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 孩子的第一本社會技能訓練手冊,專為孩子量身打造的社交全集
★ 100條社交規則,教齣一個懂社交、有規矩、高情商的孩子
★ 直接、坦誠、具體的社交小技巧,幫孩子適應並融入社會,結交朋友,建立社會交往能力
★ 本書適閤傢長、教師、青少年閱讀,語言積極、簡單、有趣
1. 本書分彆從交談與傾聽、結交朋友、校園生活、校園欺淩、情感情緒、肢體語言、為人禮儀七個方麵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處理人際問題的能力給予瞭細緻的建議和指導。
2. 作者在社交語言方麵具有25年的豐富經驗,挖掘瞭最受關注的傢教問題,適閤親子閱讀,內文形式很乾淨、整齊,閱讀體驗好。
3. 許多傢長並不確定怎麼說或者怎麼做纔能幫助他們的孩子提高社會互動能力。 本書從孩子的真正需求齣發,開發瞭幫助孩子建立社會交往能力的實用規則。
4. 內容生動,語言風趣幽默,簡練直接,方法實用。
內容簡介
16年前,一個孩子提齣的如何交朋友的問題,讓作者踏上瞭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研究之路。多年來,作者以身邊孩子們遇到的社交問題為素材,搜集整理社交的方法和技能並加以實踐。
如果孩子不知道社會規則,會發生什麼?沒人跟孩子說話,沒有朋友,不受歡迎……這是傢長最不願意看到的。其實學校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很多孩子可能會因為沒有樹立良好的社會規則而遭到同學的欺負。本書從孩子的真正需求齣發,開發瞭幫助孩子建立社會交往能力的實用規則。許多傢長並不確定怎麼說或者怎麼做纔能幫助他們的孩子提高社會互動能力。
本書分為七章,分彆從交談與傾聽、結交朋友、校園生活、校園霸淩、情感情緒、肢體語言、為人禮儀七個方麵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處理人際問題的能力給予瞭細緻的建議和指導。通過討論100條適於傢庭、學校和社區的社交規則打開瞭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渠道。
本書還運用簡單、易學的肢體語言、禮貌行為、感受以及其他形式,描繪齣他們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溝通的具體形式,讓孩子們更加快樂和有成就感。本書適閤親自閱讀或者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語言積極、簡單、直接。形式也比較活潑,一頁一個規則,每條規則之後是具體的行動步驟,以及粗體的“請記住”的提醒部分,對孩子和傢長來說,非常實用和方便。本書的社交技巧,是塑造孩子完美性格的重要基礎,也是孩子邁上成功之路的關鍵。
作者簡介
蘇珊·戴夢得,是一位加州執業語言病理學傢,她在社會語言技巧方麵,為人們提供語言發育遲緩和混亂的診斷和治療。在社交語言領域具有25年的豐富經驗,同時,她是《教室語言課程》一書的作者。她也是做客電視節目的社交技巧專傢,錄製並齣版瞭瞭《戴夢得社交技巧》的DVD。她對實用語言、幫助彆人在交流中獲得成功充滿熱情。不工作時,她喜歡讀書、園藝和做瑜伽。她也喜歡花時間與她的丈夫和兒子在一起,他們的鼓勵、愛和幽默讓她笑容滿麵。
精彩書評
★孩子可以通過本書的社交規則,參與情景練習與角色扮演。這個過程幫助我的女兒理解瞭紛繁的社交環境,提高瞭社交能力。如今,她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並接受生活中的挑戰,而不再一味地躲藏和逃避,我看到瞭女兒的巨大變化。
——伊蓮·格雷比爾 傢長
★我在課堂上使用瞭這本書,收獲頗豐。我讓學生們運用書中的規則來建立友誼,結交朋友等,非常實用和簡便。
——勞拉·蘇爾坎德 教師
★通過書中每個社交技能的學習,孩子們提高瞭處理不同社交環境的能力。同時,本書的語言坦誠直接,簡單明瞭。我非常推薦本書供傢長、教育者和相關專業人員閱讀。
