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家书(繁体竖排版)》以光绪己卯年(一八七九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繁体竖排版)》为底本,重新进行排版校对,同时参考其他版本的曾国藩家书。全书共分十卷,选取内容完全忠实于传忠书局刻本。
卷一
道光二十年庚子威二月初九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四月十七日禀祖父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禀父亲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禀祖父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廿九日禀祖父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禀父亲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禀叔父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廿一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七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廿四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廿七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十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二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廿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廿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廿三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四月廿十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致温甫弟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致澄侯、叔淳、季洪三弟
卷二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廿五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廿六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致温甫、子植两弟
道光二十四年四月廿二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一一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廿三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廿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廿九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廿九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禀祖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五年己巳二月初一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禀父母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致兄弟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廿四日致兄弟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正月八日,恭庆祖父母双寿。男去腊作寿屏二架。今年同乡送寿对者五人,拜寿来客四十人。早面四席,晚酒三席,未吃晚酒者,于十七日、廿日补请二席。又请人画「椿萱重荫图」,观者无不叹羡。男身体如常。新年应酬太繁,几至日不暇给,媳妇及孙儿俱平安。正月十五接到四弟、六弟信。四弟欲偕季弟从汪觉庵师游,六弟欲偕九弟至省城读书。男思大人家事日烦,必不能在家塾照管诸弟,且四弟天分平常,断不可一日无师,讲书改诗文,断不可一课耽搁。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四弟季弟从觉庵师,其束修银,男于八月付回,两弟自必加倍发奋矣。六弟实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断不足以启其见识而坚其志向。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六弟不得入学,既挫之矣;欲进京而男阻之,再挫之矣;若又不许肄业省城,则毋乃太挫其锐气乎?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其费用,男于二月间付银廿两至金竺虔家。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伏望大人察男之志,即此敬禀叔父大人,恕不另具。六弟将来必为叔父克家之子,即为吾族光大门第,可喜也。谨述一二,余俟续禀。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诸位老弟足下:
正月十五日接到四弟、六弟、九弟十二月初五日所发家信。四弟之信三页,语语平实,责我待人不恕,甚为切当。谓「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上阅兄之书,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可容」云云,此数语,兄读之不觉汗下。我去年曾与九弟阅谈云: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悌。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贤愚之分,使族党口中有贤愚之分,则必其平日有讨好底意思,暗用机计,使自己得好名声,而使其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刘大爷、刘三爷兄弟皆想做好人,卒至视如仇雠,因刘三爷得好名声于父母族党之间,而刘大爷得坏名声故也。今四弟之所责我者,正是此道理,我所以读之汗下。但愿兄弟五人,各各明白这道理,彼此互相原谅。
……
拿到《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繁体竖排版)的那一刻,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那种传统的装帧,细致的排版,让人由衷地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尊重。我一直认为,阅读古籍,尤其是名家书信,最重要的是其“原汁原味”的呈现。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繁体字和竖排的组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复古,更是对阅读体验的一种提升。它强迫我放慢节奏,仔细品味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去感受作者的笔触和心境。我尤其喜欢的是,这本家书中并没有过多地涉及政治军事上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曾国藩作为一个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在日常生活中所思所想。他写给家人的信,充满了为人父的殷切期望,为人子的孝道告诫,甚至还有一些生活上的琐事,比如关心家人的健康,询问家里的收成等等。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却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凡人”的真实面貌,也让我更能理解他为何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凝聚人心,成就一番事业。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伟大灵魂的日常生活,从中汲取力量和感悟。
