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選注(簡體版)

宋詩選注(簡體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鍾書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16768
版次:1
商品編碼:11404625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80
字數:328
正文語種:中文簡體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對晏殊、王安石、柳永、歐陽修、秦觀、蘇軾、黃庭堅、楊萬裏、陸遊、文天祥等八十位詩人的近三百首宋詩作瞭注釋。

  人民文學齣版社1958年初版這部《宋詩選注》,其後多次重印或重排,作者均有所校訂。

作者簡介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中國現代著名的學者和作傢。1932年在清華大學結識後來的夫人楊絳,次年畢業,赴上海光華大學執教。1935年與楊絳完婚,然後同赴英國留學。兩年後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副博士學位,後隨妻子楊絳赴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係主任,並開始瞭《談藝錄》的寫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睏於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學校任教,其間完成瞭《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抗戰結束後,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係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在其後的三年中,作品集《人·獸·鬼》、小說《圍城》、詩論《談藝錄》相繼齣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1949年迴到清華任教;1953年調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其間完成《宋詩選注》,並參加瞭《唐詩選》、《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受衝擊,當年11月與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乾校”。1972年3月迴京,8月《管錐編》定稿。1979年,《管錐編》、《舊文四篇》齣版。1982年起擔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1984年《談藝錄》補訂本齣版;次年《七綴集》齣版。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在北京逝世,終年88歲。

目錄



柳開

塞上

鄭文寶

柳枝詞

王禹□

對雪

寒食

村行

寇 準

書河上亭壁

夏日

林 逋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晏 殊

無題

梅堯臣

田傢

陶者

田傢語

汝墳貧女

魯山山行

東溪

考試畢登銓樓

蘇舜欽

城南感懷呈永叔

夏意

淮中晚泊犢頭

初晴遊滄浪亭

暑中閑詠

歐陽修

晚泊嶽陽

戲答元珍

啼鳥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彆滁

奉使道中作

柳永

煮海歌

李覯

獲稻

鄉思

苦雨初霽

陶 弼

碧湘門

文 同

早晴至報恩山寺

織婦怨

晚至村傢

新晴山月

曾 鞏

西樓

城南

王安石

河北民

即事

葛溪驛

示長安君

初夏即事

悟真院

書湖陰先生壁

泊船瓜洲

江上

夜直

鄭獬

……

精彩書摘

  韓愈雖然說“惟陳言之務去”,又說“惟古於詞必己齣,降而不能乃剽賊”,但是他也說自己“窺陳編以盜竊”;皎然雖然說“偷語最為鈍賊”,“無處逃刑”,“偷意”也“情不可原”,但是他也說“偷勢纔巧意精”,“從其漏網”。在宋代詩人裏,偷竊變成師徒公開傳授的專門科學。王若虛說黃庭堅所講“點鐵成金”、“脫胎換骨”等方法“特剽竊之黠者耳”;馮班也說這是“宋人謬說,隻是嚮古人集中作賊耳”。反對宋詩的明代詩人看來同樣的手腳不乾不淨:“徒手入市而欲百物為我有,不得不齣於竊,瞎盛唐之謂也。”文藝復興時代的理論傢也明目張膽地勸詩人嚮古典作品裏去盜竊:“仔細地偷呀!”“青天白日之下做賊呀!”“搶瞭古人的東西來大傢分贓呀!”還說:“我把東西偷到手,洋洋得意,一點不害羞。”撇下瞭“惟一的源泉”把“繼承和藉鑒”去“替代自己的創造”,就非弄到這樣收場不可。偏重形式的古典主義有個流弊:把詩人變得像個寫學位論文的未來碩士博士,“抄書當作詩”,要自己的作品能夠收列在圖書館的書裏,就得先把圖書館的書安放在自己的作品裏。偏重形式的古典主義有個流弊:把詩人變成領有營業執照的盜賊,不管是巧取還是豪奪,是江洋大盜還是偷雞賊,是西昆體那樣認準瞭一傢去打劫還是像江西派那樣挨門排戶大大小小人傢都去光顧。這可以說是宋詩——不妨還添上宋詞——給我們的大教訓,也可以說是整個舊詩詞的演變裏包含的大教訓。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大師的名著,慢慢啃吧,膜拜中!

評分

已經收到瞭,

評分

書麵好髒。快遞員很快!

評分

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對晏殊、王安石、柳永、歐陽修、秦觀、蘇軾、黃庭堅、楊萬裏、陸遊、文天祥等八十位詩人的近三百首宋詩作瞭注釋。

評分

《管錐編》是錢锺書先生於1960至1970年代寫作的古文筆記體著作。全書約一百三十萬字,論述範圍由先秦迄於唐前,用文言文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寫成。此書考論詞章及義理,打通時間、空間、語言、文化和學科的壁障,其間多有新說創見。書中引述四韆位著作傢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所論除瞭文學之外,還兼及幾乎全部的社會科學、人文學科。本書1979年8月由中華書局齣版一套四冊。後錢锺書又齣瞭一套《管錐編增訂》增加改正原來的內容,共五冊,均為中文繁體版本。200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又發行瞭一套四冊的版本。

評分

經典書,好書好 ,發貨超快 關注已久,慢慢品讀。

評分

不錯,不過書壓久瞭

評分

書很不錯,無論紙質還是印刷字體。內容是真晦澀,看著很吃力。首先這本書是讀書感想之類的,要想看懂,前提必須是自己要先看其中涉及到的文章,然後在看書。直接看,簡直是天書。一點也不誇張,這裏麵涉及到的大多數文章,課本基本上沒學過,完全一頭霧水。好書

評分

書籍質量尚可,物流迅速,內容極其豐富,價格低廉,非常值得購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