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其他有关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内页插图
目录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
负责人廉洁履行职责行为规范
第一条 禁止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征占、侵占、 “以租代征”转用、买卖农村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
(二)违反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定进行审批和建设;
(三)侵占、截留、挪用、挥霍或者违反规定借用农村集体财产或者各项强农惠农资金、物资以及征地补偿费等;
(四)违反规定干预、插手农村村级组织选举或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分配、承包、租赁以及农村工程建设等事项;
(五)违反规定扣押、收缴群众款物或者处罚群众;
(六)对发现的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
(七)其他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条 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索取、收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财物。或者吃拿卡要;
(二)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谋取私利:
(三)用公款或者由村级组织、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报销、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四)设立“小金库”,侵吞、截留、挪用、坐支公款;
(五)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谋取利益;
(六)其他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第三条 禁止搞不正之风,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在乡镇党委和政府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败坏选人用人风气;
(二)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和其他利益;
(三)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违规办事、显失公平;
(四)漠视群众正当诉求,或者对待群众态度恶劣,故意刁难群众;
(五)大吃大喝,公款旅游,或者违反规定配备、使用小汽车;
(六)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或者借机敛财。
……
前言/序言
《清风育乡:基层干部廉洁履职之道》 引言 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农村基层干部,作为连接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肩负着带领乡村走向振兴、服务人民群众的神圣使命。他们在最前线,面对最基层的问题,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落实,更关系到乡村的未来发展。正因如此,廉洁履职,不仅是基层干部应有的职业操守,更是赢得民心、凝聚力量、推动乡村全面进步的根本保障。 本书《清风育乡:基层干部廉洁履职之道》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量身打造的一部实践指南。我们深知,每一位心怀抱负、勤恳奉献的基层干部,都渴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都希望以清廉的形象赢得百姓的信赖。本书并非空谈理论,而是着眼于基层干部实际工作中的诸多场景,深入剖析廉洁履职的内涵,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旨在帮助广大基层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各种腐蚀和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成为人民群众信赖和依靠的“主心骨”。 第一章:廉洁之基——思想觉悟与党性修养的锤炼 廉洁履职,源于思想深处的自觉。本章将带领读者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重温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廉洁故事,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将重点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信念的灯塔: 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的论述,引导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清廉楷模,让崇高的理想在心中扎根,让坚定的信念成为抵御一切歪风邪气的“防火墙”。 党性修养的熔炉: 强调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分析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思想困惑和道德挑战。引导读者通过理论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参加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不断锤炼党性,提升道德境界。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廉洁文化的长养: 探讨中华民族历代传承的廉洁文化精髓,如“公生明,廉生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分析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与现代化的廉洁意识相结合,构建个人和集体的廉洁价值体系。 第二章:制度的屏障——理解与践行《若干规定》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是指导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纲领性文件。本章将对《规定》的核心要义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工作,阐释各项条文的具体含义和落地措施,帮助基层干部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尺”。 《若干规定》核心要义解读: 逐条梳理《规定》中的关键条款,例如关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的要求。深入分析每一条规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政策逻辑和价值取向。 知行合一的实践指南: 针对《规定》中对决策、用人、财务、物资、审批等关键环节的廉洁要求,提供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操作建议。例如,在项目审批中,如何做到公平公正,避免暗箱操作;在财务管理中,如何做到公开透明,杜绝挪用侵占;在人情往来中,如何做到君子之交,拒绝“围猎”。 风险防控的预警机制: 识别基层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廉洁风险点,并提供有效的规避方法。例如,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说情风”、“跑官要官”、“人情债”等现象,如何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监督问责的价值: 阐释监督问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基层干部认识到,严格的监督是对自身负责,也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理解监督问责的目的在于惩戒少数、教育多数,促进整体风气的净化。 第三章:清廉的实践——日常工作中的廉洁行动 理论联系实际,是廉洁履职的关键。本章将聚焦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廉洁行动指南,让廉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决策的“准星”: 强调在村务、镇务决策过程中,要坚持集体决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决杜绝“一言堂”,避免因个人私利或偏见影响决策的公正性。重点分析在涉及土地征用、村集体资产处置、惠农政策执行等敏感环节,如何确保决策的阳光透明。 用人的“尺子”: 深入探讨在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项目推荐等过程中,如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人唯亲”、“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确保选拔的干部是忠诚、干净、担当的。 财务的“明镜”: 详细讲解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救济款物等财务管理的规范要求。强调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群众公布收支明细,接受群众监督。详细说明如何规范报销流程,杜绝虚报冒领,确保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 物资的“标尺”: 指导基层干部如何在接收、分配、使用各类物资(如农资、救灾物资、办公用品等)时,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重点强调物资发放的公开性,以及对物资使用去向的清晰记录。 权力的“刹车”: 深入分析基层干部在行使审批、监管、执法等权力时,如何做到依法依规,慎用手中权力。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自觉接受监督,避免权力寻租,不让权力成为腐败的温床。 服务的“温度”: 廉洁履职,最终体现在为民服务上。本章将强调,清廉的干部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指导基层干部如何以真心、诚心、爱心对待群众,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第四章:风险的警示——常见的廉洁风险点与防范 腐败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章将集中剖析农村基层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常见的廉洁风险点,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帮助读者提前预警,主动规避。 “人情账”与“利益链”: 分析基层干部在处理亲友、熟人关系时,如何做到公私分明,避免因人情往来而突破原则底线。深入揭示“围猎”的各种形式,以及如何识别和抵制。 “小权”与“大患”: 探讨基层干部手中看似微小的权力,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酿成大患。例如,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审批、入学升学推荐等事项上,如何做到公平公正,避免“权力寻租”。 “迎来送往”的陷阱: 剖析基层干部在接待、考察、调研等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宴请、礼品、旅游等诱惑,以及如何合理拒绝,保持清廉本色。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指导基层干部如何利用信息公开,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猜疑和腐败机会。 “思想滑坡”的警钟: 强调思想松懈是廉洁防线被突破的起点,引导读者如何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反思,不断巩固思想道德防线。 第五章:清风的守护——监督与自律的并重 廉洁履职,既需要外在的监督,更需要内在的自律。本章将阐述外部监督与内部自律的有机结合,为基层干部构建全方位的廉洁保障体系。 外部监督的力量: 详细介绍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引导基层干部正确认识和欢迎监督,视监督为一种关怀和鞭策。 群众监督的“哨兵”: 强调群众监督在基层廉洁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指导基层干部如何主动公开信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和举报,并将群众的监督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 内部自律的“定盘星”: 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是廉洁履职的根本。引导读者通过“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检视自己的言行,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建立个人廉洁承诺,并将其作为自觉遵守的准则。 家庭助廉的“港湾”: 探讨家庭在廉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基层干部发挥家庭的教育、监督和支持作用,让廉洁理念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风清气正的家庭环境。 结语 《清风育乡:基层干部廉洁履职之道》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手册,而是一本饱含深情、贴近实际的工作伙伴。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为每一位农村基层干部点亮一盏廉洁的明灯,为他们筑牢一道坚实的防线,为他们提供一套管用的方法。 廉洁,是乡村振兴最美的底色;清廉,是基层干部最亮的徽章。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清廉的形象,赢得民心;以勤廉的作为,书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廉洁之光,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为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富裕、更加和谐的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朴实、真诚,贴合基层干部的阅读习惯。在内容编排上,既有理论的高度,更有实践的深度,力求做到既有启发性,又有操作性。我们相信,每一位阅读本书的基层干部,都能从中汲取到有益的养分,在廉洁履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优秀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