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释 善说海 无著菩萨,索达吉 9787805893204

入行论释 善说海 无著菩萨,索达吉 978780589320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著菩萨,索达吉 著
图书标签:
  • 入行论
  • 善说海
  • 无著菩萨
  • 索达吉
  • 佛教
  • 藏传佛教
  • 密宗
  • 修行
  • 哲学
  • 佛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左右视界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藏文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5893204
商品编码:1118006655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入行论释 善说海

定价:46.00元

作者:无著菩萨,索达吉

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805893204

字数:180000

页码: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入行论》系统阐述了发菩提心、学菩萨行的修学体系,是修学大乘佛法不可缺少的论典。而本论则是藏地无著菩萨对《入行论》所著的精辟简释,无论什么人,只要看过、接触过、忆念过这位大菩萨金刚语所造的论典,其相续中一定会生起菩提心。

目录


无著菩萨传

入菩萨行论

入行论释·善说海

品 菩提心利益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四品 不放逸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品 安忍

第七品 精进

第八品 静虑

第九品 智慧

第十品 回向

作者介绍


索达吉堪布,生于l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

多年来,堪布不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了汉语,而且还将汉文典籍译成藏文,使更多的人不会因语言障碍,而错失珍贵的人类文化精髓。

1990至2013年,堪布受邀在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港大以及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国内外高校演讲,并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深入浅出地展示佛教奥秘,引导大家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等问题。一直以来,还和诸多海内外科学家一道对宏观、微观的生命科学,以及环保、和平、道德等方面理念深入探索,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文摘


序言



《入行论释·善说海》以其深邃的智慧和精妙的阐释,为修行者开辟了一条通往觉悟的光明大道。此书并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它融合了无著菩萨的慈悲宏愿与索达吉堪布的当代视角,以如海般浩瀚的般若智慧,照亮了众生迷茫的心田。 全书围绕着《入菩萨行论》展开,这部由寂天菩萨所著的经典,以其清晰的逻辑、动人的语言和深切的体悟,成为大乘佛教修行的基石。而《入行论释·善说海》则如同一泓清泉,滋润着《入菩萨行论》的深邃意涵,使其更加易于理解,也更具实践指导意义。它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菩萨行的每一个层面,从发心、持戒、忍辱,到精进、禅定、智慧,再到回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导读者逐步建立起稳固而圆满的菩萨道。 本书的精髓在于其对“菩提心”的详尽阐述。菩提心,即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的殊胜心愿,是大乘佛教的核心。作者并非将菩提心视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剖析了菩提心的生起过程、修持方法以及其不可思议的功德。书中反复强调,真正的菩萨行,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基础,视众生如同自己的父母,甘愿承担一切痛苦,只为令其获得究竟的安乐。这种博大精深的慈悲心,是本书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在解析“持戒”部分时,本书不仅阐述了戒律的表层意义,更深入剖析了戒律的内在精神。它指出,戒律并非束缚,而是保护修行者免受烦恼业惑的侵害,如同堤坝保护良田。持戒的根本在于调伏自心,熄灭贪嗔痴等烦恼之火,从而为禅定和智慧的生起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对如何在家居士和出家僧众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持守戒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忍辱”是菩萨行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本书对忍辱的阐释,超越了简单的逆来顺受。它揭示了忍辱的真正含义是观照烦恼的根源,认识到一切不顺意的境遇皆由往昔业力所致,并以智慧化解怨恨之心。书中引用了大量公案和譬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忍辱所能带来的内心平静和解脱之力。通过对忍辱的深入理解,读者能够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磨难,并从中获得成长。 “精进”一章,则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修行者的法喜和动力。本书强调,精进并非苦行,而是以智慧引导的积极进取。它阐述了如何将精进融入日常生活,如何在闻思修的过程中保持不退转的动力,以及如何通过精进获得身心的轻安和法喜。书中也提醒修行者,精进需要循序渐进,避免急躁冒进,以免产生懈怠。 “禅定”部分,是通往内心宁静的港湾。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止观的修法,引导读者如何收摄散乱的心,专注于当下,体验身心的寂静与安乐。通过禅定的修持,修行者能够逐渐认识到心识的本性,洞察烦恼的虚妄,并获得更深刻的智慧。书中对于不同根器的修行者,提供了适合的修定方法,力求让每个人都能在禅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 “智慧”是本书的重中之重,也是所有修行的最终目标。本书以无著菩萨的甚深见解为基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空性、无我等佛教核心智慧。它并非将智慧描述成高不可攀的理论,而是将其展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缘起性空、无常无我等智慧的体悟,读者能够逐渐破除对自我和世界的执著,摆脱轮回的束缚,最终证悟究竟的真理。本书对于如何将智慧应用于化解烦恼、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安顿生死,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回向”的章节,本书将修行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它告诉我们,所有的功德和福报,都应该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他们都能离苦得乐,早日成佛。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大乘菩萨道的最高体现。通过学习回向,读者能够将个人的修行与普度众生的宏愿紧密结合,使修行充满无限的意义和价值。 《入行论释·善说海》的语言风格,既有古德的庄重典雅,又不失现代人的通俗易懂。索达吉堪布的阐释,字字珠玑,深入浅出,仿佛一位慈悲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每一位读者。书中穿插的许多故事、公案和譬喻,更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得原本深奥的佛法,变得鲜活而生动。 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其深厚的实践指导意义。它并非仅仅是理论的探讨,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和步骤,引导读者将佛法融入生活,在日常的点滴中修行,在烦恼的当下转化。无论是刚刚接触佛法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修行基础的行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入行论释·善说海》更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当下,人们常常感到焦虑、迷茫和痛苦。本书所阐述的慈悲、智慧、忍辱等品质,能够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平静,化解烦恼,提升生命的品质。它教会我们如何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人生,如何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如何最终实现心灵的解脱和永恒的幸福。 总而言之,《入行论释·善说海》是一部集智慧、慈悲、实践于一体的修行宝典。它以其深邃的内涵、生动的阐释和实用的指导,为广大的修行者铺就了一条通往觉悟的坚实道路。阅读此书,不仅是对佛法的学习,更是对生命的一次深刻的觉醒。它将引导我们,以菩萨道的精神,活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最终达到究竟的圆满。

