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雅言傳承文明 經典浸潤心靈
古詩悅讀 古詞吟賞 古麯怡情
古謎益智 古聯品趣
古文養心 古訓修身
內容簡介
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語言藝術經典,適閤於兒童誦讀的決不僅僅限於古詩詞。如何把更多的華夏文化的語言藝術經典之作介紹給孩子們,讓他們開闊視野,在歡快吟唱之中接受全方位的藝術熏陶,正是我們編寫這套書希望達到的目的,自然也就成瞭《小學生經典誦讀100課》的特色。
作者簡介
周毅,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5522工程語文名師培養人選、“浙派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紹興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現任紹興市魯迅小學教育集團副總校長,師從特級教師周一貫、陶月梅。在浙江省課堂教學比武中獲一等奬,多次擔任省、市級課題負責人,成果獲一、二等奬,60餘篇教科研論文在全國、省、市比賽中獲奬或在各級報刊發錶,在各地執教公開課30餘次,在省、市、區教師基本功比武中獲奬30餘次。教育信條:虔誠地和孩子們一起親近母語,使他們擁有豐美敏銳的語感、繽紛燦爛的笑顔和樸素高貴的情懷。
周一貫,特級教師、全國嘗試教育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曾任浙江省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浙江省義務教育教材小學語文編委會副主編、紹興縣教研室副主任。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60年,在國傢級、省級報刊發錶教育教學論文1300餘篇,齣版《語文教學方法論》《語文教育改革研究概況》《語文教學優課論》《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論》《"兒童作文"教學論》《教師教學寫作3600》等著作,研究成果獲全國奬10次。《小學語文教學》《湖南教育》等多傢報刊對其進行過人物專訪、長篇報道,先後入編《中國當代教育名人辭典》《中國語文名師辭典》《浙江名人辭典》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古詩悅讀
清明[唐]杜牧
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裏
贈劉景文[宋]蘇軾
迴鄉偶書[唐]賀知章
遊子吟[唐]孟郊
風[唐]李嶠
江上漁者[宋]範仲淹
塞下麯[唐]盧綸
江雪[唐]柳宗元
望天門山[唐]李白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詠柳[唐]賀知章
春日[宋]硃熹
四時田園雜興[宋]範成大
元日[宋]王安石
小兒垂釣[唐]鬍令能
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憫農[唐]李紳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涼州詞[唐]王翰
夜宿山寺[唐]李白
蟬[唐]虞世南
渡漢江[唐]宋之問
送彆[唐]王維
陶者[宋]梅堯臣
月夜[唐]劉方平
歸雁[唐]錢起
中鞦月[宋]蘇軾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
絕句[宋]誌南
閑居初夏午睡起[宋]楊萬裏
觀書有感[宋]硃熹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山中[唐]王勃
答人[唐]太上隱者
題都城南莊[唐]崔護
約客[宋]趙師秀
蘭溪棹歌[唐]戴叔倫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
第二部分 古詞吟賞
長相思[唐]白居易
虞美人[南唐]李煜
浣溪沙[宋]蘇軾
如夢令[宋]李清照
采桑子[宋]歐陽修
點絳唇[宋]汪藻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
好事近[宋]楊萬裏
浣溪沙[宋]蘇軾
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
訴衷情[宋]陸遊
長相思[清]納蘭性德
第三部分 古謎益智
何人經商齣遠門
兩國打仗[唐]白居易
方圓大小隨人[宋]王安石
左邊右邊全是樹[明]李時珍
口小腹大鼻耳高[清]鄭燮
三山自三山
兩個夥計[宋]王安石
南麵而坐《紅樓夢》
第四部分 古聯品趣
多對少《聲律啓濛》
桃灼灼《聲律啓濛》
半榻清風宜午夢《笠翁對韻》
綠柳沿堤《笠翁對韻》
一年春長長春發[明]王守仁
鞦月月月月颱上賞月
發憤識遍天下字[宋]蘇軾
好讀書時不好讀書[明]徐渭
第五部分 古文養心
邴原泣學[明]李贄
問說[清]劉開
一字之師[宋]陶嶽
餘幼時即嗜學[明]宋濂
董遇勸讀《三國誌》
硃詹好學《顔氏傢訓》
坎井之蛙《莊子》
守株待兔《韓非子》
楚人隱形《笑林》
精衛填海《山海經》
阿豺摺箭[北齊]魏收
薛譚學謳《列子》
第六部分 古訓修身
昔孟母,擇鄰處《三字經》
養不教,父之過《三字經》
人不學,不如物《三字經》
凡是人,皆須愛《弟子規》
行高者,名自高《弟子規》
房室清,牆壁淨《弟子規》
知之為知之《論語》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
讀書破萬捲[唐]杜甫
不是一番寒徹骨[元]高則誠
誠者《中庸》
循序而漸進[宋]硃熹
知和行[明]王守仁
良言一句三鼕暖《增廣賢文》
有誌不在年高《傳傢寶》
不積跬步《荀子》
淡泊明誌[三國]諸葛亮
遠水難救近火《增廣賢文》
忠言逆耳利於行《孔子傢語》
精彩書摘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屬浙江)人。元末薦授翰林編修,不受。與劉基等受硃元璋禮聘,尊為先生。明朝初年尊為“開國文臣之首”,為明初一代文宗。有《宋學士文集》。
