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机构设计及应用图例(第2版)

常见机构设计及应用图例(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开元,张丽杰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设计
  • 机构设计
  • 结构设计
  • 建筑工程
  • 建筑图例
  • 设计参考
  • 建筑规范
  • 工程实践
  • 建筑细部
  • 建筑制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66173
版次:2
商品编码:1125322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页数:19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常见机构设计及应用图例(第2版)》精选了约380个机构实例,囊括了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挠性传动机构、组合机构、特殊机构以及创新机构等全部的机构类型,采用运动简图、轴测简图、装配图、构造图、轴测构造图等各种机构图例,全面阐述了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动特性以及选用要点。工程实例翔实,图例直观形象,文字简洁明了,方便读者查阅。
  《常见机构设计及应用图例(第2版)》既可作为简明机械设计指南,供机械设计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查阅和参考,还可作为《机械设计》的配套教材,满足高等院校机械设计课程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机构要素
1.1.1 构件
1.1.2 运动副
1.2 机构图示方法
1.2.1 机构运动简图
1.2.2 机构装配图
1.2.3 机构构造图
1.2.4 机构轴测构造示意图
1.2.5 机构轴测简图
1.3 机构自由度计算
1.3.1 机构的自由度
1.3.2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3.3 常见机构自由度计算实例
1.3.4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4 机构的分类
1.4.1 执行动作和执行机构
1.4.2 执行构件的基本运动和机构的基本功能
1.4.3 按功能对机构分类
1.5 机构运动分析方法
1.5.1 概述
1.5.2 图解法
1.5.3 解析法

第2章 平面连杆机构应用实例
2.1 曲柄摇杆机构
2.1.1 运动分析
2.1.2 雷达天线仰俯角调整机构图例与说明
2.1.3 搅拌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2.1.4 缝纫机踏板机构图例与说明
2.1.5 颚式破碎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2.1.6 夹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2.1.7 汽车前窗刮雨器机构图例与说明
2.1.8 摄影机抓片机构图例与说明
2.1.9 钢材步进输送机的驱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2.1.1 0纹版冲孔机的冲孔机构图例与说明
2.1.1 1由连杆构成的步进送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2.2 双曲柄机构
2.2.1 运动分析
2.2.2 惯性筛机构图例与说明
2.2.3 机车车轮联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2.2.4 摄影平台升降机构图例与说明
2.2.5 旋转式水泵机构图例与说明
2.2.6 公共汽车车门启闭机构图例与说明
2.2.7 挖土机铲斗机构图例与说明
2.2.8 冲床双曲柄机构图例与说明
2.2.9 回转半径不同的曲柄联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2.3 双摇杆机构
2.3.1 运动分析
2.3.2 起重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2.3.3 汽车前轮换向机构图例与说明
2.3.4 飞机起落架机构图例与说明
2.3.5 摆动式供料器机构图例与说明
2.3.6 造型机翻转机构图例与说明
2.3.7 闸门启闭机构图例与说明
2.3.8 可逆坐席机构图例与说明
2.3.9 用平行四边形机构作小臂驱动器的关节式机械手图例与说明
2.4 曲柄滑块机构
2.4.1 运动分析
2.4.2 冲床机构图例与说明
2.4.3 压力机工作机构图例与说明
2.4.4 搓丝机对心滑块机构图例与说明
2.4.5 送料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图例与说明
2.4.6 注射模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图例与说明
2.4.7 蜂窝煤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图例与说明
2.4.8 双滑块机构图例与说明
2.4.9 无死点曲柄机构图例与说明
2.4.1 0曲柄垂直运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2.5 导杆机构
2.5.1 运动分析
2.5.2 牛头刨床图例与说明
2.5.3 旋转油泵图例与说明
2.5.4 采用水平滑板的步进送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2.6 摇块机构和定块机构
2.6.1 运动分析
2.6.2 摆缸式油泵图例与说明
2.6.3 抽水唧筒图例与说明
2.6.4 自动翻卸料装置图例与说明
2.7 多杆机构
2.7.1 六杆推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2.7.2 六杆增程式抽油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2.7.3 小型刨床机构图例与说明
2.7.4 假肢膝关节图例与说明
2.7.5 装载机图例与说明
2.7.6 缝纫机摆梭机构图例与说明
2.7.7 插齿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2.7.8 插床插削机构图例与说明
2.7.9 摆式飞剪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2.7.10 电动玩具马主体机构图例与说明
2.7.11 停歇时间可调的八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第3章 凸轮机构应用实例
3.1 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3.1.1 凸轮机构的组成
3.1.2 凸轮机构分类
3.2 盘形凸轮
3.2.1 运动分析
3.2.2 绕线机构图例与说明
3.2.3 凸轮式夹紧装置图例与说明
3.2.4 凸轮式制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3.2.5 等宽凸轮柱塞泵图例与说明
3.2.6 多轴压力机零件推出器图例与说明
3.2.7 摆动筛图例与说明
3.2.8 凸轮式手部机构图例与说明
3.2.9 凸轮钳式送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3.2.10 加工槽纹带条的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3.2.11 切断机的凸轮连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3.2.12 冲孔机床的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3.2.13 卧式压力机的凸轮连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3.2.14 锯条的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3.2.15 工件移置装置的运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3.2.16 一次夹紧多个零件的夹具图例与说明
3.2.17 采用水平滑板的步进送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3.2.18 矩形凸轮驱动的微动开关图例与说明
3.2.19 可以得到复杂运动的组合式凸轮图例与说明
3.2.20 三凸轮分度装置图例与说明
3.3 移动凸轮
3.3.1 运动分析
3.3.2 录音机卷带机构图例与说明
3.3.3 靠模机构图例与说明
3.3.4 滑动支承自动定心夹具机构图例与说明
3.3.5 凸轮控制手爪开闭的抓取机构图例与说明
3.3.6 移动凸轮送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3.3.7 缝纫机刀片的凸轮图例与说明
3.3.8 圆珠笔生产线上的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3.3.9 具有两个轮廓的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3.3.1 0摇床机构图例与说明
3.3.1 1可以得到复杂运动的组合式凸轮图例与说明
3.4 圆柱凸轮
3.4.1 运动分析
3.4.2 机床自动进刀机构图例与说明
3.4.3 自动送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3.4.4 正反转圆柱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3.4.5 圆柱凸轮切削机构图例与说明
3.4.6 圆柱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3.4.7 工件分选装置中的固定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3.4.8 空间端面凸轮压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3.4.9 利用小压力角获得大升程的凸轮图例与说明

