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史百題》切入點獨特、形式活潑、重點突齣,對於廣大藝術類考生及美術愛好者來說,以重點的專題為綫索和切入點,快捷瞭解中國美術史概況,是非常方便而有益的方法。
譚天,1949年生於湖南湘鄉,廣州美術學院美術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美術學報》副主編、廣東省美術傢協會理事、廣東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公開發錶過300餘篇的美術理論文章,齣版過十幾本著作和畫冊。油畫山水作品被多傢藝術機構和收藏傢收藏。
1976年,湖南師範學院美術係中國畫專業畢業,後分配到湖南人民齣版社從事美術編輯工作,參與籌建湖南美術齣版社。
1982年至1984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論係進修班學習。
1987年,調入廣州美術學院,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美術史和藝術概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被文化部聘為國傢近現代美術研究中心專傢委員會委員。
史前及先秦
001.中國美術的起源
002.新石器時代的工藝美術
003.新石器時代的繪畫藝術
004.新石器時代的雕塑藝術
005.商周青銅器的裝飾藝術
006.先秦時期的青銅動物雕塑
007.走嚮獨立的戰國繪畫藝術
008.承前啓後的先秦人物雕塑藝術
秦 漢
009.秦代的繪畫藝術
010.中國雕塑藝術的第一個高峰
011.漢代的繪畫藝術概況
012.漢代的帛畫藝術
013.漢代的墓室壁畫
014.氣魄宏大的漢代雕塑
015.漢代的畫像石藝術
016.漢代的畫像磚藝術
魏晉南北朝隋唐
017.東晉大畫傢顧愷之
018.《女史箴圖捲》與《洛神賦圖捲》
019.彆具一格的張僧繇
020.南朝的墓室壁畫
021.北朝的木闆漆畫與墓室壁畫
022.雲岡石窟藝術
023.龍門石窟藝術
024.敦煌莫高窟概況
025.敦煌壁畫藝術
026.敦煌彩塑藝術
027.天水麥積山石窟
028.永靖炳靈寺石窟
029.鞏縣石窟寺
030.雕塑傢戴逵
031.南朝的陵墓雕刻藝術
032.謝赫與《古畫品錄》
033.中國繪畫的六法論
034.中國山水畫的起源
035.隋朝畫傢展子虔
036.閻立德與閻立本
037.初唐畫傢尉遲乙僧
038.“畫聖”吳道子
039.李思訓與李昭道
040.張萱與仕女畫
041.仕女人物畫傢周昉
042.“文人畫宗師”王維
043.韓與《五牛圖》
044.畫馬名傢韓
045.張彥遠與《曆代名畫記》
046.硃景玄與《唐朝名畫錄》
047.五代之前的花鳥畫
五代宋元
048.花鳥畫傢徐熙
049.花鳥畫傢黃筌
050.《韓熙載夜宴圖》與顧閎中
051.荊浩與《筆法記》
052.南方山水畫傢董源
053.李成與他的山水畫
054.北方山水畫傢範寬
055.武宗元與《朝元仙仗圖》
056.宋代的宮廷畫院
057.“皇帝畫傢”趙佶
058.白描大師李公麟
059.郭熙與《林泉高緻》
060.獨創新意的花鳥畫傢
061.文人畫傢蘇軾
062.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063.“南宋四傢”中的李唐
064.“南宋四傢”中的劉鬆年
065.“南宋四傢”中的馬遠
066.“南宋四傢”中的夏圭
067.大足石刻藝術
068.郭若虛與《圖畫見聞誌》
069.鄧椿與《畫繼》
070.書畫兼優的趙孟頫
071.“元四大傢”中的黃公望
072.“元四大傢”中的王濛
073.“元四大傢”中的吳鎮
074.“元四大傢”中的倪瓚
075.永樂宮的壁畫藝術
076.元代的畫史全書《圖繪寶鑒》
明 清
077.明代“浙派”畫傢戴進
078.“明四大傢”之首瀋周
079.“明四大傢”之一文徵明
080.“明四大傢”之一唐寅
081.“明四大傢”之一仇英
082.“大寫意”的開創者徐渭
083.人物畫傢陳洪綬
084.明代書籍版畫藝術
085.明代的寺院壁畫
086.清初方外畫傢石濤
087.遺民畫傢八大山人
088.王時敏與王原祁
089.王鑒與王
090.沒骨花卉畫傢惲壽平
091.“金陵八傢”中的龔賢
092.“揚州八怪”中的鄭闆橋
093.清代宮廷的繪畫藝術
094.清代的民間年畫
095.書畫篆刻傢趙之謙
096.民間畫師任伯年
097.清末畫傢吳昌碩
近 代
098.近代中國畫的革新
099.西畫東漸與中國油畫藝術的興起
100.中國革命版畫藝術的崛起
坦白講,市麵上關於中國美術史的書籍汗牛充棟,但真正能讓人産生“醍醐灌頂”效果的卻鳳毛麟角。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既有足夠的研究深度,能滿足專業人士的查閱需求;同時,它的敘述節奏和語言風格又足夠親切流暢,完全不會勸退普通讀者。我最喜歡的是它對“意境”這個核心概念的反復闡釋,作者似乎從未停止過對這個模糊而又至關重要的美學範疇的捕捉和定義。讀完此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識點堆砌,而是形成瞭一個有機的、能相互關聯的知識網絡。這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像是一位良師益友,引領我在中華藝術的殿堂中進行瞭一次酣暢淋灕的巡禮。
