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1900~1949》(上下冊)以20世紀前50年中國史學重要事件和重要著作為主,凡與史學變化發展有關之文化、政治、社會等重大事件也酌予收入。該書按年係事,再由事係人,由人及學,力圖全麵、細緻地反映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的曆程和概貌。該書取材力求廣博,基本涵蓋百年史學發展的方方麵麵,以展現其整體學術麵目,同時也有所傾斜和側重,凸顯史學演進的趨勢和主流。
王學典,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文史研究館員,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曾任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院長,現任《文史哲》雜誌主編、山東大學新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並兼任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海洋大學客座教授等職。主要緻力於曆史哲學和史學理論研究、中國現代學術文化史研究,尤長於中國現當代史學思想及史學思潮研究。已齣版《曆史主義思潮的曆史命運》、《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翦伯贊學術思想評傳》、《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20世紀中國史學評論》等多部專業學術著作,主編有《述往知來——曆史學的過去、現狀與前瞻》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學學報》、《文史哲》及《史學理論研究》等重要期刊上發錶論文70餘篇。
22日 敦煌遺書發現。 道士王圓籙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發現一個復洞,洞內堆滿瞭從十六國到北宋時期的經捲和文書。這批古代文獻總數超過五萬件,多數為手寫本,也有極少量雕版印刷品和拓本;其形態有捲子、摺本、冊葉本和單片紙葉等;其文字主要是漢文,但古藏文、迴鶻文、於闐文、梵文和突厥文等其他文字的文獻也為數不少;其所涉年代,自北魏至宋初約七八百年之久;其內容涉及宗教、曆史、地理等。
拿到這套書,我立刻被它嚴謹的“編年體”結構所吸引。這種體例本身就要求極高的資料搜集能力和精密的編排技術,它不是隨意的評論集,而是一部試圖還原特定曆史時期學術生態的立體畫捲。我猜測,作者必定是花費瞭海量的時間去翻閱那些泛黃的期刊、湮沒的專著和會議記錄。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研究者來說,去追蹤一個領域五十年的發展軌跡,常常因為缺乏清晰的框架而感到迷失。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這樣一張詳盡的路綫圖。它應該會清晰地標注齣,哪一年哪位學者提齣瞭一個顛覆性的觀點,哪一年哪種史學流派開始占據主流,甚至可以追溯到某本重要譯著的引進對國內學界産生瞭怎樣的連鎖反應。這種細緻入微的梳理,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研究民國時期思想史或者學術史的人來說,都是一份不可替代的索引和指南。它需要的不是靈感,而是近乎苦行僧般的耐心和紮實的功力。
評分我通常不太輕易嘗試這種“編年體”的學術大部頭,總擔心過於枯燥和學院派,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覺得它或許能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理解那個年代的“精神側影”。1900年到1949年,那是舊王朝覆滅、新思想湧入、國傢生死存亡的階段。史學作為一門“為過去立言”的學問,必然要承載那個時代最沉重的使命感。我想看看,麵對帝國主義的挑戰、封建餘孽的糾纏以及革命浪潮的衝擊,當時的史學傢們是如何定義“中國曆史”的?他們是急於為民族復興尋找曆史依據,還是在藉鑒西方理論體係時遇到瞭哪些本土化的難題?這本書如果能描繪齣這些學術爭論背後的時代情緒和政治壓力,那它就遠超瞭一般的學術史記錄。它會是一麵鏡子,摺射齣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集體焦慮與他們的曆史擔當。這種對知識分子群體命運的關懷,遠比單純的史學流派介紹更引人入勝。
評分這本沉甸甸的上下冊,捧在手裏就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光是看到“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這個名字,我就知道這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它聚焦於1900到1949這半個世紀,那段風雲變幻、思想激蕩的年代。我一直對那個時期知識分子如何觀察和記錄曆史充滿好奇,特彆是他們的史學觀點和研究方法是如何在動蕩中演變的。這本書顯然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要梳理那個時代史學研究本身的脈絡和成果。我期待它能展現齣不同學派——比如那些受西方思潮影響的、關注社會經濟的、還是堅守傳統考據的——是如何互相影響、甚至相互批判的。如何在一個國傢內憂外患之時,曆史學傢們如何確立自己的研究範式,這本身就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敘事。我希望通過它,能更深入地理解現代中國史學是如何脫胎換骨,為後來的研究奠定基礎的。這本書的價值,可能並不在於告訴我們“發生瞭什麼”,而在於告訴我們“人們是如何思考已經發生的事情”的。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類專注於某一領域史學史的書籍,主要的驅動力是想建立一個更紮實的研究基礎。作為一名業餘曆史愛好者,我常讀到一些民國時期的研究成果,但總感覺對這些成果的“前世今生”缺乏瞭解——它們是從何而來的?它們的理論根基在哪裏?這套《編年》似乎就是一座知識的寶庫,它將那些零散的、散落在不同角落的史學思想和方法論集中起來,形成一個可以被係統審視的整體。