指標分析評價工程現狀,其結果具有可比性,便於準確掌握工程特點及薄弱環節。
    4.0.8 灌區自然水體水質包括灌區範圍內的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的水質。
    ……      
前言/序言
       
				 
				
				
					綠洲脈搏:二十一世紀水資源高效利用與綠色農業發展新視野  編者按:  在地球日漸升溫、水資源日益緊張的當下,以科技創新驅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已成為關乎人類生存與未來福祉的根本議題。尤其是在素有“發展之基”之稱的農業領域,如何突破傳統粗放式用水的瓶頸,實現“用最少的水,養活更多的人”,更是擺在我們麵前的嚴峻挑戰。本係列叢書,正是匯聚瞭全球頂尖智慧與前沿實踐,旨在為廣大工程建設者、技術研究者、農業生産者及決策者,提供一本權威、實用、具有前瞻性的操作指南。我們拒絕空談理論,聚焦落地應用,力求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轉化為直觀易懂的技術方法,將先進的理念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工程實踐。  上冊:築牢節水之基,解鎖高效之源——工程設計與施工篇  本冊作為係列的開篇之作,將目光聚焦於節水灌溉係統的“骨骼”與“血脈”——工程設計與施工。我們深知,再先進的技術,若無堅實可靠的工程作為支撐,都將是空中樓閣。因此,本冊內容圍繞著如何從源頭設計齣科學閤理、適應性強的節水灌溉工程,以及如何保證施工質量,確保係統安全高效運行,展開瞭詳盡的闡述。  第一章:現代節水灌溉係統概覽與工程化理念  本章首先為讀者描繪瞭一幅現代節水灌溉技術的全景圖。我們將從宏觀視角齣發,係統梳理當前國際國內節水灌溉領域的主流技術路綫,包括但不限於:     噴灌技術: 從傳統的固定式噴灌、低壓管道噴灌,到現代化的中心支軸式、平移式噴灌,以及更加智能化的變量噴灌、精準噴灌係統。我們將深入分析不同噴灌形式的優缺點、適用範圍、技術要點以及在不同地理環境和作物類型下的最佳實踐。    滴灌與微噴灌技術: 剖析滴灌係統的構成原理、滴頭類型、管網設計、壓力補償技術、過濾係統等關鍵要素。重點講解微噴灌在果園、溫室等場景下的獨特優勢和應用模式。    滲灌與地下滴灌技術: 介紹其工作原理、係統組成、鋪設方式,以及在特定土壤類型和作物種植模式下的高效節水潛力。    智能化與自動化灌溉係統: 探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灌溉管理中的應用,如傳感器網絡、遙感監測、模型預測、遠程控製等,如何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灌溉。  在此基礎上,本章著重強調“工程化理念”在節水灌溉係統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我們將探討如何將科學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閤,如何在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等各個環節,充分考慮技術的可行性、經濟的閤理性、環境的友好性以及管理的便捷性。這包括對地形地貌的分析、土壤特性的勘測、水源水量的評估、作物需水規律的研究、當地氣候條件的考量等,為後續的工程設計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章:節水灌溉工程設計核心要素與規範應用  本章將深入到節水灌溉工程設計的具體實踐層麵,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設計指南。     水源選擇與優化配置: 探討不同水源(地錶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水等)的優劣,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閤理選擇與組閤。重點講解如何通過科學評估,確定灌溉水源的可靠性、水質達標性以及經濟性。    管網係統設計: 詳細闡述輸水管道、配水管道、滴灌管、噴頭等部件的設計原則與計算方法。我們將提供不同壓力等級、不同流量需求的管網優化設計方案,並重點介紹如何運用水力學原理,保證管網的水壓均勻性,減少水頭損失。    水泵選型與配套: 講解水泵的類型、性能參數、選型原則,以及如何根據灌溉麵積、灌溉方式、水源條件等因素,選擇最經濟高效的水泵。同時,將介紹水泵的控製係統、動力配置以及安全運行措施。    過濾與施肥係統設計: 強調過濾係統在防止滴頭、噴頭堵塞中的關鍵作用。我們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過濾器的原理、選型、安裝與維護要點,如網式過濾器、疊片式過濾器、砂石過濾器等。同時,深入探討施肥灌溉(fertigation)的原理、技術要求、肥料選擇與配方設計,以及施肥灌溉設備的設計與安裝。    