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协和医院专家告诉你:得了糖尿病,怎么过得好,怎么活得长!
糖尿病说到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90%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能被很好地控制,
都是因为用错了方法,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带来严重后果的并发症!
控制血糖,看这本靠谱:
简单运动降糖:散步、爬楼梯……
食材安全降糖:洋葱、苦瓜……
中医按摩降糖:关元穴、合谷穴……
专家全程指导:病情监测、用药……
医生没有时间告诉你的糖尿病秘密,我们将一一为您解答!
内容简介
有关糖尿病常被问到的问题——吃糖过多会得糖尿病吗?糖尿病一定会遗传吗?血糖高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吗……糖友们关心的问题——得了糖尿病吃得越少就越好吗?糖尿病病人不能吃水果和糖类吗……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正确地使用胰岛素?降糖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是什么……在《糖尿病防与调》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凤凰生活 糖尿病防与调》是北京协和医院、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陈伟专家将糖尿病防治领域多年的理论、实践精华加以整合,是目前市面上全面糖尿病防治手册,是糖尿病高危因素人群家庭必备图书。让没得糖尿病的人不得或晚得病, 让糖尿病患者不出现或晚出现并发症, 让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不残废、不早亡。
作者简介
陈伟,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大众健康科普专家。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兼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分会临床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健康管理学组组员,参加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撰写科普书籍近二十部,从事临床疾病的营养治疗、大众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著有《糖尿病你吃对了吗》《高血压你吃对了吗》等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糖尿病离你有多远
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糖尿病的几大诱因
糖尿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糖尿病大多会有“三多一少”
糖尿病还有哪些发病信号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糖尿病如何诊断
用血糖说话,准确诊断糖尿病
什么是尿糖、糖化血红蛋白
第二章 糖尿病可防可控
糖尿病不可治愈,重在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家族式糖尿病也可防可控
一般人谨遵“五要点”,糖尿病远远的
高血糖控制好,也能不向糖尿病迈进
得了糖尿病也不要慌
学会心理调适,好心情是法宝
培养好的饮食习惯,让血糖听你的话
向红丁教授的“五架马车”,让血糖不再居高不下
不要让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及时检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
第三章 饮食调养,助降糖一臂之力
合理饮食必知的技巧
每日总热量,一定要严守
一日三餐,均衡着吃
灵活加餐,别让血糖大起大落
低糖饮食很关键
低脂饮食,避免肥胖
“食品交换份儿”让可吃的品种变多了
关注食物的升糖指数
水果怎么吃最靠谱
糖尿病患者如何喝粥
稳定血糖的营养素,千万要知道
专家都称赞的好食材
玉米 含谷胱甘肽,调节胰岛素分泌
小米 含维生素B1,促进糖类代谢
薏米 所含多糖能抗氧化,保护胰岛β细胞
燕麦 含膳食纤维,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荞麦 经常食用能增强胰岛素活性
绿豆 含低聚糖,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黄豆 富含植物固醇,能改善糖耐量
黑豆 提高人体胰岛素敏感性
…………
专题一 药食两用中药材
专题二 有效降糖的茶饮及药膳方
第四章 运动和按摩,合力控糖
身体动一动,血糖降一降
怎样确定适合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运动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
运动前要准备好合适的服装和鞋袜
散步可减轻胰岛素的负担
爬楼梯1分钟可消耗半根香蕉的热量
……
穴位降糖,自身就有的降糖药
关元穴,缓解多尿症状
足三里与三阴交,调节血糖又强身
头部穴位,预防心脑血管病变
耳部穴位,预防并发肾脏疾病
腹部穴位,缓解便秘症状
期门穴与膻中穴,可以调血降糖
……
专题 糖尿病患者的四季调养
精彩书摘
用血糖说话,准确诊断糖尿病
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总热量大部分来自血糖,所
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血糖标准
正常人空腹血糖应在3.9~6.1毫摩尔/升(70~110 毫克/分升)范围内,餐后2小时血糖在3.3~7.8毫摩尔/ 升(60~140毫克/分升)范围内。
血糖是糖尿病的唯一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检查方法有很多,但是血糖是唯一诊断标准。患糖尿病后,体内胰岛素量
不足或作用缺陷,血糖自然就会升高,当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126 毫克/分升),餐后或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 小时血糖≥11.1毫摩尔/ 升(200 毫克/分升),就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发病10 年以上合并肾病者占10%~53%,并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糖尿病肾病,从一开始就应加强自我保健和自我防范,特别是要从饮食着手,减轻肾脏压力,从而减缓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维生素B1可大大减少白蛋白的排泄,预防因高血糖所致的肾细胞代谢紊乱,从而扭转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疾病。维生素B1食物来源:谷类、豆类、干果、酵母、硬壳果类、动物内脏、蛋类及绿叶菜等。维生素B6能降低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的血甘油三酯和血总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脏肾小球提取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患者肾脏蓄积的作用,发挥其对糖尿病性肾病的防治作用。
维生素B6食物来源:鸡肉、鱼肉、动物肝脏、豆类、蛋黄、水果和绿叶蔬菜等。
注意控制钾元素的摄入量
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 毫升和血钾量正常时,不必限制钾的摄入,一般可以随意选食蔬菜和水果。当肾脏对钾的排泄功能降低,出现高血钾时,应适当限制含钾高的食物, 每日应低于1500~2000 毫克。当出现低血钾时,则应多食含钾高的食品。
含钾量比较低的瓜果蔬菜有南瓜、冬瓜、西葫芦、苹果、梨、菠萝、西瓜、葡萄等,含钾高的食品有油菜、菠菜、韭菜、番茄、海带、香蕉、桃子等。
……
前言/序言
《健康生活指南:畅享无忧人生》 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健康已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各种生活方式的不当,加上对健康知识的疏忽,让不少人逐渐被各种健康问题困扰,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本书《健康生活指南:畅享无忧人生》便是为每一位渴望拥有健康身体、享受品质生活的朋友而精心打造。它不是某一种特定疾病的治疗手册,也不是某个狭窄领域的科普读物,而是一本涵盖身心整体健康的综合性指导。 本书旨在引导读者建立一套科学、可行、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从日常的点滴入手,全方位地提升身体机能,预防潜在风险,从而真正实现“畅享无忧人生”的美好愿景。我们深知,健康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日复一日的关注与实践。因此,本书的内容将着眼于“预防”和“调理”这两个核心理念,但其范畴远不止于此。 第一部分:认识你的身体——构建健康的基石 在开始任何健康实践之前,充分了解我们自身的身体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一部分将带领读者以更深入、更系统的视角去认识身体的运作机制。 