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原名秉常,字佛观,一九〇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琂坳村。著名学者,曾任香港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台中农学院教授,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
自序
先汉经学之形成
一、周公及周室之史—经学的发端
二、二、春秋时代经学的发展
三、孔子及孔门—经学基础的奠定
四、孟子与经学
五、荀子—经学形式的发展
六、《墨子》中的经学影响
七、《庄子》中的经学影响
八、《管子》、《韩非子》中的经学影响
九、《吕氏春秋》中的经学影响
十、六经、六艺的完成
西汉经学史
一、博士性格的演变
二、西汉经学的传承
三、西汉的经学思想
《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
自序
一、引言
二、以官制表达政治理想的思想线索
三、思想线索在汉代的演进
四、思想线索发展的结果—《周官》的成立8
五、文献线索的考查
六、王莽、刘歆制作《周官》历程的探索
七、《周官》在文字结构中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
八、《周官》在思想构成中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
九、《周官》成立的文献背景
十、《周官》组织体的形成与管仲
十一、读法—以吏为师
十二、《周官》中的土田制度与生产观念
十三、《周官》中的赋役制度
十四、《周官》中的商业与商税
十六、《周官》中的教化(教育)思想
十七、杂考
1、经学奠定中国文化的基型,因而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线。 中国文化的反省,应当追溯到中国经学的反省。
2、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我把《汉书? 儒林传》及《艺文志》中的《六艺略》和刘歆《让太常博士书》的重要部分完全录入,再加以疏通辩析。我知道这是很笨的方法,但也是流弊较少的方法。
3、孔子与礼的关系,主要在透过形式以发现形式中所含的价值,再反过来以价值评定其形式的得失,由此以作礼的精神转换,由此转换而使“不下庶人”的礼,成为万人万世行为规范之礼。
4、经学传承的意义:以五经的人文性格,及概括生活各方面的规模,朝廷为它立博士作有计划的传承,虽历经变乱,但依然沿袭到魏、晋,使大一统下的文化,环绕此一基线发展,约四百年之久。而民间的自由传承,父子相继,父、子、孙相继的,固数见不鲜……这种情形,在人类文化史中,只有中国才出现过这种盛业、盛事。从人类文化史的立场来衡量,这是非常值得宝贵的。
5、我素不信任以简单抽样的方式来论定一人或一书的思想,也不太信任以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论定古书的真伪或其年代的先后,除非几个字或几句话可以发生笼罩全局的作用。为了确实把握《周官》的思想,便努力把握《周官》全书的结构及其时代的背景。同时,《周官》全书的结构及其时代背景,也成为《周官》得以成立的时代的证明。所以我是运用系统的、集体的材料,来作我论证的根据,前人没有下过这种工夫。
6、要恢复民族的活力,便必须恢复历史文化的活力。要恢复历史文化的活力,便对塑造历史文化的基型、推动文化的基线的经学,应当重新加以反省,加以把握。
编者前言
徐复观教授,始名秉常,字佛观,于一九〇三年元月卅一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家坳凤形塆。八岁从父执中公启蒙,续在武昌高等师范及国学馆接受中国传统经典训练。一九二八年赴日,大量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后入日本士官学校,因九一八事件返国。授身军职,参与娘子关战役及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任军令部
派驻延安联络参谋,与共产党高层多次直接接触。返重庆后,参与决策内层,同时拜入熊十力先生门下。在熊先生的开导下,重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并从自身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结合中国儒家思想及民主政治以救中国的理念。年近五十而志不遂,一九五一年转而致力于教育,择菁去芜地阐扬中国文化,并秉持理念评论时事。一九七〇年后迁居香港,诲人笔耕不辍。徐教授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辞世。他是新儒学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智识分子的典范。我们参与《徐复观全集》的选编工作,是以诚敬的态度,完整地呈现徐复观教授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执著,对理念的坚持,以及独特的人生轨迹。九州出版社出版《徐复观全集》,使得徐复观教授累积的智慧,能完整地呈现给世人,我们相信徐复观教授是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王晓波 郭齐勇 薛顺雄 徐武军 谨志
……
出版前言
徐复观先生的著作散见于海内外多家出版社,选录文章、编辑体例不尽相同。现将他的著作重新编辑校订整理,名为《徐复观全集》出版。
《全集》共二十六册,书目如下:
一至十二册为徐复观先生译著、专著,过去已出版单行本,《全集》基本按原定稿成书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一、《中国人之思维方法》与《诗的原理》
二、《学术与政治之间》
三、《中国思想史论集》
四、《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
五、《中国艺术精神》与《石涛之一研究》
六、《中国文学论集》
七、《两汉思想史》(一)
八、《两汉思想史》(二)
九、《两汉思想史》(三)
十、《中国文学论集续篇》
十一、《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与《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
十二、《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编辑《全集》时,编者补入若干文章,并将原单行本《公孙龙子讲疏》一书收入其中。
十三至二十五册,将徐复观先生散篇文章分类拟题编辑成书:
十三、《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