自動化與智能化控製係統集成: 介紹灌溉控製器、電磁閥、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雨量傳感器、液位傳感器等)、通信模塊等關鍵組件的功能與應用。我們將講解如何根據實際需求,設計集成化的自動化控製係統,實現遠程監控、定時定量灌溉、聯動控製等智能化功能。    安全與環境保護設計: 重點關注工程建設中的安全生産問題,包括施工安全、設備安全、用電安全等。同時,將探討如何通過工程設計,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如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地下水、閤理利用土地等。  第三章:節水灌溉工程施工質量控製與技術要點  再完美的設計,也需要精湛的施工來落地。本章將聚焦於節水灌溉工程的施工環節,為確保工程質量和係統高效運行提供關鍵指導。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強調施工前的圖紙審查、場地勘察、材料檢驗、設備調試等環節的重要性。我們將提供詳細的施工前準備清單,幫助施工隊伍做好充分的準備。    管道鋪設與連接技術: 詳細介紹不同材質管道(如PE管、PVC管)的鋪設方法、接口連接技術(如熱熔、電熔、絲扣連接),以及如何保證連接的嚴密性、可靠性和耐用性。    滴頭、噴頭及其他灌溉末端設施的安裝: 講解滴頭、噴頭、微噴嘴等末端設施的正確安裝位置、方式和注意事項,以確保灌溉均勻度和效率。    過濾器、水泵及控製設備安裝: 闡述過濾設備、水泵、控製櫃等關鍵設備的安裝規範、接地要求、管綫連接以及調試流程,確保其正常運行。    自動化控製係統布綫與調試: 詳細介紹傳感器、執行器、控製器之間的布綫要求、接綫規範以及係統調試步驟,確保自動化控製功能準確可靠。    工程質量檢測與驗收: 提供一套完整的工程質量檢測與驗收標準,包括水壓試驗、流量測試、滴灌均勻度測試、噴灌均勻度測試等,並指導如何進行規範的工程驗收。    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強調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人員培訓、安全防護、設備安全檢查、應急預案等,預防事故發生。  第四章:典型節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與經驗分享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纔能真正掌握精髓。本章精選瞭國內外近年來在節水灌溉領域具有代錶性的工程案例,通過深入剖析其設計理念、技術方案、施工過程、運行效果和經濟效益,為讀者提供寶貴的藉鑒與啓示。     大規模農田滴灌係統建設案例: 分析某大型農場如何通過實施滴灌係統,實現節水50%以上,增産20%的顯著成效。    果園微噴灌與施肥灌溉集成應用案例: 介紹某水果種植基地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將微噴灌與施肥灌溉相結閤,提高果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溫室智能化灌溉係統應用案例: 探討某現代溫室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精準控製作物生長環境,最大化節水增效。    水肥一體化在不同作物上的推廣應用案例: 分析水肥一體化技術在不同作物(如蔬菜、棉花、玉米等)上的成功實踐,總結關鍵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    再生水灌溉工程實踐與挑戰: 介紹利用再生水進行灌溉的工程實例,分析其在水資源短缺地區的應用前景,以及需要剋服的技術和管理難題。  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入解讀,讀者不僅能直觀地瞭解不同節水灌溉技術的工程化應用,更能從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教訓,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結語:  本冊《綠洲脈搏:二十一世紀水資源高效利用與綠色農業發展新視野(工程建設篇)(上冊)》旨在為每一位投身於節水灌溉事業的建設者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用的操作指導。我們相信,通過科學的設計、精湛的施工和持續的創新,節水灌溉必將成為實現我國乃至全球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未來的篇章,將繼續深入探討節水灌溉技術的管理、維護、經濟效益分析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深化發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