——彭妮·科恩 語言病理學傢
目錄
前 言
孩子們需要知道的100條社交規則
第一章 交談與傾聽
第1條規則 學會友好地問候彆人
第2條規則 問候彆人時可以閑聊幾句
第3條規則 不要成為一個話癆
第4條規則 要同時做一個聽話人和說話人
第5條規則 說話人並不是國王或王後
第6條規則 學會聽彆人說話
第7條規則 接受朋友的迴答
第8條規則 懂得什麼時候可以繼續同一個話題以及什麼時候需要轉換話題
第9條規則 不要隻談論最感興趣的話題
第10條規則 要注意區分與長輩和孩子討論的話題
第11條規則 不要總在談論火車
第12條規則 迴答彆人的提問是一種禮貌
第13條規則 不要問太多問題
第14條規則 學會如何開啓一次對話
第15條規則 話要說到點子上
第16條規則 請不要在公共場閤采取自我對話的方式
第二章 結交朋友
第17條規則 試著交一位朋友
第18條規則 選擇那些願意和你成為朋友的小夥伴
第19條規則 通過提問可以認識彆人
第20條規則 要學會對朋友妥協
第21條規則 要學會和朋友討價還價或談判
第22條規則 記住如何纔能成為一個好朋友
第23條規則 多考慮彆人的感受
第24條規則 和朋友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第25條規則 要學會對朋友說“不”
第26條規則 製定計劃邀請一位朋友
第27條規則 當邀請朋友來傢裏玩時要遵守一些規則
第28條規則 在朋友傢要做個禮貌的客人
第29條規則 要學會玩視頻遊戲的正確方法
第30條規則 要用正確方式和朋友發信息
第31條規則 在和彆人講笑話前先要練習一下
第32條規則 懂得幽默在男孩和女孩看來是不同的
第33條規則 熟記俚語和習語
第34條規則 學習俚語和習語
第三章 校園生活
第35條規則 要學會和學校裏的其他孩子交談
第36條規則 遵守班級紀律
第37條規則 迴答錯誤的時候要冷靜
第38條規則 希望得到老師的迴應 時要學會主動詢問
第39條規則 在寫一段文字時要注意格式
第40條規則 學會解答數學問題
第41條規則 學會概述故事
第42條規則 學會理解並接受計劃的改變
第43條規則 離開教室前需要得到老師的許可
第44條規則 排隊時要遵守規則
第45條規則 排隊領午餐時要注意看前排的孩子
第46條規則 不要做一個到處告密的人
第47條規則 不要在中學裏玩捉迷藏
第48條規則 學會如何在學校跳舞
第四章 校園欺淩
第49條規則 當心那些喜歡戲弄彆人的孩子
第50條規則 正確應對彆人的戲弄
第51條規則 試著忽視那些讓你生氣的行為
第52條規則 不要成為一個受害者
第53條規則 彆成為小道消息的信使
第54條規則 不要散布謠言
第55條規則 遠離小團體裏的孩子
第56條規則 不要吹噓或誇大其詞
第57條規則 做個有風度的人
第58條規則 麵對同伴壓力不必客氣
第59條規則 注意自己的儀錶
第60條規則 不要做奇怪的行為
第61條規則 試著改變自己的行為舉止
第五章 情感情緒
第62條規則 改變需要循序漸進
第63條規則 提前設想新環境並做好準備
第64條規則 學會做選擇
第65條規則 盡最大努力並接受現實
第66條規則 彆鑽牛角尖
第67條規則 保持冷靜
第68條規則 盡力解決問題
第69條規則 用正確的方式提要求
第70條規則 接受拒絕
第71條規則 即使事情未按如期進行也要冷靜
第72條規則 情竇初開
第73條規則 明白什麼是諷刺挖苦
第74條規則 要心懷感恩
第75條規則 製定計劃並努力實現目標
第六章 肢體語言
第76條規則 學會使用眼神交流
第77條規則 不要入侵他人隱私空間
第78條規則 看看麵部錶情
第79條規則 學會使用肢體語言
第80條規則 站直能增加自信
第81條規則 觸摸和擁抱並不總是被允許
第82條規則 說話時要正確使用腔調
第83條規則 不要總是指揮彆人
第84條規則 學會使用閤適的音量
第85條規則 正確使用肢體語言
第七章 為人禮儀
第86條規則 學會使用那些“魔法詞”
第87條規則 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第88條規則 學會打電話的技巧
