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至少在明代之前,以市井口语人书的,都能见到杭州话的影子,《金瓶梅》尤甚。这都是当时的[国语]使然。不过,语言在发展,现在的杭州话,毕竟不等同于中古汉语。所以,我们了解杭州话,着重还是对地方文化的打捞。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杭州话,曾经的国语
【三枪儿】
【六月债,还得快】
【干颡与亏颡】
【小落胃】
【大头天话】
【天皇皇,地皇皇】
【头糙】
【泊】
【滮】
【渳】
【泡儿】
【没脚色】
【拘】
【抟】
【抱】
【捩】
【攇】
【打甏】
【抵配】
【抛天】
【摭扎】
【摆俏作】
【肩胛】
【挖而势】
【搬房子】
【开火仓】
【嗷】
【吃茶】
【吃鲎羹】
【哈夫】
【喏咄】
【嗄饭】
【告消乏】
【蒸】
……
“掼”作后记
精彩书摘
这些竹编盂盆,有放在水中烧的;也有放各色灯盏在西湖以及城内各市河中,任其漂去,称为“照冥”,也叫“湖灯”。
早先的“湖灯”也有用大蚌壳做灯盏的,里面装以菜油,剪一段高粱秆,穿一个小洞,贯以灯芯,放于菜油里。于是,坐船中的,趴岸边的,将灯点燃,罩一个荷花形的灯笼壳,轻轻地把灯漂在湖面上,让它随风逐浪汆向远处。这时,岸上锣鼓喧天,天光与灯光上下辉映,水天混沌一体。时人刘邦彦有诗形容湖中夜景:“金莲万朵漾中流,影摇鸿鸟乱汀洲。”景色绚丽。
在早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在民俗中是与三大阳节相对应的三大鬼节之一(三大阳节:过年、中秋、重阳;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冬至)。这一天的晚上,西湖上是“金莲万朵”,越漂越远,与空中的星星连成了一片。放出去的湖灯,是不允许收回的,一去不返,最终沉人湖底。
所以,当时市井中的人情往来,是不允许送灯的。因为只有鬼才需要有人送灯,以照幽冥之苦,使其泛慈航而登彼岸。
宋代就有一句俚谚叫“赵长老送灯台,一去不返”,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天圣中年,有一个叫赵世长的,忽然官运亨通,去西京当留台御史。由于他姓赵,性滑稽,又自负其老,人称赵长老,官职又是“留台御史”,当地轻薄子弟说:“此回真是赵长老送灯台了。”赵世长很不高兴,又奈何不得,幽幽而去。没曾想,这一去,还真死在任上了。
如今,结婚做喜送人灯具好像是不忌讳了,但“放湖灯灯”倒是实实在在地留在了杭州话中,成了一个不祥的方言。不过,这一种理解,仅仅限于老杭州人。对年轻的杭州人说来,“放湖灯灯”与“放鹞儿”、“放野马”差仿不多,说的都是放任自流。
……
武林旧事:老底子杭州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武林旧事:老底子杭州话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