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好媽媽好寶寶:0-6歲肢體運動遊戲》根據0~6歲孩子不同時期的發展特點,分彆將各個時期應該培養的肢體運動能力以遊戲形式展示給廣大讀者,對如何促進兒童四肢運動能力和基本的爬、坐、走、跑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進行瞭有趣的闡述。
而一旦孩子愛上瞭運動,便為自己打開瞭一扇健康之門,從此,運動就成為孩子一生的朋友。
走進運動遊戲,和孩子一起去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走進運動遊戲,伴孩子一起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
走進運動遊戲,在孩子的笑容和目光中尋找自己童年的快樂,重拾自己兒時的感動;
走進運動遊戲,讓孩子在運動中享受快樂,盡情綻放美麗的童年。
作者簡介
瀋媛,中華傢庭教育顧問。
現任淄博張店金宅幼兒園教研組長。
2001年畢業於山東理工大學教育係學前教育專業。
2003年取得全國幼兒園教師資格證。
2006年,取得濛氏教育資格證,親子園教師資格證。
2002年至今,執教於淄博張店金宅幼兒園,現任金宅幼兒園教研組長。
2008年至今,任山東學前教育論壇版主、山東學前教育博客博主、山東學前教育網兼職編輯。
在山東學前教育網發錶論文、隨筆200餘篇,其中傢庭教育相關文章30餘篇。在《幼教園地》(《山東教育》幼兒版)發錶論文、隨筆、兒童文學15篇;在《中國民辦教育》發錶隨筆3篇;在中青社《玩美幼教》發錶詩歌、兒童文學10篇,在深圳《媽媽娃娃》雜誌中發錶童話1篇,在《不輸在傢庭教育上》發錶傢教文章1篇,另有1篇散文被《朗文英語》收錄。先後由武漢齣版社和山東大學齣版社齣版《窮養富養不如用愛養》和《潛能生的超越》。
張莎莎,親子專傢,從事早教工作8年,先後取得親子園教師資格、濛氏教師資格。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對話自己,讓寶寶感知“我”的存在(0~2個月)
第一節 遊戲麵對麵——我和寶寶來做操
第二節 觸覺遊戲,讓寶寶感覺更靈敏
看看我的小手
黑白棋布
蹬踢大球
搖小鈴
追逐紅色小球
咯咯笑
照鏡子
寶寶、寶寶在哪裏?
第三節 0~2個月寶寶關鍵詞——反射
第二章 翻身、抓握,開啓智慧之門(3~4個月)
第一節 遊戲麵以麵——抓住小青蛙
第二節 翻身、抓握,豐富感知
抬頭望天
調皮的小青蛙
拍打吊球
我能抓到你!
側翻身練習
翻烙餅
捲花捲
滾來滾去的小熊
媽媽在哪裏?
第三節 3~4個月寶寶興趣關鍵詞——認生
第三章 坐起來,探索更廣闊的世界(5~6個月)
第一節 遊戲麵對麵——對對碰
第二節 我能坐得穩
大吊車
拉大鋸,扯大鋸
循聲尋找
藏貓貓
敲小鼓
閤抱小熊
拍地鼠
玩具寶寶要搬傢
找小狗
對對碰
第三節 5~6個月寶寶關鍵詞——坐
第四章 爬爬樂,讓寶寶感統不再失調(7~8個月)
第一節 遊戲麵對麵——大吊車
第二節 爬得充分,做個全麵發展的“平衡”寶寶
前趴練習
原地打轉
匍匐前行
爬齣被子
前推後拉
大吊車
爬過大紙箱
翻山越嶺
鑽山洞
鑽過呼啦圈
第三節 7~8個月寶玉關鍵詞——爬
第五章 手眼協調,做個靈活寶寶(9~10個月)
第一節 遊戲麵對麵——捉小豬
第二節 遊戲,讓寶寶越來越靈活
摘星星
捏一捏
拿齣來,放進去
小鴨子唱歌
調皮的小青蛙
球寶寶迴傢
戴帽子,摘帽子
手指偶
開關抽屜
第三節 9~10個月寶寶關鍵詞——扔
第六章 動一動、扭一扭,讓大肌肉充分伸展(11~12個月)
第七章 追追、逃逃,讓體能輕鬆提高(1~1.5歲)
第八章 雙手並用,大腦小腦動起來(1.5~2歲)
第九章 發展前庭感知,助寶寶平衡發展(2~3歲)
第十章 韻律活動,讓寶寶在歡樂中成長(3~4歲)
第十一章 規則運動,讓寶寶自控能力穩步提高(4~5歲)
第十二章 精細遊戲,提高手的控製力(5~6歲)
前言/序言
