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新華字典(第11版 單色本) |
| ISBN: | 9787100069595 |
| 齣 版 社: | 商務印書館 |
| 定 價: | 19.9 元 |
| 作 者: | 商務印書館 編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64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1-06-01 | 版次:1 | 頁數:711 |
| 印刷時間:2011-06-01 | 印次:11 | 字數: |
| 內容簡介 | |
昌明教育,開啓民智,根據國傢語文規範和標準修訂,收單字13000多個,以字統詞,收帶注解的詞語3300多個,釋義準確,例證精當,內容豐富,簡明實用、正文按音序排列。備有部首檢字錶:內有綜閤插圖和附錄。伴隨國人成長品牌代代相傳《新華字典》原由新華辭書社編寫1956年,新華辭書,社並入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語言研究所負責本次修訂。 |
| 前言 | |
第11版修訂說明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1部現代漢語字典,齣版於1953年,原由新華辭書社編寫,語言文字學傢魏建功先生主持編寫工作。1956年,新華辭書社並人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7年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詞典編輯室。《新華字典》曆經多次修訂齣版,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在第11版齣版之際,謹嚮為《新華字典》的編寫、修訂工作做齣重要貢獻的前輩學者們緻以崇的敬意。 本次修訂在保持《新華字典》原有特色的基礎上,以貫徹執行國傢語言文字規範為重點,同時根據時展變化和讀者的需求,對全書進行瞭謹慎而的修訂,主要修訂內容有: 一、新增正體字800多個,以姓氏、人名、地名用字和科技術語用字為主;根據專傢學者和廣大讀者的意見,對某些繁體字、異體字做瞭相應處理,增收繁體字1500多個,異體字500多個。 二、對個彆體例做瞭改動。 三、酌情刪去瞭個彆過於陳舊的異讀音;有選擇地增收瞭某些字的讀音。 四、對個彆釋義進行修改,簡化或更新瞭某些詞語的釋義;適當增補瞭一些新的義項。對復音詞進行瞭適量的增補和刪減。 五、對部分例證進行修改,刪改瞭一些難懂或過時、過長的例證;根據中小學教學的需求,適當增加瞭一些例證。 本次修訂聽取瞭部分所內外專傢、中小學教師以及廣大讀者的意見,商務印書館的領導和有關編輯對修訂工作大力支持,提齣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見,在此一並錶示衷心的感謝。限於水平,本次修訂或有不當和之處,誠懇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010年11月 |
這次購買的精裝本,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非常可靠。我通常習慣把字典放在書桌的固定位置,不常移動,但偶爾需要帶齣門查閱時,它那堅固的裝幀起瞭大作用。我擔心精裝本會不會太厚重影響攜帶,但實際體驗下來,雖然比平裝本要厚實不少,但它的整體結構非常緊湊,沒有鬆鬆垮垮的感覺。我發現,商務印書館這次在內頁的裝訂上也用瞭很好的工藝,即使是翻到最開始的“部首檢字錶”部分反復查閱,也沒有齣現書頁脫落或者邊角捲麯的現象,這對於一本高頻使用的工具書來說,簡直是福音。畢竟,工具書是用來“用”的,不是放在那裏供著看的,它得能經受住日常的磨礪。這種注重實用性和持久性的設計理念,讓人對它的長期價值更有信心,絕對不是那種“買來新鮮一陣子”的快消品。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圖的就是它的權威性,畢竟是“新華字典”的最新版本,裏麵的釋義更新和收錄的詞匯量,自然是經過瞭嚴格的考據和篩選。我最近在研究一些比較偏僻的成語和一些網絡新詞的規範寫法,舊版的字典裏查起來總覺得不夠嚴謹,或者乾脆就沒有收錄。這一版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它對當代漢語使用情況的跟進,看得齣來編纂團隊下瞭不少功夫去平衡傳統與現代。比如,對於一些多音字和生僻字的解釋,這次的單色本處理得更加清晰明瞭,不僅給齣瞭標準的讀音,還配上瞭更貼近現代語境的例句,這對於提升日常交流的準確性非常有幫助。我特彆留意瞭它對一些常用但容易混淆的詞語的辨析,那幾頁的對比分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邏輯清晰,論據充分,讓人茅塞頓開。這種細緻入微的打磨,體現瞭編者對語言文字的敬畏之心,不是為瞭湊字數,而是真正為瞭服務於學習者。
評分對於一個需要經常進行文字工作的人來說,工具書的檢索效率至關重要。這款精裝單色本在實際使用中的體驗非常棒,雖然沒有彩色的插圖來輔助理解,但這恰恰讓它迴歸瞭作為一部純粹的文字工具書的本質。檢索係統設計得非常人性化,頁眉頁腳的定位清晰,查找某個字頭時,定位速度非常快。我試著快速翻閱瞭幾次,那種“一目瞭然”的感覺是很多電子詞典難以替代的。特彆是那種當你需要沉下心來,不被屏幕的光綫和各種彈窗打擾時,實體書的穩定性和專注性是無可替代的。我喜歡它厚實的紙張帶來的那種踏實感,寫筆記在旁邊時,墨水洇染的情況也控製得很好,不會影響到下一頁的閱讀。對於需要長期備用的工具書而言,這種物理上的耐用性和使用上的便捷性,是衡量其價值的關鍵指標。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經典瞭,那種沉穩的墨綠色配上燙金的字體,一股子書捲氣撲麵而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我記得我小時候傢裏就有一本,雖然顔色可能沒這麼鮮亮瞭,但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特有的那種微黃的味道,到現在都忘不瞭。這次拿到新版,雖然是單色本,但紙質看起來明顯更細膩瞭,翻閱起來感覺觸感非常好,沒有那種廉價印刷品的澀感。裝幀的精良程度,的確對得起“商務印書館”這塊金字招牌,邊角處理得一絲不苟,即便是經常翻動,也不容易散架。我尤其喜歡它字體排版的疏密得當,字號選擇得非常適中,閱讀起來毫不費力,不像有些工具書,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擠在一個小方塊裏,看得人眼花繚亂。把它放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陳設品,那種沉甸甸的實在感,比那些花裏鬍哨的當代設計多瞭一份讓人心安的力量。每一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傳統齣版的匠心,這可不是隨便印印就能達到的效果,每一個細節都在訴說著“這是值得收藏的工具書”。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其實超越瞭單純的“查字典”功能,它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漢語學習脈絡圖。我注意到,在新版中對一些詞語的文化溯源和曆史演變都有更深入的解釋,這對於理解漢語的深度和廣度非常有啓發性。比如,在解釋一些古今異義詞時,它不是簡單地給齣新義,而是會簡要提及舊時的用法,讓人在查閱當前用法的過程中,也能順便溫習瞭曆史的沉澱。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對文字背後的故事産生興趣,讓查字典的過程從一項任務變成瞭一種探索。對於想要係統提升漢語言文學素養的人來說,這種深度的文化挖掘是極其寶貴的。它不像網絡搜索那樣碎片化,而是提供瞭一個係統、權威的知識框架,讓人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穩健、更紮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