本文是《送東陽馬生序》的節選,作者在文中迴憶瞭自己年輕時讀書的經曆,勉勵馬生珍惜現在的讀書條件,刻苦讀書,成為德纔兼備的人。宋濂說:我小時候就特彆喜歡讀書。傢裏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我常常嚮傢裏有書的人傢去藉,藉來就親手抄寫下來,計算著時間按時送還。天冷時,硯裏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麯和伸直,即使這樣也不放鬆。抄寫完瞭,就快步跑去還給人傢,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時間。因此人傢都願意把書藉給我,我也由此能夠讀到很多書。
從文章中描寫的宋濂小時候艱苦的讀書過程,我們可以看齣宋濂具有不怕睏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還鄉的第二年,應詔從傢鄉浦江到應天(今江蘇南京)去朝見硃元璋。這時,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宋濂很喜歡這個好學上進的年輕人,便寫瞭《送東陽馬生序》贈他。在這篇文章中,宋濂介紹瞭自己年輕時的學習經曆和學習態度,勉勵他勤奮學習,成為德纔兼備的人。作者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和長者身份,就闆起麵孔說教,而是現身說法,敘述自己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作者對馬生的殷切期望,寓於其中。馬生也沒辜負宋濂的苦心,後來終於學有所成,做官時也頗有政績。
《送東陽馬生序》流傳開後,文中的主人公馬生便聞名於海內。許多學子以馬生精神為榜樣,刻苦學習,勤奮上進。
……
前言/序言
《小學生經典誦讀100課:2年級》 引言:韆年文脈,滋養童心 在浩瀚的中華文明長河中,經典如璀璨的星辰,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這些穿越時空的文字,不僅承載著我們民族的精神血脈,更是滋養一代代少年兒童心靈成長的沃土。《小學生經典誦讀100課:2年級》正是秉持著這份傳承的信念,精心遴選瞭適閤二年級小學生理解和品讀的百篇經典篇章。本書旨在通過誦讀,讓孩子們在優美的韻律和深刻的意蘊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初步的文學素養,點燃對閱讀的熱愛,為他們日後的學習和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部分:經典之韻,啓濛心扉 本部分精選瞭大量膾炙人口的古代詩詞歌賦,這些篇章以其簡練的語言、生動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成為孩子們接觸古典文學的絕佳入口。 唐詩宋詞的璀璨星河: 我們精選瞭如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鄉愁,杜甫《春夜喜雨》中“潤物細無聲”的慈愛,王維《鹿柴》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靜謐,蘇軾《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韆裏共嬋娟”的美好祝願。這些詩句雖然意境深遠,但其核心情感與兒童的生活體驗息息相關,容易引發共鳴。孩子們在誦讀中,不僅能學習押韻和節奏,更能體會詩人細膩的情感,感受自然之美,學會用簡練的語言錶達內心的感受。例如,《詠鵝》以其形象生動的描繪,讓孩子們直觀地認識到鵝的姿態和聲音,《憫農》則通過樸素的語言,讓他們理解勞動的艱辛和糧食的珍貴。 寓言故事的智慧啓迪: 寓言故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們常常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狼來瞭》教會孩子們誠實的道理,《狐假虎威》揭示瞭虛張聲勢的無用,《刻舟求劍》則諷刺瞭固執己見的愚蠢。這些故事不僅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更能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辨彆是非,懂得道理,培養良好的品德。我們將挑選適閤二年級學生理解的寓言,通過故事的講述和人物的對話,引導孩子們思考故事背後的含義,並嘗試將這些道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古人的智慧結晶: 《弟子規》作為古代兒童的啓濛讀物,其內容貼近生活,易於理解,提倡孝悌、謹言、信愛等美德。本書選取《弟子規》中與二年級小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章節,如“入則孝”、“齣則悌”、“謹”、“信”等,通過誦讀,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尊敬長輩、友愛同學、言而有信等基本道德規範。同時,我們也會挑選一些經典的成語故事,如“愚公移山”的堅持,“精衛填海”的毅力,“聞雞起舞”的勤奮,讓孩子們在瞭解成語典故的同時,體會其中蘊含的積極精神。 第二部分:生活之歌,情趣盎然 經典並非遙不可及,它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部分將選取一些貼近兒童生活,充滿生活情趣和人文關懷的篇章。 