第4章 齿轮机构应用实例
4.1 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其特性
4.2 齿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4.2.1 齿轮换向机构图例与说明
4.2.2 起重绞车图例与说明
4.2.3 齿轮泵图例与说明
4.2.4 风扇摇头机构图例与说明
4.2.5 悬臂支撑机构图例与说明
4.2.6 齿轮齿条倍增机构图例与说明
4.2.7 弹簧秤图例与说明
4.2.8 齿轮齿条式上下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4.2.9 压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4.2.10 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4.2.11 倾斜槽中运送齿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4.2.12 具有安全机构的攻螺纹装置图例与说明
4.2.13 可摆动自动压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4.2.14 齿轮齿条式摆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4.2.15 齿轮和摩擦圆盘组成的快速反转传动装置图例与说明
4.2.16 外齿小齿轮计数器图例与说明
4.2.17 两个齿条机构串联组合的大行程机构图例与说明

第5章 轮系应用实例
5.1 定轴轮系
5.1.1 运动分析
5.1.2 汽车上变速箱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5.1.3 实现远距离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5.1.4 电动机减速器图例与说明
5.1.5 百分表图例与说明
5.1.6 钟表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5.1.7 滚齿机工作台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5.1.8 车床走刀丝杠的三星换向机构图例与说明
5.1.9 导弹控制离合器图例与说明
5.1.10 机动可变焦装置图例与说明
5.1.11 平行移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5.1.12 利用齿轮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构成的机械手图例与说明
5.1.13 手爪平行开闭的机械手图例与说明
5.1.14 制灯泡机多工位间歇转位机构图例与说明
5.1.15 重载长距离转位分度机构图例与说明
5.2 周转轮系
5.2.1 运动分析
5.2.2 大传动比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5.2.3 多行星轮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5.2.4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主减速器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5.2.5 行星搅拌机构图例与说明
5.2.6 马铃薯挖掘机图例与说明
5.2.7 纺织机中差动轮系图例与说明
5.2.8 手动起重葫芦图例与说明
5.2.9 采用减速差动齿轮的计数机构图例与说明
5.3 复合轮系
5.3.1 运动分析
5.3.2 电动卷扬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5.3.3 汽车后桥差速器图例与说明
5.3.4 双重周转轮系图例与说明
5.3.5 摩托车里程表图例与说明
5.3.6 制绳机图例与说明
5.3.7 镗床镗杆进给机构图例与说明
5.3.8 自动化照明灯具上复合轮系图例与说明