身体的奥秘: 我们将从基础的生理学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身体各个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例如消化系统如何吸收营养,循环系统如何输送氧气,呼吸系统如何进行气体交换,以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如何协调身体的各项活动。了解这些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某些生活习惯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维护其正常运转。 身体的信号: 我们的身体会通过各种微妙的信号来表达它的需求和状态。这一部分将教会读者如何识别这些信号,例如疲劳、消化不良、睡眠质量下降、情绪波动等,并理解这些信号背后可能的原因。我们将强调“听从身体的声音”的重要性,避免在问题出现初期被忽视,从而为后期的健康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个体差异与健康评估: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体的反应和需求也各不相同。本书将引导读者了解影响健康的常见个体因素,如遗传、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同时,我们将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读者初步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例如通过记录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变化等,从而更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向。 第二部分:均衡营养,滋养生命之源 饮食是维持生命和健康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本书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但用轻松有趣的笔触,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来滋养我们的身体。 宏量营养素的智慧: 我们将深入讲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这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作用、来源以及如何选择更健康的种类。例如,蛋白质对于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性,如何区分“好”碳水化合物和“坏”碳水化合物,以及选择不饱和脂肪而非饱和脂肪的好处。 微量营养素的宝藏: 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需求量小,但对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本书将系统介绍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C、D、E、K及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铁、锌、镁、硒等)的主要功能、食物来源以及缺乏或过量的潜在风险。我们将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通过日常饮食摄取足够的微量营养素,避免营养失衡。 “吃对”的艺术: 除了了解各类营养素,如何科学地搭配食物,如何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结构,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打破一些关于饮食的常见误区,例如“某种食物可以包治百病”或者“某种食物绝对不能碰”等。本书倡导的是一种平衡、多元、个性化的饮食理念,让每一餐都成为一次对身体的积极投资。 水分与纤维的力量: 水是生命之源,而膳食纤维在消化健康、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将详细讲解充足饮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并介绍富含纤维的食物种类。 第三部分:活力运动,焕发身体潜能 生命在于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提升活力的不二法门。本书将引导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运动的科学: 我们将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解释运动如何促进心血管健康、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骨密度、提升免疫力以及释放内啡肽,从而改善情绪。 多元化的运动选择: 了解不同类型运动的特点和益处,例如有氧运动(跑步、游泳、快走)、力量训练(举重、俯卧撑)、柔韧性训练(瑜伽、拉伸)以及平衡训练等。本书将帮助读者根据自身兴趣、体能水平和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动起来”的智慧: 许多人认为运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健身房。本书将提供大量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的实用技巧,例如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简单的居家锻炼,选择爬楼梯而非乘电梯,或者在通勤过程中增加步行或骑行的时间。我们将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鼓励读者从小处着手,逐步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 运动中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在享受运动带来的益处的同时,确保运动安全同样重要。本书将提醒读者注意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放松,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运动损伤。 第四部分:宁静心灵,调适身心平衡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健康,更包括心理的健康。本书将关注心灵的调适,帮助读者学会管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压力管理之道: 现代生活压力无处不在。本书将探讨压力的来源、对身心的影响,并提供多种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如深呼吸练习、冥想、正念、渐进性肌肉放松等。 情绪的智慧: 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本书将引导读者认识常见的情绪,学习如何积极地表达情绪,以及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培养 resilience(复原力)。 高质量睡眠的秘诀: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精神恢复的重要环节。本书将深入剖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常见因素,并提供一系列改善睡眠的方法,如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优化睡眠环境、睡前放松技巧等。 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寻求和提供社会支持。 第五部分:环境与生活方式的优化 我们的生活环境和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本书将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这些因素。 打造健康家居: 学习如何通过改善家居环境,例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选择环保的家居用品、创造舒适的休息空间等,来促进身心健康。 绿色出行与可持续生活: 鼓励读者关注环保,践行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不仅是对地球负责,也是对自己健康负责。 戒除不良习惯,拥抱健康生活: 针对吸烟、过量饮酒、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本书将提供科学的戒除方法和替代方案,帮助读者逐步摆脱这些健康隐患。 定期体检与健康监测: 强调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重要性,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学会如何根据体检结果和自身感受,进行持续的健康监测。 《健康生活指南:畅享无忧人生》将以其全面、实用、易懂的特点,成为您通往健康之路上的忠实伙伴。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赋能每一位读者,让他们能够自信地掌控自己的健康,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最终实现身心愉悦、充满活力的美好人生。这本书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希望籍此激发读者对自身健康的深度思考,并付诸于实践,让健康真正成为一种可以拥有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