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论语》选段和《孟子》选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选段,多达几十处甚至上百处;取自于这四部经典中的名句和成语也是数量庞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四书中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习惯。
四书五经,是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西汉之后学五经,南宋之后学四书。南宋时,作为儒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行注解,称其为四书。四书成为自南宋至清末八九百年来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
《大学》的作者据传为曾子及其弟子。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共同师从孔子。《大学》提出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另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这三纲领和八条目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伦理道德。
《中庸》的作者据传为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子思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师从曾子。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子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子,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中庸》是一部关于儒家人性修养的重要论著。
《论语》的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的作者据传为孟子及其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不仅是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极富特色的古代散文专集,对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古文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书距今久远,已历两千多年,其中言语及用字用词多不同于今时今日,其中生僻字、多音字、多义字繁多,古人之修辞方式、语言习惯、语法结构也与今世不同,为方便广大读者诵读经典、了解经典,我社特邀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窦秀艳老师为其注音,外研社王晓玮老师为其译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论语》选段和《孟子》选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选段,多达几十处甚至上百处;取自于这四部经典中的名句和成语也是数量庞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四书中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习惯。
窦秀艳,文学博士,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汉语史、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王晓玮,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多年,曾在韩国世翰大学孔子学院任教两年,现任职于外研社国际汉语出版中心。
目 录
【大学】
第一章 2
第二章 3
第三章 3
第四章 4
第五章 6
第六章 6
第七章 7
第八章 7
第九章 8
第十章 9
第十一章 11
【中庸】
第一章 1
第二章 16
第三章 17
第四章 17
第五章 17
第六章 18
第七章 18
第八章 18
第九章 19
第十章 19
第十一章 20
第十二章 20
第十三章 21
第十四章 22
第十五章 23
第十六章 23
第十七章 24
第十八章 24
第十九章 25
第二十章 26
等。。。。。
读完这本《注音全译四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它所呈现出的,一个完整且内在联系的中华传统思想体系。虽然《四书》各自有其侧重点,《论语》的仁爱,《孟子》的浩然正气,《大学》的修身齐家,《中庸》的持中之道,但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贯通。这本书的编排和翻译,功不可没。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古籍的迷宫,让我看到了孔子、孟子以及他们的思想传承者们,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哲学体系。我尤其喜欢书中所附带的一些背景介绍和知识拓展,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时代意义。译文的语言,平实而又不失文采,能够让我在阅读中体会到一种文化的美感,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觉得这些古老的智慧,并非陈旧之物,而是蕴含着解决当下许多问题的钥匙。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孟子》这部著作都抱有非常敬畏的态度,总觉得它是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必读书。拿到这本《注音全译四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到了《孟子》的部分。不得不说,这本译本真的做得非常出色,它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在不损失原文精髓的前提下,去理解那些浩瀚的古文。《孟子》的语言风格,相较于《论语》更显磅礴大气,充满了辩才和说服力,而这本书的译文,恰恰很好地捕捉到了这种气势,将孟子“性善论”的思想,以及他关于民本、仁政的论述,用流畅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孟子与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对话的解读,那些经典的论证过程,在译文的帮助下,显得更加清晰明了。它让我看到了孟子是如何以其过人的智慧,去试图说服统治者施行仁政,造福百姓。这本书的注释也相当到位,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政治概念、历史典故,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孟子思想的时代背景和价值。读这本书,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去品味孟子那些充满力量的言辞。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四书》的读物。终于,我找到了这本《注音全译四书》,它的出现,可以说是解决了我的一个长期痛点。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全译”和“注音”。很多时候,阅读古文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或者句子,而这本《注音全译四书》通过清晰的注音,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相对顺畅地阅读。而“全译”部分,更是用现代白话文,将原著的意思清晰地传达出来,让我能够毫不费力地理解孔子、孟子等先贤的思想。我尤其欣赏书中译者在翻译时所体现出的严谨态度,既尊重原文,又力求通俗易懂,没有出现那种生搬硬套或者过于现代化的语言,让我能够感受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本书不仅让我能够读懂《四书》,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
评分《论语》的文字,简练而又深邃,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从中汲取智慧,探寻人生的真谛。这次收到朋友赠送的这本《注音全译四书》,说实话,拿到手里就觉得很有分量,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它所承载的思想深度。翻开第一页,清晰的注音,让我这个对古文有些生疏的人,也能轻松地跟着读下去,不再是望文生义,或是依赖厚重的字典。译文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不再是晦涩难懂的古语,而是用现代汉语白话文,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以及那些充满哲理的论述,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理解《论语》的内涵。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句,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翻译和注释的引导下,我似乎更能体会到它们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古籍,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对话,引领我思考,去感悟人生的道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词语和典故的详细解释,这对于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非常有帮助。
评分《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虽然篇幅不长,但其思想的精要和深远,却是我一直以来都感到难以完全领悟的。这次阅读《注音全译四书》中的这两个部分,可以说是让我受益匪浅。相较于《论语》和《孟子》的辩论色彩,《大学》和《中庸》的文字更加内敛,更注重个人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内在逻辑。《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十三字真言,在这本书的注音和译文的配合下,显得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个人修养的根基,是如何一步步地推及到家庭、国家乃至整个天下。而《中庸》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开篇,则让我体会到了那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哲学智慧。译文部分,很好地展现了“中庸”思想的精髓,它不是一种消极的妥协,而是一种积极的平衡之道。这本书的翻译,在保持原文古朴典雅的同时,又赋予了其现代的解读,让我觉得这些古老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评分纸的质量非常好,拼音不错,但是只是简单的翻译。如果要把意思理解好,光看这本书不够。
评分好书!
评分不错!!!!!!!
评分速度快,质量有保证,不错。
评分纸质很好,注音版读起来不累,不过书怎么感觉旧旧的。
评分很不错
评分喜欢非常好特别优秀
评分好特好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