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应用实例
6.1 概述
6.2 棘轮机构
6.2.1 运动分析
6.2.2 机床进给机构图例与说明
6.2.3 自行车超越式棘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2.4 棘轮制动器机构图例与说明
6.2.5 连杆棘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2.6 带有棘轮的保险机构图例与说明
6.2.7 液动式杠杆棘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2.8 警报信号发生棘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2.9 棘轮电磁式上条机构图例与说明
6.2.10 杠杆棘轮电磁式送带机构图例与说明
6.2.11 自动改变进给量的木工机床棘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2.12 具有三个驱动棘爪的棘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2.13 棘轮式转换机构图例与说明
6.2.14 单向转动棘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2.15 气缸驱动90°转位棘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3 槽轮机构
6.3.1 运动分析
6.3.2 电影放映机卷片机构图例与说明
6.3.3 车床刀架转位槽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3.4 具有两个不同停歇时间的四槽槽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3.5 具有四个从动槽轮槽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3.6 主动轴由离合器控制的槽轮分度机构图例与说明
6.3.7 利用摩擦作用实现间歇回转的槽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 凸轮式间歇机构
6.4.1 蜗杆分度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2 圆柱分度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3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4 速换双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5 双推杆式圆柱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6 蜗杆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7 端面螺线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8 连杆齿轮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9 单侧停歇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4.10 利用凸轮和蜗杆实现不等速回转的机构图例与说明
6.5 不完全齿轮机构
6.5.1 运动分析
6.5.2 单齿条式往复移动间歇机构图例与说明
6.5.3 双齿条式往复移动间歇机构图例与说明
6.5.4 压制蜂窝煤球工作台间歇机构图例与说明
6.5.5 采用扇形齿轮的夹持机构图例与说明
6.5.6 带瞬心线附加杆的不完全齿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5.7 凸轮不完全齿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6.5.8 不完全锥齿轮往复运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6.6 其他常用间歇机构
6.6.1 具有停歇的曲柄滑块机构图例与说明
6.6.2 具有长时间停歇的齿轮连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6.6.3 连杆摆动单侧停歇机构图例与说明
6.6.4 连杆齿轮单侧停歇机构图例与说明
6.6.5 齿轮连杆摆动双侧停歇机构图例与说明
6.6.6 齿轮摆杆双侧停歇机构图例与说明
6.6.7 摩擦轮单向停歇机构图例与说明
6.6.8 单侧停歇移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6.6.9 棘齿条移动单向机构图例与说明
6.6.10 利用摩擦作用的间歇回转机构(A)图例与说明
6.6.11 利用摩擦作用的间歇回转机构(B)图例与说明
6.6.12 利用摩擦作用的间歇回转机构(C)图例与说明

