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作品集全套共4冊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增訂本) 9787100122986 29元
我們仨 9787108042453 23元
洗澡 9787020090501 36.0元
洗澡之後 9787020105526 29元
編輯推薦
《我們仨》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迴憶先她而去的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迴憶一傢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這個三口之傢的動人故事證明:傢庭是一生的庇護所。
內容推薦
《我們仨》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瞭*後幾年中一傢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瞭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傢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曆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彆……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傢庭已經成為這一傢人生*安全的庇護所。天上人間,陰陽殊途,卻難斷摯情。楊絳獨伴青燈,用心靈嚮彼岸的親人無聲地傾訴著。作為老派知識分子,她的文字含蓄節製,那難以言錶的親情和憂傷彌漫在字裏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生命的意義不會因為軀體的生滅而有所改變,那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已經把他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傢的意義也在此書中得到瞭盡情的闡釋。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锡人。1932年蘇州東吳大學畢業,同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研習。1934年開始發錶作品。1935年留學英國、法國,1938年迴國。先後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西語係教授。1949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論文集《春泥集》、《關於小說》,散文集《乾校六記》。長篇小說《洗澡》.短篇小說集《倒影集》等。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小癩子》、《吉爾·布拉斯》等。
目錄
第一部
我們仨
我們倆老瞭(11)
·第二部
我們仨失散瞭(15)
(一)走上古驛道(17)
(二)古驛道上相聚(28)
(三)古驛道上相失(38)
·第三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55)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媒體評論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傢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著濃濃的親情氣息。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傢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閤閤、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隻是看字麵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麵的內容時,我纔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傢在一起走過的*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瞭我的心,激起瞭我閱讀的興趣。 楊絳的寫作風格和我以往見到的許多作傢的風格不同,前一段時間我看餘鞦雨的文章比較多,他的文章總是在錶象中尋找內涵,尋找風景之後的文化,尋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還有許多作傢群起效之,結果卻都丟瞭自己的風格,又學不到他的“大”,所以餘鞦雨得以聞名。而楊絳不一樣,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瞭一條項鏈。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隻是從容地敘述,將那些她傢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瞭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錶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麵。
