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绪言
第一章
中亚之游牧民族——突厥与鞑靼之古国——其与中国之关系——13世纪初年之中亚——此时代之鞑靼种民族及其所居之地域——其风俗
第二章
蒙古人之古代传说——成吉思汗之祖先——成吉思汗少年时代之事迹——其长数部——其初诸战——其与克烈汗之关系——克烈部之略志——铁木真与王罕合攻数种游牧民族——两王之结怨——铁木真之败——其遣使告克烈汗之语——王罕之败——其死——铁木真之战胜乃蛮部——乃蛮王之死——蔑儿乞部之降附——塔塔儿部之灭——铁木真之侵入唐兀——此国之略志
第三章
大会——铁木真称帝号成吉思汗——二侵唐兀——乞儿吉思与谦谦州之降附——斡亦剌之降附——讨伐屈出律与脱脱——三侵唐兀——畏吾儿之降附及此民族事略
第四章
成吉思汗之叛金——契丹或辽国——女真或金国——成吉思汗之进兵中国——侵入山西、直隶——金兵之败——辽东契丹之叛附成吉思汗——金国都城之变及金帝允济之被害…其侄吾睹补之即位——金夏之战——成吉思汗第二次侵入中国——残破山西、直隶、山东等地——议和——金帝迁都汴京…蒙古军第三次侵入中国——一取中都…攻汴京
第五章
成吉思汗之还蒙古——一蔑儿乞部之灭——禿马惕部之征服——讨辽东之叛——遣木忽黎总统诸军经略中国——四侵唐兀——太阳汗子之走哈刺契丹——此国之沿革——屈出律汗与花刺子模算端之结合共图哈刺契丹帝——屈出律之取哈刺契丹——蒙古军之侵入哈刺契丹国及屈出律之败亡
第六章
花刺子模帝国——历渐强大——算端摩诃末与哈里发纳昔儿之失和——进攻报送——算端诸子之封地——其军队之组合——其母之当权——一成吉思汗之遣使传语——至自鞑靼地域的数商人之被杀于讹答刺——成吉思汗之备战——其使臣之被杀——花刺子模蒙古两军之战于突厥斯单——成吉思汗之进兵花刺子模国——摩诃末之筹备防守
第七章
成吉思汗之至花刺子模边境——河中之侵略——遣军追逐摩诃末——摩诃末之走死阿必思浑岛——其母妻之被俘——其二子之死——花刺子模之侵略——巴达哈伤之降附——拖雷之侵躏呼罗珊——算端札阑丁之走哥疾宁——其胜蒙古军于巴鲁弯——其诸将之离心与大部士卒之携贰——其走申河——成吉思汗进击札阑丁——申河之战——八刺秃儿台两将之渡申河——哥疾宁之掠杀——也里马鲁二城之毁灭——札阑丁溃卒之结局——巴里黑之毁灭——成吉思汗之归蒙古
第八章
续志哲别、速不台二将远征之役——残破伊刺克阿只迷、阿哲儿拜占、阿阑三地——败谷儿只人——谷儿只、设里汪两地之抄掠——败阿阑人及勒思吉人——侵入钦察地域——败斡罗思人——残破斡罗思南部——侵入克里米亚半岛——败不里阿耳人——此军之还蒙古——蒙古军之重复残破伊刺克阿只迷
第九章
术赤之死——侵入唐兀——高丽之降附——木忽黎之经略中国北部——金宋之战——木忽黎之死——其子孛鲁之接统其军——成吉思汗之侵入唐兀——此国之侵略与灭亡——成吉思汗之死——其归葬蒙古
第十章
成吉思汗作战优越之原因——其军队之性质——其军制——其围猎——其法令——其妻妾
附录一 林木中之兀良哈
附录二 中亚诸部族
附录三 成吉思汗世系
附录四 鞑靼
附录五 畏吾儿
附录六 哈刺契丹
附录七 蒙古军侵略黑海里海北方诸国之役
第二卷
第一章
成吉思汗分封土地军队子其亲属——拖雷之监国——大会——窝阔台之被推戴——窝阔台之初政——遣军远征波斯——与金人战——陕西全部之占领——拖雷之远征——其残破四川——其侵入河南南境——窝阔台之渡黄河——两蒙古军之会合——金军之败——汴京之被围——议和——窝阔台、拖雷之还蒙古——速不台之围汴京——解围——汴京之死亡人数——金帝之弃汴京——其渡黄河北岸——其军之败——重渡黄河而走归德府——汴京之第二次被围——崔立之叛——以汴京献速不台——金国帝室之结局——宋人与蒙古结合——宋军之入河南——金帝宁甲速之走蔡州——蒙古军与宋军之会围蔡州——蔡州之攻下——宁甲速之死——其嗣君承麟之被杀——金国之亡
第二章
窝阔台拖雷之还蒙古——窝阔台之得疾——拖雷之死——大会决定三地远征——哈剌和林城之建筑——任用耶律楚材管理中国财政——分封中原之地于诸亲王妃主——在中国任用士人——为蒙古子弟设置两大学校于中国——高丽之叛服——宋军之侵入河南——崔立之被杀于汴京——宋军之取汴——蒙古军之败宋军——宋军之退——宋之谋和——蒙古对宋宣战——蒙古三军之侵宋——四川之被侵——湖广、江南之役——窝阔台之死——其驻所——其嗜酒——其挥霍——察合台——伊斯兰教伪教主之创乱于西域、河中
第三章
窝勒伽河西诸地之蒙古远征——经略不里阿耳之地——经略钦察之地——经略斡罗思北部——尽降太和岭北诸族——经略斡罗思南部——侵入波兰——里格尼志之战——昔烈西亚及莫刺维亚两地之残破——侵入匈牙利——匈牙利军之败——匈牙利之残破——别刺之逃阿德里亚迪海滨——蒙古进兵入答勒马惕——其退兵——重再侵入匈牙利及波兰——其统治斡罗思之地
第四章 贵由时代
皇后秃刺乞纳之监国——耶律楚材之死——贵由之被推戴——其在位时之措施——其死——教皇因那曾遣派传教士往使蒙古——教士普阑迦儿宾之赴鞑靼地域——教士安塞勒木之赴波斯——圣鲁意之遣安德烈隆主麦勒往使鞑靼地域