第7章 螺旋机构应用实例
7.1 螺旋传动概述
7.1.1 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
7.1.2 螺旋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7.1.3 螺旋机构特点
7.2 传力螺旋
7.2.1 千斤顶图例与说明
7.2.2 压力机图例与说明
7.2.3 螺杆块式制动器图例与说明
7.2.4 螺旋输送机图例与说明
7.2.5 螺栓杠杆压紧机构图例与说明之一
7.2.6 螺栓杠杆压紧机构图例与说明之二
7.2.7 螺旋手摇钻图例与说明
7.2.8 螺旋�哺芨耸窖沽�机构图例与说明
7.2.9 镗刀头的固定机构图例与说明
7.3 传导螺旋
7.3.1 机床刀具进给装置图例与说明
7.3.2 转向控制的螺旋连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7.3.3 拆卸装置图例与说明
7.3.4 螺旋摩擦式超越机构图例与说明
7.3.5 驱动回转盘且带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螺旋机构图例与说明
7.3.6 夹圆柱零件的夹具图例与说明
7.3.7 台钳定心夹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7.3.8 简易拆卸器图例与说明
7.3.9 内张式拆卸器图例与说明
7.3.10 自动适应负载的摩擦传动装置图例与说明
7.4 调整螺旋
7.4.1 调整螺旋机构图例与说明
7.4.2 张紧带的螺旋连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7.4.3 可消除螺旋副间隙的丝杠螺母机构图例与说明
7.4.4 螺旋�沧短资较�除反向跳动装置图例与说明
7.4.5 镗床镗刀的微调机构图例与说明
7.4.6 从动件行程可调的螺旋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7.4.7 带有微调装置的刀杆图例与说明
7.4.8 利用板簧构成的微动调节机构图例与说明
7.4.9 消除进给丝杠间隙的机构图例与说明
7.5 滚动螺旋
7.5.1 由螺母钢珠丝杠组成的高效螺旋副图例与说明
7.5.2 滚珠螺旋机构图例与说明

第8章 挠性传动机构应用实例
8.1 摩擦带传动
8.1.1 运动分析
8.1.2 带减速机图例与说明
8.1.3 带式输送机图例与说明
8.1.4 发动机带传动图例与说明
8.1.5 木材加工机带传动图例与说明
8.1.6 V带式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8.1.7 带式抛粮机图例与说明
8.1.8 带式挡块换向器图例与说明
8.1.9 脱水机图例与说明
8.1.10 长距离匀速往复运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8.1.11 板材的连续自动供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8.1.12 直线位移微调机构图例与说明
8.2 同步带传动
8.2.1 运动分析
8.2.2 搅拌机同步带传动图例与说明
8.2.3 数控机床同步带传动图例与说明
8.2.4 发动机配气机构图例与说明
8.2.5 同步齿形带在计数装置上的应用图例与说明
8.3 链传动
8.3.1 运动分析
8.3.2 自行车链传动图例与说明
8.3.3 通用悬挂输送机图例与说明
8.3.4 斗式提升机图例与说明
8.3.5 双链辊筒输送机图例与说明
8.3.6 金属线导向机构图例与说明
8.3.7 链传动配气机构图例与说明
8.3.8 叉车起升机构图例与说明
8.3.9 链板式输送机图例与说明
8.3.10 制刷机上的层板进料装置图例与说明
8.3.11 绕着滚链工作的往复传动装置图例与说明

第9章 组合机构应用实例
9.1 组合机构组合方式分析
9.1.1 基本机构的串联式组合
9.1.2 基本机构的并联式组合
9.1.3 基本机构的反馈式组合
9.1.4 基本机构的复合式组合
9.2 凸轮�擦�杆组合机构
9.2.1 实现复杂运动轨迹的凸轮�擦�杆组合机构图例与说明
9.2.2 实现复杂运动规律的凸轮�擦�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9.2.3 其他形式凸轮�擦�杆机构实例
9.3 齿轮�擦�杆组合机构
9.3.1 实现复杂运动轨迹的齿轮�擦�杆组合机构图例与说明
9.3.2 实现复杂运动规律的齿轮�擦�杆组合机构图例与说明
9.3.3 其他形式齿轮�擦�杆机构图例与说明
9.4 凸轮�渤萋肿楹匣�构
9.4.1 纺丝机的卷绕机构图例与说明
9.4.2 滚齿机工作台校正机构图例与说明
9.4.3 车床床头箱变速操纵机构图例与说明
9.4.4 可在运转过程中调节动作时间的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9.4.5 凸轮和齿轮组成的行程放大机构图例与说明
9.4.6 机械厂加工用的送料机图例与说明
9.4.7 采用凸轮和齿轮的间歇回转机构图例与说明
9.5 其他组合方式的组合机构图例
9.5.1 糖果包装推料机构图例与说明
9.5.2 小型压力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9.5.3 间隙回转工作台图例与说明
9.5.4 梳毛机堆毛板传动机构图例与说明
9.5.5 横包式香烟包装机堆烟机构图例与说明
9.5.6 穿孔机构图例与说明
9.5.7 开关炉子加料阀门机构图例与说明
9.5.8 电阻压帽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9.5.9 自动送料装置图例与说明
9.5.10 铆钉自动冷镦机图例与说明
9.5.11 卷烟卸盘机机构图例与说明