評分這本書的細節處理,簡直可以用“吹毛求疵”來形容,當然,這是褒義。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前人論述時,對於引文的齣處標注極為嚴謹,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瞭其學術的可靠性。更難得的是,它在談及近現代藝術的轉型期時,沒有簡單地套用西方的藝術史框架去套用我們的發展軌跡,而是紮根於本土的文化土壤,去探討藝術如何應對近代以來的劇變。這種文化自信和審慎的研究態度,是當前很多快速齣版物所缺乏的。每一次翻閱,總能在不起眼的角落裏發現一些新的注解或補充說明,這些“添枝加葉”的努力,最終匯聚成瞭這部內容紮實、體係完整的藝術通覽,讓人對其工作量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史”類的書籍總是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太過學院化,充滿瞭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閱讀體驗必然是枯燥乏味的。然而,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卻齣乎我的意料。它沒有采用那種僵硬的編年體,而是巧妙地融入瞭許多生動的曆史場景和藝術傢的個體故事。比如,在談到某個朝代的繪畫風格變遷時,作者會插入一段對當時文人雅士生活狀態的描摹,使得冰冷的藝術史瞬間“活”瞭起來,仿佛能聽到宣紙上墨跡洇開的聲音。這種“以人為本”的敘事策略,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那些宏大的曆史概念變得具體可感,充滿瞭人情味。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一些藝術史爭議時的那種平衡感,既尊重傳統觀點,又不乏獨到的見解,讓人讀來心悅誠服,思考不止。
評分這部厚重的著作,初捧在手,便覺沉甸甸的曆史分量壓然而至。裝幀設計簡潔而雅緻,米黃色的紙張透著一股時間的沉澱感,仿佛能觸摸到古老筆觸的溫度。內容排版疏朗有緻,閱讀起來頗為舒適,即便是初涉此領域的讀者,也能被其清晰的脈絡所吸引。作者顯然是下瞭苦功的,從史前的岩畫遺跡追溯,到近現代的藝術思潮湧動,無不涵蓋周詳。尤其是對各個曆史時期重要流派和代錶人物的梳理,邏輯嚴密,層層遞進,讓人在浩瀚的藝術長河中不至於迷失方嚮。書中穿插的那些精美圖版,雖然受限於印刷工藝,但依然能窺見原作的精氣神韻,為文字敘述提供瞭極佳的視覺佐證。讀完第一部分,我對中國藝術的宏大敘事有瞭一個初步且堅實的框架認知,這絕非一本泛泛而談的通識讀物,而更像是一位資深學者對這片美學高地的細緻測繪報告。
評分對於一個並非專業齣身的愛好者來說,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概念的混淆不清。很多時候,分不清“寫意”和“工筆”在哲學層麵的差異,也搞不清楚不同地域流派的微妙區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堪稱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在關鍵的轉摺點上,總會設置一些結構清晰的對比分析,用最直白的語言去剖析那些看似高深的藝術理論。我發現自己經常會停下來,對著圖錄反復琢磨作者的描述,然後迴過頭去對照文本,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非常美妙。它不隻是羅列事實,更像是在教你一套觀察和品鑒中國藝術的底層邏輯。這種由內而外的啓發,遠比簡單記憶幾個朝代更具價值,它真的在提升我的“藝術視力”。
評分還沒有開始看…希望能看完
評分本來以為是題目的形式的,誰知道就是中國美術史,好心纍啊,好多文字又沒圖,感覺挺難看的。
評分質量不錯,印刷清晰!送貨很快!
評分不錯的東東,活動也給力,所以感謝京東提供的這個平颱。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中國美術史百題(新修訂本)的繪畫藝8術Z概況漢代的帛畫藝J術漢N代的墓室壁畫氣魄宏大的漢代雕塑漢代的畫像石B藝術漢代的畫R像磚藝術魏晉南北中國美術史百6題(新修訂本)中8國8美術史百題(新修訂本)中國美術史百題(新修訂本)中國美10術史百題(
評分不錯歐,考試備用
評分還行, 內容不錯
評分還不錯,給傢人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