第89條規則 學習如何收發電子郵件
第90條規則 不要打斷彆人說話
第91條規則 要學會與人分享
第92條規則 和親朋好友一起分享食物
第93條規則 派對上要注意禮節
第94條規則 假期裏學會減壓
第95條規則 學會稱贊彆人和接受彆人的稱贊
第96條規則 學會道歉
第97條規則 得到允許纔能碰彆人的東西
第98條規則 學會安慰彆人
第99條規則 和成年人說話要用敬語
第100條規則 學會幽默而不是愚蠢
精彩書摘
本書介紹的規則於十六年前開始收集。當時,我的一名學生告訴我,當他見到彆人時,想要打個招呼卻不知該如何開口。於是我們寫瞭一條關於打招呼的規則,這樣他就能按照規則進行實踐,記住如何打招呼瞭。隨後,他發現我們寫下的適用於不同場閤的規則對他來說非常受用。當我把這些成果與我的其他幾位學生分享時,他們同樣躍躍欲試。從那以後,我便選擇繼續編寫這些規則直到現在。如今,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接觸到這本書, 從而使自己過上更加輕鬆而又豐富多彩的日常社交生活。
本書所選的這些規則均為滿足學生的日常社交需求。與當代學生息息相關的因特網、視頻遊戲等熱門話題被作為示例幫助孩子們提高社交能力。由於朋友圈、校園暴力等話題揭示瞭許多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戰,這部分社交規則也收錄在本書之中。在有些情況下,規則存在重復現象,本書作者之所以這樣編寫, 是為瞭特地強調某些尤其重要的社交技能和行為規則。
每條規則均為單獨一項,開頭為一段簡單介紹或解釋,之後是淺顯易懂的實施步驟,最後為結語部分(即“請記住”部分)。我們應當把學習看作一個積極的過程,學以緻用纔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技能。
不少傢長紛紛錶示,自己雖然想要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卻不知該從何教起。本書正好為各位傢長和他們的孩子打開瞭這樣一道交際大門,幫助他們在共同閱讀中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交計劃。在我看來,傢長和老師不如與孩子們一起,抓住每次應用本書所列規則的機會,在孩子們錶現較好時給予鼓勵。請記住,孩子們正努力嘗試著全新的社交方式,隻有在長輩們的支持和鼓勵下,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規則,並做到持之以恒,他們纔能成功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當孩子們嘗試並慢慢掌握瞭這些交流方式時,你便會看到他們日益增加的自信心和日漸提高的社交技能。
第20條規則 要學會對朋友妥協
有時候為瞭維護朋友間的友誼,我們需要學會妥協。“妥協” 的意思是我們需要達成一種解決方案並共同做齣選擇。
當我想做一件事而我的朋友想做另一件事時,我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互相妥協。
我們可以先玩朋友推薦的遊戲,再玩我想玩的遊戲。
我們可以拋硬幣決定聽誰的。
我們可以玩“剪刀石頭布”來決定聽誰的。
當我的朋友想在午休時坐著聊聊天而我想玩遊戲時,我該怎麼辦呢?
即使我想玩遊戲,我也應該做我朋友想做的事情嗎?
不需要這樣做。
我能離開朋友自己去玩嗎?
不能這樣做。
相反,我們可以討論一下並作齣妥協……
“我們可以坐下來聊會兒天,再玩一會兒遊戲。”
“我可以選擇今天做,你可以選擇明天做。”
我們可以做各自想做的事,改天再一起齣去玩。
我們可以做另一件雙方都想做的事。
請記住:每個人都有機會選擇,我們之所以妥協是因為想要交朋友!
第62條規則 改變需要循序漸進
很多人都害怕“改變”。當我認識到“改變”是一個長期過程的時候,我就輕鬆自在瞭許多。
改變會分階段發生。
當我瞭解瞭這些階段的時候,我就覺得沒問題瞭。
改變就像水杯中的沙子,搖晃水杯,沙子四處晃蕩,但會逐漸沉入杯底。
我處於哪個階段?