第10章 特殊机构应用实例
10.1 导轨
10.1.1 运动分析
10.1.2 运动平台导轨图例与说明
10.1.3 数控磨槽机导轨图例与说明
10.2 手轮
10.2.1 运动分析
10.2.2 离合式气动阀门手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10.2.3 计量泵图例与说明
10.2.4 带安装工具图例与说明
10.3 伸缩机构
10.3.1 运动分析
10.3.2 电动伸缩门图例与说明
10.3.3 剪刀式升降台图例与说明
10.3.4 起重臂伸缩机构图例与说明
10.4 变幅机构
10.4.1 运动分析
10.4.2 固定式动臂旋转起重机图例与说明
10.4.3 汽车起重机图例与说明
10.5 取物机构
10.5.1 运动分析
10.5.2 吊钩图例与说明
10.5.3 杠杆钳爪图例与说明
10.5.4 伸缩抓取机构图例与说明
10.5.5 气吸式取物机构图例与说明
10.5.6 自锁抓取机构图例与说明
10.5.7 柔软手爪图例与说明
10.5.8 机械手抓取机构图例与说明
10.5.9 球类工件供料的擒纵机构图例与说明
10.5.10 利用弹簧螺旋的弹性抓取机构图例与说明
10.5.11 具有弹性的抓取机构图例与说明
10.5.12 从三个方向夹住工件的抓取机构图例与说明
10.5.13 扁平圆盘类工件供料的擒纵机构图例与说明
10.6 夹紧机构
10.6.1 运动分析
10.6.2 联动夹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10.6.3 定心夹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10.6.4 钻床回转式钻模图例与说明
10.6.5 手动滑柱式钻模图例与说明
10.6.6 气动虎钳图例与说明
10.6.7 不停车车床卡头图例与说明
10.6.8 肘杆自动夹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10.6.9 空间端面凸轮压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10.6.1 0四角形零件夹紧机构图例与说明

