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庄子 |
| 作 者 | 庄周 |
| 市场价 | 12 |
| ISBN号 | 9787550243781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页 码 | 160 |
| 想起庄子,我们会想起一个“槁项黄馘”的哲人。当然,他不是在垂钓,他是在思考。 庄子,是智者,是哲人,是隐士,是天马行空的思想家,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庄子的思想承接着老子,但又有所创新。作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 |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必读本: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必读本:庄子》原本五十二篇,后散轶,今仅剩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全书以内篇为核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
| 庄周(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
|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胠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杂篇 寓言 说剑 |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必读本:庄子》: 逍遥游 [题解] 本篇是《庄子》中非常著名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了奇特想象以及浪漫色彩,形象地运用寓言和比喻,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中一个明确而重要的阐述。全篇提倡人们摆脱一切外界束缚,无所凭依,从而去追求精神世界完全真空的自由状态。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客观现实中的每一件事物,以及人类本身都是对立但又相互联系的,要想无所依凭,*重要的是忘记自己。所以他希望所有的东西都能够顺其自然,从现实中脱离出来,否定了人在生活中的作用,将人类生活以及万物的生存合为一体;提倡不停留于任何事物之中,追求完全的、绝对的精神自由。 [原文] 北冥①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②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③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④笑之曰:“我决⑤起而飞,抢⑥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⑦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⑧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⑨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⑩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注释] ①冥:海的意思。“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装,是这之后方才。 ③夭阏(è):阻拦。 ④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⑤决(xuè):迅疾的样子。 ⑥抢(qiāng):撞到。 ⑦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⑧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 ⑨宋荣子:一名宋钘(xíng),宋国人,战国时期思想家。 ⑩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 [译文]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叫作鲲。鲲的身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化成一只鸟,就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翅而飞时,那双翅就像天边的流云。这只鸟,当海上波涛涌起时,就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巨池。《齐谐》是一部用来记载奇闻异事的书,书上说:“鹏鸟向南海迁徙,翅膀一拍,水面能激起三千里浪花,狂暴的海风盘旋而上一直冲到九万里云霄,它是借着六月的大风而去的。”野马一样奔腾的雾气,阳光下纷纷扬起的尘埃,这都是万物相互吹拂的结果。天穹苍苍,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太高远寥廓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就是这个样子吧。 水积聚得不够深,就没有力量载起大船。把一杯水倒在堂前洼处,那么放一棵小草便可以当作“大船”;但是放个杯子,它就沉住不动了,是因为水太浅,“船”太大了。风积累的力量不强大,它就不能拖起巨大的翅膀。所以,狂风在鹏鸟身下,它就能御风而行,飞出九万里,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然后它才会飞到南方去。寒蝉和小鸟嘲笑道:“我们从地上即刻起飞,撞着榆树和檀树,飞不远就要落到地上,为什么一定要向南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呢?”去郊外,只需要带上三顿粮食,回来也不会饿肚子;到百里之外,要捣舂一夜的粮食作为准备;去千里之外,得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鸟这两个小家伙知道什么!小聪明不能和大智慧相比,寿命短的不能和寿命长的相比。为什么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一个月,寒蝉也不会明白什么是一年,这就是“小年”。楚国的南方有一只叫冥灵的大龟,在它眼里,五百年只是一春或一秋;上古时候还有棵叫大椿的树,在它眼里,八千年才是一春或一秋,这就是“大年”。彭祖直到今天还以长寿而闻名于世,人们都想像他那样,不是很可悲吗? 商汤这样问棘:“在寸草不生的北方,有一片很深的海,那就是天池。在那生长着一种鱼,它的身体长几千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长度,它名叫鲲。还有一种鸟,叫鹏,它的脊背有大山那么高,伸展的双翅像云朵一样。它乘着羊角般的旋风,直上九万里云霄,青天在上,穿过万里层云,向南方飞去,一直飞到南海。斥嘲笑它说:它想飞到哪儿去呀?我努力向上一跳,才飞几丈高就落下了,只能在杂草里游荡盘旋,这是我*大的能力了。而它想飞到哪儿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差异。 因此,那种有能力做个一官半职,能满足乡里百姓的诉求,让君王感到满意,取得全国人信任的人,他们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但宋荣子依然嘲笑他们。宋荣子能够做到:世上的人都赞颂他,他也不会更加勤勉;世上的人都责备他,他也不会更加沮丧。他能划清自己与外界的界限,能分辨荣誉和耻辱的区别,不过如此罢了。宋荣子对于世俗的声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但即使这样,他还没有达到*高境界。列子能乘风而起,轻盈潇洒,半个月以后才会回来。他从来不去急急忙忙寻求什么幸福。他这样虽然不用劳苦奔波,但还是有所凭借啊。至于遵照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游荡在无边无际的天地间,他还能依靠什么呢?所以说,有道德修养的“至人”能到达无我之境,超然物外的“神人”能忘却功名利禄,至善至美的“圣人”从来不希望得到任何声望。 |