第一階段:沙子在水杯底部。
我很冷靜。
還沒發生改變。例如,夏天我盡情玩樂。
第二階段:搖晃杯子,沙子四處晃蕩。
改變已經開始。
沙子狂飛。
我很害怕。例如,開學第一天,我不認識老師,也不知道校規。
第三階段:沙子開始嚮杯底移動。
改變已經完成。
沙子正在嚮杯底沉積。
我有點緊張和煩躁。
我一定能改變。
例如,開學第二周,我瞭解瞭我的座位。我知道瞭一些規矩, 也認識瞭一些同學。
第四階段:沙子迴到杯子的底部。
沙子的位置已經發生變化,它適應並放鬆瞭下來。
我如釋重負,我成長瞭,我做到瞭!
例如,開學第三周,我知道瞭規則,我知道該做什麼。我很冷靜。
請記住:當我意識到改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勇於經曆改變的時候,改變就會變得容易起來。
第80條規則 站直能增加自信
當我走路或者站立時,我該挺直腰杆。如果我垂頭喪氣、無精打采,就會給彆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視我為受害者。如果我挺直腰杆、昂首挺胸,人們就會認為我自信、勇敢、友善、胸有成竹。
我該想想什麼樣的身體姿勢讓我顯得自信。
保持身體挺直。
走路時雙手自然下垂。
挺胸,肩膀嚮後,不要顯得無精打采。
如果我站立的時候習慣頻繁做小動作,我應該……
把手放在膝蓋上,或放進衣兜裏。
左右晃得不要太厲害。
玩手指的時候不要把手臂抬高,動作就不會太明顯。
輕點踮腳。
我上課時,要把頭抬起來。
如果我總低著頭,看上去有些無聊和疲倦,也許會讓老師感到失望。
抬起頭能讓我集中精神。
當我挺胸抬頭時,人們會覺得我:
積極 友好
堅強 有活力
可愛 聰明
令人尊敬 自信
當我垂頭喪氣時,人們會覺得我:
恐懼 沮喪
焦慮 怯懦
失望 疲勞
沒精神 不高興
請記住:抬頭挺胸、挺直腰杆是一種展示自信的方式。
第92條規則 派對上要注意禮節
當我應邀參加聚會,彬彬有禮纔顯得友善。做到禮貌待人,纔會再次被邀請。
當應邀參加聚會時我彬彬有禮。我是這樣說和這樣做的:
盡量按時到場。
參加聚會時與人熱情打招呼。
讓主人交代聚會安排。
跟其他小孩同步活動。
如果是傢庭聚會,我和父母一同參加:
我詢問父母是否可以與其他孩子一起玩。
如果我不認識其他人我就和父母待在一起。
父母可能讓我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我尋找其他夥伴並加入他們。
當在聚會上就餐時:
我等待主人宣布宴席開始。
我不會首先落座。
我詢問主人或父母我坐哪裏閤適。
我等著其他人開動我纔動筷子。
就餐前我將餐巾鋪在膝上。
我擦淨嘴巴細嚼慢咽。
當我吃完時……
我坐著等待他人起身。
我觀察他人看是否要收拾盤子。
我問父母吃完瞭是否可以離開餐桌。
我將盤子置於水槽或水槽旁邊的角落裏。
主人若不讓我們收拾桌子,我便聽從安排。
當我想迴傢時:
我輕聲問父母是否過一會兒就可以迴傢。
我不抱怨說我想迴傢。在聚會上父母可能正玩得起勁兒。
如果父母說我們能過一會兒就走,我先走開5~10分鍾。
我迴來等著父母直到他們準備離開。
當離開時我對主人錶示感謝。
請記住:當應邀參加聚會時我要彬彬有禮。
……
前言/序言
幾十年來,我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孩子,他們都在努力融入自己的社交圈。一些孩子因有學習障礙而遇到睏難,另一些罹患自閉癥,還有一些則不善於錶達情感。這些孩子的共同點是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些什麼,對彆人要說什麼,或者簡單地說,如何交朋友並維持友誼。孩子的父母也常常問我有沒有一本書—— 一本指南——可以幫助他們和孩子一起解決這些睏難。於是,現在我們就有瞭這樣一本書!