第11章 创新机构应用实例
11.1 机构的组合创新
11.1.1 运动分析
11.1.2 绣花机挑线刺布机构图例与说明
11.1.3 天线测试转台图例与说明
11.2 机构的演化变异
11.2.1 运动分析
11.2.2 调速器非圆齿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11.2.3 印刷机输纸机构图例与说明
11.2.4 机床转位机构图例与说明
11.2.5 包装盒自动封盖机构图例与说明
11.2.6 自动包装机图例与说明
11.2.7 增程凸轮机构图例与说明
11.2.8 浮动盘式等速输出机构图例与说明
11.2.9 钢球直槽式等速输出机构图例与说明
11.3 机构的移植创新
11.3.1 运动分析
11.3.2 带锯机图例与说明
11.3.3 行星带传动机械手臂图例与说明
11.3.4 气动管道爬行器图例与说明
11.4 机构的还原创新
11.4.1 运动分析
11.4.2 自行车图例与说明
11.4.3 送纸包装联动光电控制自动停车装置图例与说明
11.4.4 重力分流、分选机构图例与说明
11.4.5 整列机构图例与说明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是参考读者建议、考虑读者需求,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延续了第一版的特点,依托大量翔实的工程实例,以图作架,以文为结,尽力阐明机构实例的工作原理与选用要点,相信能为读者在机构设计和开发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书精选机构实例增至约380个,体系和章节顺序与第一版基本相同,共分十一章,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挠性传动机构、组合机构、特殊机构以及创新机构等。
  与第一版相比,本次修订在内容上作了更新和完善,不仅增加了图解法和解析法在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还增加了80多个机构实例,这些工程实例均为轴测构造图,图示的机构更富立体感,更加直观,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工程实例实用性强
  所选机构典型全面,既有经典机械机构,又有创新机械机构;既有单一机构,又有组合机构;既有对机构实例的剖析,又有对创新机构的介绍,全方位地为读者展示各种工程实例。
  (2)机构图例形象易懂
  所选机构图例既包括简单明了的运动简图和轴测简图,又包括装配关系清楚的装配图、构造图和轴测构造图,力求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图例给读者以帮助。
  (3)说明文字简明扼要
  机构的设计原则与运动分析简明扼要,工程实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选用要点说明脉络清晰,方便读者浏览。
  本书由孙开元、张丽杰主编,李改灵、柴树峰、郝振洁、骆素君、田广才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冯晓梅、冯仁余、李若蕾、王文照、孙爱丽、白丽娜、李立华、刘洁、石红霞、刘宁、王敏、徐来春、李玉兰、刘文开、王开勇、匡小平、张文斌、魏耀聪。全书由于战果主审。
  编者殷切希望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对本书的不足和欠妥之处提出批评。
复杂系统集成与现代工程设计规范详解 本书聚焦于当代工业、民用建筑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系统集成、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实施的先进理念与具体实践。 本书深入探讨了在高度专业化和跨学科协作日益紧密的现代工程环境中,如何有效地组织、规划和执行复杂的机构设计任务。内容涵盖了从初步概念构建到最终施工部署的全过程,重点剖析了在不确定性增加和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确保设计鲁棒性、可维护性与经济效益的优化策略。 第一部分:系统化思维与设计哲学重塑 本部分首先界定了“复杂机构”的范畴,超越了传统机械或结构概念,将其定义为由多个相互依赖、功能耦合的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实体。 1.1 现代工程的演变与挑战: 分析了从瀑布式设计向敏捷、迭代式设计范式的转变。重点阐述了在可持续发展、能源效率和数字化转型(工业4.0)的要求下,对机构设计提出的新挑战,例如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权重提升,以及对材料科学前沿应用的集成需求。 1.2 跨学科接口管理: 探讨了结构工程、电气/控制工程、流体动力学及软件工程在大型机构设计中的交汇点。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接口控制文档(ICD),并利用先进的建模工具(如BIM、PLM)来管理和可视化这些复杂接口,避免在集成阶段出现冲突和返工。 1.3 风险驱动设计方法论: 提出了一种前瞻性的风险评估框架。该框架不仅关注传统的安全和结构风险,更强调操作风险、供应链风险以及未来技术兼容性风险。通过场景模拟和敏感性分析,指导工程师在设计初期就设定合理的冗余级别和可替代性方案。 第二部分:模块化、标准化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策略,提升设计效率、制造精度和现场装配速度。 2.1 模块化设计的核心原则与分类: 深入剖析了功能模块化、物理模块化和信息模块化的不同层次。分析了不同行业(如预制建筑、航空航天、大型设备制造)对模块化程度的需求差异,并提供了量化评估模块化效益(如缩短工期、降低现场复杂度)的方法。 2.2 构件的标准化与系列化: 讨论了如何从零散的设计转向标准化的构件库建设。内容包括标准化连接件的设计、通用化接口的定义,以及如何平衡通用性与特定功能需求的矛盾。引入了面向装配(DfA)和面向制造(DfM)的设计指导原则。 2.3 先进制造对设计的影响: 考察了增材制造(AM)、机器人辅助装配和柔性制造系统(FMS)对传统设计范式的冲击。例如,如何利用增材制造的几何自由度来优化机构的重量和性能,同时需要重新审视传统公差链的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控制、监测与智能反馈机制 本部分关注机构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即如何嵌入智能控制、数据采集与实时反馈能力。 3.1 嵌入式传感与数据采集系统(DAS): 详细介绍了适用于不同环境(高温、高压、振动)的传感器选型、安装策略和数据预处理技术。讨论了边缘计算在数据初步筛选和快速响应中的作用。 3.2 机构状态监测(SHM)与预测性维护(PdM): 阐述了如何将机构设计与损伤容限理论相结合。重点介绍基于振动分析、声学发射和应变测量的健康监测算法,以及如何将监测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维护建议,从而最大化机构的运行时间并降低突发性故障成本。 3.3 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集成: 探讨了机械运动部件与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耦合设计。内容涉及伺服驱动系统的动态匹配、控制算法的硬件实现约束,以及确保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仍能保持稳定性的鲁棒性设计。 第四部分:数字化工具链与仿真验证 本部分侧重于现代工程实践中,如何运用计算工具链来模拟、验证和优化设计方案。 4.1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FEA/CFD/MBD): 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有限元分析(FEA)进行结构完整性验证,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流场对机构的载荷影响,以及多体动力学(MBD)仿真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重点强调了如何处理不同仿真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和模型一致性问题。 4.2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概念构建: 提出了从设计阶段开始构建机构数字孪生的方法论。这包括定义孪生体所需的数据流、模型的保真度等级,以及如何利用孪生体在虚拟环境中对实际部署后的机构进行“假设分析”(What-if Scenarios)。 4.3 可靠性与寿命预测: 介绍了基于概率的可靠性设计(RBD)方法,结合蒙特卡洛模拟,评估机构在随机载荷和材料老化条件下的失效概率。内容包括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和蠕变分析在长期服役机构设计中的应用。 结论:面向未来工程的可持续性与适应性设计 全书总结了如何将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纳入机构设计的初始决策阶段,强调面向退役和回收的设计(DfD),确保复杂机构在完成其核心功能后,能够以最低的环境成本被分解、回收或再利用,从而构建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工程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重量和厚度,足以让任何一个桌面为之一振。它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分量十足”的代名词。我试着把它放在我的办公桌上,那种实在感立刻提升了整个工作区域的专业氛围。从内容组织上来说,它的宏观视野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关注单个组件的设计,更着眼于整个系统层面的协调与集成。这种系统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整体设计水平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引用的诸多参考标准,都标注得非常清晰,这为我们后续的深入研究和验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全面、权威、不容置疑”。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那种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银色的烫金字体,一眼就能感受到它专业的底蕴。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一看就容易泛黄的纸张,书页挺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觉得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书。而且,排版布局的考究也看得出来,字体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毫不费力。虽然我还没完全啃完,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部分,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所下的苦功。特别是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梳理和编排的。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对于一本技术性较强的书籍来说,是非常加分的。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其极强的可操作性上。我发现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阅读完后仍然感觉无从下手。相反,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每一个图例,都仿佛是直接从实际工程现场提取出来的一样,带着泥土的芬芳。特别是那些结构化的附录部分,简直是救急的法宝。当我需要快速核对某个特定参数或尺寸标准时,无需翻遍整本书,只需定位到对应的小节,所需信息便赫然在目。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检索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对目标读者日常工作流程的深刻理解。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拿起就能用,对照就能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评分

