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是中国古代评论诗歌、诗人、诗派,记录诗人议论、事迹的著作。写作诗话之风,始于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盛行于宋代。明、清两代作者也很多。
为满足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的需求,中华书局策划编选了“中华经典诗话”丛书,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典的诗话、词话作品进行注释、评析,为爱好文学,尤其是爱好诗词阅读和写作的读者提供一套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既是文学爱好者所推崇的提高审美品位之作,也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一定地位的经典之作。本次推出的是第一辑。
《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文学批评经典著作,对20世纪文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为“中华经典诗话”丛书之一种,收录《人间词话》通行本64则,原文之后辅以注释、点评,以方便读者理解和领会。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评析】
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3l则,王国维整理手稿择录发表时重新调整顺序,才将其列为第一则。“境界”是王国维最为驰名的词学范畴,在王国维的词学体系中具有核心意义。“境界”二字渊源甚早,而且在王国维之前用以评论诗文也颇多其例,清初刘体仁的《七颂堂词绎》和清末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更是以境界来评词。但在这些诗话词话著作中,境界的内涵是比较模糊的,而且没有成为其著述的理论核心,而王国维特别拈出“境界”二字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持以进行批评实践,“境界”的理论内涵和价值才由此而真正得以充分彰显出来,这是王国维境界说备受称誉的重要原因所在。
“最上”云云,可见其境界说悬格之高。这也说明王国维从本质上不是写一部词学普及或填词入门类的书,而是带着指引词学发展方向的意义。在王国维看来,境界内涵高格而外有名句,以名句彰显格调,才能当得起“境界”二字。高格是作者人格与作品格调的结合,是从作品整体而言的,而名句则近乎“秀句”之意,但“名旬”之“名”不仅表现在文采神妙上,更体现在对“高格”的精准表述上。这种“名句”意识其实是古代赋诗断章和摘句批评的一种观念延续。境界说应该是兼含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的。在词史发展中,王国维把五代与北宋时期作为境界说的最佳体现,所谓“独绝”包含着难以超越的意思,从王国维后来的论述来看,五代北宋词自然神妙的艺术才是他最为欣赏的,至于在新的时代之下,如何既保持五代北宋词的神妙艺术,又能结合时代特点和个人体会,增加宇宙人生之哲思,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主要致力的方向了。王国维的境界晚也正是他在对五代、北宋词的涵泳与领会中提炼出来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的“出处”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王国维对词史发展的整体学术判断,其得失因此而显得十分明显。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评析】
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32则。王国维撰述词话初期似较随意,但从第3l则开始论及“境界”,此后相连数则也承此而下,可见王国维此时关于境界说的理论已经较为自觉了。
……
《中华经典诗话:人间词话》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书中对于诗词的解读,非常注重挖掘其内在的哲学意蕴和人生智慧。作者并不回避人生的苦难和无常,而是以一种豁达而又深沉的态度,去审视和解读那些饱含岁月痕迹的诗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评论,作者并未将他们简单地神化,而是展现了他们作为凡人的情感、挣扎和超越。在那些意境深远的诗篇中,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书中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微涩,回味甘醇,越品越有滋味。它是一本能让你沉静下来,进行深刻自我反思的书,也是一本能让你在品味诗词的同时,找到人生答案的书。
评分这本《中华经典诗话:人间词话》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其在传统诗词赏析基础上,注入了许多现代的视角和解读方式。作者并非仅仅遵循旧有的注释和评论,而是大胆地将当代的审美观念、人生体验融入其中,让那些古老的诗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比如,书中对于爱情诗的解读,不再是单调的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而是深入探讨了情感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情感选择。这种“古今对话”的解读方式,让我耳目一新,也更容易找到共鸣。我发现,许多我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诗词,在作者的引导下,变得鲜活而亲切。书中也并非全是高深莫测的理论,穿插着许多生动有趣的典故和人物故事,使得阅读过程充满趣味性。有时,甚至会因为某个故事而捧腹大笑,或是为人物的命运而唏嘘不已。总而言之,这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大众的趣味,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诗词鉴赏读物,它让我在领略古典诗词魅力的同时,也思考了人生的诸多课题。
评分初读《中华经典诗话:人间词话》,便被其独特的视角所折服。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对诗词字面意义的解释,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审视。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许多经典作品的解读,都触及到了我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维度。例如,对于唐代女性诗人的分析,作者不仅展现了她们的才情,更深入挖掘了她们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社会限制和情感困境,这让我对她们的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于不同流派诗歌的梳理和比较,也显得尤为精辟,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诗歌发展的脉络和演变。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常常能从看似平常的诗句中,挖掘出不为人知的深意。更难得的是,这本书的语言流畅而富有感染力,读起来既不枯燥,又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养。它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循循善诱,带领读者进入诗词的殿堂,领略其无穷的魅力,也从中获得关于人生、关于艺术的深刻启迪。
评分打开《中华经典诗话:人间词话》,我立刻被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所吸引。这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更像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作者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以及背后默默无闻的创作者,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他并非刻意拔高,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辟独到的见解,展现了诗词与时代、与人物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边塞诗的分析,在那些铁马金戈的画面背后,作者揭示了征夫的思乡之情,以及家国情怀的复杂交织。那种宏大叙事与个体情感的并存,让诗歌的生命力得以跨越时空,直击人心。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但这些都融入在具体的作品赏析中,而非生硬的理论讲解。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饱学之士,娓娓道来,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启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诗词,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对美的永恒向往。
评分初拿到这本《中华经典诗话:人间词话》,就被它素雅的封面和沉甸甸的分量吸引了。迫不及待地翻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篇篇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读。它并非简单罗列诗句,而是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引路人,带你走进那些意境深远的篇章。作者的文笔功力深厚,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都仿佛历历在目。书中对词作的分析尤为精彩,不仅仅是词句的字面意思,更是挖掘了词背后所蕴含的时代风貌、士人心绪,以及作者与天地精神的对话。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苏轼词的几段评述,那种豪放旷达,又带着几分超然物外的哲思,在作者的笔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读罢,不仅对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书不适合速读,更适合细细品味,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感悟。它是一本能滋养心灵的书,让我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重新审视那些被遗忘的情感与哲思。
评分很好,物流也给力
评分《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评分五、复核戴氏所引文献,凡确属错讹者,径改;文字虽有出入,而文意可通者,则一仍其旧。
评分正版书籍!
评分看着不错 应该还行的
评分二、戴氏注文互见,凡云“见前某诗注”者,在“注”字后标示该注之注码,以便按寻。一题数篇者,仿戴氏区别之例,在“注”字前括注该篇首句。
评分书很好。快递速度超快,快递员态度好
评分很好的选择
评分这套丛书很不错的,无论装帧还是内容都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