当我带着一丝好奇与敬畏翻开这本书时,我并没有预料到它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震撼。它就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过我被尘世喧嚣弄得疲惫不堪的心灵,带来了一种久违的宁静与清明。书中的思想,与其说是一种哲学,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它没有用复杂的理论来束缚我,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精辟的论述,将“道”的奥秘逐渐展现在我面前。我惊讶于庄子对人性弱点的洞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他对个体自由的倡导。读到“知北游”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渺小与局限,也看到了宇宙的浩瀚与无限。而“养生主”所阐述的顺应自然,不去强求,则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这本书,不愧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仅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更是一本能够指导我们人生方向、净化我们心灵的智慧宝典。
评分初读《庄子》,一股清流涤荡心灵,仿佛置身于烟波浩渺的江湖,又似遨游于缥缈的仙境。书中的文字,时而如诗如画,描绘出逍遥自在的理想境界,时而又如雷贯耳,揭示出世间万象的荒诞与虚无。篇篇精彩,句句珠玑,令人掩卷深思,拍案叫绝。那“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宏大景象,瞬间将我的思绪拉扯入无限的空间;而“庄子曰:‘夫大块假我以形,假我以生,假我以安乐,假我以衰老,假我以死亡’”,则让我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轮回,顿生敬畏之情。更不必说那“庄周梦蝶”的哲学思辨,更是将我引入了对真实与虚幻、存在与虚无的深刻探究。我仿佛看到一位智者,在历史的长河中,用他那超脱世俗的眼光,洞察着人生的种种困惑与无奈,并以一种豁达而洒脱的方式,给予我们启示。阅读此书,并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场与古圣先贤的灵魂对话,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挖掘。它不仅仅是一本古籍,更是一本活着的哲学,一本能够滋养灵魂、启迪智慧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真是一本让人“心有戚戚焉”的奇书。它没有刻意卖弄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强加给我任何僵化的教条,而是以一种极其自然、贴近生活的方式,探讨着人生的终极问题。我特别喜欢书中的那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它不是消极避世,而是顺应自然,在不强求、不执着中,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读到“齐物论”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固执和偏见,被书中那种包容万象的胸怀所融化。书中对“理想人格”的描绘,如“真人”、“神人”,虽然遥不可及,却给予了我一个努力的方向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对外物的征服,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对自我欲望的超越。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仿佛在与一位睿智的老友促膝长谈,他总是能用最朴素的语言,点破我心中最深的迷茫。它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学会用一种更豁达、更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起伏。
评分翻开这本书,如同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智慧之门,迎面扑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空气,混合着淡淡的竹叶香和泥土的气息,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直接与那位名垂千古的先哲对话。书中的篇章,结构精巧,论述层层深入,引人入胜。我尤为钟爱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比喻和寓言,它们并非生硬的说教,而是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深刻的道理娓娓道来。比如“庖丁解牛”的故事,寥寥数语,却道出了精湛技艺的背后,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规律的精准把握。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是否也能从中找到解决之道?书中对“道”的阐释,更是玄妙无穷,它既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又是指导人生行为的最高准则。虽然初读之时,不免感到有些晦涩难懂,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其内在的逻辑和精妙之处逐渐显露,让人欲罢不能。这本书,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世界,理解人生,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超然。
评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对灵魂深处的探索。它以其独特的视角,解构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观念,挑战了我们对“成功”、“幸福”的定义。书中所描绘的“逍遥游”,不是逃避现实的幻想,而是一种将内心从外界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境界。我曾一度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困扰,读完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自由,在于摆脱物质的羁绊,心灵的翱翔。书中对“生死”的豁达态度,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生死不过是自然轮回的一部分,不必过分恐惧,也不必过分执着。这种超脱的态度,让我对生命的短暂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书中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注入我的心田,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找到内心的安宁。它不是一本能让你一夜暴富的书,却是一本能让你“富贵一生”的书,精神上的富足,远胜于物质上的拥有。
评分一般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精致,很轻薄,非常适合携带,很满意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没想到是节选版
评分书是盗版书、没办法,这价格一看就有问题
评分很精致,很轻薄,非常适合携带,很满意
评分茶会送给朋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