我最近在整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老旧资料,发现很多基础的设计规范和标准都有些过时了,急需一本能够提供最新、最全面参考的指南。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久旱逢甘霖。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阐述与实际案例之间的平衡把握。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具体的操作细节中去。例如,它在描述某些标准构件的布局逻辑时,会结合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跨领域参考的设计师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种将复杂的概念用清晰的图示和表格来呈现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使得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新手,也能快速抓住重点。

评分

坦白说,我过去购买过不少类似主题的参考书,但很多都存在一个通病:要么内容更新慢,要么侧重面太窄。而这本第二版,明显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态势。它不仅保留了第一版中那些经典且久经考验的设计原则,更加入了大量针对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相应设计规范。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模块化设计的章节,阐述得非常透彻,清晰地指出了当前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潜在的技术瓶颈。这种前瞻性的洞察力,让这本书不再仅仅是一本“回顾过去”的记录,更像是一本“指引未来”的路线图。对于追求技术前沿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是非常宝贵的价值所在。

评分

。。。。。。。。。。。。。。。。。。。。。。。。。

评分

还行,就是内容太少了,要多一些实例比较好!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实用,推荐呢

评分

正版好书,打折后性价比高

评分

好好

评分

详细又易懂,适合初学者

评分

书不厚,内容大家自己先老目录觉得合适就买吧。有部分工作上用的上我就满意了,准备加班一个月把内容好好看一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