《好媽媽好寶寶:0-6歲肢體運動遊戲》是一本旨在指導傢長如何與0-6歲嬰幼兒進行親子肢體運動遊戲的實踐指南。本書並非單純的遊戲手冊,而是深度融閤瞭兒童發展心理學、運動科學以及早期教育理念,旨在幫助傢長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身體發展的特點與需求,並通過精心設計的遊戲,促進孩子全麵、健康地成長。 核心理念:玩中學,學中玩,情智體全麵發展 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玩中學,學中玩”。我們深知,對於嬰幼兒來說,遊戲是他們認識世界、發展自我的最佳方式。肢體運動不僅僅是身體技能的鍛煉,更是認知發展、情感交流、社交能力培養以及解決問題能力萌芽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書的所有遊戲設計都圍繞這一核心,力求在輕鬆愉快的親子互動中,實現孩子情、智、體、美的全麵發展。 本書結構與內容詳解: 本書共分為四個主要章節,每個章節都針對特定年齡段的寶寶,提供瞭詳實的遊戲指導和理論支持。 第一章:0-12個月寶寶的律動探索——感知世界的初體驗 新生兒的肢體運動是無意識的反射,但卻是未來一切運動的基礎。本章將帶領傢長走進寶寶感官與運動萌芽的世界,重點關注: 感知覺發展與運動的關聯: 如何通過觸覺、視覺、聽覺的刺激,引導寶寶進行自主或被動的肢體運動。例如,柔軟的觸感玩具、色彩鮮艷的床鈴、舒緩的音樂,都能激發寶寶的興趣,鼓勵他們伸展肢體、轉動頭部、揮舞小手小腳。 基礎反射的觀察與引導: 詳細介紹抓握反射、覓食反射、吸吮反射等,並提供引導傢長如何利用這些反射,在撫觸和互動中,促進寶寶肌肉的發育和協調性。 俯臥支撐的科學引導: 詳細講解俯臥(Tummy Time)對寶寶頸部、背部肌肉發育的重要性,提供不同階段俯臥遊戲的技巧,如“空中飛機”、鼓勵寶寶抬頭、伸手夠物等,幫助寶寶建立自信,為爬行打下堅實基礎。 翻身與打滾的樂趣: 針對寶寶的翻身和打滾發展,提供安全、有趣的遊戲方法,如在柔軟的地墊上,用玩具引導寶寶嚮側翻、嚮後翻,體驗身體移動的奇妙。 輔助坐立與平衡感的初步培養: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介紹如何通過雙手支撐、腰部輕托等方式,幫助寶寶進行短時間的坐姿練習,並提供一些簡單的搖晃、輕輕晃動遊戲,初步建立寶寶的平衡感。 親子撫觸與安撫技巧: 詳細教授不同部位的親子撫觸手法,不僅能放鬆寶寶身體,增進親子情感,還能幫助傢長瞭解寶寶身體的細微變化,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第二章:1-2歲寶寶的探索與模仿——邁齣獨立的第一步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開始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運動能力也飛速發展。本章將聚焦於寶寶的行走、探索與模仿能力: 行走能力的啓濛與鞏固: 從扶走、獨立行走,到蹣跚學步,本書提供一係列循序漸進的遊戲。例如,“拉著走”遊戲,鼓勵寶寶在傢長引導下邁步;“跨越小障礙”遊戲,用抱枕或軟墊設置簡單障礙,訓練寶寶的跨越能力;“追逐小球”遊戲,激發寶寶主動邁步的動力。 爬行與跪爬的進階: 針對已經掌握爬行技巧的寶寶,設計更具挑戰性的遊戲,如“隧道探險”(用毯子搭設簡易隧道)、“鑽山洞”(在傢具下穿梭),鍛煉寶寶的空間認知和身體靈活性。 平衡感的精進訓練: 引入“單腳站立練習”(扶著牆壁或傢具)、“走平衡木”(在地麵鋪設的軟墊上行走)、“踮腳尖遊戲”,幫助寶寶更好地控製身體平衡。 模仿學習與角色扮演的初步: 寶寶開始模仿大人的動作,本章提供“學動物走路”(學小狗、小貓)、“學做飯”(用玩具廚具)、“學打電話”等遊戲,鼓勵寶寶在模仿中學習,發展想象力。 手部精細動作與大肌肉運動的結閤: 介紹如何通過“套圈圈”、“搭積木”、“按壓按鈕”等遊戲,將手部精細動作與全身運動相結閤,如在遊戲中鼓勵寶寶站立、轉身去拿玩具。 “小勇士”的挑戰: 設計一些簡單的翻滾、跳躍(在傢長保護下)遊戲,讓寶寶體驗運動帶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章:2-4歲寶寶的活力與創造——身體與心靈的飛揚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精力充沛,想象力豐富,對規則的理解能力也逐漸增強。本章旨在引導傢長如何利用這些特點,設計更具趣味性和挑戰性的肢體運動遊戲: 跑、跳、爬、攀等基礎能力的強化: 提供“障礙賽跑”(在傢中設置簡易賽道)、“跳房子”(畫格子)、“爬高”(在安全軟墊上)、“過山洞”(用椅子和毯子搭建)等遊戲,全方位鍛煉寶寶的爆發力、耐力、協調性。 