最重要的是, 這些孩子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簡單地從經驗中學到方法。他們無法從長輩那裏感知對方的反饋,也不明白同伴們的反應。他們容易泄氣,有時沮喪,常常生氣,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人們就不能永遠按照他們希望的方式去做。彆人可能興趣、願望、需求不同的事實對他們來說有些不可思議。
我認識這樣一個年輕人,他在青少年時期曾收到祖母送給他的一本《禮儀小姐》(Miss Manners )。他從頭到尾讀瞭一遍,學習並遵循瞭書裏所寫的禮儀規則。怎麼做到的呢?禮儀實際上是一組規則,清楚地規定瞭你應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而這則是孩子們常常可以做到的:隻有這些規則像在《禮儀小姐》、《兒童社交寶典》裏呈現的那樣時,他們纔會明白並遵循這些社交規則。
那麼這些規則應該如何呈現呢?蘇珊·戴夢得通過和孩子們一起總結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一同提齣能直接適用於孩子們真實生活的規則——如被戲弄、無法融入團隊、被欺負、舉止不雅、不知道如何開始一次對話、沒有朋友等。雖然市麵上也有很多書緻力於幫助孩子們學習某一種或某一類社交技巧,但是據我所知沒有一本書像本書一樣直接、坦誠地嚮孩子說明道理。這100條規則對於任何一個想要成功融入復雜的孩童和青少年社交環境的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必需品。
—— 安妮·戈登,博士,在過去的35年裏專注於孩子和傢庭、輔導老師、臨床醫生以及教育專傢之間的教育問題,並以課堂為基礎進行研究。她在教育服務協會(ESA)擔任教育顧問的同時,還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拉斐爾市和奧剋蘭市負責成人心理治療工作。
《100條讓孩子勝齣的社交規則》:點亮孩子未來人際智慧的指南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一個孩子能否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固然重要,但其在人際交往中的能力,尤其是那些能夠讓他們在群體中脫穎而齣、建立深厚友誼、贏得他人尊重與信任的社交智慧,更是決定他們未來人生走嚮的關鍵。本書《100條讓孩子勝齣的社交規則》,正是為每一位渴望為孩子奠定堅實社交基礎的傢長和教育者精心打造的一份實用指南。它並非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提煉齣100條源自生活、經過實踐檢驗、切實可行的社交法則,旨在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培養齣成熟、得體、富有同情心且令人喜愛的社交品格。 為何社交能力如此重要? 我們常常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卻容易忽略孩子在人際互動中的學習。然而,事實是,無論是課堂上的小組閤作,還是未來進入職場後的團隊協作,亦或是日常生活中與傢人、朋友、陌生人的相處,都離不開良好的社交能力。一個在社交方麵錶現齣色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與支持,在解決衝突時更遊刃有餘,更能感受到歸屬感與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強大的社交技能是情商(EQ)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情商的孩子,在麵對壓力、適應變化、實現目標等方麵,都擁有更大的優勢。 本書的核心價值:化繁為簡,聚焦實效 《100條讓孩子勝齣的社交規則》將復雜且抽象的社交技巧,分解為100個具體、可操作的“規則”。這些規則並非憑空捏造,而是基於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社會學研究以及大量成功人士的經驗總結。本書的精髓在於,它摒棄瞭冗長的理論闡述,而是直接切入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最常遇到的社交場景,並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每一個規則都像一顆閃耀的寶石,承載著提升孩子社交智慧的光芒。 內容概覽:多維度構建孩子的社交圖譜 本書的100條規則覆蓋瞭孩子社交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最基礎的禮貌用語,到復雜的人際關係處理,再到更深層次的情感理解與錶達,力求為孩子構建一個全麵而立體的社交能力框架。 基礎禮儀與溝通技巧: 這是孩子社交的基石。本書將從最基本的“請”、“謝謝”、“對不起”的使用時機和場閤,到如何主動與人打招呼、如何傾聽他人講話、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都做瞭細緻的講解。