摘自網友的讀後感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已經是晚飯以後,他們父女兩個玩得正酣。锺書怪可憐地大聲求救:“娘,娘,阿圓欺我!” 阿圓理直氣壯地喊:“Mummy娘!爸爸做壞事!當場拿獲!”(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稱呼,隨口叫。)“做壞事”就是在她屋裏搗亂。我走進阿圓臥房一看究竟。隻見她床頭枕上壘著高高一疊大辭典,上麵放一隻四腳朝天的小闆凳,凳腳上端端正正站著一雙沾滿塵土的皮鞋—一顯然是阿圓迴傢後剛脫下的,一隻鞋裏塞一個筆筒,裏麵有阿圓的毛筆、畫筆、鉛筆、圓珠筆等,另一隻鞋裏塞一個掃床的笤帚把。沿著枕頭是阿圓帶迴傢的大書包。接下是橫放著的一本一本大小各式的書,後麵拖著我給阿圓的長把“鞋拔”,大概算是尾巴。阿圓站在床和書桌間的夾道裏,把爸爸攔在書桌和鋼琴之間。阿圓得意地說:“當場拿獲!!”锺書把自己縮得不能再小,緊閉著眼睛說:“我不在這裏!”他笑得都站不直瞭。我隔著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裏翻滾的笑浪。阿圓說:“有這種alibi嗎?”(注:alibi,不在犯罪現場的證據。)我忍不住也笑瞭。三個人都在笑。客廳裏電話鈴響瞭幾聲,我們纔聽到。接電話照例是我的事(寫迴信是锺書的事)。我趕忙去接。沒聽清是誰打來的,隻聽到對方找錢锺書去開會。我忙說:“錢锺書還病著呢,我是他的老伴兒,我代他請假吧。”對方不理,隻命令說:“明天報到,不帶包,不帶筆記本,上午九點有車來接。”我忙說:“請問在什麼地點報到?我可以讓司機同誌來代他請假。”對方說:“地點在山上,司機找不到。明天上午九點有車來接。不帶包,不帶筆記本。上午九點。”電話就掛斷瞭。锺書和阿圓都已聽到我的對答。錘書早一溜煙過來坐在我旁邊的沙發上。阿圓也跟齣來,挨著爸爸,坐在沙發的扶手上。她學得幾句安慰小孩子的順口溜,每逢爸爸“因病請假”,小兒賴學似的心虛害怕,就用來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鬍嚕鬍嚕毛,我們的爸爸嚇不著。”(“爸爸”原作“孩子”。)我講明瞭電話那邊傳來的話,很抱歉沒敢問明開什麼會。按說,锺書是八十四歲的老人瞭,又是大病之後,而且他也不擔任什麼需他開會的職務。我對锺書說:“明天車來,我代你去報到。”锺書並不怪我不問問明白。他一聲不響地起身到臥房去,自己開瞭衣櫃的門,取齣他齣門穿的衣服,掛在衣架上,還挑瞭一條乾淨手絹,放在衣袋裏。他是準備親自去報到,不需我代錶——他也許知道我不能代錶。我和阿圓還隻顧捉摸開什麼會。锺書沒精打采地乾完他的晚事(洗洗換換),乖乖地睡瞭。他嚮例早睡早起,我晚睡晚起,阿圓晚睡早起。第二天早上,阿圓老早做瞭自己的早飯,吃完就到學校上課去。我們兩人的早飯總是锺書做的。他燒開瞭水,泡上濃香的紅茶,熱瞭牛奶(我們吃牛奶紅茶),煮好老嫩閤適的雞蛋,用烤麵包機烤好麵包,從冰箱裏拿齣黃油、果醬等放在桌上。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飯。然後我收拾飯桌,刷鍋洗碗,等他穿著整齊,就一同下樓散散步,等候汽車來接。將近九點,我們同站在樓門口等待。開來一輛大黑汽車,車裏齣來一個穿製服的司機。他問明錢锺書的身分,就開瞭車門,讓他上車。隨即關上車門,好像防我跟上去似的。我站在樓門口,眼看著那輛車穩穩地開走瞭。我不識汽車是什麼牌子,也沒注意車牌的號碼。我一個人上樓迴傢。自從去春锺書大病,我陪住醫院護理,等到他病愈迴傢,我腳軟頭暈,成瞭風吹能倒的人。近期我纔硬朗起來,能獨立行走,不再需扶牆摸壁。但是我常常覺得年紀不饒人,我已力不從心。
……P17-20
《洗澡之後》作為《洗澡》的續篇,帶來的是一種更加沉重與深邃的思考。當“洗澡”的狂潮過後,留下的不僅僅是風平浪靜,更多的是那些難以愈閤的傷痕和揮之不去的陰影。楊絳先生在這本書中,更側重於展現“洗澡”運動對個體命運的長遠影響,以及人們在經曆政治運動後的心理狀態。人物的命運走嚮,不再是簡單的順從或抗爭,而是充滿瞭更多元的選擇與掙紮。有些人在運動中失去瞭尊嚴,有些人在運動後變得麻木,也有一些人試圖在廢墟上重建自己的精神傢園。這本書的文字更加剋製,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種曆經滄桑後的悲憫與無奈,卻更加震撼人心。它讓我們看到,曆史的洪流固然可以改變許多,但真正能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或許還是內心深處的堅持與選擇。讀完《洗澡之後》,你會對那個時代有更深的理解,也會對人生的無常與堅韌有更深刻的體會,那是一種深刻的、帶著曆史厚度的感悟。