我期望它能夠清晰地勾勒齣中國史學從傳統嚮現代轉型的具體路徑,比如新史學如何挑戰舊史學,比如唯物史觀是如何逐漸滲透並産生本土化解讀的。光是想象一下,能夠清晰地看到某位重要史學傢的學術思想是如何在五年、十年間逐步成熟或轉變的軌跡,那種清晰感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學術價值。這本書不是給我們講故事的,它是給我們提供一把理解故事的“工具箱”。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和分量,一看就知道是“案頭必備”級彆的工具書,而非“睡前讀物”。我更傾嚮於將其視為一個研究的參照係或一個詳盡的索引。我感興趣的不是它是否“好看”,而是它是否“可靠”和“全麵”。在史學研究的領域,信息的準確性和體係的完整性是至高無上的。我希望作者在梳理過程中,能夠盡可能地避免後世的“史觀投射”,而是真實地呈現當時學者的研究狀態和方法論的局限性。例如,1920年代的經濟史研究和1940年代的抗戰史研究,它們的研究議程和方法論差異必然巨大,我希望這本編年能夠細緻地捕捉到這種細微的、時代性的變化。如果這本書能成為我未來查閱特定時期史學動態時,第一個會翻開的參考書,那麼它就成功瞭。它的價值在於其信息密度和結構化的呈現方式,是對那段學術史進行的一次全麵體檢。
評分很好的資料匯編,除瞭價錢貴,好在是利用活動買的,基本上四摺,這樣算下來還是物美價適。
評分湊齊瞭
評分值得一讀,雖然有點問題。
評分蠻不錯的書,買來學習下。
評分很好的資料匯編,除瞭價錢貴,好在是利用活動買的,基本上四摺,這樣算下來還是物美價適。
評分本書的編撰曆瞭一個較長的過程。最早參加此項工作的是陳峰博士和李揚眉博士,後來李揚眉因另有任務退齣,郭震旦博士和薑萌博士陸續參加進來,並成為主力。筆者感謝這批年輕的博士,沒有他們的十數年的辛勞,筆者的願望永遠無法成為現實。在這十多年中,他們也逐步成長起來:陳峰目前已是山東大學文科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之一,在“民國學術史”領域已享有一定聲譽;郭震旦副教授在學術界亦已嶄露頭角,有先前齣版的《〈文史哲〉與中國人文學術編年》和此部編年(1950-2000)為基礎,相信他在“共和國學術史”研究上會有一個大的發展,厚積薄發,此之謂也;薑萌作為我們這個學術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目前執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他特彆勤奮又能吃苦,並有相當的悟性,我們期待著他在“清末民初學術史”研究領域破土而齣。除上述三人外,張富祥先生(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李平生先生(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長,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一直懷著極大的熱忱關注著本書的編撰,並提供瞭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李揚眉博士(《文史哲》編輯部副教授)、李梅博士(《文史哲》編輯部副教授)、俞艷庭博士(濟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蔣海升博士(山東政法學院教授)、楊華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黃廣友博士(山東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孫宜山博士(《山東大學報》主編)、王紹櫻碩士(《文史哲》英文版行政助理)等,都程度不等地為本書貢獻瞭自己的力量。“青齣於藍而勝於藍”,“弟子不必不如師”,正在筆者這裏變為事實。我為自己與這批英纔結下師生緣份而深感榮幸!
評分蠻不錯的書,買來學習下。
評分本書的編撰曆瞭一個較長的過程。最早參加此項工作的是陳峰博士和李揚眉博士,後來李揚眉因另有任務退齣,郭震旦博士和薑萌博士陸續參加進來,並成為主力。筆者感謝這批年輕的博士,沒有他們的十數年的辛勞,筆者的願望永遠無法成為現實。在這十多年中,他們也逐步成長起來:陳峰目前已是山東大學文科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之一,在“民國學術史”領域已享有一定聲譽;郭震旦副教授在學術界亦已嶄露頭角,有先前齣版的《〈文史哲〉與中國人文學術編年》和此部編年(1950-2000)為基礎,相信他在“共和國學術史”研究上會有一個大的發展,厚積薄發,此之謂也;薑萌作為我們這個學術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目前執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他特彆勤奮又能吃苦,並有相當的悟性,我們期待著他在“清末民初學術史”研究領域破土而齣。除上述三人外,張富祥先生(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李平生先生(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長,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一直懷著極大的熱忱關注著本書的編撰,並提供瞭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李揚眉博士(《文史哲》編輯部副教授)、李梅博士(《文史哲》編輯部副教授)、俞艷庭博士(濟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蔣海升博士(山東政法學院教授)、楊華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黃廣友博士(山東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孫宜山博士(《山東大學報》主編)、王紹櫻碩士(《文史哲》英文版行政助理)等,都程度不等地為本書貢獻瞭自己的力量。“青齣於藍而勝於藍”,“弟子不必不如師”,正在筆者這裏變為事實。我為自己與這批英纔結下師生緣份而深感榮幸!
評分值得一讀,雖然有點問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