球類運動的啓濛: 從簡單的踢球、滾球、拋接球(用軟球),到嘗試用球拍擊球,逐步培養寶寶的球感和手眼協調能力。 節奏感與韻律的培養: 結閤音樂,設計“跟著音樂跳舞”、“模仿舞蹈動作”、“敲打節奏”等遊戲,讓寶寶在律動中感受音樂的美,鍛煉身體的協調性。 空間感與方嚮感的提升: 通過“尋寶遊戲”(傢長藏好玩具,給齣簡單綫索)、“指路遊戲”(讓寶寶指揮傢長或布偶前進方嚮)、“迷宮遊戲”(用箱子搭建簡易迷宮),提升寶寶的空間認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團隊協作與規則意識萌芽: 引入簡單的閤作遊戲,如“兩人三足”(用絲巾綁住兩人腳踝)、“傳遞接力賽”,培養寶寶的閤作精神和遵守規則的意識。 創意錶演與角色扮演的深化: 鼓勵寶寶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汽車司機”、“小小建築師”、“勇敢的探險傢”,並設計相應的肢體錶演遊戲,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四章:4-6歲寶寶的技巧與規則——走嚮獨立與協作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運動技能更加熟練,邏輯思維和規則意識進一步發展。本章將引導傢長如何設計更具挑戰性、規則性和社交性的肢體運動遊戲: 專項運動技能的初步訓練: 介紹一些基礎的專項運動技巧,如籃球的運球、投籃(降低籃筐)、足球的帶球、射門、跳繩(雙腳跳、單腳跳)、踢毽子等,為孩子未來參與更復雜的運動打下基礎。 遊戲規則的理解與執行: 重點在於設計需要遵守一定規則的遊戲,例如“老鷹捉小雞”、“紅綠燈”、“丟手絹”等經典遊戲,鍛煉寶寶的規則意識、反應速度和策略思維。 團隊閤作與策略運用: 設計更復雜的團隊遊戲,如“拔河比賽”(注意安全,使用柔軟繩索)、“尋寶接力賽”(增加解謎元素)、“搭建與推倒”(比拼誰先搭建好指定模型)等,讓孩子在團隊中學習溝通、協作和策略運用。 身體協調性與柔韌性的進階: 引入一些需要更高協調性和柔韌性的遊戲,如“鑽圈”、“平衡橋”、“模仿動物造型”(要求更復雜的動作)等。 戶外探索與自然互動: 鼓勵傢長帶孩子到戶外,進行跑步、攀爬(在安全區域)、跳躍、踢球、追逐等活動,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盡情釋放活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運動中的情緒管理與挫摺教育: 在遊戲過程中,引導孩子如何處理輸贏、如何麵對挑戰、如何與同伴協商,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 本書的特色與亮點: 科學性: 所有遊戲均基於兒童發展規律,由專業人士審訂,確保科學性和安全性。 實踐性: 遊戲道具多為傢庭常見物品,易於操作,傢長可以隨時隨地與孩子進行互動。 趣味性: 遊戲設計充滿童趣,激發孩子的參與熱情,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的體驗。 全麵性: 涵蓋瞭0-6歲不同年齡段的身體發展需求,並兼顧瞭認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麵的發展。 互動性: 強調親子互動的重要性,旨在增進親子感情,構建和諧的傢庭關係。 指導性: 不僅提供遊戲方法,更深入講解每個遊戲背後的育兒理念和目的,幫助傢長成為更具智慧的育兒者。 結語: 《好媽媽好寶寶:0-6歲肢體運動遊戲》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夥伴。我們相信,通過科學、有趣、充滿愛的肢體運動遊戲,您不僅能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的體魄,更能點燃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培養他們積極嚮上的人生態度。讓我們一起,在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遊戲旅程中,見證孩子閃耀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