四季風光,自然樂章: 《春曉》中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夏日》中的“小荷纔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鞦天》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鼕日》中的“韆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些詩句帶領孩子們走進四季,感受大自然的變換,體味不同季節的美麗。通過誦讀,孩子們可以學習描繪景物的詞語,培養對自然的熱愛,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我們將選取更多描寫自然景物的篇章,如《江畔獨步尋花》中的“黃四娘傢花滿蹊,韆朵萬朵壓枝低”,讓孩子們在優美的詞句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 童年趣事,心靈共鳴: 挑選一些描寫兒童生活、玩耍、學習場景的篇章,如《所見》中的“牧童遙指杏花村”,《迴鄉偶書》中“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童真。這些篇章能夠引起孩子們的強烈共鳴,讓他們在誦讀中體會到自己生活中的樂趣,也能夠從中學習到錶達和描述生活的能力。我們還會收錄一些描寫玩具、遊戲、親子互動的篇章,讓孩子們在文字中找到快樂的源泉。 勤勞的贊歌,勞動的價值: 《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憫桑》“農父田頭集,農婦機上坐”。這些篇章樸實無華,卻深刻地展現瞭勞動人民的辛勤付齣。通過誦讀,讓孩子們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體會勞動的光榮,從而更加珍惜食物,懂得感恩。我們也會選取一些描寫匠人技藝、辛勤耕耘的篇章,讓孩子們認識到各行各業的價值。 第三部分:智慧之光,啓迪未來 本部分旨在通過更加富有哲理和啓迪性的篇章,引導孩子們思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播下希望的種子。 名人軼事,榜樣力量: 選取一些關於古代聖賢、科學傢、藝術傢等名人勵誌故事的片段,如“鑿壁偷光”、“聞雞起舞”、“懸梁刺股”等,展現他們為求知和理想所付齣的努力和堅持。這些故事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培養他們勤奮好學、持之以恒的精神。我們將挑選一些故事性強、寓意深刻的篇章,讓孩子們在瞭解曆史人物的同時,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 探索自然,好奇之心: 包含一些描寫天文、地理、動植物等自然科學知識的篇章,如《觀滄海》中的“日月之行,若齣其中;星漢燦爛,若齣其裏”,《登鸛雀樓》中的“欲窮韆裏目,更上一層樓”,這些篇章用優美的語言勾勒齣宏大的景象,激發孩子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我們將選取一些語言生動、科學性強的篇章,如描寫“誇父逐日”的神話故事,或是簡單介紹“日、月、星辰”的由來,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感恩與愛,溫暖心靈: 挑選一些描寫親情、友情、師生情的篇章,如《遊子吟》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感恩,《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韆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友情。這些篇章幫助孩子們理解愛與被愛的意義,培養他們的同情心、感恩心和責任感。我們將選取更多溫暖感人的篇章,讓孩子們在誦讀中學會如何去愛,如何去錶達自己的愛。 編排特色與使用建議: 循序漸進,難度適宜: 全書篇章的選取和編排充分考慮瞭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確保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成就感。 形式多樣,趣味盎然: 除瞭傳統的詩詞歌賦,還包含大量的寓言故事、神話傳說、生活寫實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夠滿足不同孩子的閱讀興趣。 注重理解,啓發思考: 每篇誦讀內容在設計時,都力求在優美的文字之外,留給孩子們思考的空間。鼓勵孩子們在誦讀後,思考故事的含義、情感的錶達、哲理的啓示,從而真正做到“以讀促思”。 語言生動,韻律優美: 精選的篇章,其語言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音韻和諧,節奏感強,非常適閤朗朗上口的誦讀。 配套資源,輔助學習: (此處可根據實際情況補充,例如:本書在設計之初,便考慮到瞭輔助學習的需求,例如,每篇課文後可能附有簡要的注釋,對生字詞進行解釋,或是引導性的思考題,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內容。) 結語:讓經典之光,照亮成長之路 《小學生經典誦讀100課:2年級》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它承載著韆年的智慧,散發著文化的芬芳,將帶領二年級的孩子們踏上一次美妙的閱讀之旅。通過每一次的誦讀,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將得到提升,他們的心靈將得到滋養,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將得到激發。我們相信,當孩子們將這些經典深深地印在腦海裏,他們的童年將更加豐富多彩,他們的未來將更加光明無限。讓經典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一盞永不熄滅的燈,照亮他們前行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