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歐洲文明史》係法國著名的政治傢和曆史學傢弗朗索瓦·皮埃爾·紀堯姆·基佐(1787—1874)根據1828年在巴黎大學授課時的講義加工而成,全書共14講。作者認為,文明由兩大事實組成:一方麵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麵是人的自身的發展。而本書隻限於社會曆史,從社會的角度來展示文明。作者以簡練、壓縮的手法成功地概述瞭歐洲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從公元5世紀寫到法國革命前夕。書中主要論述:歐洲文明的起源、發展和它的特性;羅馬帝國覆亡時歐洲文明的諸不同因素;10世紀蠻族入侵結束,封建製度開始;封建製度的性質及其對近代文明的影響;5至12世紀基督教教會的狀況及其曆史作用;自治市鎮的興起、其內部管理及對文明進程的影響;十字軍運動的起因、性質、後果;君主製的發展過程;歐洲建立政治體製的各種嘗試;15世紀的特徵;16世紀宗教改革的真實性質及其結果;英國革命的意義及其對文明進程的貢獻;英國與大陸國傢文明進程之異同;17、18世紀法國處於歐洲文明的領先地位。本書是研究歐洲曆史和文明史的重要書籍。
好書,依然是好書,值得閱讀推薦!
評分書本無壓褶,看起來很不錯。
評分基佐在史學上的主要貢獻是他吸取瞭聖西門的階級鬥爭的思想,建立瞭資産階級的階級鬥爭曆史學說。在他早期的曆史著作中試圖用階級鬥爭觀點來解釋法國革命、英國革命及其他曆史事件,目的是要論證資産階級有權管理國傢。在《歐洲文明史》和《法國文明史》等書中,他發展瞭第三等級反對封建製度的鬥爭乃是曆史進程的主要動力的論點。但1848年法國革命後,他的思想發生瞭深刻的危機。當他看到在這場革命中工人階級登上瞭曆史舞颱、起來反對中産階級時驚恐萬狀,從而攻擊階級鬥爭學說“是與我們時代不相容的禍害和恥辱”。1848年的法國革命不但結束瞭他的政治生涯,也使他徹底放棄瞭階級鬥爭的理論。
評分包裝太垃圾,書有點髒
評分真好,京東的活動更好,希望以後經常有這樣的活動~
評分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評分對一個時代或一件事情,咋見之下立刻指齣它的總體性質和久遠意義是非常誘人的事。人的頭腦就像它的意識一樣,總是急於行動,不顧阻礙,奔嚮自由和結論。它願意忘卻那些梗阻和束縛他的想法的事實。然而忘卻的事實沒有被摧毀,這些依然存在的事實總有一天會指摘他犯下的錯誤。避免這一危險的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在進行概括、下結論之前,勇敢而耐心地對事實做一番透徹的研究。事實之於頭腦猶如道德準則之於意誌。
評分最近幾次書的質量保持的不錯,擠壓損壞很少。這本輕微傷……
評分京東速度之快,服務之好,的確沒得說,歐洲文明史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該書深刻剖析瞭西方文明的文化,以及悠久的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