評分《我們仨》這本書,是關於一個傢,一個時代的記憶,更是關於一種至深的愛。掩捲之時,總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在心頭縈繞。楊絳先生用極簡的文字,勾勒齣她與錢锺書、女兒錢瑗一傢三口平凡而又飽含深情的日子。那些瑣碎的日常,那些隻有傢人纔能懂的默契,那些共同經曆的風雨,在她的筆下,都化為一幅幅溫馨而又略帶傷感的水墨畫。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句句都飽含著真摯的情感,尤其是對女兒錢瑗的追憶,那種失去至親的痛苦,以及對過往溫存的懷念,讓人感同身受,淚眼朦朧。她筆下的錢锺書,更是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縮影,既有淵博的學識,也有可愛的一麵,與楊絳先生的相濡以沫,成為瞭一段佳話。讀《我們仨》,仿佛穿越時光,走進瞭一個溫暖的小屋,感受那份即使在艱難歲月裏也從未缺席的溫情,讓人相信,即使麵對世事無常,愛與記憶,永遠是生命中最堅實的依靠。
評分初讀《走到人生邊上》,仿佛踏入瞭一片靜謐而深邃的精神原野。楊絳先生以其一貫的溫潤筆觸,將人生走到暮年的種種睏惑、思考與豁達娓娓道來,沒有驚濤駭浪式的哲學辯論,卻有著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她像是與一位年長的智者促膝長談,將那些生命中最本質、最觸及靈魂的問題,用最樸素卻又最尖銳的語言拋齣,然後在細緻的自我剖析中尋找答案。讀這本書,你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與作者一同審視那些被我們匆忙忽略的生命片段。那些關於存在、關於意義、關於時間流逝的疑問,在楊絳先生的筆下,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為具象的體驗,觸動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她不迴避死亡,卻也因此更珍視生命,將人生的邊界視為另一場啓程的起點,充滿瞭對未知的好奇與平靜的接納。這是一種超越年齡的智慧,一種看透繁華後的淡然,讓人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一份寜靜,一份對生命的真正理解。
評分《洗澡》這本書,初看時會覺得它隻是對那個特殊年代知識分子遭遇的一場啼笑皆非的荒誕劇。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逐漸感受到其中更深層次的諷刺與無奈。楊絳先生以她特有的冷靜與幽默,描繪瞭當時知識分子在“洗澡”運動中的種種錶現:有順從的,有抗爭的,有迷茫的,也有在夾縫中求生的。她沒有直接去批判什麼,而是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通過那些看似尋常的對話,將那個時代的壓抑與荒謬展現得淋灕盡緻。小說中的人物,無論是耿直的許彥成,還是圓滑的丁務耕,抑或是深陷泥淖卻依然保持著一絲清醒的姚宓,都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也摺射齣人性的復雜。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知識分子內心深處依然保有著對學術的追求和對真理的渴望,這種對精神世界的堅守,在那個年代顯得尤為可貴。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的扭麯,也映照齣人性的某些永恒的弱點與光輝。
評分楊絳先生的作品,總有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仿佛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她為你點亮瞭一盞寜靜的燈。無論是對人生終極問題的探尋,對親情的溫暖描繪,還是對曆史事件的冷靜審視,她都以一種超越時代的智慧和豁達,呈現齣一種洗盡鉛華後的真實。她的文字,樸實無華,卻字字珠璣,能夠直抵人心,引發深刻的共鳴。讀她的書,就像與一位睿智的老友進行一場深度對話,在輕鬆的交流中,收獲瞭對生命的洞察,對人性的理解,對情感的珍視。她不煽情,不誇張,卻能在平淡的敘述中,觸動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她對生活的態度,對苦難的承受,對知識的尊重,都化為瞭一種精神的力量,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她的作品,不隻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人格的展現,是智慧的結晶,是真正能夠滋養靈魂的書籍。
評分好
評分店傢發貨快,包裝仔細,最重要的是圖書精美,閨女喜歡。
評分作品很好,就是賣傢太惱火,催瞭好幾遍纔郵。
評分除瞭洗澡和洗完之後質量還行,其他兩本像是地攤貨的質量。不過客服很好。
評分好書
評分好便宜,還是好睏
評分店傢發貨快,包裝仔細,最重要的是圖書精美,閨女喜歡。
評分好
評分作品很好,就是賣傢太惱火,催瞭好幾遍纔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