第五章 蒙哥时代
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之摄政——第一次大会之推戴蒙哥——帝位由窝阔台系移转于拖雷系蒙哥之当选——窝阔台诸孙之反对——所谓阴谋之发现——党于窝阔台系者之被惩罚——任命诸要职——创设佛教教主——定丁税——莎儿合黑帖泥之死——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之被害——窝阔台系诸王之遣谪及其部众之被夺——逮治全国之党于窝阔台系者——畏吾儿王之被杀——命皇弟忽必烈领治汉地民户——窝阔台死后对宋之用兵——遣军往讨高丽——命皇弟旭烈兀西征波斯——成吉思汗死后蒙古之侵略北印度
第六章
教士鲁不鲁乞之奉使——其经行鞑靼地域——撒儿塔营——拔都帐——鲁不鲁乞之入觐——进赴蒙哥帐——觐见蒙哥——鲁不鲁乞之致词——蒙哥之答词——哈剌和林之城市宫殿——蒙古帝答圣鲁意书——鲁不鲁乞之还国——小阿美尼亚王海屯之入朝——其所获得之利益
第七章
忽必烈之经略云南——兀良合台之经略——安南之降——高丽之降——忽必烈之暂时失宠——计划侵宋——蒙哥之进兵——四川之役——合州之围——蒙哥之死——其军之退——拔都之死——撒儿塔
附录一 刺失德书所记拖雷攻金之役…
附录二 《世界侵略者传》及《史集》所志蒙古军远征窝勒伽河以西诸国事
附录三 东方基督教徒关于成吉思汗之传说
……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附录
波斯诸蒙古汗世系表
察合台系诸汗世系表
钦察诸汗世系表
世系表中人名对照表
我必须承认,最初拿起这套书时,我有点担心会陷入过于专业的术语和晦涩的论证中,毕竟涉及的领域如此广阔。然而,作者的叙述方式出乎意料地富有亲和力。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看似遥不可及的古代生活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例如,书中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片段的侧写,虽然篇幅不长,却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的认知,让我感受到了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代数字,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生命组成的集合体。这种人文关怀渗透在字里行间,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对历史的敬畏。对于那些认为历史枯燥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打破偏见的绝佳范例,它证明了严谨的学术研究同样可以拥有动人的文学感染力。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厚重的历史著作通常抱持着一种敬畏又略带审慎的态度,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预期。它最让我赞叹的一点是其叙事的流畅性与考据的严谨性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你不会觉得它是在堆砌枯燥的文献,相反,它的行文如同一部精心打磨的长篇小说,引人入胜,但每一个细节又都有据可查,让人读来心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历史转折点时的那种冷静与客观,没有过度的褒贬,而是力求还原事件发生时的环境与动机。这种平衡感在学术著作中是相当难得的。每次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原本杂乱无章的历史碎片,被串联成了一幅清晰且富有逻辑的宏大画卷。对于希望全面掌握该领域知识体系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极佳的引路灯,它构建了一个扎实的研究框架。
