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关于民俗学这一学科的产生、形成、发展以至当前研究动向和社会影响,《回族习俗探源》作者在开篇的《引言》中已有具体而详尽的论述,毋庸饶舌。但我想侧重强调的是了解民俗、尊重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敏感性,非同小可,决不能掉以轻心。具有悠久历史、高度文明的中国,很早就非常关注这个问题,被列入“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就郑重其事地提醒人们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面临并与外部世界相接触,要建立友好睦邻关系,创造和谐共处的氛围,就必须“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仔细掂量、推敲,这不仅仅是个人礼貌涵养、细枝末节的小问题,而主要是人际、实际、国际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准则规范,是维护安定团结的可靠保证和必要前提。君不见,在日常生活中,为此类敏感问题不是几曾大伤脑筋吗?小则发生口角摩擦,大则引起轩然风波,处理失宜则后患无穷。
作者简介
拜学英,回族,1963年6月出生,宁夏泾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宁夏科协科普部。
主要著作:
《六盘雾中行》散文集1997年版
《世纪末的行动》报告文学2000年版
《青山绿水话泾源》旅游丛书2001年版
《虔诚》中短篇小说集2002年版
《心迹履痕》散文集2002年版
《睁眼看苏南》政论散记2003年版
《域外走笔》散文集2003年版
《拜家村今昔》回忆录2005年版。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回族的人生礼仪习俗及其探源
安名习俗及其探源
割礼习俗及其探源
见面习俗及其探源
称谓习俗及其探源
待客习俗及其探源
第三章 回族的服饰习俗及其探源
戴白帽习俗及其探源
缠戴斯塔尔习俗及其探源
搭盖头习俗及其探源
第四章 回族的饮食习俗及其探源
饮茶习俗及其探源
炸馓子习俗及其探源
煎油香习俗及其探源
吃九碗习俗及其探源
摆果盘习俗及其探源
第五章 回族的居住习俗及其探源
民居习俗及其探源
建房搭红习俗及其探源
“嚷院”习俗及其探源
室内不张贴人物、动物画习俗探源
第六章 回族的卫生习俗及其探源
洗大小净习俗及其探源
用汤瓶习俗及其探源
留胡须习俗及其探源
染指甲习俗及其探源
第七章 回族的婚姻习俗及其探源
念尼卡哈习俗及其探源
张贴“喜”字习俗探源
撒喜果习俗及其探源
开脸习俗及其探源
用椅子端新媳妇习俗及探源
送亲习俗及其探源
守亲习俗及其探源
耍房习俗及其探源
听房习俗及其探源
耍公婆习俗及其探源
“打女婿”习俗及其探源
回门习俗及其探源
请新媳妇习俗及其探源
新媳妇擀长面习俗及其探源
陪女婿习俗及其探源
第八章 回族的丧葬习俗及其探源
回族土葬习俗及其探源
回族葬礼中的“说话”习俗及其探源
洗亡者习俗及其探源
转经习俗及其探源
为亡者做赞礼习俗及其探源
戴孝习俗及其探源
哭丧习俗及其探源
扯牵习俗及其探源
游坟习俗及其探源
第九章 回族的节庆习俗及其探源
开斋节习俗及其探源
古尔邦节习俗及其探源
圣纪节习俗及其探源
阿舒拉节习俗及其探源
法图麦节及其探源
盖德尔夜习俗及其探源
第十章 回族的宗教信仰习俗及其探源
礼拜及其探源
念邦克及其探源
念清真言及其探源
念讨白及其探源
念泰斯米习俗及其探源
念呼图白及其探源
朝觐及其探源
主麻聚礼及其探源
开经及其探源
菲图尔习俗及其探源
第十一章 回族的禁忌习俗及其探源
饮食禁忌习俗及其探源
禁猪习俗及其探源
禁酒习俗及其探源
禁烟习俗及其探源
禁吃死物习俗及其探源
禁赌习俗及其探源
禁利息及高利贷习俗及其探源
禁背谈别人习俗及其探源
性别禁忌习俗及其探源
妇女外嫁禁忌习俗及其探源
第十二章 回族的民间艺术习俗及其探源
唱花儿习俗及其探源
吹口弦习俗及其探源
刺绣习俗及其探源
剪纸习俗及其探源
面花习俗及其探源
编织习俗及其探源
第十三章 回族的其他习俗及其探源
经商习俗及其探源
舍散习俗及其探源
爱护鸽子习俗及其探源
穿衣挂幛习俗及其探源
表话习俗及其探源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在宗教信仰方面,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对包括回族在内的穆斯林在行为习惯、日常生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细致的要求,这就使得回族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处世原则、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回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遵守这些准则,用这些规范和准则约束、对照自己的言行。回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深受伊斯兰教影响。
由于回族从产生至今受上述三个方面或者更多因素的影响,使回族的风俗习惯呈现出多样性,一些习俗为各民族共有,一些习俗却为回族独有;一些习俗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极具异域特色;一些习俗受传统悠久汉文化的影响,颇具地方特点;一些习俗又是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从而使回族的风俗习惯精彩纷呈,独具特色。
回族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在共同开发建设中华大家园上表现出的突出贡献,在对外交往尤其是与阿拉伯国家交往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方面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风俗习惯方面的特点,所有这些都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民俗学界的广泛重视。加强回族特别是风俗习惯方面的研究,对人们了解回族、宣传回族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前言/序言
序言
民俗学,在内涵浩如烟海、分类越来越细的学术领域中,早已形成一个独立的、专门的学科,而且出现了题材丰富广博的、越来越多的专著,使人们对全世界各民族的习俗礼仪、历史文明、道德规范及其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使相互之间由于宣传不力而产生的隔阂、误会也陆续有所消除。
关于民俗学这一学科的产生、形成、发展以至当前研究动向和社会影响,本书作者在开篇的《引言》中已有具体而详尽的论述,毋庸饶舌。但我想侧重强调的是了解民俗、尊重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敏感性,非同小可,决不能掉以轻心。
具有悠久历史、高度文明的中国,很早就非常关注这个问题,被列入“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就郑重其事地提醒人们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面临并与外部世界相接触,要建立友好睦邻关系,创造和谐共处的氛围,就必须“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仔细掂量、推敲,这不仅仅是个人礼貌涵养、细枝末节的小问题,而主要是人际、实际、国际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准则规范,是维护安定团结的可靠保证和必要前提。君不见,在日常生活中,为此类敏感问题不是几曾大伤脑筋吗?小则发生口角摩擦,大则引起轩然风波,处理失宜则后患无穷。
回族习俗探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回族习俗探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