评分翻开这本《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繁体竖排版),我仿佛踏入了时光的隧道。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繁体竖排的版式,本身就营造了一种郑重其事的阅读氛围,仿佛每一页都承载着岁月的重量。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阅读他的亲笔信件,因为那里面蕴含着最真实的情感和最直接的思考。这本书正是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看到了曾国藩在处理家庭事务时的细致,在教育子女时的耐心,以及在自我反省时的深刻。他并非圣人,他也会有烦恼,有困惑,但他总能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特别是那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家人的关怀和爱,让我看到了一个硬汉内心柔软的一面。这让我更能理解,为何他能够凝聚那样一支队伍,为何能够完成那样一番事业。这不仅仅是一本家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人生指南,它的智慧,穿越时空,依然能够给予现代人深刻的启示。
评分这本《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繁体竖排版)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触及历史人物灵魂深处的读物,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期待。首先,繁体竖排的形式,就赋予了它一种特殊的历史厚重感。在如今快节奏的电子阅读时代,能够静下心来,一字一句地读着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它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与曾国藩本人进行着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这本书的内容,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它没有刻意去拔高曾国藩的形象,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在面对生活、家庭、事业时的种种考量和情感流露。读着他写给儿子的信,我看到了一个严父慈母般的形象,他既有对儿子严苛的要求,也有对儿子成长的殷切期盼。同时,他对自己的人生反思,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在困境中的坚韧,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本书让我明白,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对自身品德的锤炼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和修身养性的宝典。
评分对于《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繁体竖排版)这本书,我只能说,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我本身对曾国藩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历史教科书和一些传记作品上,总觉得他的形象有些遥不可及。然而,这本家书却以一种极其贴近生活的方式,让我走近了这位历史巨人。繁体竖排的印刷,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古朴美感,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无形中拉近了我和曾国藩之间的距离。我仿佛能够想象到,在那个没有电子设备的时代,他端坐在书桌前,挥毫泼墨,将心中最真挚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寄予给远方的亲人。书中的内容,与其说是政治家、军事家的思想,不如说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维系家庭、如何教育子女、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他对于子女的教育,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让人看到了他作为父亲的智慧。他对时局的忧虑,对自身修养的要求,也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个士大夫的责任感和担当。这本书让我觉得,伟人也是人,他们的伟大,恰恰体现在了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
评分这本《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繁体竖排版)着实是一本让我惊喜的读物。我一直对晚清历史抱有浓厚兴趣,而曾国藩作为那个时代举足轻重的人物,其生平事迹自然是我的关注点。然而,市面上关于他的著作,要么是宏大的历史叙事,要么是偏重军事谋略的分析,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直到我翻开这本家书,才仿佛触碰到了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曾国藩。繁体竖排的印刷,本身就带有一种古朴的仪式感,仿佛让人穿越时空,直接面对文正公当年的手迹。每翻一页,都像是在与一位长者对话,他的言语不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的温度。读着这些家书,我看到了他对于家庭的牵挂,对子女的教诲,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在孤独和压力下的自我反思。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理解一个伟大人物最真实、最深刻的途径。它让我意识到,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背后坚实的生活根基和深厚的情感支撑。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历史信息,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传递,一种在时代洪流中如何立身处世的启迪。
评分正版图书,纸张很好,字大清晰
评分好書本很厚實,是家書,沒有其他附錄,整體書不錯
评分团结出版社精品。
评分字体大很不错的书,满满看...
评分相信京东 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好用 好用 比较实用 价格实在
评分"[SM]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 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评分好东西………………
评分正版图书 买的书太多了 放在柜子里还没看 有点小贵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正月八日,恭庆祖父母双寿。男去腊作寿屏二架。今年同乡送寿对者五人,拜寿来客四十人。早面四席,晚酒三席,未吃晚酒者,于十七日、廿日补请二席。又请人画「椿萱重荫图」,观者无不叹羡。男身体如常。新年应酬太繁,几至日不暇给,媳妇及孙儿俱平安。正月十五接到四弟、六弟信。四弟欲偕季弟从汪觉庵师游,六弟欲偕九弟至省城读书。男思大人家事日烦,必不能在家塾照管诸弟,且四弟天分平常,断不可一日无师,讲书改诗文,断不可一课耽搁。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四弟季弟从觉庵师,其束修银,男于八月付回,两弟自必加倍发奋矣。六弟实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断不足以启其见识而坚其志向。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六弟不得入学,既挫之矣;欲进京而男阻之,再挫之矣;若又不许肄业省城,则毋乃太挫其锐气乎?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其费用,男于二月间付银廿两至金竺虔家。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伏望大人察男之志,即此敬禀叔父大人,恕不另具。六弟将来必为叔父克家之子,即为吾族光大门第,可喜也。谨述一二,余俟续禀。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诸位老弟足下: 正月十五日接到四弟、六弟、九弟十二月初五日所发家信。四弟之信三页,语语平实,责我待人不恕,甚为切当。谓「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上阅兄之书,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可容」云云,此数语,兄读之不觉汗下。我去年曾与九弟阅谈云: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悌。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贤愚之分,使族党口中有贤愚之分,则必其平日有讨好底意思,暗用机计,使自己得好名声,而使其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刘大爷、刘三爷兄弟皆想做好人,卒至视如仇雠,因刘三爷得好名声于父母族党之间,而刘大爷得坏名声故也。今四弟之所责我者,正是此道理,我所以读之汗下。但愿兄弟五人,各各明白这道理,彼此互相原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