十四、《论智识分子》
十五、《论文化》(一)
十六、《论文化》(二)
十七、《青年与教育》
十八、《论文学》
十九、《论艺术》。并将原单行本《黄大痴两山水长卷的真伪问题》一书收入其中。
二十、《偶思与随笔》
二十一、《学术与政治之间续篇》(一)
二十二、《学术与政治之间续篇》(二)
二十三、《学术与政治之间续篇》(三)
(二十一至二十三册是按《学术与政治之间》的题意,将作者关于中外时政的文论汇编成册,拟名为《学术与政治之间续篇》。)
二十四、《无惭尺布裹头归? 生平》。并将原单行本《无惭尺布裹头归—徐复观最后日记》收入其中。
二十五、《无惭尺布裹头归?交往集》
二十六、《追怀》。编入亲友学生及各界对徐复观先生的追思怀念以及后学私淑对他治学理念、人格精神的阐明与发挥。
徐复观先生的著作,以前有各种编辑版本,其中原编者加入的注释,在《全集》中依然保留的,以“原编者注”标明;编辑《全集》时,编者另外加入注释的,以“编者注”标明。
为更完整体现徐复观先生的思想脉络,编者将个别文章,在不同分类的卷中,酌情少量选取重复收入。
《全集》的编辑由徐复观先生哲嗣、台湾东海大学徐武军教授,台湾大学王晓波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台湾东海大学薛顺雄教授协力完成。
九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那种沉稳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一拿在手就感受到它非同一般的价值。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那些复杂的引文和注释部分,排版得井井有条,逻辑清晰,这对于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极大地提升了阅读和查阅的效率。而且,纸张的质感也极佳,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这在当下很多追求快速量产的出版物中是很难得的,足见出版社在制作上的用心良苦,体现了对这部学术巨著应有的尊重。能拥有这样一套精心制作的全集,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瑰宝。
评分我读这本书时,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思维之缜密和逻辑之严谨,仿佛跟着他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哲学探险。他对文本的解读,绝非简单的字面翻译或表面归纳,而是深入到文本诞生的历史肌理之中,去挖掘那些被时间尘封的时代精神和制度构想。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学养和对史料的驾驭能力。每当他抛出一个观点,总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你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构建起一个宏大而又严密的理论体系的。读完一个章节,常常需要合上书本,静坐沉思许久,才能真正消化其中蕴含的深刻见解,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满足感,是其他快餐式阅读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本的考据层面,它更像是一面映照我们当下思维局限的镜子。作者在探讨古代思想家如何构建理想秩序的过程中,无形中也在拷问着现代社会在面对治理困境时,是否遗失了某些被视为“过时”却可能极具智慧的思考维度。每次读到他对某个核心概念的界定时,我都会忍不住思考:在今天这个快速迭代、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是否还有能力去建构一个能经受住历史检验的、稳定的社会框架?这种超越时空的对话,让这本书从一本历史研究著作,升华为一部激发当代人深思的哲学探讨集,实在令人深思再三。
评分坦白讲,初次接触这类学术著作时,我确实有过一些畏惧,担心术语过多、行文晦涩难懂。然而,进入阅读状态后,我发现作者虽然立意高远,但其叙述的流畅性却出乎意料地好。他似乎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制度细节,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尤其是在描述社会思潮变迁时,画面感极强。虽然有些地方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领会其深意,但整体阅读体验是引人入胜的,完全没有一般学术著作那种拒人千里的冷硬感。这种将深奥学问写得既严谨又兼具可读性的能力,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里程碑式的,它极大地刷新了我对传统经学研究范式的认知。过去我们习惯于将某些古代典籍视为一个静止不变的文本来研究,但作者的视角却是动态的、演化的,他成功地将文本的形成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需求紧密地关联起来,赋予了古籍鲜活的生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以来被视为“定论”的观点,作者总能提出极富洞察力的质疑和全新的诠释角度,这种挑战权威的精神和开创性的研究方法,无疑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一个极高的标杆。它不仅仅是在研究“过去”,更是在塑造我们理解“传统”的方式,其思想的穿透力是惊人的。
评分徐复观这个系列买了几本,挺好
评分质量很好的一本书,, 。 ,
评分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变得温文尔雅,具有浓厚
评分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徐复观全集,平装大32开,书脊胶装纸质优良,排版印刷得体大方,618活动期间价格优惠,送货速度快,,非常满意。
评分徐复观全集: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 喜欢
评分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
评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物美价廉的好书啊物美价廉的好书啊物美价廉的好书啊物美价廉的好书啊物美价廉的好书啊物美价廉的好书啊物美价廉的好书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