用户评价

评分

对我而言,阅读《入行论释 善说海》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内心的“净化”与“重塑”。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需要反复咀嚼、时常翻阅的案头之作。每隔一段时间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这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经典才具备的特质。这本书成功地将那些看似高远的终极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以每日践行的微小步骤,让“成佛”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它教会我如何以一种更加清醒、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如何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转化为修行的道场。书中所蕴含的坚定信心和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它让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外部的顺遂,而是源于内心对真理的坚定不移的追求和实践。这绝对是我书架上最具价值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就是一场文字的盛宴。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释教理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古典而又不失灵动的笔法。它既保留了传统论著的严谨和规范,又在细节处流露出对读者的体贴和关怀。很多地方的用词遣句,都带着一种韵味悠长的美感,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而庄严的境界。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品味一些精妙的句子,那种对语言的精准把握,让人叹为观止。比如,对于“空性”的解释,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去堆砌,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和富有画面感的比喻,将这一核心教义描绘得清晰透彻。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十分精良,阅读体验极佳,这对于一本需要静心研读的佛学著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每一次捧起它,都像是一次与古老智慧的深度链接。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佛学认知的一扇新窗户。我一直对藏传佛教的教义非常感兴趣,但总觉得有些理论深奥难懂,难以领悟其精髓。直到我读了这本《入行论释 善说海》,才真正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力量。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复杂的概念用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喻娓娓道来。特别是对于“菩提心”的阐释,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对如何将佛法的智慧融入日常修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合理,层层递进,引导读者逐步深入。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修行者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非常生动,充满了人情味,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条。我感觉自己仿佛正在跟随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每翻开一页,都能感受到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对于那些渴望系统、深入学习《入行论》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宝藏。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更多源于它所展现出的那份深邃的悲悯情怀。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智慧不是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问,而是扎根于对众生痛苦的深切关怀。书中的论述,无处不体现出一种强大的利他精神,它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切实指导我们如何去实践慈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在探讨“如何对治我执”的部分,作者的解读既有理论上的高度,又不失实践上的可行性。我发现自己以往对于“布施”和“忍辱”的理解都太过肤浅,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德行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功德和修行价值。读完后,我的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仿佛被一种强大的正能量所充盈。这不是那种短暂的、表面的安慰,而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力量,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并以更宽广的心胸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评分

坦白说,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时,我还有些顾虑,怕内容太过艰涩,会让自己望而却步。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难度控制得恰到好处,它既能满足资深修行者的求知欲,又能有效地引导初学者入门。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观点时展现出的平衡和包容性,也令我印象深刻。他并没有强行灌输某种特定的见解,而是清晰地梳理出不同学派的立场,然后给出最具摄受力的解释,这体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和广阔的胸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心性修行的细致分析,那些关于如何观察和调伏散乱之心的技巧,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我已经在尝试将书中学到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的禅修中,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不只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本“修行指南”,时刻提醒着我保持觉察,步步为营地迈向解脱之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