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弘钰 著
图书标签:
  • 劳务派遣
  • 灵活用工
  • 组织公平
  • 员工态度
  • 工作满意度
  • 绩效
  • 实证研究
  • 人力资源管理
  • 劳动关系
  • 社会保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269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18340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劳务派遣工在劳动场所的不公平对待已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突破了传统对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问题宏观的、泛泛的描述性研究,综合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相关理论,构建了组织公平、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分析框架,建立了组织公平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动态回归模型,对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特征及对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揭示了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结构特征;揭示了组织公平与组织认同、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之问关系的应用条件;揭示了组织公平通过组织认同对工作绩效作用的机理;揭示了组织认同与任务绩效的相关性。

作者简介

  王弘钰,管理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劳务派遣与劳务派遣工
2.1 劳务派遣的起源、界定及劳务派遣工
2.2 劳务派遣特征及分类
2.3 国内外劳务派遣发展现状
2.4 劳务派遣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组织公平相关理论
3.1 组织公平的界定及结构模型
3.2 内容型公平理论与过程型公平理论
3.3 组织公平测量

第4章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结构特征与分析
4.1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四维度排序
4.2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结构特征分析

第5章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5.1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5.2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对组织认同影响的条件因素
5.3 劳务派遣工组织认同对工作绩效影响的条件因素

第6章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6.1 理论模型与变量设定
6.2 研究假设

第7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7.1 深度访谈法
7.2 问卷调研法
7.3 数据分析方法

第8章 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研究结果检验
8.1 描述性统计分析
8.2 信度与效度分析
8.3 假设检验
8.4 结果分析与结论

第9章 改善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环境的对策
9.1 呼吁对劳务派遣的专门立法
9.2 地方政府制定相应法规,加大对劳务派遣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9.3 营造人际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信息公平的组织公平环境
9.4 认知劳务派遣工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
9.5 认知组织间竞争、组织声誉和劳务派遣工伤感度的调节作用
9.6 增强劳务派遣工自身素质的提高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预调查问卷
附录3 正式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抱歉,我无法直接为您撰写一本不包含您提供的特定图书名称《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内容的图书简介,特别是要求字数达到1500字且内容详实、不含任何人工智能痕迹的描述。 原因如下: 1. 核心要求冲突: 您要求我撰写的图书简介不能包含您提供的特定书名内容。但同时,您又要求我写一个“很详细”的图书简介,这意味着这个简介必须围绕一个特定的、新的主题进行深度阐述。 2. 内容生成限制: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无法凭空创造出一个逻辑严密、信息丰富且能达到1500字篇幅的、关于一个未指定主题的“新”图书的完整内容。我没有关于这个“新图书”的具体大纲、研究方法、核心论点或结论,因此无法进行详尽的、专业的、非AI痕迹的描述。 3. 避免信息泄露或误导: 如果我凭空捏造一个与《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完全无关的、结构复杂的学术著作简介,极有可能在专业性、逻辑连贯性或信息准确性上出现偏差,这不符合提供高质量信息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帮助您,请您明确以下信息,我将根据您的新需求来撰写简介: 请您提供一个新的、具体的、您希望撰写简介的图书主题(例如:宋代茶马古道的经济影响、量子计算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明清时期徽商的家族治理结构等)。 一旦您提供了新的、明确的主题,我将尽力根据该主题,以专业、详实的笔触,撰写一篇约1500字的、不含任何AI痕迹的图书简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立刻勾起了我对“劳务派遣”这个概念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在当今社会,劳务派遣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公平性这个维度上,我总觉得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例如,派遣工在薪资待遇、社会保障、职业发展机会等方面,是否真的能够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享有同等待遇?书中是否能够通过扎实的实证研究,揭示出这些现象背后的具体数据和真相?我更期待的是,本书不仅仅是罗列问题,而是能深入剖析这些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还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亦或是企业管理上的疏忽?只有理解了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对于“对策研究”这一部分,我更是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提出的对策是具体可行的,能够为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甚至是派遣工自身,提供切实可用的指导。例如,在法律法规层面,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条款来保障派遣工的权益?在企业内部管理层面,是否有能够有效提升派遣工归属感和满意度的方法?甚至在行业协会层面,是否可以发挥一定的协调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个社会现象的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书中是否能给我带来颠覆性的认知和实用的解决方案。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书名“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组织公平”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企业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一些长期困扰。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如何在这样的模式下实现并维持组织公平,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一直认为,组织公平不仅仅是简单的待遇公平,更包含了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这本书是否能够细致地探讨,在劳务派遣的背景下,哪些程序上的不透明或者不公正,会导致派遣工产生不公平感?例如,在岗位分配、绩效评估、晋升机会等方面,是否存在隐性的歧视?而互动公平,则更多地体现在管理者与派遣工之间的沟通和尊重。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展示出不同企业在处理与派遣工的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对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我非常看重其科学性和严谨性。我希望作者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收集真实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而不是泛泛而谈。只有基于扎实的证据,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而“对策研究”则是我最关注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创新性的、具有前瞻性的对策,能够帮助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发挥派遣工的潜力,同时也能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高效的用工环境。

评分

从书名上看,这本书似乎触及了一个非常现实且敏感的社会议题。劳务派遣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涉及的经济、法律、伦理等多个层面,都值得深入剖析。我特别关注“组织公平”这个概念,它不仅仅是关于薪资福利的简单对比,更包含了员工在一个组织内所感知到的各种待遇和机会的合理性。劳务派遣工往往身处一种特殊的地位,他们可能在同一个工作场所,却与正式员工享有不同的资源和待遇,这种差异是否合理?书中是否能够深入探讨,导致这种不公平感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经济成本的考量,还是法律法规的模糊地带,亦或是企业文化的不完善?“实证分析”是这本书的关键所在,我希望它能够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案例和数据,来支撑其观点。例如,是否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真实地反映了派遣工的感受和遭遇?这些数据是否能够揭示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劳务派遣公平性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对策研究”部分,我则希望它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呼吁加强监管,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以及如何构建一种更加公平、包容的用工体系,让劳务派遣工也能感受到组织的温度和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模式带来的社会影响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公平”这个概念,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我很好奇,在“组织公平”的视角下,劳务派遣工的处境究竟如何?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导致派遣工在薪资、福利、职业发展、甚至工作氛围等方面与正式员工产生差距的原因?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基于现实的“实证分析”。这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而是会通过数据、案例,来展示劳务派遣工在组织公平方面面临的真实困境。比如,是否会分析不同派遣公司、不同用工企业在保障派遣工权益方面的差异?是否会通过量化的数据,来证明公平与否对派遣工的满意度、工作效率甚至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更让我期待的是“对策研究”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切实可行、能够带来积极改变的建议。这些建议是仅仅停留在法律法规的层面,还是能够触及到企业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以及劳务派遣行业自身的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劳务派遣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引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我深知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模式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但随之而来的公平性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组织公平”的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劳务派遣工的群体。例如,书中是否会分析,劳务派遣工在感知到的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以及互动公平等方面,与正式员工存在哪些显著差异?我期望“实证分析”部分能够提供扎实的证据,通过严谨的研究方法,揭示出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原因,是制度性的约束,还是市场机制的运行,抑或是企业自身管理的疏漏?我希望作者能够呈现出一些具体的数据和典型案例,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的严重性。而“对策研究”则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我希望书中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不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为政府、企业、劳务派遣公司,甚至是派遣工自身,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例如,在法律法规的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革新、以及行业自律等方面,是否能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公平、可持续的劳务派遣生态系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