评分这套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就是一场深度的思维体操。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我发现自己开始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当下的许多问题,因为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古代的兴衰起伏,总能找到与现代社会的某种共鸣或对照。作者在分析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时,展现出的那种跨学科的视野令人印象深刻。他似乎深谙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影响,又对当时的宗教信仰与世俗权力结构之间的微妙关系有着深刻的洞察。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高强度的智力对话,需要你全神贯注地去跟随作者的逻辑链条。坦白说,有些地方需要反复咀嚼,但正是这种“慢”下来细细品味的過程,才真正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精妙之处,它不是快餐读物,而是需要你投入时间去消化的精神食粮。
评分这套书真的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历史脉络和文明演变有着深刻探究欲的读者来说。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史诗感所震撼。作者的笔触细腻,仿佛能将你瞬间拉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它不仅仅是对重大事件的罗列,更是一种对历史深层逻辑的梳理和洞察。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脑海中构建着当时的社会图景、政治博弈乃至文化思潮的交织,那种感觉就像是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亲眼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书中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刻画尤为精彩,不再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复杂性的个体,他们的决策、挣扎与荣耀,都通过作者的深入剖析变得鲜活起来。对于那些渴望深入了解一个特定历史文化群体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其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视角,它教会你如何去“读”历史,而非仅仅是“记”历史,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历史爱好者,我非常挑剔阅读材料的价值和深度。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罕见的、能够贯穿数个世纪的宏大叙事,并且在叙事中保持了极高的细节密度。它没有回避那些历史中的灰色地带和未解之谜,而是坦诚地展示了史料的局限性,引导读者去思考“我们知道什么”和“我们不知道什么”之间的界限。这种批判性的阅读视角,比单纯接受既定结论要重要得多。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不同史料来源时的交叉验证和论证过程,这展示了真正的史学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读完它,我感觉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巩固,不仅了解了“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为什么会那样发生”,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收获。
评分内容简介
评分资产阶级历史学界给予很高的评价。
评分贬诸王二人,帝不胜其忿。脱脱遂乘间自陈忘家徇国之意,密谋出伯颜于外
评分附录一 林木中之兀良哈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附录三 成吉思汗世系
评分一直在京东买书,品种全,价格优,物流快,推荐购买!
评分第二章
评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刻体会别人的成功经验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不自欺,不自大,才是真正的发展。京东配送与促销都是很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