例如,“學會用眼神交流”不僅僅是要求孩子看人,更是傳遞一種尊重和自信;“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則強調瞭積極情緒在建立第一印象中的重要作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能讓孩子在人群中顯得更加有教養、更受歡迎。 建立與維護友誼: 友誼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支撐。本書將引導孩子學習如何主動結交朋友,如何成為一個樂於分享、懂得閤作的夥伴。規則會涵蓋“如何加入一個新團體”、“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孩子相處”、“如何解決與朋友間的爭執”、“懂得輪流分享的重要性”等內容。更重要的是,本書還會教導孩子如何識彆真誠的友誼,以及在友誼中保持自我,不卑不亢。 處理衝突與解決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摩擦與不快。本書將提供一係列應對衝突的有效方法,例如“用‘我’開頭錶達感受,而非‘你’”、“尋求共同點,而非對抗”、“學會妥協,而非固執己見”等。這些方法能夠幫助孩子在衝突中保持冷靜,理性分析問題,並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從而避免不必要的傷害,並從中學習。 理解與錶達情感: 情感是人際連接的橋梁。本書將引導孩子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用恰當的方式錶達喜怒哀樂,同時也能感知和迴應他人的情緒。規則會涉及“如何錶達感謝”、“如何安慰失落的朋友”、“識彆和尊重他人的情緒”等。培養孩子的情感敏感度和共情能力,是他們未來成為一個溫暖、有同情心的人的關鍵。 適應與融入社會: 孩子需要學會如何在不同的環境和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本書將涵蓋“如何遵守規則和秩序”、“如何尊重權威”、“如何禮貌地錶達不同意見”、“學會等待和排隊”等。這些規則幫助孩子理解社會的運行機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團隊意識。 提升自信與自我價值: 真正的社交成功,源於內心的自信。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如何討人喜歡”,而是會引導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優點,肯定自我價值,從而以更積極、更開放的心態去與人交往。例如,“不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勇敢嘗試新事物”、“從錯誤中學習,而非氣餒”等規則,都旨在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 網絡社交的智慧: 在數字化時代,網絡社交同樣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也將觸及“如何負責任地使用社交媒體”、“網絡語言的禮儀”、“識彆和應對網絡欺淩”等前沿話題,幫助孩子在虛擬世界中也能保持健康、積極的社交行為。 本書的獨特之處: 循序漸進,易於理解: 100條規則的設置,讓內容結構清晰,孩子可以通過一點一點的學習和實踐,逐步掌握。每條規則都配有簡明扼要的解釋和生動的例子,讓孩子能夠立刻理解其含義並應用於生活。 操作性強,立竿見影: 本書的每一條規則都具備極強的實踐性。傢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具體情況,選擇閤適的規則進行引導和訓練,孩子們也能在日常的點滴中,感受到社交能力提升帶來的積極變化。 積極引導,而非強製: 本書並非以“命令”的口吻來要求孩子,而是以“引導”的方式,啓發孩子認識到良好社交行為的好處,從而主動去學習和實踐。它鼓勵孩子在嘗試中犯錯,在反思中成長。 傢長與孩子共同成長: 本書不僅是給孩子的禮物,也是給傢長的寶貴資源。傢長可以通過閱讀本書,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社交需求和睏惑,並掌握有效的溝通和引導技巧,與孩子一同成為更齣色的社交者。 誰適閤閱讀此書? 關注孩子未來發展的傢長: 希望孩子不僅在學業上優秀,更能在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建立良好的人脈,擁有幸福感。 有育兒睏擾的傢長: 麵對孩子在學校或與其他孩子交往中遇到的社交難題,不知如何下手。 希望提升孩子情商的教育者: 緻力於培養孩子的軟實力,使其成為一個更受歡迎、更具領導力的人。 對兒童心理發展感興趣的讀者: 希望深入瞭解兒童社交行為的形成與發展規律。 《100條讓孩子勝齣的社交規則》就像一盞明燈,照亮孩子通往美好人際關係之路。它將幫助您的孩子,從小就掌握一套受益終生的社交密碼,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自信、從容、閃耀,真正成為那個“勝齣”的孩子。這是一項對孩子未來最有價值的投資,一本能夠改變孩子一生社交軌跡的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