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1年,中華帝製曆兩韆餘年。欲瞭解泱泱中華帝國之曆史,繞不開的是皇帝,說不盡的是往事。
《帝製往事》從十五個方麵詳細梳理皇帝製度,不獨對皇帝衣食住行等細節娓娓道來,更從帝製深層運行規則的方方麵麵反思曆史興替得失。
作者簡介
喻大華,1963年生,曆史學博士,現任遼寜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從事晚清史、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曾任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主講人。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帝製形成與皇權的魅力
第二章 皇權旁落的危機
第三章 皇權與相權的博弈
第四章 從內閣到軍機處
第五章 帝王權術的秘密
第六章 皇帝與功臣
第七章 變法的睏局
第八章 忠奸之辨的怪圈
第九章 天子重英豪
第十章 皇位傳承的煩惱
第十一章 皇帝的後宮
第十二章 皇帝與太監
第十三章 皇帝的衣食住
第十四章 永生的渴盼
第十五章 帝製的終結
後記
精彩書摘
眾所周知,“品德”這玩意很難量化,從而作齣準確的評價。為瞭濛混考官,不排除有人刻意掩飾自己,沽名釣譽,弄虛作假;更何況人性復雜多變,一個好人也難免不會轉變為壞人。這樣一來,究竟誰的品德高尚,誰敢拍胸脯作齣擔保?
至於纔乾的高低也難精確衡量,對於沒有做官經曆的人來說,個個如同白紙一張。在實行察舉的兩漢之際,還有考試這樣一個輔助性的環節,到瞭魏晉時代,居然倒退到全憑中正官作齣一個模糊評語的地步。總之,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是沒有考核標準,結果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既然品德、纔乾全憑主觀判斷,以緻成瞭虛設的標準,這樣一來,能夠硬性把握的就隻剩下“門第齣身”瞭。況且地方官在本轄區內選拔推薦“後備乾部”,其視野本來就難以跳齣官員子弟的圈子;或者權錢交易,誰給的利益多就選誰的子弟做官,以緻入仕做官成瞭官僚子弟和世傢大族的專利,一般的中小地主都難以分到一杯羹,貧寒子弟要想改變命運,簡直比登天還難。結果官職名義上不能世襲,但實際上還是走迴瞭世襲製的老路,皇帝能不傷腦筋?
其實,皇帝心目中的理想的選官製度應該是由自己把握選官權。眾所周知,用人權是統治者最重要的權力,在實行察舉、九品中正製的兩漢魏晉時代,皇帝隻能在地方官推薦的人選範圍內任用官員,這等於讓地方官分享瞭用人權,皇帝當然不會滿意。另外,理想的選官製度還應該是一種競爭機製,能對全社會各階層産生激勵作用,凝聚盡可能多的國傢成員對朝廷的嚮心力。察舉製和九品中正製實行的結果讓官僚子弟壟斷瞭仕途,他們把人仕為官,視為當然,未必感激皇恩,尤其是把大批的貧寒子弟排除在官僚隊伍之外,更讓皇帝不能容忍。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睏惑,作為統治階級最高代錶的皇帝為什麼希望把齣身貧寒的人吸收到統治階層中來呢?
在古代社會裏,皇帝當然代錶著統治階級的利益,但這不意味皇帝希望他所代錶的統治階級固化為世代相傳的特權階層。換言之,皇帝不希望貧富貴賤永遠不發生轉化。因為在任何一個國度裏,經濟貧睏、地位低賤的人都是大多數,如果不給這些人改變命運的機會的話,他們就可能嚮命運低頭,不思進取,使得社會失去瞭生機和活力;當然,他們中的某些人也可能嚮命運挑戰,但由於備受壓製,便隻能像陳涉、吳廣那樣高呼“王侯將相寜有種乎”,然後揭竿而起。由此可見,齣於維護王朝長遠利益的考慮,皇帝不可能漠視齣身貧寒的人永無齣頭之日這個問題。
皇帝治理國傢真的很難,一人肩負億萬臣民的眾望,要擺平、理順的關係堪稱韆頭萬緒。官職當然不能世襲,但任期製同樣煩惱不少;選官不能全憑傢世齣身,又不能一點不看門第背景;選官當然要注重德纔,但如何纔能找到衡量德纔的客觀標準呢?
魏晉南北朝時代結束瞭,隋朝重新統一瞭中國。新的王朝帶來瞭新的氣象,中國古代的選官製度終於取得瞭突破。隋文帝宣布廢除九品中正製,把選官的權力收歸已有,開始嘗試用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到隋煬帝初年,下詔實行分科考試,選拔人纔,任用官員,科舉製度正式誕生瞭。
從此,中國古代的選官製度不僅摒棄瞭血緣世襲,也告彆瞭拿虛無縹緲的道德、纔乾標準來衡量的模式。錶麵上看,科舉製是以學識選官,實際上是根據考試的名次選官。這一製度也難說是最完美的辦法,但無疑是最客觀、最公正的辦法。隻要是皇帝的男性臣民,傢世清白,沒有作奸犯科,不在服喪期內,不分年齡、財富、門第,均可擁有參加考試的資格。一旦金榜題名,隨即人仕做官,平步青雲。所有社會成員,不分貧富貴賤,擁有瞭平等的起點,當時世界範圍內最公平的選官製度終於建立起來瞭。
……
帝製往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帝製往事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